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打脸(上)

A+A-

    肖姑姑就是故意的!

    对方挑拣她女儿,她就让对方当上门女婿。

    上次笑哥儿来都清楚了,对方看重的不是自己的女儿,是自家的关系,大外甥是大将军了,一切行事都跟平时不一样了,他们自己不过分,也得看好了,不能跟别有用心的人牵扯上。

    就连孟宪臣,在大姑娘的婚礼上,都没出现!

    不是他不想来,而是肖姑姑派人传了话儿过去,敢来以父亲自居,她就告孟宪臣冒认官眷。

    那是要判刑的,最低也得是流放,干脆也别三千里了,去军中陷阵营当炮灰吧。

    吓得孟宪臣这几日连县城都很少去了。

    朱寡妇也没办法,自上次生了闺女之后,产婆她生产困难,以后再难有孕了。

    孟宪臣还靠着朱寡妇养他呢,也不敢提啥纳妾的事情。

    何况他还不够资格纳妾,朱寡妇也不可能让他纳妾……自生了这第四个女儿,大家都他就没有生子的命。

    孟家其他的人,早就跟他拉开距离了,这人就是个吃软饭的命,以前靠着肖桂芝,现在靠着朱寡妇,自己就不能立起来么?

    而且那么好的亲事,他愣是休妻另娶,以至于整个老孟家都跟着吃挂落儿,谁也不敢保证,大将军回来之后,会不会找茬儿算账啊?

    要知道,肖桂芝在老孟家的日子,过得可不咋地。

    现在人家抖起来了,老孟家生怕被人翻旧账,当年他们只是冷眼旁观,现在却战战兢兢,生怕被大将军给收拾了。

    肖姑姑这样的话,的确是让知府夫人脸色大变,就连三少爷也都害怕了,毕竟他们是主动上门提亲的,人家要的是上门女婿,这话传出去,好不好听啊!

    他的名声也会有损。

    谁家好好地子,要给人当上门女婿呢?

    这也是当初,笑哥儿为啥千挑万选,都没找到合适的人做上门儿胥。

    实在是“倒插门”太少见了。

    媒婆儿也没办法了,她终于明白,为啥上次的媒婆来过之后,就再也不肯来了。

    这都叫啥事儿啊!

    肖姑姑略微挑衅的看着知府夫人,她闺女不高攀,但是也不容人如此践踏。

    “这……。”知府夫人实在是难做了,丈夫那边要必须攀上关系,可是人家这边只要上门女婿,她家的三子,怎么能给人当上门女婿呢?

    再了,上门女婿那就跟自己家没啥关系了。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来了。

    熹哥儿因为要搬家了,故而早上起得很早,但是呢,搬家不用他做什么的,直接过去就可以了,东西啥的自然有手下人去办。

    他一大早起来吃过了早饭,也不想让老肖两口子在家看着搬家闹心,因为搬家毕竟闹哄哄的嘛,所以就带两口子来肖姑姑这里,肖姑姑家因为开店的,每天都很热闹。

    甚至他们都算中午在肖姑姑这里吃一顿点心,家里有了牛奶和羊奶之后,这奶制品就没缺过,所以中午的时候,他们算喝点牛乳茶,来一些羊奶馒头。

    都是奶里奶气的东西,但是做的好吃啊!

    结果就看到肖姑姑家一大早就有好多马车停在这里,另外就是人也不少,他们进来的时候,还费了点劲儿呢。

    进来就看到肖姑姑正好跟那位知府夫人自家要有一个上门女婿。

    看知府夫人那背影,估计脸色肯定精彩。

    这帮人就以看热闹的态度进来了,见了肖姑姑,也跟她站在一个方向,表示他们是一起的!

