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全都去秋收

A+A-

    天气凉快了,人也精神了,笑哥儿一大早起来就活蹦乱跳的要出门去走一走。

    “去吧去吧。”铁青也是服了他,昨天早上还懒洋洋,今天早上就兴致勃勃的不得了。

    “走么!”笑哥儿拉着铁青。

    能去哪儿呢?去了肖姑姑家。

    他们俩来了,肖姑姑却正在犯愁:“你大表妹都十五岁了,及笄了,也该相看人家了。”

    “十五岁,还着呢。”铁青觉得十五岁的女孩子,还呢。

    “啥啊?都十五岁了。”笑哥儿却觉得姑姑得对,应该相看起人家了:“姑姑想找个啥样的大女婿啊?”

    “我这正寻思着,找个啥样的呢!”肖姑姑自己都乐了:“还没想好。”

    “大表妹是啥意思啊?”笑哥儿又问了。

    “她一个姑娘家,找婆家的事情,啥?”肖姑姑觉得自己能做主。

    “咋也得问过大表妹的意思吧?万一她喜欢找个会武的,您给找个读书的,那不是要憋屈一辈子?”笑哥儿麻利的起身下炕了:“我去问问她!”

    完就往后头跑了,留下铁青跟肖姑姑在前头的杂货铺子里,隔着个柜台,大眼瞪眼儿。

    最后肖姑姑调侃铁青:“看看你都把笑哥儿惯成啥样了?”

    “他高兴就好。”铁青可不觉得自家夫郎有啥错误的地方,这终身大事啊,可不能儿戏。

    这个时代的人,结婚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了,和离啊,休弃啊,那都丢人现眼。

    肖姑姑这样的是没办法,不和离估计娘四个都得被那孟家的老爷们儿给磋磨死。

    可就算是这样,在肖姑姑刚回来的时候,又有多少人在背后指指点点?

    尤其是那个时候,徐陈氏还没死呢!

    刘老三家的那个老虔婆子也是嘴巴子厉害的人。

    后来她们俩没了,肖姑姑也开了四季杂货铺,她人厉害,开的铺子又给了大家实惠,这才慢慢的让名声好了起来。

    等到肖伟回来了,就再也没人她的不是了。

    四季杂货铺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一般人买东西,手头没钱,拿两只老母鸡也能换回来二斤盐巴。

    以前的苦日子,肖姑姑又不是没经历过,她觉得给女儿找婆家,一定要慎重,却忘了要问一问女儿的意见。

    “你呀!”肖姑姑看铁青这样,倒是很羡慕笑哥儿,虽然以前经历坎坷了一些,可是最终,笑哥儿的姻缘是美满的啊!

    俩人又聊了聊地里头的秋白菜,这天气凉快了下来,白菜还在疯涨,等到立秋前后就收了起来。

    还是都卖给田掌柜,省事儿又省心。

    后头,笑哥儿拉着大表妹,问她想找个啥样的人。

    “找个读书人?财主?还是想在你大表兄那里,找个军中的?”笑哥儿一口气提供了好几个选择。

    肖慧抿嘴乐了一下:“表哥,大表兄那里都是当官的吧?”

    “是啊!”笑哥儿天真的点点头。

    “我娘是个和离了的女人,我们姐妹三个都是跟我娘姓的,当官的,不管是啥官儿,将来就算是要封妻荫子,也得看看那妻子是啥出身不是?”肖慧这段时间有熹哥儿身边的老嬷嬷指点一二,倒是飞快的成长了起来。

    本人也算是一个秀外慧中的女孩子了。

    尤其她还是三姐妹里头的老大,不论是性格还是脾气,都随了肖姑姑,看着柔弱实则硬气着呢。

    “那……你找个啥样的?”笑哥儿一听,就麻爪了,他哪儿懂这些啊?

    “军中的是不行了。”肖慧摇了摇头:“当官的也不成,门第上就配不起。”

    她很有自知之明,自家要是真的起来,还是个白丁人家,大表兄是大将军也没用。

    毕竟隔着一层呢!

    “找个读书人?”笑哥儿觉得读书人不错,大表妹也能干,管家理事是一把好手。

    “读书人自清高,我也不会啥,万一不到一起去,可咋办?”肖慧低头,有些难过的道:“孟宪臣就是个读书人,可是你看他都对我们娘四个干了啥?”

