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冰城
傍晚时分,原本平坦的河岸边,一座“冰城”耸立在那里。在夕阳的照耀下,冰城反射着阳光,让人眼花缭乱的。
看着数千狄兵一番劳作之下,就有了这样的成绩,不管是扎木合还是那些狄兵,都在心里暗暗称奇。
躲在这样的城墙后面,就是有上万敌军来攻也不惧。不管他们是放箭,还是骑兵冲击,有这样的城墙都能挡住。
“娘的,这冰城是应该建在东边的。那样就可以和南诏骑兵打一仗了。”阿史得思妥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感叹着。
“兄弟,主人建在那里就建在那里。等回了北狄,我就让人造一片这样的城池,就是不住在里面,只是看也美的很。”阿史得幕尔看着那道银光闪烁、镶着红边的城墙道。
“兄弟的不错,我等的家乡有的是冰雪。不打仗的时候,咱们就这样玩。”阿史得思妥想着该让自己的族人也看看用冰块建城该是何等的壮观。
“两位将军,南诏军已经出现在十里以外,我等该离开了。”秋生对着二位作揖道。
“扎木合将军已经派人回来了吗?”阿史得思妥赶紧问道。
“扎木合将军派来的人刚刚才到,他让我等按照萧爵爷的布置离开,不用管他。”秋生道。
就在大家热火朝的凿冰的时候,扎木合带着几名下离开了。离开时,他是要去探查南诏骑兵的动静,有事情会派人来告诉他们。
既然扎木合不用管他,阿史得思妥等人便纷纷上马,又看了一眼河西岸那座美丽的冰城,便带队离开了。等他们走后,留下的少数狄兵便一起用力,将最后那处用以通行的冰面凿开,并把凿下来的那块方形冰块揽上绳索,用战马拖到了岸上。
然后,狄兵一起动,把最后这块冰块垒到冰城的那处缺口上,那座冰城的大门便关闭了。
这座冰城只留下了二百狄兵。他们在这里遍插旗帜,要做出有数千人把守的样子。
还没黑下来的时候,南诏军到了。他们看着只结了一层薄冰的河面有些发蒙。不过,更让他们发蒙的是河对面那座冰城。此时那里旌旗招展,还升起一股股浓烟,像是有许多兵马正躲在冰墙后面埋锅造饭。
“这是何故?”
带兵的南诏将军看着眼前这一切着实不敢相信。要知道这处过河地点还是他们从当地人那里偶然得知的,在此之前,他原想着快马加鞭,长途奔袭,和并州军在中途相遇。可知道这里能过河后,他就想着今夜就发起突袭,打并州军一个措不及,哪曾想人家早有防备,竟把这里的河面凿开了。
“的不知,先前走过这里时,这冰面还好好的。”
那个向导也有些晕了,把这么长一段河冰取走,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南诏将军看看对面的冰城,心也不用干等着了,就是等到河面重新封冻,对面那道冰墙恐怕也不好攻破。于是,他看了看那些旗帜,发现那些旗帜很杂,也认不出个所以然来。
又想到色已晚,还是按照自己原先的计划,去那处老地方等着并州军吧。只在那一处地方,就两次烧毁运往永安的粮食,那里才是自己的福地。
转眼看到那位主动邀赏,贪钱带路的向导,南诏将军不由有些起疑。都并州军此时的带兵将领是一位姓萧的爵爷,不但抓了王爷,还将函关的万将军击败了,想是有些段。
此人主动来我军中带路,是为撩些赏钱,可只是大半的工夫,这河面就是这样子了不,对面还修了一座冰墙。想是并州军早有准备,派这人引自己前来,不定就是为了引自己上钩,好来个前后夹击。
想到这里,这位南诏将军一面派人去观察后路,一面抽出腰刀反一刀便把那向导捅下马去。
“速速离开,莫要中了萧冉的奸计。”喊完,他带头向后面折返而去。
四千南诏骑兵顿时如来时一样,卷起滚滚烟尘一路向南飞驰而去------
尘烟消散后,扎木哈带着几个人骑马站在一处高坡上,看着南诏军行进的方向乐了。
“去,告诉冰墙那里的弟兄,南诏军去往萧爵爷的地方去了。”扎木哈对着一名下道。
那名下回了一声“是”,然后便打马冲下高坡向河边去了。到了河边以后,他燃起火把,然后用火把朝着河对岸画了一圈又一圈。对岸的人见了,也举起火把画了两圈后,便有人匆匆上马,回返大营报信去了。
萧冉此时的大营离这里有四五十里地。就在军前会议结束后,全军人马饱食,装束完备后,萧冉就带队向他的那处开阔地开拔。
只是,这时候那些粮车和并州军大部已经分开了。那些粮车在老何等饶护送下,向那处冰城的方向走来。
那条路近了许多,萧冉不可能不利用它。辎重车走的慢,有了这条近道可以少走近一的时间。
既然南诏军对从那里过河已经死心了,那里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等着自家这边和南诏军厮杀完,正好可以和辎重队伍在东面官道上相遇。
这叫什么?这就叫做搂草打兔子,两不耽误。
该打仗打仗,只是不能耽误了运送粮草。要知道,这些粮草晚到一,就会死很多的人。
此时萧冉知道南诏军已经向这边来了后,不由得笑了笑。先前老何带着辎重队出发时,还担心和南诏军正好碰上,那样他们就成了送到人家嘴边的肉。
可萧冉很有把握的,你尽管去,我保证你还没到南诏军就离开了。
于是,老何将信将疑的动身了。事情果然如萧冉的那样,他在半道上就遇到了给萧冉送信的斥候。
“我等在河边修了一座冰城,火也升起来了,何总管可带人在那里过夜。”斥候匆匆完,便打马离开了。
“萧爵爷又算计着了,倒是让这粮车少走许多路。”
想毕,老何大一挥,带着粮车继续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