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粮食?
做买卖的,不管是啥买卖,古往今来,都是开门迎客,笑脸相迎……除了寿衣店和棺材店这丧葬行业之外,就没见谁家是哭丧着脸迎客的,丧葬行业,那也是板着脸迎客的好么。
“这样的吗?”笑哥儿想了想:“下次我跟你去。”
“好。”铁青也怕他在家里待着闷,决定下次去县城,带夫郎一起。
第二天他上山,第三天一大早就回来了,在山上住了一夜,了两头肥狍子,一头大公鹿。
这三只都是活的,在三只的背嵴上,还绑了二十几只的兔子。
自己则是扛了一三百多斤大野猪,下了山。
野猪自家吃了,野猪胃拿下来,他直接卖给老任大夫。
带着这么多的东西进门,笑哥儿顿时就迎了上来:“早上吃饭了没呀?”
他知道在山里头,相公是有办法做点吃的,但是这么早,吃了吗?
“没有,吃点东西,咱们就进城去。”铁青一身猎户的装扮,不知道的人,哪儿会认为他是个地主?还是个猎户啊。
“家里熬了米粥,吃点再去。”笑哥儿给他盛粥,还吹凉了许多,怕烫着他呢。
家里的早饭不能只有米粥,还有蛋饼。
这在农家算是奢侈的吃食啦!
还有一些凉拌的菜和咸菜。
吃饱喝足了,俩人才出门,杏花嫂子追出来:“记得买点盐巴回来。”
“知道啦!”笑哥儿坐在马车上,摆了摆手。
铁青赶得马车,车上拉着夫郎,车后头牵着三头野物,主要是赶车来,拉东西回去。
早春暮夏时节,正是草长莺飞的日子。
“相公,我们去城里头采买多一些东西吧,姑姑家的杂货铺子也要进点货的,还有那么多人都要吃饭。”笑哥儿担心家里那么多人呢,吃的喝的用的,哪个不需要啊!
“我看啊,给他们做两身衣服,夏天要到了,他们都是长袖长衫的。”铁青道:“做一批我那样的汗衫,七分裤子,还有草鞋。”
夏天么,就该穿的凉快一些。
“行啊,交给笑颜绣庄吧,杨大嫂,也接些针线活的,在那里的都是一些内眷,针线上没得。”笑哥儿对自己的这个买卖还是很在意的,去城里头买料子都不去别人家了,都去自己的绣庄先看看有没有啥现成的,就是去外面买,也是去的跟绣庄有合作的布庄。
“嗯,放心,我们会付钱的。”铁青乐了。
笑夫郎想了想:“个折扣吧!”
铁青更乐了:“可以啊,要是他们穿得舒服了,以后还想做的话,就让都尉大人去付钱好了。”
“那敢情好!”军中不管是干啥,都是大买卖。
夫夫俩一路闲聊的进了城,铁青带着他先去卖了猎物,顺便在十里香那里吃了一顿饭。
晚上夫夫俩就住在了自家的院子里。
第二天俩人就手拉手去吃早饭了,出门的时候,杨大嫂正好来开店。
看到俩人黏黏煳煳的劲儿就笑了:“这是要出门去吗?”
“是,出去吃点早饭,上市集看看。”铁青没吭声,跟内眷们交道,他一概交给夫郎去办,免得再招惹上啥烂桃花的,一个宋家女,就够呛了。
谁封建时代就没有那啥的人呢?
“行,那你俩快点去吧。”杨大嫂爽朗的道:“这个时候,早点摊子上正好没啥人。”
笑哥儿喜滋滋的应了,带着相公就去了早点摊子那边,走着走着,他突然就跟铁青道:“唉,相公,杨大嫂那个意思,该不是咱俩起得晚了吧?早点摊子那都没啥人了!”
铁青抬手,胡噜了一下笑哥儿的狗头:“没,你想多了。”
其实就是这个意思呀,只是杨大嫂估计是调侃居多。
他们其实起的不晚,太阳也才升起来而已,但是这个时候的人们,是太阳没起来他们就已经出门干活了,因为这个时候凉快啊!
