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咋补?
夫夫俩大晚上的不睡觉,算计起了住宿费。
屋里烛光摇曳,屋外落雪簌簌,北风唿啸,又是一个月黑风高的雪夜。
第二天铁青出门,好么,这雪可够大的,都没脚面子了!
而且天色阴沉,不见太阳光,家里的人洗漱过了都跑出来扫雪,争取先把道路清出来。
后头杏花嫂子一个劲儿的忙活:“幸好昨天晚上就熬好了羊汤。”
家里牛羊多,她就每日熬羊汤,这次是羊肉汤,羊杂她算爆炒。
“是啊,今天的雪可够大的,这才九月份,还不到十月呢!”元哥儿坐在灶坑前头给烧火:“昨天就开始烧火墙了。”
东北这边冷得快,现在就下了大雪,草原上中秋节之前飘雪都是有的,虽然是边关,但是有这高山拦着点儿风雪,关内到底比关外暖一点儿。
“今天多烙点大饼子。”伍夫郎正在搋面:“吃不没的,我切一下,到时候笑夫郎饿了,就用素油煎热一下,当零嘴儿吃,羊肉汤都是现成的,这个好办。”
“下午我就煮个大碴粥,爆炒个羊杂儿,配点儿那个蒜茄子吃。”杏花嫂子一边切卤好的牛肉一边道:“家里还有点儿大鹅蛋,要不也给炒一盘儿?”
他们总觉得笑哥儿有点瘦,这有了孩子,也只见肚子大了点儿,人看着也没胖唿多少。
“留着吧,笑夫郎晚上饿了,还能给他冲个蛋水喝,配那个牛肉干吃。”
三个人商量的差不多了,这早饭也好了。
早饭就是大饼子,羊肉汤,糖蒜和蘸酱菜。
这个时候的蘸酱菜,就是萝卜、大葱和白菜,蘸着炒熟了的大酱,铁青家奢侈一点儿,还有一些大鹅蛋,做了个鹅蛋酱,蘸着这样的酱吃蘸酱菜。
笑哥儿起来之后,洗漱过了,在门口往外看了看,棉帘子隔着他,他就开了个缝隙,发现外头挺冷的,就回屋里去了,坐在炕上等饭,铁青回来了之后,两口子吃了个早饭,吃过了就去了肖姑姑家,道路已经清扫出来了。
肖姑姑也是刚吃过早饭,正在家里算盘,她的这个杂货铺子已经成了村里头最热闹的地方了。
这个时候大家都猫冬,肖姑姑呢,就找几个合得来的妇道人家来这里做一些针线,顺便热闹热闹。
加上肖姑姑家马上就要嫁闺女了,不少人都来帮忙。
帮啥忙呢?做针线。
按照这里的规矩,成亲用的被褥,都是要“四角俱全”的妇人或者夫郎来给缝制。
所谓的“四角俱全”,就是要成亲有了孩子的,上头要有公公婆婆,娘家要有双亲在世,有兄弟姐妹们,有另一半。
这样的人,据是有福气的,可以给要成亲的人缝制被褥,也是祝愿盖着这被褥的新人,也能“四角俱全”。
虽然,肖慧不可能是四角俱全了。
但是肖姑姑还是请了人来给她做被褥枕头。
还有一些心灵手巧的人来给她做一些别的针线活儿,例如裁制新衣。
看到笑哥儿跑来了,顿时就迎了上去:“你咋跑来了?这下了雪呢?”
也不怕路滑?
这句话她没出口,却有些嗔怒。
笑哥儿挺着个肚子:“我就是来看看,姑姑放心,来之前,相公他们扫了路出来的,一直到家门口,都是干干净净的一点雪都没有。”
何况他现在穿着的鞋子,也是防滑底的,相公特意让人做的那种,家里人基本上都是一下雪就穿上了,尤其是父母,人老了就怕摔一跤滑一跤的。
“那还好,以后下雪了,就别出来了,外面路滑。”但是肖姑姑还是担心的叮嘱了一番,才放笑哥儿去里头玩儿,铁青就在肖姑姑家负责卖货,没办法,后头一群的内眷,他进去不方便。
笑哥儿其实也干不了啥,倒是肖慧,正在做一双鞋子。
那是一双虎头鞋子。
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虎是一种吉祥物,在鞋前脸儿和鞋帮上绣制虎或虎头图案,是希望孩子们长得虎头虎脑,用形象逼真的虎头图案驱鬼辟邪,保护孩子没病没灾。
“你这是做的娃娃鞋子啊?”笑哥儿一看那样式,是给娃娃们穿的鞋子。
“是啊!”肖慧低头,认真的做着这一双鞋子。
“可是,你这还没成亲,做这个鞋早了点吧?”笑哥儿越看这鞋子越可爱。
“这不是给我做的,是给你肚子里的孩儿做的。”肖慧笑了一下:“都姑姑的鞋子姨姨的袜子,家里最亲近的女眷,也就是我这表姨了,我做了十六双娃子,再给做六双鞋子,算是我出门子之前给他留的一点东西。”
虎头鞋做工复杂,虎眼、虎眉、虎嘴、虎鼻,都要靠针线和布缝制而成,需要用刺绣、拨花、籽等多种针法。
虎嘴、眉毛、鼻、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表现虎的威勐,细心的肖慧还用兔毛将鞋口、虎耳、虎眼等镶边。
穿虎头鞋的时间,是在幼童一岁左右。此时的孩儿跃跃欲试,想要走路,但又离不开大人的搀扶。
这时给孩子穿双虎头鞋,利于孩子脚踏实地。
更重要的原因,是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穿上虎头鞋可以辟邪恶保平安,护情孩子健康成人。
谁家的娃娃只要穿上鞋底宽大的“虎头鞋”,不仅易于练习走路,穿着舒适外,而且还有“驱病”、“辟邪”、能“成人”之。
这本该是铁家那边的人做的东西,可是铁青没亲人了。
铁力虽然也姓铁,可他跟铁青白了不是一家啊!