    “这……那就剩下找个有钱人这一个选择了。”笑哥儿道:“可不能找那家里穷的嘎嘎响的啊,那样的话,你娘非得气死不可。”

    “我娘不是爱钱的人。”肖慧反驳了一句。

    “你娘是不爱钱,可是你娘,我姑姑,也是个当母亲的人。”笑哥儿却告诉她:“不爱钱,不代表就要将你嫁给一个穷的嘎嘎响的婆家,那样的话,你嫁过去,就是吃苦受罪的日子,你娘这一辈子,还没吃够苦头吗?”

    笑哥儿可是知道,肖姑姑的事情发生没多久,他就经常看到娘在背后偷偷地抹眼泪儿,爹也经常背着他唉声叹气。

    那个时候,还不能让肖姑姑看到,三个表妹刚回来那会儿,一个个瘦瘦的,养了这么多年,还能看得出荏弱。

    肖姑姑作为亲娘,能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吗?

    只是肖姑姑脾气倔强,嘴上不,可是这几年,干活儿很下力气,为的是还清欠铁青跟自家爹爹的钱,好给女儿攒嫁妆。

    “那就找个有钱人家,以后就算是娘老了,我也有能力,给她老人家养老送终。”肖慧是个懂事的孩子。

    “你娘那里有我跟你大表兄,不用你操心。”笑哥儿道:“你要是不反对,我就跟你娘一声,找个普普通通的地主老财人家,省事儿又省心,你就算是嫁过去了,也不会让婆家欺负了去,你大表兄可是大将军!”

    “嗯!”肖慧点头,笑容充满了自信:“何况我也不会被人欺负。”

    这几年,肖慧越发的成熟了,替母亲照顾两个妹妹,家里也收拾的整整齐齐,娘四个的日子过得不错。

    加上大表兄是大将军!

    笑哥儿蹦蹦跶跶的去了前头,跟肖姑姑了,大表妹的算。

    “这孩子,有啥话跟我就行了,还让你跑来跑去的干啥?”肖姑姑皱了皱眉头:“找个有钱的也行,我给多准备嫁妆,到时候,也不能让亲家看了去,可是,这有钱人我也不认识啊!”

    铁青建议:“不如去县城一趟,请红媒婆给找一找,她地头上人面儿广。”

    红媒婆,就是以前提起过的转门给男女牵线保媒的那个洪氏,因为姓洪,头上永远带着一朵大红牡丹花儿,也为了图个喜气,大家都喊她“红媒婆”。

    跟程夫郎一样,是官家那里挂了号的人。

    “行,找她去!”肖姑姑一拍桌子:“让她们三个在家看着点铺子,我去一趟县城。”

    “叫大妹妹跟着一起去吧!”笑哥儿道:“好歹相个亲啥的?见一面,总比嫁过去掀开盖头,才认识夫君要强。”

    “不如都带着去吧!”铁青道:“一起去,免得大妹妹尴尬。”

    “也行!”肖姑姑决定了一起去。

    她将杂货铺子竟然托付给了熹哥儿!

    就是让熹哥儿的几个嬷嬷帮忙看一下,她那铺子里东西不多,且各个都是明码标价的,不怕不会卖货。

    “是为了大表妹的婚事吗?”熹哥儿道:“要我做点啥?”

    “暂时不用,就是麻烦几位嬷嬷帮忙看一下铺子。”肖姑姑道:“我们去城里托付一个官媒给踅摸一下人家。”

    “行,您尽管放心。”熹哥儿很乐意帮忙。

    因为这样一来,显得他们十分亲近,就像是一家人一样。

    铁青赶了一辆马车,铁力赶了一辆马车,两辆马车去了县城。

    到了地方之后,这次住的还是自家的院子,第二天一大早,铁青拉着笑哥儿,带着三位表妹出门去逛街了。

    肖姑姑拎着两个礼盒,去找了红媒婆儿,这两盒点心没花多少钱,但是肖姑姑还单独预备了一根银簪子,是花开并蒂的样式,不值几个钱但是寓意好啊。

    美滋滋的去,喜滋滋的回来了。

    “事情办妥了,回家去等消息。”肖姑姑很是开心。

    “姑姑办事顺利就好。”笑哥儿真心恭喜肖姑姑,预祝她心想事成。

    结果,肖姑姑看到他们买回来的东西,就皱眉了:“这都是你们买的?”

    三个闺女低头,笑哥儿赶紧站出来:“都是我买的!”

