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

A+A-

    时光荏苒, 杨瑾到了退休的年纪。

    鲁盼儿在前一年就开始为退出集团管理做准备了。梓恒、梓嫣都有各自的事业, 儿媳妇和女婿也无心接手, 于是她选择了职业经理人。

    霓裳羽衣是鲁盼儿从一间店建起来, 现在已经拥有两家设计院、几十家工厂、上百个销售网点儿的大型企业集团,管理上的变动颇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直到第二年春天,交接才真正完成。

    从此,鲁盼儿只保留董事长的职位, 不再过问集团的具体事务。

    蔡颖比鲁盼儿提前退休, 听了消息赶紧过来了, “我来约你们一起去澳大利亚旅游。”同学中杨瑾年纪最, 其余的人前几年陆陆续续退了下来,时常约在一起玩儿, 如今正要把他们拉起来。又搬着手指头数,“赵新月、顾铁军、钱进、王晓霞都想去南半球看看呢, 我们一起出门, 多有意思呀。”

    这些年杨瑾和鲁盼儿去了不少国家,但却没有去过澳大利亚, 闻言果然有些意动, 可还是回绝了,“我们准备先回老家住些时候,以后再有机会再与大家一起出游。”

    “别人退休了都想出国玩, 你们俩儿却要回老家, 可见对那边的感情还真是深呢。”

    鲁盼儿就笑, “我和你们不一样,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那里是我的家,自然是真心惦念的。先前虽然时常回去,可每次都来去匆匆,这一回一定要多住些时候。”

    杨瑾虽然不是东平安堡村的人,可他在红旗九队找到自己的爱人,找到了心灵的依托,早把那里当成了自己的故乡,也笑着:“我在那里生活了整整十年,也很眷恋那边的山山水水。”

    蔡颖了然地点点头,却道:“其实我也挺想念红旗九队,以后有机会带着老刘回去看看。”

    杨瑾和鲁盼儿都有些吃惊,昔日的红旗九队,现在的平安堡村有着他们许多美好的回忆,可对蔡颖差不多是相反的,就是现在,吴强一家还在那边呢,没想到她居然会对那边流露出思念之意。

    “现在我跟老刘日子过得挺舒心,也就把先前的事都放下了。刚刚回想起在生产队劳动的时候,苦是苦了点儿,但也有许多有趣的经历。”蔡颖一笑,她本就是温和大度的人,“更有九爷、春婶儿,他们对我都特别好。”

    “那你和老刘就跟我们一起回农村去吧。”鲁盼儿逗笑,“我可是东平安堡村的村民,以主人的身份邀请你!”

    丰收、丰美、梓恒、恒嫣,还有豆儿长大读书,陆续转成了城市户口,唯有鲁盼儿依旧是东平安堡村的村民,有房子,有田地,还有分红。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蔡颖也笑,“当初周华卡着不让你在北京落户,不想现在农村户口反倒难得了,尤其是东平安堡村这样富裕的农村,就是想进也进不去。”

    “确实是因祸得福,”鲁盼儿并不在意每年几万元的分红,但能在农村保留一处房子,一块地,对于她的意义并不同寻常,“周华总算也做了一件好事儿。”

    “他要是知道做了这么一件好事儿,一定会后悔的!”蔡颖又因此提到了老同学,“周华这辈子都要在监狱里过倒是活该,就是苦了章丽雯,她现在是老同学中条件最差的,都知道她没钱出国,大家出去玩儿从来不敢在她面前提。”

    “当然,起来章丽雯自己也有责任,这一辈子她就没认真上班过,现在有房子,有退休金已经很幸运了。”

    “她也知道自己错了,特别羡慕你、王晓霞、赵新月这些成功的女人,甚至后悔不如跟我一样随着你做生意了呢。”

    “章丽雯也已经六十多岁了呀。”鲁盼儿感慨一声,现在后悔恐怕来不及了。

    “正是呢……”蔡颖又聊了一会儿闲话,“我先走了,要去澳大利亚,也该准备签证什么的了。”

    鲁盼儿和杨瑾留在家里收拾东西。这一次,他们并非像以往一样回去看看,而是算真正地住上一段时间,东平安堡的新房子还没住过,所以要准备的用品很多。

    没一会儿,又接到了蔡颖的电话,“刚刚我与大家联系,同学们听你们要回老家,也都回忆起了过去的知青点儿,想跟你们一起去东平安堡村,不知道行不行?”

