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独行大盗
“大将军,兄弟们都替您不值得,大公子对您……您……。”这话他不太出口,明明是很珍惜对方的,却不能在一起,他们看的都伤心。
“不用了。”肖伟却阻止了他的开口:“我的身体,命不久矣,难道要大公子以后守寡吗?他是皇上唯一的哥儿。”
皇帝的闺女叫公主,哥儿就叫公子。
子们就都是皇子。
“大将军!”鱼贩子哽咽了一下:“您别这么。”
“鱼啊,你也不用自欺欺人,在我走之前,我一定安顿好你们。”肖伟拍了拍鱼贩子的手:“去吧。”
鱼贩子擦了擦眼睛:“那您好好的养病,明年过了二月二,兄弟们在军营等您。”
“哎!”肖伟能心里话的,也就这一群,生死与共的兄弟们了。
送走了鱼贩子,肖伟又被灌了一大碗的人参鸡汤。
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铁青送来了一道菜,在这个时候,是非常奢侈的一道菜:水煮鱼!
“这可真是太奢侈了!”那么大一盆都是油啊。
“吃鱼,吃过了鱼,这油用来炖鱼也不错。”铁青道:“要不是有这么大的鱼送来,我也不敢做这道菜。”
末世之前,铁青就爱吃这道菜,但是末世之后,就吃不到了。
到了这里之后,他也没有做,因为这道菜在这个时代,这个地方看起来是很奢侈的,那么多的油啊!
而且还是素油,这道菜就不能用猪油做。
以农家人的节俭,这道菜的油,是不可能倒掉的,可是沾了鱼肉的油,作别的菜,会有一股子鱼腥气。
只能用来炖鱼最合适。
但是这道菜也很让家里人震撼了。
“这才叫油水十足啊!”肖伟都乐了。
“这上头都是鱼肉,下面垫底的是豆芽菜。”铁青道:“我做的不太地道,大家尝尝。”
他不是专业的厨师,只能跟杏花嫂子一,这是杏花嫂子摸索着做出来的水煮鱼。
味道如何不知道,反正放了不少盐,因为吃鱼就得多放盐,放少了容易吃坏胃口,这么多油,又是鱼肉又是豆芽菜的,都是不吃盐的食材。
不多放盐,吃着该恶心了。
花椒,辣椒,五香粉,很是丰盛的配料。
众人吃的啧啧称奇,尤其是肖伟:“我也算是走南闯北过的人,这道菜叫啥?没吃过啊!”
“水煮鱼。”铁青了名字。
“一滴水没有,还叫水煮鱼?”笑哥儿吃的香,却觉得相公起名字好没诚意。
“难道叫油煮鱼?”铁青乐了:“我就叫它水煮鱼。”
大家一起乐了起来,水煮鱼诶!
这顿奢侈的鱼吃过了,也到了杀年猪的时候,同时,铁青家也要给长工们放假,让他们回家过年去了。
按照他们原来的文书约定,铁青开始给他们发放粮食,钱和布匹。
笑哥儿额外送了每个人一只大鹅子,二十斤猪肉,肥膘多一些的那种:“这一年来,多谢大家伙儿对我们夫夫的照顾,这点东西,权当我们夫夫的一点心意。”
这一年来发生了很多不太好的事情,尤其是宋家女的事情,长工们没少护着笑哥儿。
所以笑哥儿作为当家夫郎,给他们各自添了一些东西。
另外给了两个夫郎和杏花嫂子一匹新的花棉布。
“谢谢笑夫郎。”三个人很高兴。
铁青家的长工们要在年之前回去,不过在回去之前,他们将铁家里里外外都扫了个干干净净。
“过年啦,就在家好好地歇一歇,过了正月十八再来不迟。”铁青一下子把放假时间,放宽了很多,正月十八,他们也在县城看过了花灯,回来了。
“谢谢东家!”众人是真心实意的道谢。
