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真好

A+A-

    七月里跃进毕业了, 顺理成章地进入空军飞行大队。接着就是梓恒上学。

    与上幼儿园不同, 在北京学是要当地户口的。

    这两年北京人口增加, 入学的学生人数也水涨船高,学校的压力大了,就更不愿意接收外地户口的学生了。

    去年蔡颖的女儿豆就被家附近的学拒绝了, 后来在蔡大哥的努力下才上了毛巾厂的子弟学。

    鲁盼儿和杨瑾早听了情况,决定送孩子上燕京大学的附属学。

    杨瑾虽然还没有毕业, 但作为高考后第一批研究生, 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 他已经参加本科生的教学工作。历史系便为他开了介绍信,这样梓恒得到了教职员工子女的待遇。

    鲁盼儿与杨瑾将儿子送进学校,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平常过日子, 户口不在北京不觉得有太多不方便,但到了关键时候,还真是麻烦。”

    “不到两年我就毕业了, 就会真正留校工作, ”杨瑾安慰妻子,“那时梓嫣上学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可是, 将来还有升学的问题。”就算在北京上了学,没有户口还是不能参加北京的高考。

    “我会想办法, 孩子们读书绝不能耽误。”

    鲁盼儿知道杨瑾最重视儿女的教育, 反而又安慰他, “如果户口调不过来, 过几年我带着两个孩子回老家读书也没什么,不过几年时间而已。”

    “要是那样的话,我也跟你回老家工作。”

    “那怎么行?回老家哪里有燕京大学这样好的学术环境?”鲁盼儿十分反对,“你一定要留在中国最好的学校里。”

    “车到山前必有路,现在想这些太早了。”杨瑾笑着拍拍鲁盼儿,“你去店里吧,晚上只接梓嫣就行了,我接了梓恒回家。”

    梓恒的学校正在燕京大学的院里,他们父子倒是顺路,鲁盼儿一笑,“今天是梓恒第一天上学,我一定要来接他的,以后再交给你。”

    “也好,今天我们一起接儿子,一起回家。”

    这天下午,鲁盼儿特别早些出来,先去幼儿园里接了女儿,又骑着车带她去附属学。

    娘俩儿在校门口遇到杨瑾,梓嫣便扑到爸爸怀里,“我也想跟哥哥一起上学!”

    “可是你还,要六岁才能上学呢。”杨瑾捏捏女儿的鼻子,“你现在几岁?”

    “四岁。”

    “还有几年长到六岁?”

    梓嫣便伸出十根白白嫩嫩的手指头,一个个地数了起来,“两年!”

    “我们梓嫣可真聪明!再过两年就能跟着哥哥一起来上学了!”

    一家三口着话,学校放学了,一队队的学生走了出来,鲁盼儿就拉着女儿,“我们一起找哥哥。”

    可学生们都走了,梓恒还是没有出来。

    杨瑾和鲁盼儿都着急了,“这孩子遇到什么事了?我们赶紧进学校里找老师问一问吧。”

    正着,一位老师出来,“你们是杨梓恒的父母吧?刘校长请你们过去。”

    鲁盼儿认出正是梓恒的班主任,上前笑着答应,又担心地问:“梓恒怎么了?他是不是犯了错误?”

    一般只有孩子犯了错误,老师才会将学生留下来,这一次居然校长也知道了,是不是很严重?

    虽然对自家的孩子很有信心,但到了这时当妈的不由忐忑起来,转头去看杨瑾,他的嘴角绷着,显然也很紧张。

    “不是的,杨梓恒是非常聪明懂事的孩子。”老师就笑了,“刘校长找你们,是想商量跳级的事。”

    “我就想梓恒应该不会闯祸的。”鲁盼儿放下心来,却又疑惑,“跳极?他才上学,会不会太早了?”

    “是有些早,所以才要与家长商量商量。”班主任着将他们带到了校长室。

    刘校长是一位中年知识女性,还在为孩子办理入学时,她并不是很情愿接收梓恒,只是因为恢复高考后前两批大学生情况特殊,又有学校的介绍信,才勉强同意的。

    此时她正坐在办公桌前笑盈盈地与梓恒话,“二进制?你怎么能知道呢?”