    “当然行了,”鲁盼儿就笑,“我请大家一起回去。”

    “那好,我把好消息告诉大家。”

    很快,钱进、王晓霞、赵新月、顾铁山、蔡颖和老刘都取消了去澳大利亚的行程,改为去东平安堡村。

    正在商量行程,陈大为听了消息,特别过来,“回红旗公社,算上我一个,还有雪雅,我要带她去看看我当年插队的地方。”

    蔡颖就笑他,“你一向不出去玩的,怎么这一回肯放下生意了呢?”原来同学中只他一直没有退休,继续忙碌地做着生意。

    “儿子还是太嫩,交给他不放心呀!”陈大为摇摇头,“不过,回知青点儿跟出去玩儿能一样吗?”

    钱进也:“是不一样,澳大利亚去不去没什么,可知青点儿却一定要回的。”

    因加了人,鲁盼儿便:“先前算开两辆车回去,现在看不如租一辆中巴,大家都坐一辆车,话也方便。”

    “而且省心省力,”钱进同意,主动:“我去联系车。”

    “我准备路上的零食……”

    计划还没做好,便又有人加了进来,先前红旗四队的知青,大家都认识的,自然欢迎。

    如此这般,回知青点儿的人数就像滚雪球一般地增加到三十几个人,差不多是当年红旗公社插队人数的一多半,车子早改成了大客车,活动也更加正规,大家选了钱进做班长,蔡颖做组织委员,统一行动。

    鲁盼儿虽然与大家一起回去,但却是东道主,她负责联系东平安堡村,做好接待工作……

    仲春时节的清早,一辆大巴车在中出发了,车头两边插着“四十六年再聚首,红旗公社青年团” 的旗帜,大家都戴着统一的帽子,穿着统一的T恤,上面也印着一样的字,一样的图案,不用是鲁盼儿设计的。

    客车平稳地行驶着,两边的树木一排排地闪过,车子里的人兴致盎然,“当年我们下乡的时候,也正是这个时节……”

    “那时候我才十八岁,第一次离开北京……”

    “我们一路上唱着歌……”

    不知是谁起头唱起了过去的老歌,大家一起唱了起来,“团结就是力量……”

    昔日火车要走十几个时,下了火车又要坐一个时的长途汽车,再走十几里路,现在从北京上了高速公路,再走柏油马路,傍晚时分客车就进了东平安堡村。

    村里派人将大家带进农家乐休闲山庄,庄子就叫红旗九队,正是先前红旗九队的房舍——现在是东平安堡村的产业。

    “这里还保留着我们过去住的知青点儿呀!”顾铁山惊呼一声,便叫赵新月,“赶紧给我拍一张照片,我要发在战友群里。”

    钱进也:“队部大院也是原来的样子。”

    “鲁盼儿,你家的房子一点儿也没变,现在也用来接待游客了?”赵新月笑着。

    章丽雯跟着问:“是呀,现在大家住在哪里呢?”她从蔡颖那里听了消息,犹豫一番后也参加了活动。

    “前几年村里准备给村民统一修新房子,原本要把这里拆掉的,可鲁姨回来提醒村长,改建了休闲山庄,果然特别吸引游客呢。”接待的村民叫王鹏,笑着解释,“现在我们村的新房子在山脚下,都是三层的楼房,鲁姨家也有一栋,吃了晚饭大家可以过去看看。”

    “晚饭就在知青点儿吃吧,”陈大为提议,“我们自己来做!”

    王鹏为难地:“可是老房子没有自来水,也没有煤气,那些老灶也许久没有用了……”

    “没关系,我检查过了,老灶还能用,”钱进拍拍王鹏,“当年我们下乡时,你才几岁,还不懂事呢,”着挽起袖子,“现在听我安排,大家分头洗菜、淘米、烧火……”

    别,钱进主厨的大炖菜味道还不错,大家吃了便住在知青点儿,男生一个屋子,女生一个屋子,热闹得差点儿把房顶掀翻。

    鲁盼儿见状,悄悄问章丽雯几个女生,“要是觉得住不惯,跟我去家里,那边跟城市里完全一样。”

    “不用了,”章丽雯带头摆手,“我时常回想起在插队的日子,真是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今天什么也要住在过去的房子里重温一下。”

    当初最讨厌下乡的知青也会回觉得那段时间快乐。

    无怪有诗人,那过去了的,就成为亲切的怀恋。

    在红旗九队的几天,大家下田插秧,上山给果树施肥,到罐头厂参观,又充实又快乐,也都懂了鲁盼儿和杨瑾,“无怪你们要回来呢,我们都乐不思蜀了。”

    家乡越来越美,越来越富,鲁盼儿很骄傲,“这里是我们的家呀!”

    ※※※※※※※※※※※※※※※※※※※※

    收尾很难,没想到正卡在300章结文,先前《春花灿烂》也是三百章,大概这是滟滟的极限吧。

    感谢大家一路陪伴!

    滟滟的新文,求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