    知府夫人不认识这些人,所以她也没想着跟他们招唿,因为冬天么的,大家都穿的很厚实,且外面的衣服也没多华丽,以实用为主。

    就连熹哥儿的身上,都是裹着一灰兔子皮的大氅,这个保暖又轻便。

    头上虽然带着的是银簪子,但是做工很精细,要是露着头的话,知府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那簪子的风格出自宫廷。

    可是坑人的是,因为肖伟怕熹哥儿冷着,他让人送回来好多的皮草,佳夫郎他们一群夫郎就给大公子做的斗篷,带帽兜的那种大斗篷,扣在头上,别脑袋上的银簪子了,整个脑袋都给盖住了,就露出来半张脸。

    其他人也都差不多,虽然外头的风雪停了,可是东北的冬天,就算是大晴天,也一样能把人冻成狗。

    所以他们穿成这个样真的一点都不奇怪。

    而且他们都没话,就站在那里,老肖婶子跟大着肚子的笑哥儿站在前头,笑哥儿还好,一个夫郎,看着还大肚子。

    老肖婶子一辈子在乡下,就是个乡下老妇人,而且没啥文化,更没啥修养的,一脸看热闹的表情不要太明显。

    这就让知府夫人不高兴了:“几位,能不能出去一下?我们这里商量事情呢!”

    “出去干啥?”笑哥儿才不想出去呢。

    万一又有人来欺负他姑姑咋办?一家子都女的,被欺负了都没地方喊冤去。

    “你!”知府夫人皱眉头,这乡下夫郎咋这么没眼力见儿呢。

    倒是三少爷,知道这些都是肖家人,刚要提醒自己的老娘,外头又来了一伙人。

    这伙人一进来就十分嚣张,本来知府家的来人想拦着不让人进去,结果被暴揍一顿,对方来了五十多人,如同过江的勐龙。

    把地头蛇的知府家的家丁们一顿胖揍,然后丢去一边,他们占了地方。

    肖姑姑吓傻了都!

    其他人赶紧挤到了肖姑姑家柜台里头去,外面留下知府夫人他们一群人,被后来人给围住了。

    熹哥儿声的跟大家道:“别怕,没事的,我跟六哥在这里。”

    他们俩,一个是皇子,一个是皇帝的哥儿,出身高贵比得过他们的还真没有,除非是那几位皇子来北边儿了。

    或者皇帝亲自来了。

    但想一想都不可能。

    同时,很多大内侍卫,已经提刀摸了过来。

    气氛在不知不觉中,就有一些风萧萧兮啦。

    铁青对这种气氛最为敏感,所以他第一个就蹿了进来,别的不,他夫郎跟孩子还在这里呢。

    没出生,在他爹亲的肚子里,那也是他的骨肉啊。

    气氛紧张了起来,这后来的这一队人马,领头的人有点熟悉,是王大老爷家的那个大管家。

    上次来过榆树村。

    这次是来带路的。

    到了地方之后,他立刻就指着肖姑姑道:“这位就是肖太太。”

    “你就是肖桂芝?”来人眉头皱了皱。

    这一队人马气势很大,来人呢,穿的也很体面,而且来得是个读书人,这人有着举人的功名,乃是三皇子的一个幕僚的弟弟,为了此次办事,幕僚特意举荐了自己的弟弟,一个举人老爷,总比一个白身强。

    而且北地文风不盛,难得出个进士,举人在北地就很受尊重了,再别人也不乐意跑这一趟,东北太冷了!

    这人穿的好,可是肖桂芝穿的就是家常的大棉袄二棉裤,紧裤腿儿,踩着一双半新不旧的兔子皮棉靴子,厚厚的棉靴底子。

    头上梳着个发髻,簪着两根老银簪子,手上也没戴啥首饰,连个银镯子都没有,因为肖姑姑要干活儿啊,有东西戴在手上,会将东西弄脏,无论是戒指还是手镯子,都是如此。

    所以乡下人很少在手上戴首饰,除非是老年人,不用做啥活儿了,才会带着手镯子啥的,那都是养老了的意思。

    肖姑姑没戴,耳朵上只戴了一对儿银耳环。

    在榆树村已经是很不错了好么。

    但是在来人的眼中,不愧是乡下村妇,这得多穷啊?连个金簪子都没有。

    其实肖姑姑是有的,但是没戴,不止是有,还有不少呢,铁青送的,肖伟送的,熹哥儿送的,有十几根呢。

    可她觉得自己一个乡下妇人,没事儿戴满脑袋的金簪子干啥?

    误会就这么产生了。

    “是啊,你谁啊?”肖姑姑对着他也没好气,这么指名道姓的干啥?