县城里就那有钱人家才会在太阳升起来之后出门。
不过想一想,老铁家应该算是有钱人家了。
所以起晚了就起晚了吧,笑夫郎一不要侍奉公婆,二没孩子要照顾,自己还被相公珍而重之的看待呢。
杨大搜更多的是羡慕和祝福。
俩人到了到了早点摊子,果然没啥人了,好几个桌子上,就只有一对父子在用早点,他们夫夫俩单独占了一个桌子。
铁青要了豆浆加糖,土豆丝卷饼和咸菜。
笑哥儿给他要了一屉大肉包子:“你吃这个吃不饱的。”
他倒是能吃饱,可是相公就不行了,没肉他总觉得相公吃不饱饭。
“好,我吃这个。”铁青给他的豆浆里头加了一勺子的糖,他自己的只加了一点点,太甜的东西他不喜欢,但是笑哥儿喜欢。
两口子吃了一顿美美的早饭,结账过后,人家早点摊子也要收了,他们俩就去了市集。
大概是因为要仗的关系,可是这仗喊了半天,也没见啥动静,故而这里还有人在做生意,只不过没有了商队。
都是本地人在卖一些东西,有乡下来的人,卖的是各色野菜,很便宜,一个铜板一大把的那种。
婆婆丁,局麻菜等等北地特有的野菜,这种野菜还是药材,春天的时候多吃一些,还能驱瘟降火。
还有就是鸡蛋鸭蛋和鹅蛋三种蛋类。
两口子看了看集市,走了一圈儿下来,竟然没有看到一个卖粮食的,哪怕是卖杂粮的呢。
笑哥儿看了看铁青:“相公?”
“咱们去粮店再看看。”铁青只能带他夫郎去看看,他不是本地土着,对于本地的粮食市场也不是很了解。
现在就得依仗夫郎啦!
两口子到了粮店,果然,粮店的伙计,对上门来的客人爱搭不惜理。
笑哥儿低头瞅了瞅自己,又看了看铁青,两口子因为要到县城里走一走逛一逛的关系,都穿的很是体面啦,笑哥儿可不想让人看低铁青。
这身扮,可以是在县城里,都是富贵人家了。
根本不存在啥以貌取人、以衣待人的事情,除非伙计眼睛瘸了!
可就是这样,粮店里的伙计还是这个态度,这就不对了,而且不是一个粮店,是县城里四家粮店,镇子上的一家粮店都这个态度。
他们俩来的时候,还去了镇子上的粮店,买了点东西,价格要的很高,跟县城里的粮店一个价格了,按道理来,镇子上的粮店,应该便宜一些的,毕竟费用不如县城里那么多。
“这……不应该啊!”笑哥儿都发懵了:“虽然是要仗了,这不是还没呢么?”
“肯定有事情,幸好咱家的粮食够吃。”铁青大概是在末世的时候,习惯了囤积,他们家的粮食,足够好几家子人吃一年还有富余的,只不过家里有了那些官兵之后,消耗得就有些大了。
就像是笑哥儿的那样,他们家还好,有些人家这个时候,就是吃野菜蘸大酱,或者是去河里头捞鱼虾啥的,也能煳弄着吃饭,吃不吃饱无所谓,饿不死是肯定的了。
何况某些人也能进山里头走一趟,大的猎物整不到手,野鸡野兔子还捞不到吗?
总归是饿不死的就是了。
但粮店这样的做法,颇有点囤积居奇的意思,可是,这地方,这么点儿大,你囤积可以,居奇给谁呢?
句不好听的话,他们这里,有钱人家就那么几个,要家里家财万贯那是扯淡,最多就是有点钱,能有个万八千两的都是大户了。
铁青自己都财不露白,外面他们家有个几千两银子的存款啥的,上万两啥的,都是臆测,根本没人知道他们家多少钱。
加上铁青去年还高价卖粮,但是他今年就给家里长工们盖房子了,这银子左手进右手出,花钱如流水一般。
又有了肖伟这个大将军镇着,整个榆树村都底气十足了。
“是啊,幸好咱家粮食够吃,回去吧!”笑哥儿道:“找杨大嫂去做衣服。”
笑颜绣庄的生意不温不火,虽然不能赚大钱,但是闹的,弄个菜钱还是可以的,故而这里的内眷不少,铁青为了避嫌,根本没进去,而是站在了门口的树下,笑夫郎自己进去的。
半天才出来:“好了,因为是自己家的活儿,一套衣服的针线钱是十个铜板。”
这是最便宜的价格了。
基本上没啥赚头啦。
“行啊,先做三百套吧!”铁青觉得价格挺合理的,这么多衣服,这么点加工费,足够便宜啦。
“嗯!”笑哥儿又进去了,并且付了银子。
出来之后,铁青带他去吃了个午饭,没去十里香,去了香满盈,他们家的厨子会一道苏黄菜,那是他夫郎的拿手好菜,是江南来的哥儿,温温柔柔,十分贤惠。
铁青觉得这道菜吧,笑哥儿肯定爱吃。
果然啊!
