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第九十二章
元箴帝连夜召了十来个臣子和自己的几个儿子入宫商议。
原来是青日峰的山匪作乱,连续一个月下山抢劫村庄,抢完便烧,已经有十来个村庄的百姓遇害。
这伙山贼在青日峰盘亘许久,此地山势险峻,山贼又狡猾,朝廷曾派兵去围剿,但每次都铩羽而归,元箴帝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此番,这些山贼是在太过分了,元箴帝忍无可忍,想要派兵去剿灭他们。
但谁领兵前去又是一个问题。
黎王和太子,举荐宋嘉言。
宋星河,李季却反对,这还是宋星河头一次在朝堂上帮宋嘉言话。
连元箴帝都诧异,由此可见宋姮在他心里的地位。
元箴帝原本想要梁国公领兵前去剿灭山贼,但梁国公推脱自己旧伤复发,无法领兵前往,觉得宋嘉言更为合适。
此番,他跟太子站在一个阵营里,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
元箴帝问宋嘉言的意思。
宋嘉言道:“青日峰的山贼扰民日久,百姓深受其迫害,儿臣愿意领兵前往将其剿灭。”京城处于北边,这个季节要寻一只活的大雁来做纳采之礼实在是难,青日峰在南方,正是大雁南归之处,他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去猎两只好的大雁来。
而且这些人等着他吃败仗,那他就让这些人见识见识他沈昭的本事。
元箴帝见他如此有信心,倒是不反对他冒险一试。
他道:“你愿意前往也很好,不过你从未带兵仗,此番可有胜算?”
宋嘉言立下军令状,他道:“若是儿臣没有剿灭山贼,儿臣任由父皇处置。”
元箴帝答应了,眸光又看向梁国公谢安江,他道:“你旧伤在身,也不便领兵,便将手里的兵符先借给楚王一用。”
梁国公大惊,未料到皇帝会有此一招,若是没有兵符,他们谢家便是砧板上的鱼肉,只能任人宰割,但转念一想,他的谢家军又怎么会听从楚王的号令,借给他又如何。
这日,正好是元宵。
宋姮今日约了宋嘉言一起去看花灯。
她等了一整日,一直等到天黑宋嘉言才出现。
宋嘉言是光明正大的从正门进去的,府上的人也不敢再拦着他。
宋星河也知道他来了,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宋嘉言上前抱住她,低头在她的额上亲了亲,随后又推开她,垂着看着她的脸,道:“让你久等了。”
宋姮仰头看着他,桃花眼弯了弯,她笑道:“没事哥哥,我们去看花灯吧。”完,她拉着宋嘉言就要走。
宋嘉言将他拉回来,低低道:“不急,姮儿,哥哥有事情要跟你。”
宋姮见他神色郑重,便是宋嘉言有要事,她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忙问道:“什么事。”
宋嘉言抬手将她垂落的发丝撩到耳后,他道:“哥哥要出去青日峰剿匪,可能要一段时间才能回来。”
宋姮听过青日峰的山匪,这伙山匪凶悍异常,很不好对付。
可这伙山贼上辈子在这个时候并没有作乱,为何忽然便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宋姮有点舍不得他,问:“哥哥,什么时候走?”
宋嘉言道:“这几日就要出发了。”
宋姮道:“那哥哥何日才会回来?”
宋嘉言握紧她的双手道:“不知,但我定然会在我们成亲之前赶回来。”
既然事情已经成了定局,宋姮也不会阻止他,她垂着眸子道:“那哥哥一定要平安回来。”到底还是露出几分落寞之色来。
宋嘉言见她不开心,眉头拧了拧,他用轻松的语气道:“走,哥哥带你去看花灯。”
宋姮轻轻的“嗯”了一声,被宋嘉言拉着往外走。
两人到府门口坐上马车一起去了大街上。
下马车后,宋姮瞧见大街上熙熙攘攘的十分热闹,街道两旁挂着排排花灯璀璨夺目。
宋姮被这热闹的气氛感染,心情也好了不少。
拉着宋嘉言穿入人群中,须臾,两人便来到一个卖花灯的摊子面前。
宋姮瞥了一眼上面的花灯,指着一个兔头灯笼道:“哥哥,那个花灯好漂亮。”那灯笼的耳朵上嵌着兔毛,就像真的兔耳朵一般。
宋嘉言偏头看她,嘴角噙着丝丝笑意:“想要?”
宋姮不可置否的点头。
这时老板笑眯眯的搭话了,他道:“公子,姑娘,只要你们能猜中灯笼上挂着的灯谜,和灯笼便可以送给你们。”
宋嘉言见灯笼底下皆用红纸写着字谜,那盏兔头灯笼上挂着的字谜是:“云中望月,雾里看花。”
谜底是一句诗。
宋嘉言不假思索的念道:“两处茫茫皆不见。”
老板见宋嘉言回答出来了,笑弯了眼睛,忍不住夸道:“公子真是才思敏捷。”
完,便将灯笼取下来,将上头的字谜揭掉,把灯笼给宋姮递过去。
宋姮欢喜的接过去,两人提着灯笼继续前行,不多时,便到一个卖面具的摊子面前。
宋姮顺手拿着一个白色狐狸面具戴到宋嘉言的脸上,再将一个孔雀面具戴在自己脸上,她仰着头朝他笑道:“哥哥,好看吗?”