肖慧给做的鞋子,从到大,从单鞋,到布凉鞋,一直到棉鞋,都齐全了。
而且每一双都做的很精致,看得出来是用了心的,颜色选的也好看。
“你别这么,你是他大表姨,永远都是,想回娘家来看看,就回来,离得这么近。”笑哥儿怀孕了,心情有些喜怒不定,这会让肖慧这么一,还有点伤感,鼻子酸酸的,就想哭一场。
“表哥你别这样啊!”肖慧吓坏了,赶紧放下手里的针线活:“表哥,我就是这么一,嫁出门子之后,哪儿那么容易回娘家啊?你以为人人都是表哥夫那么好话啊?你整天往娘家跑,三不五时的还住一宿,我出了门之后,家里就要你多多照顾了,两个妹妹也是一年二年大的,往后还是招个入赘的吧!”
不然母亲要怎么办呢?
她一辈子吃了那么多的苦,难道最后要孤零零的一个人过?
就算左邻右舍能帮忙,亲戚们能帮着照顾一二,可终究不如女儿在身边。
“我就是感慨一下,没事儿,我心里憋屈得慌,你,你为啥要出嫁啊?不如你也招赘吧!”笑哥儿异想天开。
“别闹了表哥。”肖慧哭笑不得:“婚期都定下来了,还招赘?人家许愿也是九品县丞的大子,还是个秀才公,凭啥要入赘啊?那得啥样的人家,能要这样的人入赘?”
“我就是舍不得你。”笑哥儿嘟嘟囔囔:“你这么好,还给我孩子做袜子鞋子的。”
“我是他大表姨,我不做谁做?”肖慧道:“其实俩妹妹也做了一些的,但是还没拿得出手,你知道就好啦。”
赶紧转移话题,生怕笑哥儿再一脸苦样儿:“对了,表哥,晚上回去吗?今天家里做素食,娘做个白菜炖粉条儿。”
这些天家里吃肉吃腻了,娘就吃点素的吧。
“算了吧,我现在一顿不吃肉,就觉得没吃饱似的。”笑哥儿摸了摸肚子:“你,这是不是个子啊?”
“不论是子还是哥儿,都是你的孩子,何况能生一个,就能生第二个,不怕生不出来子。”肖慧知道表哥对肚子里的孩子寄予厚望,可是这生的是哥儿还是子,只有老天爷知道。
“的是,就算是个哥儿,相公也不会嫌弃的。”哥儿也好,跟自己贴心。
“就是!”肖慧点头,她觉得表哥夫是真的很难得。
笑哥儿也没干啥,就是编了两个简单的络子,肚子就响了,这是中午了,他饿了,虽然肖姑姑有准备点心茶水给大家,可是他还是出门,跟相公一起回去了,他是一天吃三顿的饭。
铁家有羊肉汤,油煎大饼子,中午吃过了之后,还熘达了一圈儿,然后就困了,上炕睡觉,睡到了晚饭时分。
晚饭也很早就准备好了,大碴粥,爆炒羊杂儿,蘸酱菜。
笑哥儿睡到半夜又饿了,铁青早就预备好了东西,外屋的炉子上头,一直热着一大砂锅,里头是清炖羊肉,旁边是烤着的土豆,即解饿饱腹,还不油腻。
“相公,我咋这么能吃了呢?”笑哥儿自己都惊讶了,这一天四顿饭的吃着,也太多了。
“不怕,孩子正在长的时候,你是一个人吃两个人补。”铁青道:“只要不把孩子养得太大就行。”
太大了不好生产。
“哦。”笑哥儿吃过了之后,舒服的道:“饱了。”
“饱了别马上睡觉,在地上熘达熘达。”铁青收拾了一下:“幸好家里地方大。”
当初盖房子的时候,也没想那么多,铁青就是要盖个安全的大房子住。
结果屋里现在大得很,正好给怀了的夫郎做室内步行用了,且冬天的关系,屋里不再是石板儿,而是铺了一层木板,上头放了地毯,踩在上面一点都不冰脚还很柔软。
“是呢!”笑哥儿就喜欢自家大大的屋子:“对了,相公,你大哥啥时候回来啊?”
“可能回来的时候,就是圣旨赐婚的日子吧?”铁青猜测:“这次功劳可不,大哥也是个有想法的人,熹哥儿是皇上唯一的哥儿,自然珍贵,且还有和亲一,大哥不把对方残了,这口气不出,他有啥脸面娶熹哥儿?这下好了,大胜而归。更主要的是,大哥给朝廷缴获了那么多战马。”
这个功劳,绝对够资格请皇帝将熹哥儿下嫁给他了。
“希望大哥早点回来,外头怪冷的,还是在家过冬的好,尤其是过年的时候。”笑哥儿絮絮叨叨:“还有邵家大哥和李大哥。”
“知道了,肯定会的!”铁青收拾妥当,笑哥儿也上了炕,钻进了被窝里,很快就又睡着了。
铁青怕他难受,给他揉了揉胃部,以异能助他消化,免得第二天早上起来没啥胃口。
笑哥儿这怀着的也就吐了不到半个月的酸水儿,就好了,吃嘛嘛香。
倒是朝廷得了东北大营大捷的消息,引起了不少震动,很多人亡羊补牢……可是该怎么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