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大将军肖伟

A+A-

    邵达跟邵夫郎感觉都不认识他们回家的大子了。

    邵波穿着的是全身的山文铠,头顶的头盔是铜色,也就是,差不多是原色。

    他的武器是一把大斧子,战斧。

    全身的山文铠,背后背着的是一个半人高盾牌,手上拎着的一把战斧,腰上别着八把斧头,这种斧头叫飞斧。

    远程击,近战防备,还有武器斧头。

    站在那里,沉稳如山岳一般,气息悠长。

    面罩放下来,全身铠甲就这点好,一点缝隙都没有。

    “相公?”他的新婚夫郎也有些发傻,幸好,怡夫郎年纪大了点儿,到底是成熟许多。

    “嗯。”邵波点头:“我有事情要去军中,你跟弟弟弟媳妇在家照顾好双亲。”

    “知道了。”怡夫郎点头,看着眼前有些陌生的相公,他倒是没啥。

    不过,邵波依然点了三十个人,守在他们家:“这三十个人都是我的亲卫,双亲放心就是。”

    邵可懵逼了半天,才缓过劲儿来:“那啥,都在咱家吃住?怕是住不开。”

    “他们在院子里搭帐篷即可,以后的事情,你们听这个人的。”他拉了一个人过来:“这是李长江,他会安排。”

    李长江给他们一抱拳,就站在了一边。

    李长江曾经是一个富贵人家的管家之子,后来不知道为啥得罪了主家,最后流落到了军中,是邵波慧眼识英雄,将他提拔了起来,如今是亲兵卫队的队长。

    带着二十九个人在这里,够用了。

    他完就留下了人,自己出去了,门口他的亲兵已经牵来了战马。

    利落的翻身上马,就走了几步,停在了老肖家门口,等着肖大将军出来。

    笑哥儿已经惊讶得合不上嘴巴了!

    他亲哥哥,在两个不认识的子的帮助下,用了不到半柱香的时间,就穿好了一身铠甲。

    兽面吞头连环全身铠,腰带虎头,脚踩虎皮登云靴,正红色的披风系在颈肩,一把银色短剑挂与腰间,肖伟的武器,乃是一把鎏金枪。

    长枪短剑,就是他的武器。

    明亮的头盔上,一把红缨飘荡,这个时候的肖伟,看起来就像是一把出鞘的剑,无往而不利。

    脸上的疤痕,平添了三分杀气,与五分的狰狞。

    笑哥儿突然觉得哥哥很陌生,不由得往他相公身后缩了缩身子。

    “不认识了?”铁青摸着下巴倒是不意外,这三个人自从回来一见面,他就知道这三个人不简单。

    还以为是古代的战场比较锻炼人呢。

    原来都是当官的人。

    何况看样子,还是个不的官儿。

    铁青一下就明白了,为啥肖伟是这样回来的,他的身体不好了,却是个高官,想必是没少攒钱,命不久矣的情况下,只能将双亲和弟弟,托付给他这个弟夫了。

    怪不得,老宋家会被抄家追账呢!

    他是击了老宋家,大舅兄这才是釜底抽薪啊。

    “嗯……。”笑哥儿躲了一会儿,又觉得不对,:“我怕他干啥?他就是玉皇大帝也是我哥啊!”

    肖伟穿戴整齐之后,转身看了过来。

    他先看的是父母双亲:“对不起,爹,娘,这事儿以后让熹哥儿跟你们详,我现在没那么多时间。”

    “啊。”老肖头儿点了点头,跟老伴儿俩,其实还没反应过来。

    自家子要是个官儿的话,他们倒是会高兴,会觉得挺好的,可是自家子这是个啥?

    这一身的装备,官位肯定不低!

    “铁青,我的弟夫。”他看向了铁青。

    “肖伟,我的大舅兄。”铁青一点不憷他。

    俩人立刻就明白,对方都不简单,这段时间的表面和乐融融,都是不想让家里人担心罢了。

    “我离开之后,家里就靠你了。”肖伟麻利的丢给了他一面铜牌:“这是我的令牌,有什么事情,去军营,凭此令牌可以畅通无阻。”

    他没给双亲和弟弟,是因为知道,这三个人都是普通的老百姓,恐怕都不知道这令牌怎么用。

    更不知道军营大门朝哪边开!