    梓恒坐在刘校长办公桌一旁,两只脚还够不到地面,可却有模有样地侃侃而谈,“我舅舅在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他教我的二进制——二进制与十进制不一样,0、1,然后进位……”

    “梓恒可真聪明。”校长抬头见他们,又热情地招呼,“你们家的杨梓恒教得很好,他现在掌握的知识已经达到二三年级的水平,甚至有一部分更高一些。”

    鲁盼儿笑了,“孩子好奇心很强,我们也就因势力导教教他。”

    “你爱人是燕京大学的研究生,杨梓恒的舅舅也在大学,家里学习风气一定很浓郁,对孩子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梓恒赶紧补充,“我大舅刚刚大学毕业,还有我姨也正上大学呢。”

    “噢?”

    杨瑾笑着点头,“孩子的大舅刚从空军飞行员大学毕业,姨去年考上我们燕京大学;其实我妻子跟我同在七七年一同考上燕京大学,只是因为家庭原因没能上学。”

    “怪不得你们能把孩子培养得这么好!”刘校长就问:“你们为什么没早些送杨梓恒上学呢?”

    “其实我们也想过,但是孩子年纪不够,而且还没有北京户口……”

    “户口算什么!要是你们早些带孩子来学校,我早就收下了。这么聪明的孩子可不多见!”刘校长就:“我觉得杨梓恒没有必要跟着一年级的学生一起上课了,不如直接让他上二年级。”

    可是梓恒才上学呀?鲁盼儿拿不定主意,瞧向杨瑾。他跳过级,一直是同学中年纪最的。

    事关儿子的学业,杨瑾也有些迟疑,“我和梓恒的情况不一样,我上学早,到了二年级才跳级。”

    “原来你也跳过级?”刘校长好奇地问。

    “而且他也曾是这所学校的学生。”鲁盼儿笑着。

    “杨瑾?”刘校长拿出梓恒的报名表,上面有父母和亲属的名字,再看看对面的家长,突然想起了什么,“你是杨教授的儿子?”

    “是……”

    “杨教授的孙子,因为户口影响了上学?”刘校长不可置信,“你去找校长,只要提你父母的名字,他一定会为你们办好户口的!”

    “不用了,”杨瑾摇头,“我们已经继承了父母的财产和收藏,其余的还是要靠自己。”

    刘校长就笑了,“靠你们自己也一定能行——梓恒就交给我吧。你们放心,我从事教育几十年了,最喜欢聪明的学生,一定会用心培养。”

    校长毕竟是教育方面的专家,杨瑾和鲁盼儿便都同意了校长的建议,梓恒直接从二年级开始学习。

    “谢谢校长。”夫妻俩儿很感谢。

    校长便找出一套二年级的课本给了梓恒,“回家预习新课,明天就上二年级了,”又笑着鼓励他,“跳了一级,更要好好学习呀。”

    “我知道,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大家都笑了。

    刘校长又看向梓嫣,“这是你们的女儿吧?”

    “对,今年四岁了。”

    刘校长就低头笑问:“你叫什么名字呀?”

    “我叫杨梓嫣。”

    “杨梓嫣,你会从一数到十吗?”

    “会。”梓嫣从一数到十,又糯糯地:“我还会数到一百呢。”

    “呀,真厉害!那么,校长问你,二加二等于几?”

    “四!”梓嫣毫不犹豫地回答。

    “五减一呢?”

    十以内的加法梓嫣都能心算,但是减法却差上一点儿,于是她又伸出白嫩嫩的手指头,先数出五个,然后再数出一个,“也是四!”

    “了不得,四岁就会算减法了!”

    “哥哥教我的。”

    “你们真是一对好兄妹呀!”刘校长十分喜欢,开抽屉,拿出两个红通通的大苹果,“校长奖励你们的。”

    梓嫣抱着大红苹果,脸笑得像一朵鲜花,“学校真好,再过两年,我也来上学,也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不必再等两年,明年开学的时候,你们就带梓嫣过来,我看看她适不适合提前上学。”刘校长又嘱咐杨瑾和鲁盼儿,“不用再开介绍信了。”

    出了学校,鲁盼儿开心地笑了,“我们梓恒可真行啊!提前将妹妹上学的问题解决了。”

    杨瑾将儿子放在自行车前面的座椅上,“今天我们去庆祝一下,梓恒,想吃什么?”

    “我想早点回家预习,”梓恒严肃地:“我要上二年级了呢。”

    “哈哈哈!”鲁盼儿笑了,将女儿放在自己的前车座上,“我们就早点回家吧,妈妈给你们做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