在铁家扛活,虽然也累,但是吃得好,穿得好,这么一年下来,他们就没断了肉。
衣服也都是好的,还额外赏了一些东西,大家都心满意足的吃了水煮鱼之后,就各回各家了。
他们也要提前回家去收拾一下,一年没在家里头了,也就过节的时候,回去收拾一下,他们也有房子的,只是没人住而已,托付给了左邻右舍帮忙照顾一下,可也不如自己收拾的好,大冬天的也要烧一烧火炕,还要收拾一下准备过年。
所以铁青才会腊月二十就给他们放假了。
人都走了,家里就显得冷清了,不过铁青还是很享受二人世界的,大门一关,夫夫俩还挺安静的,不过他们也该准备过年了。
长工们走了的第二天,铁青就带着笑哥儿,还有好几家人一起去了县城。
这会儿正是办置年货的日子,街上人来人往的,叫卖的声音洪亮又热闹。
远道而来的商队,近处农家的各色农产品,都摆了出来,卖鱼的铺子更是挤满了人,因为大家都要买鱼,年夜饭里头不能少了这道年年有鱼啊。
一群人一起采购的也不少,铁青家有鱼贩子送去的鱼,但是也要买一条大鲤鱼的,一家一条,这就是好几条大鲤鱼。
“相公,你看那边,有卖窗花的唉!”笑哥儿看到那边红红的一片就想过去了。
“去看看!”铁青光明正大的拉着自己夫郎的手,去了那边。
身后一群人也跟着挤了过去,窗花很多,有大有,笑哥儿买了三幅大的,一进院落贴一幅。
又买了很多中的和的。
铁青则是买了对联儿和各种挂签儿。
众人采购年货,都是大包裹的,其他人要住在客栈,而铁家跟肖家的人就可以住在自家的宅院里头。
正好,笑颜绣庄这段时间也是关门的,这个买卖平时也不忙,过年的时候就更不忙了,因为正月里头不能动针线,要过了二月二,龙抬头之后才能做针线。
传正月里动了针线,容易扎龙头。
虽然不能起火做饭,但是比住在客栈强多了。
早上出去吃个早饭,老肖头儿带着肖伟李军跟铁青去买大件儿的东西,老肖婶子带着一群内眷,去买他们用的东西。
这次就不是铁青陪着笑哥儿去买胭脂水粉了。
铁青他们去买的就是肉类。
因为在那片儿,有现场宰杀牛羊猪之类的活儿,故而不适合内眷。
铁青本来是跟王屠夫合作的,也想在他那里订购猪肉来着,可这不是闹掰了么。
铁家的猪也才养了一年多点,还不够杀的呢。
在给长工们结算的时候,他就买了足够的猪肉,可还是缺羊肉跟牛肉,这里还有人卖马肉,驴肉的呢。
正在采购的铁青,还遇到了杨大庆,他也在买肉。
“正好你们来了,帮我把我给家里买的肉带回去。”杨大庆倒是开心省事了:“我跟我媳妇儿过了年儿,再带东西回去。”
“行!”铁青正好指着那边道:“正好,那边有一头新杀的牛,我看不错,咱俩去买一些,我一起带回去。”
“成!”
老肖头儿道:“你俩去买吧,买完了就直接拉回去,我们去看看别的东西。”
“哎!”
两伙人又分开了。
铁青家是赶了两辆马车过来的,铁青自己赶一辆,铁力赶一辆,家里留了杏花嫂子跟铁生看家。
他们一家子是不离开铁家的,虽然是长工,但是他们没有独立的房子,也就不可能回家,他们早就将铁家当成了家。
铁青跟杨大庆俩各自买了二十斤的牛肉,这是最好的牛肉了,价格贵了点,但是过年么,就该吃点好的。
俩人拎着回了笑颜绣庄后头的院子,将肉放到了车上。
“他们中午不回来,咱俩再去看看,还有啥要买的?”杨大庆道:“有南边儿来的客商,带了一些东西来,我不太认识,去看看呗?”