    给他们也没用,给铁青吧,现在他也没办法跟铁青详谈了,不过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也看出来了,铁青对他弟弟是真的不错,可以是宠溺。

    比家里人都宠着笑哥儿。

    他选择相信铁青,能照顾好家里人,哪怕他不在了。

    “肖大哥!”熹哥儿疾步走了出来。

    他还是那一身扮,低调又朴实,很贴近榆树村的生活。

    “熹哥儿,我走了,你在这里有人会照顾你的!”肖伟难得抬手,拍了拍熹哥儿的肩膀:“好好在家待着。”

    “肖大哥,你……。”这不是熹哥儿想听的话。

    他想听的是,肖伟回来娶他!

    可是肖伟却摇了摇头:“乖。”

    熹哥儿气鼓鼓:“每次都是这样!”

    肖伟干脆的转身就走,大门外上了战马:“来人!”

    “在!”

    “留下一千人在这里保护大公子,再留一百人保护肖家。”

    “是!”

    肖伟是大将军,他的亲卫按照规定,有三百的人数,他留了一百人给家里,保护他们。

    其实这一百人,都是当年他一个营的,真拼命起来,一千人都挡不住,可以保证家里人的安全。

    肖伟走的很快,他没有犹豫,带着人一路快马加鞭的跑了,留下一路烟尘。

    他都走了,老肖头儿跟老肖婶子还没缓过来,留下的人,却朝熹哥儿半跪行礼:“见过大公子。”

    “都起来吧。”熹哥儿却随便的一抬手:“谁来跟我们,怎么回事?清明过后去赴任不就得了?怎么还找上门来了?”

    “回大公子的话,去年冬季大雪,今年开春,草原上估计没什么吃的了,就有犯边之意,朝廷不得不防。”回话的是肖伟留下的一个都尉,是他这一百亲兵卫队的队长:“且大将军自回来之后,就没有去军营,而是回了家;加上过了年您也到了这里,皇上很是不放心您,特意派了天使来劳军,顺便看看您。”

    “来的是谁?”熹哥儿却问了这个。

    “是皇上身边的海公公。”

    “原来是他?”熹哥儿想了想:“你知道你们大将军的安排,照做就是。”

    “是!”都尉点头,大公子这么,他就方便行事了。

    首先,整个榆树村都戒严了!

    非本村村民,不准逗留。

    其次,请大公子去铁家住着,因为大公子不去驿站的话,只能去铁家,谁让铁家最是安全呢!

    就铁青建设的那么结实的家,让人非常放心。

    不过熹哥儿不去!

    “我就在肖家住着。”他道:“这里是肖伟哥哥的家。”

    同时,也是他以后的家。

    “为啥要熹哥儿去笑儿家住啊?”老肖两口子终于有了点儿回神的意思,子走了就走了吧,但是熹哥儿可不能走啊。

    这是他们家未来的儿夫郎。

    “您不是问过我家是干啥的吗?”熹哥儿苦笑了一下:“我的父亲,是皇上,我叫他父皇。”

    熹哥儿的身份也随之曝光,不过他随后就了他跟肖伟之间的真正经历。

    战乱二十年啊,肖伟了十二年的仗,其中有九年是跟熹哥儿在一起度过的,就算是一个月只见一次面,熹哥儿都觉得好:“那个时候,觉得活着就好。”

    就是老肖两口子犯愁了,未来儿夫郎家门第太高了,攀得上吗?

    想到自己家子的身体情况,也怪不得皇帝不同意了,这样的好哥儿,还是出身皇家,谁乐意嫁给一个命不久矣的子啊?

    笑哥儿却害怕迷茫过后,好奇地问:“那熹哥儿是皇家的公子呗?”

    “是啊!”熹哥儿笑了笑:“但是我一直都是很普通的一个人,也没啥大的志向。”

    他的几个兄长,都在争夺父皇坐着的那把龙椅。

    而姐妹们则是想着嫁个好人……她们一开始也考虑过大将军肖伟。

    毕竟战功赫赫,手握重兵,能征善战,家里人口又简单。

    那个时候,还不知道肖伟家在哪儿呢,肖伟他们这一群跟着父皇起兵造反的人,在没有成事之前,都把自己的私人消息瞒的死死地!

