跃进回家

A+A-

    春婶儿一向风风火火, 只一会儿功夫就将红旗九队的社员们召集到了队部, 先前罗书记和朱干事介绍了情况, 自己又走到前面:“我们九队是公社最偏远的生产队,也是最的生产队,不过我们靠着自己的双手成为工分最高的生产队, 现在还是出了两个大学生的生产队!”

    “眼下又有一个天大的好机会落到了我们的面前,只要我们出工出力, 公社的中心学分校就建在我们生产队, 我们的孩子们就可以在家门口上学啦!”

    “把学留在九队, 我们九队的孩子们还会像过去一样,无论升学、招工、参军都在公社里名列前茅……”

    最后她高声问:“大家是不是要答应啊?”

    “答应!”

    “当然答应!”

    “在我们生产队建学,我们出工还不是应该的!”

    红旗九队的学这几年没少经历变化, 最初撤掉高时还有人懵懵懂懂, 后来的经历早使得大家明白了,每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孩子是所有人的希望, 把学建在本生产队实在是很大的优势。

    何况公社还会出砖瓦木料, 九队只要出工出力就行了。

    当然也有个别反对的,吴寿山, 也就是先前的吴队长就不赞成,“既然是几个生产队的学校, 为什么我们红旗九队的人多出力?太不公平了!”

    春婶儿也不理他, 只又问:“还有反对的吗?”

    再没有人了。

    万寿山就赶紧:“万彩凤没在生产队, 她要是在, 一定也会反对!”

    便有人:“万彩凤跟着二龙住到了化工厂,将来曾孙子生下来就是城镇户口,再不回来上学,当然不管生产队里有没有学了。你们吴家没跳出农门,总要世世代代在九队里住着的,你家儿子上了中学,可还有孙子呢,难道你就不为孙子着想?”

    吴寿山就涨红了脸,提高了声音,“我可不像你们那样自私自利,只想着自己家,我是考虑到整个生产队!”

    “嘻嘻嘻,你不自私?我们自私?”社员们像听了笑话一样都笑翻了天,“整个生产队最自私自利的就你呀!”

    “就因为春婶儿当了新队长,只要她东你就西,这其实也是自私!”

    吴寿山再了句什么,可大家都没有听,因为队长在上面已经大声宣布了,“民主还要集

    中,生产队里大多数人都同意了,事情也就这样定下来!”着留下了学校和队部的人,再加上杨瑾,“我们陪着罗书记和朱干事看看怎么扩建学校,只要公社的砖瓦木料到了,就开始盖学校!”

    红旗九队地多人少,宅基地也富裕,特别是队部和学校旁的中心地带,先前只批过知青点儿,后来吴队长给儿子批了一块,其余的都保留着,如今就在学校的东墙外划进一片地,如此施工也容易,只要拆了东墙就可以扩建,其余的几面墙都不必动。

    新划的地上盖三排红砖房,每排两间教室,五个年级各一间,多余的一间做办公室;原来的旧校舍存放教具杂物等;操场扩大了,正好再放两个篮球架子两个双杠——朱干事答应从公社的教育经费里拨……

    所有事情都商量好的时候,已经六点多了。春婶儿就笑着:“走,到我家吃饭去,我没让家里额外做好吃的,就请罗书记和朱干事尝尝我们农家日常的饭菜!”

    “我就喜欢吃农家日常的饭菜。”罗书记与朱干事笑着向春婶儿家走去。

    鲁盼儿原算请罗书记和朱干事到自家吃饭的,见春婶儿又抢在了前面,才要话,却被春婶拉住,“你们俩口子也一起去,大家再话!”

    “春婶儿,你可真快!”

    春婶儿很是得意,“不快怎么能行呢!”又向鲁盼儿眨一眨眼。

    罗书记便转回头笑问:“春队长是怕八队反悔?”原来他虽然没有看到两人使眼色,却猜到了她们的并不只是这顿饭。

    “那是当然!”春婶儿爽快地承认,“今天不管多晚,也要把学校的事定下,八队就是反悔了也来不及了!”

    罗书记和朱干事就都笑了起来,“就算八队反悔了,我们也不会朝令夕改。”

    “那我就放心了!”