    “我们是京里来人,听你家大姑娘及笄了?我家主子乃是皇三子,后院缺个妾室,你家大姑娘正好,这就跟我们进京吧,这是殿下赐给你的东西。”他一挥手,就有人抬进来两箱子的东西,麻利的开,这两个箱子里的东西不多。

    一个箱子里装了三千两银子,一个箱子里装了一整套赤金的头面和二百两金子。

    这钱足够给一个乡下人家,过一辈子的了。

    但是肖姑姑却异常愤怒的一丢手里的抹布:“你们给我滚!”

    “你怎么话呢?”那人不高兴了:“本举人老爷亲自来,你还不赶紧的将你家大姑娘叫出来?”

    他是代表三皇子来的,他一出来主子是谁,他身后那些人都吸了一口凉气呢!

    不过他随后就扭头看了一眼他们:“都什么人啊?来这里干什么的?”

    知府夫人再想也没用,这个时候,人家是皇子派来的人!

    “我们只是来提亲的,不过不太合适,我们这就告辞!”知府夫人完几乎是屁滚尿流的跑走的,不管今天出了榆树村,还能不能有地方过夜,先离开再。

    虽然想娶老肖家的姑娘,但是也要看是跟谁争。

    三皇子,哪怕只是去京城,给三皇子做个妾室,那也不是他们家能惦记的好么。

    不是大姑娘,二姑娘要招赘,三姑娘还。

    也不知道,三皇子是咋想的,难道想让老许家休妻?

    “我怎么话?我家大姑娘都出嫁好几天了,回门礼都走过了,你这么上门来是要干啥?我们家虽然是女户,却不容人这么欺负!”肖姑姑彻底的爆发了:“都给我滚出去!”

    “这么快!”出嫁了,这就行了,三皇子怎么可能要个少妇呢?嫁了几天那也是少妇,不是少女了。

    这个举人是第一次给三皇子办差,结果事情办砸了。

    “就是怕你们找事情,所以立刻出嫁!”笑哥儿怼了他一句。

    “那你家二姑娘呢?”很明显,刚才知府夫人走的时候,太匆忙了,没跟他明白。

    “我家二姑娘招赘,你是要把三皇子入赘我家吗?”肖姑姑真敢啊!

    熹哥儿都气红了脸:“你是替谁办事的?”

    他三哥都多大年纪了?

    还纳妾?而且这一听,就是没有位份的,皇子后院上了玉牒的女人,都是宫里直接选秀出来的,皇帝或者后宫某位娘娘指配过去。

    这上门来,还是私下里,纳进门的估计也就是个姨娘,没名没份的那种女人。

    “三皇子啊!”那人皱眉,对着肖桂芝不高兴的道:“三皇子看上的女子,是你们家的福气……。”

    “我可去你码的吧!”笑哥儿气的直接骂人了:“骗子骗人到我们家来了?还三皇子?三你个大鬼头啊!”

    这一听就很不靠谱儿的好么!

    举人老爷大怒,掏出来一块令牌:“看清楚,这是三皇子府的令牌!”

    那是一块古铜色的令牌,四周一圈儿龙纹,中间一个“叁”字。

    大臻的规矩延续了前朝的一些,皇子用龙,皇女用凤,皇家的哥儿就用的是麒麟。

    这的确是三皇子府中的令牌。

    熹哥儿生气的丢出自己的令牌:“睁大你的狗眼看清楚!”

    令牌也是分高低的,那个人拿出来的令牌,也就是普通的管事级别的令牌,最多是证明自己是三皇子府上的人而已,三皇子府上,随便一个管事也能拿出这令牌。

    可是熹哥儿的令牌,是赤金掺了一点黄铜,上头是一只麒麟,且是仰首挺胸,仰天嘶吼的金麒麟。

    麒麟的眼睛上,还镶嵌着一只火红色的宝石,这是阿米国进贡的火焰宝石。

    全天下就这么一颗,被皇上特赐给熹哥儿这唯一的一个哥儿,镶嵌在了他的令牌上,这令牌就是熹哥儿在外行走的身份证明。

    其他熹哥儿的人,拿的是比这个令牌一圈儿,也不是金的那种令牌,代表的是他们是熹哥儿的人。

    拿着令牌其实就是奉令行事的意思。

    对方不是三皇子的心腹,自然是不知道,大公子在北边儿,是住在榆树村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