“行啊!”铁青也正好要看看,要是有啥海参的就买点,也不知道有没有。
这年头,海参应该是贵的东西,听还是贡品。
俩人出了门,就去了市集,这会儿的市集也特别热闹。
不过南边来的海货,因为味道太重了,被单独放在了市集的一个角落里,那里人不多,而他们卖的东西可不少。
沿海的特产,海带干、大虾干、紫菜干等等,一股子海腥味儿,怪不得人家给他们安排在了角落里。
还有很多海鱼干儿,这种东西在海边很便宜,但是运到了北方,就贵了很多。
可惜,北方人吃海鱼的少,何况也不太会做海鱼干儿,但是铁青喜欢啊,东北这边基本上没啥海产,他也就买了一些海鱼干儿。
“这个东西你家里会吃吗?”杨大庆就对海鲜不太感兴趣,他也就买了一捆海带。
“这东西简单的很,用水泡软了之后,捞出来沥干,用油煎着吃,跟吃咸菜一个样儿,就是这个咸了点儿,早上起来,喝粥的时候吃这个,不错的!”
“是么?”杨大庆只是看了看,他没买,早上起来他吃早饭一概是米粥馒头配咸菜,旁的很少吃,或者是出去吃,油炸啥的,才是他的最爱,这咸鱼就不要了。
铁青买了两大捆海带干,半口袋的紫菜干,半口袋的大虾干,仗着有杨大庆在,他想着有个帮手啊?多买一些。
结果他一抬头,就看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虽然穿着普普通通的百姓衣服,而且为了隐藏自己,他穿着的还是跟这里的普通百姓们一样的大棉袄,二棉裤,大厚棉鞋,还带着狗皮帽子,手捂子。
尽管帽檐已经压得很低了,戴着的围脖更是将大半张脸都遮住,只露出来一对眼睛,可就是这对眼睛,不同于常人!
一般百姓的眼睛,是透亮的,是高兴地,因为要过年了嘛!
可是那对眼睛露出来的神情,是冷漠的,是充满了警觉性。
而且铁青能感觉到,这个人一身的气血澎湃,有一种淡淡的血腥气,这个人手上肯定沾染过人命。
因为他量身边过往众人的时候,眼神不太对,像是猎手在量猎物一样。
那是一双如同孤狼一样的眼睛。
“杨大庆!”铁青放下了手里头的东西,跟卖东西的人道:“看着点儿,我们一会回来。”
“好的,好的!”摊主难得遇到这样的大量买东西的客人,忙不迭的点头,一口别扭的普通话,的杨大庆直皱眉:“咋了?”
“你看那个人!”铁青示意他往偏僻的地方看。
杨大庆看了一眼:“他咋了?”
“他不太对劲儿。”铁青声的道:“是不是那个独行大盗?”
“独行大盗?”杨大庆惊讶了一下:“不能吧?这都要过年了,他还没离开边关?”
这个独行大盗,他们县衙都接到了府衙的文书,上头也吩咐了下来,是一定要抓住他。
可是这都半个冬天过去了,马上就要过年了,谁也没见过这么一个人啊!
有那老捕快都,人八成是走了,他们树林县,要啥没啥,连个贼都看不上这个地方。
不走留在这里喝西北风啊?
铁青声的道:“你看他,就一个人,谁出来置办年货是一个人的?何况他也没有买东西,却一直在看商队。”
那个人的确是在注意商队,还跟那边卖牛肉的关外来的草原商队搭话儿,却没有买牛肉。
“真是独行大盗吗?”杨大庆有些害怕,不敢凑上去,传独行大盗可是个厉害的主儿,六扇门里头的高手都没能抓住他,让他从京城一路跑到了边关来。
他一个乡下人出身的铺头,能干啥?
“走,去看看!”铁青不由分的拉着他,凑到了卖牛肉那里。
他们刚买了牛肉,但是铁青还装模作样的挑了两块牛蹄筋,这东西贵啊。
当然要好好地挑一挑了,摊主也不介意他们挑选。
然后他们俩就听那个鬼鬼祟祟的人,跟商队的领队聊天:“这都要过年了,你们年前得出关回家吧?”
“我们不出关!”谁知道那商队的领队却摆了摆手,用一口别扭的官话道:“也不回家。”
“啊?”那人大吃一惊:“为了赚点钱,过年都不回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