    “都是你买的……你买耳坠子啊?”肖姑姑本来信了的,但是她随后开了一个盒子,里头是三对耳坠子,都是一模一样的金耳坠子,圆圆的耳圈下头坠着一个个珍珠,看着很漂亮。

    笑夫郎没有耳朵眼儿,他是不戴耳坠子的好么!

    很明显,这是她三个闺女的!

    还有绸缎做成的大花儿,这也不是笑哥儿会带的东西。

    一群人闹的热络,肖姑姑很是生气,觉得女儿们乱花钱,还花的是笑哥儿这个表哥的钱。

    笑哥儿则是,给三个表妹买了点儿东西咋了?

    据理力争,最后还是笑哥儿赢了,谁让铁青惯着他呢。

    一群人又去吃了一顿晚饭,第二天就回去了,因为要秋收了。

    这个时候,秋收未收,朝廷拨给的粮草也没到,肖伟是不着急了,正如他所料的那样,有人着急了啊!

    当今的皇帝,那可是马上得来的天下,深知兵权的重要性。

    北方重镇关隘,三十万大军的给养,这就给扣下了这么久,他才知道,能不震怒吗?

    京中简直是官场地震啊!

    大皇子被贬为庶人,发配皇陵给老祖宗们守灵去了,包括全家一起都去了,一个都没留下。

    官场上更是有不少人跟着倒霉,被罢官的罢官,丢职的丢职,还有贬为庶人,赶回老家去当个平民百姓的……反正没有几个有好下场。

    二皇子这边也很得意,终于搬倒了老大!

    可是他们虽然胜利了,也是惨胜,因为没有收服肖伟这个大将军不,还得罪了他。

    “想个办法补救一二。”二皇子跟自己的谋士们道:“不管是什么样的补救,总之,不能恶了这个人,肖伟跟父皇的关系可非同一般,还有熹哥儿那边,他要是嫁给了肖伟,那也是父皇点头同意了的,现在肖伟手握三十万大军,还都是能征善战之辈。”

    “可是他也不能帮咱们什么。”其中一个谋士不甘心的道:“毕竟远在边关。”

    “造势,造势懂不懂?”二皇子烦躁的道:“甭管远近,他也是个大将军,本皇子不缺文臣们的支持,缺的是武将们的态度,现在的九门提督,当年可是跟着肖伟一起投靠父皇的人,在战场上,肖伟救了九门提督多少次!”

    真以为他是为了那三十万大军啊?除了那点造势的能力外,还有九门提督!

    非皇上的心腹爱将,是无法胜任九门提督这个位置的,而九门提督这个人,油盐不进啊。

    他们这边在谋算,东北那边已经到了秋收的季节。

    铁青先帮着肖姑姑将秋白菜给收了,卖了个好价钱,然后撒肥,种了秋菠菜,种完了秋菠菜,这边就开始下地收苞米了。

    笑哥儿在家不用下地,他就每天吃了睡,睡了吃的,都胖出来肚腩了。

    他自己没啥感觉,铁青也没在意,他要跟着大家伙儿人一起下地收苞米的,而且抽空还要上山去猎,这个时候也是野猪最爱下山的时候,因为下山就是苞米地,都是好吃的,野猪这个东西,祸害起庄稼来,那叫一个快啊,所以铁青每年秋收前后都要上山几趟,来的野猪,要么家里添个菜,要么就贱价儿卖给大家伙儿,秋天的活儿重,没有点油水可扛不住。

    村里头也有人家手头紧的,就用自家长成了的鹅子啊,公鸡的跟肖姑姑换,铁青将野猪肉都放到了肖姑姑的杂货铺子里头售卖。

    中午吃饭的时候,熹哥儿还好奇的吃了好几口野猪肉:“跟我以前吃的不太一样,肉丝有些粗。”

    “你以前吃的那都是野猪,这可是大野猪。”老肖婶子看了看外头:“让你的那些侍卫子们,给我们家掰苞米,是不是有点儿……那啥啊?”

    “那啥什么?”熹哥儿乐了:“您别担心,他们闲着也是闲着,下地干点活儿,还能快点秋收。”

    熹哥儿也是头一次见到农家的秋收,那真的是,三更起,五更眠,秋天苞米都熟透了,怕老天爷拉脸子,一旦下雨,熟透了的苞米穗子没有来得及收起来,就会在苞米杆儿上发芽。

    那样的话,苞米可就都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