比起东北的糖酥肉,用肥肉片子做的芯儿,笑哥儿果然更喜欢这道苏黄菜!
吃过了饭,俩人下午就去了布庄买了一大批的细麻布,请布庄送去了绣庄。
又去给肖姑姑采购了一些货品,送回了家之后,晚饭是在绣庄对面的一家面馆吃的,面馆虽然,但是味道还不错,也弄得很干净。
要是个苍蝇馆的话,铁青肯定不会带笑哥儿来的!
第二天俩人一大早起来吃了早饭就跟杨大嫂了一声,离开了县城,回了榆树村。
回去之后,先把进来的货给肖姑姑。
然后去看了看老肖家,双亲没啥事儿,熹哥儿也没啥事儿,两口子才回了家。
刚回来的第二天,军中的信使再次来了:“现在双方从剑拔弩张的阶段,已经平静了下来,虽然还是有摩擦,可都是股摩擦,且没有任何人员伤亡,无非是你射了一阵箭矢,我这边还你好几箭,仅此而已。”
“没事就好。”乡下人就是这么简单,太复杂的事情他们想不明白的,所以,老肖头儿他们全家都很安心。
铁青却觉得这事儿不对啊!
双方拉开阵势就为了摆着好看?
但是信使不,他也没办法问啊!
这次给肖伟他们带去的东西就更多了,熹哥儿给肖伟做的夏衫,用的是最好最轻薄的料子。
笑哥儿也给他做了好几身,跟他相公一样的跨栏背心大裤衩,搭配的草鞋。
老肖婶子倒是简单,她用个布包包裹着的,里头是给肖伟做的贴身衣物。
这个暂时还不想麻烦熹哥儿,毕竟还没过门嘛!
铁青照例,去各个村儿收购了一顿大肥猪,拉去了四十头,给他们添个菜,虽然大概三十万人,也就能吃一顿猪肉炖粉条。
可是好歹是吃了一顿肉不是?
信使走了之后,铁青也没闲着,因为肖姑姑种了他的菜地,如今要收大蒜了,这会儿全家人都上阵了,一天就完事了!
没别的原因,那些兵丁啊,侍卫啥的到地里头走了一圈儿,大蒜就给拔完了,要不是因为肖姑姑还要将蒜编成辫子,这些人都算用草绳一捆,就搬出去卖了好么。
撒了肥料之后,深耕,然后是种秋白菜,同样是一天时间就完事。
肖姑姑一高兴,请大家吃饭,炖了好几大锅的鸡鸭鱼肉啥的,给大家伙儿吃一顿好的。
这些大蒜早就有人订购了,肖姑姑这边刚弄好,那边田掌柜的跟吴掌柜的就来了。
“一开始还以为没有这好菜了呢!”俩人这次来,对铁青更客气了一些。
对于肖姑姑也很和颜悦色,蒜都不挑剔,直接装车走人,点钱也很痛快。
只是两个人私底下都偷偷地去单独找了铁青。
吴掌柜的不用了,他是个工的,但是他的东家,也是府城的首富,吴员外家,家里虽然是个商人,但是吴员外的亲侄子,也是在朝中当官的,还是个清高的御史言官。
“虽然只是东家的亲侄子,但是东家的亲哥哥早逝,嫂子也病逝了,留下这么一个侄子,吴员外是个好人啊,供这个亲侄子读书科举,如今吴大人在京城为官,吴员外每年还要贴补一下,总觉得御史言官是个清高的,薪俸也就够吃饭,养活一家人呢!”吴掌柜的道:“以前不是因为没必要,现在可得一声了,咱们的买卖还继续,以后有啥事儿,也可以一声招唿,大将军在朝中无人给张目可不行啊!”
作者闲话: 江湖有话要:补昨天的一章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