宋嘉言拨了拨面具上的孔雀羽,温和的笑道:“好看。”
接着,宋姮听到一阵欢呼声,她循声看去,只见前方搭了一个棚子,棚子里有人正在耍百戏,宋姮道了声:“哥哥,我们去看看。”
完,就兴冲冲的往前走。
宋嘉言喊了声:“姮儿,慢点!”
便追了上去。
这时,一条舞龙的队伍从人群里穿过来,阻住了宋嘉言前行的脚步。
等舞龙队伍走完,宋嘉言再朝前看过去,宋姮已经不见了。
宋嘉言四下寻找宋姮的身影,都没发现,他的脸一点点的阴沉下去。
他叫了一声:“鸣筝。”
鸣筝走上前来,听他吩咐。
宋嘉言沉声吩咐道:“去找四姑娘。”
鸣筝见宋嘉言拧着眉,他冷静道:“公子,姜葡跟在四姑娘身边,她不会有事的。”
鸣筝的话并未让宋嘉言放心,宋嘉言已经穿过人群去找人了,鸣筝只得换个方向去寻宋姮。
宋嘉言找了一阵,看到不远处有个和宋姮一样穿着桃红衣裳,带着孔雀面具的女子走过来。
他还没来得及仔细辨认,便朝女子走过去,他抬手掀开那女子的面具,喊了声:“姮儿。”
却在看到女子平淡的五官时,眸中的光暗下来,此时,宋嘉言已经将脸上的面具取下来,女子瞧见宋嘉言俊美的脸,脸上一红,还没等她反应,宋嘉言转身便离开。
宋嘉言在人群里寻了一圈,并未见到宋姮的人影,他面色有些凝重,这时,一个童朝他走来,仰头看着他道:“哥哥,你叫宋嘉言吗?”
宋嘉言掀起眼皮,应了一声道:“是。”
童道:“哥哥,前面有个姐姐在找你。”
完,童伸手朝前方一指,这时,天空中一朵烟花盛开,照亮了地面,宋嘉言看到宋姮站在路边的一颗树下,脸上的面具摘下来,眼睛正四下里张望。
宋嘉言丢给童一颗银锭子,道了声谢,快步朝她走过去。
“姮儿。”
宋姮听到呼唤,转过头来,见宋嘉言正走过来,她朝飞奔过去,扑入他的怀里,姑娘的脸贴着他的胸膛,低喃道:“哥哥怎么忽然不见了。”
宋嘉言见宋姮责怪自己,眉毛一挑,他抬手捏了捏姑娘软嫩的脸蛋,道:“明明是你跑的太快了。”
确定她不是和上次一样被人劫走,宋嘉言也松了口气。
宋嘉言又道:“刚才那个男孩是怎么回事?”
宋姮道:“我找不到哥哥,只好让这附近出来玩耍的童门帮忙寻找。”为了找他,还每人给了一颗金豆子。
“姜葡去了哪里?”
“我让她去找哥哥了。”
“以后别乱跑了,哥哥会担心的。”宋嘉言心有余悸的道。
宋姮轻轻的“嗯”了一声。
回到宋府,已经夜深了,宋嘉言送宋姮回府,路过垂花门时,见一个人提着灯笼站在门口候着,宋姮定睛一看,见是宋星河。
她赶紧放开宋嘉言的手,上前行礼喊声:“爹爹。”
宋星河皱着眉道:“你还知道回来,也不看看什么时候了。”
宋姮被宋星河训斥了一句,也没有辩驳,她回来的的确有些晚了,爹爹也是担心她才会责备她,她并不会为此而生气。
宋姮垂着眸子道:“爹爹,女儿知错了。”
宋星河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道:“还不快进来。”
宋姮转头看了宋嘉言一眼,又依依不舍的移开,回头跨入垂花门中。
宋嘉言送到门口,眼睛却还循着她的身影望去。
不等宋星河开口,宋嘉言便转身告辞。
宋姮回到房内,沐浴过后,身子便有些疲累了,躺在床上准备入睡,忽地,床帐动了一下,她猛地转过头去,见宋嘉言从床帐后钻出来。
宋姮顿时睡意全无,她从床上坐起身来,看着他问:“哥哥怎么又回来了?”
宋嘉言坐在她身边,将她搂在怀里,在她雪白无暇的脸上亲了亲,他道:“哥哥过几日便要走了,这几日总要将你喂饱才行。”
着,他脱了鞋子上床,宋姮的脸一红,低头一看,这才发现,他已经沐浴了,身上只着中衣,脚上还趿着丝鞋。
他脱了丝鞋上床,搂着她躺下,他迫不及待的寻到她的嘴唇,深深的吻住。
他滚烫的唇从嘴唇上一寸寸往下,冷白修长的手指轻轻勾开她的已经带子。
宋姮双手抱住他的头,热烈的回应他。
宋嘉言的头埋入雪壑中。
纠缠中,两人身上的衣裳都散落在地上。
宋姮的身上浸出一层薄薄的汗,宋嘉言从嘴唇一直吻到了她的脚趾上,宋姮身子轻轻颤抖。
宋姮配合着他,不知不觉,他们两个也越来越默契。
鸣金收兵之后,宋姮瘫软的躺在床上,任由宋嘉言替自己清理身子。
等他清理完,又搂着她躺下,他在她红扑扑的脸蛋上亲了一口道:“如今我们已经定亲了,可我身边连一件你送的贴身之物都没有,你是不是要补给我?”
作者有话要:
上一章有些改动,添上了三书六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