    尤其是后来很多皇子都想拉拢他,没成!

    加上他跟熹哥儿的感情,身体的原因,他就更清心寡欲了。

    等知道他身体里有暗伤,且命不久矣之后,那一群皇子全都消失不见了;姐妹们也都态度冷淡,决口不提此事了。

    只有他这个哥儿,一如既往的对他一往情深,哪怕他暗地里拒绝,暗中离开了京城,回到家乡赴任,他也在父皇面前,据理力争,甚至不惜毁容相逼。

    父皇这才同意了他来找肖伟,但是没亲事的事情。

    这个要肖伟主动上表求亲,皇帝赐婚才行。

    听的老肖两口子唏嘘不已,尤其是老肖头儿:“都是大将军了,干啥还整这一出?瞒着我们?”

    “不是,是他听,家里的弟弟嫁人了,他的身体不好,那个时候,御医只能活个三五年,他怕自己去了之后,弟弟在婆家受委屈,双亲无人奉养,就算留下庞大的家产,也怕所托非人。”熹哥儿倒是能理解肖伟的做法,他就是忍不住看了铁青好几眼:“不过啊,我听李将军,他还是很看好铁青的,觉得他对笑夫郎不错。”

    就怕铁青不高兴被这么对待。

    “看来我是通过考验了?”这个时候大家都坐在炕上话,铁青将笑哥儿往里头推了一下,自己坐在了他身边:“大舅兄是大将军?那俩呢?”

    “一个是后勤营的将军,一个是斥候营的将军,探听敌军动态,以及后勤保障,必须要用自己人。”熹哥儿这会儿是啥都能了,他也就不避讳了:“其实,他刚回来的时候,还有一层顾虑,以前他的几个手下也是退役回家乡种地去了,结果带了钱回去,家里抠出来之后,却不管他们了,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幸好肖大哥人好,暗中派人去看了好多回乡的手下过得如何,这才发现了不妥,将人带了回来,那些人的家人全都抄家,发配充军去了,当然,肖大哥没告诉那些人,只是从此之后,他的人回乡,必定会三五不时的走访一番,其他没有家人的人,他都收留在了军中,后勤营那里都是自己人。”

    这也是为什么,肖伟一个草根出身的人,手下却是最团结的原因。

    众人几乎是同生死,共患难了,当然,现在他们也一样享受富贵。

    “都是大官了啊!”老肖头儿太感慨了。

    老肖婶子却是犯愁:“那,熹哥儿啊,你家得啥样的聘礼啊?”

    熹哥儿看了一眼铁青,铁青道:“丈母娘别操心这个了,大舅兄会考虑的,现在呢,我是这么想的,熹哥儿身份不同,但是他还是那个熹哥儿不是?只要大舅兄点头,咱们就办喜事!”

    “对,娘,听相公的!”笑哥儿也是这个意思。

    身份是啥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好。

    “不过啊,这要仗了,可春耕也不能耽误。”大舅兄都滚球了,铁青还有啥事儿要操心?当然是自家种地的事情了,他可是地主:“还有啊,盖房子的事情,是不是让人通融一二?来这里盖房子的都是村外头的人,是一个工程队呢。”

    因为现在不许外村人来榆树村了。

    榆树村暴了三位高官,一个大将军,两个将军。

    啧啧啧!

    估计老百姓们是不会也不敢来看热闹,就怕一些想要高攀的人来,扰了大公子的清净。

    “让人进来干活是可以的,但闲杂人等就不用了。”熹哥儿道:“大家该干什么干什么,有我在呢。”

    你总不能因为大公子在这里,就让人都在家猫着啥也不干吧?

    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人不种地,秋天吃啥?

    “行,有您这句话就成了。”铁青没旁的问题了。

    就是趁机跑进来的肖姑姑还有些发懵:“那啥,我大侄子,是大将军?”

    “是啊。”熹哥儿的笑容依然温和:“正二品的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