    正是农家晚饭时节,吴九爷家里早做好了饭菜,大炕上用两个炕桌拼在一起,大铝盆盛的烀玉米、烀茄子、烀土豆,又有园子里刚摘的白菜、生菜、水萝卜、黄瓜、青椒……再加上一大碗鸡蛋酱。

    春婶儿就招呼大家上炕,“没什么好的,随便吃点儿吧。”

    罗书记就与吴九爷坐到了炕里面,先拿起了一根玉米,“这时节嫩玉米最好吃了,比大米饭强多了。”

    朱干事也笑着:“你们家的玉米可真早。”

    “自家园子里伺弄得经心,也就熟得早。”吴九爷正着话,见儿子修义端进来一盆毛豆,接过来放在罗书记和朱干事面前,“快尝尝。”

    黄豆还没完全长成时豆荚是绿的,因为外面一层细细密密的毛,俗称毛豆,味道又香又清新,十分可口。

    罗书记却不动手,“怎么煮了毛豆,多浪费呀!”

    毛豆好吃,可在社员们很少煮,就是因为吃了浪费,一大盆毛豆一会儿就能吃光,要是等到黄豆成熟,任谁也不能一下子吃掉一盆黄豆的。

    吴九爷就:“自家园子里种的,每年也只吃一次半次的,尝个鲜吧。”

    既然这样,罗书记也就罢了。

    鲁盼儿抿嘴一笑,这顿饭看起来平常,但其实吴家还是用了心思的,不这时节的嫩玉米和毛豆,只那碗炸酱里放的鸡蛋比平常都多!春婶儿一心想让罗书记和朱干事吃得好,可又不显山不露水的,还真本事!

    夏日天长,罗书记和朱干事走的时候天还没有完全暗下来,春婶儿和大家送到大路边,又道:“明天我们就开始动工,把学校的东墙拆了,再挖出地基,公社也早些把砖瓦木料运来,别耽误学生们开学呢!”

    “我们明天就联系砖场买砖,”罗书记和朱干事上了自行车,向大家挥着手,“你们放心回去吧!”

    第二天春婶儿一早就招集社员们开工建学校,又向大家明了,参加劳动的,与农活儿一样计工分。

    向东、建国等人便都:“给自己村里盖学校,大家自然有力出力,不计工分也不算什么。”

    一些社员们也:“可不是,学建在九队,刮风下雪,孩子们都少遭罪呢。”

    “公社给砖瓦木材,我们只出点力,又算什么。”

    “只要我当队长,给集体出力的,都不能白出!”春婶儿定下的事儿,轻易不会改。

    大家都愿意给集体出力,但因为计工分,来的人还是格外多,力气大的壮劳力拆墙、挖地基,、计十个工分;运土的计八个工分;割草的学生们计五分六分——昨晚春婶儿带着部队的几个人计算了公社答应的砖瓦数量,只够盖教室的,却不够围墙,因此还要些土坯,而土坯里要掺些干草,现在正要割出来晒上……

    鲁盼儿如今的身体情况是做不了什么的,可是她是学校的老师,大家都在为建设学校出力,她怎么也在家里歇不住,便去队部里帮忙烧绿豆水。

    三伏天里,又是重体力活儿,队长怕有中暑的,便每天从队里的提留中拿出两斤绿豆,派了两个妇女煮了绿豆水给大家喝。

    鲁盼儿正在队部院子里临时搭的灶台前忙着,就听有人在身后叫自己,“姐,我回家了。”

    “跃进!”鲁盼儿猛一回头,果然正是穿着军装的跃进,简直不敢相信,“你怎么回来了?”

    先前得知跃进考上军校时,鲁盼儿便以为他会回家探亲,还写了信问,得知部队有任务只得罢了,如今见他回来真是又惊又喜。

    “任务结束后首长就给我们放了探亲假,再写信肯定来不及了,我就直接回来了。”跃进接过姐姐手里的柴火放进灶旁,又向陈婶儿和王大娘招呼,“婶儿和大娘好。”

    不待鲁盼儿什么,陈婶儿和王大娘就都催她,“跃进回来了,你赶紧回家去吧。”

    学校那边大家也听了消息,都放下手里的活儿迎了出来,“跃进回来了!”

    跃进也笑着跟大家招呼,尤其是建国,两人从就在一起玩儿,格外亲热,抬手拍了过去,“真是好久不见了。”

    建国却闪了一下,躲开跃进的手,“我正挖地基呢,一身的泥,别弄脏了你的衣服。”

    “为了回家,特别换了身新军装,是要爱惜,”跃进笑着,阳光灿烂,“我就回去换了家里的旧衣服与大家一起干活儿。”

    大家就纷纷笑道:“鲁跃进过去就爱劳动,现在还是没变。”

    建国便笑着向跃进:“你还是先回家歇歇吧。”

    “还是建国的不错,”春婶儿摆摆手,“跃进参军三年才回家探亲,先让他回家休息休息,晚上我们再过去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