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发家致富

A+A-

    县衙来的官差,已经记录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几户农户还没来交粮…

    那记录的陈衙役指了指上头一个问许川道:“我

    记得你是刘家村的,这户钟家是怎么回事?去年仿佛是你家邻居帮着送的粮税,今年怎么没有?

    许川道:“陈叔,去年他家把地租给我邻居,今年算不租了,至于为啥还没来,我就不知道了,我们不熟…”

    这就是不用关照的意思,且明明是一个村的,如今同僚问起来,就算不熟,也要照顾一二,不过是动动嘴皮子的问题,只怕是还有啥矛盾在里头。

    陈衙役于是笑道:“这里头就数你最熟这荷花镇,你去给咱们买两份饭菜来就是了…”

    这就是把他支开,省得等下那姓钟的攀交情。

    许川年纪虽,却也精得很,马上道:“哪里还需要买啊,我家就在附近,我娘早就准备好了,各位哥哥叔叔这么照顾我,我娘早就想请你们吃饭了,你们且等等,我这就去带过来…”

    一群同僚倒也没有拦着,大老爷们谁不是今儿你请请我,明儿我请请你的…

    来也巧,那许川前脚刚走,钟家后脚就到…

    本来前头那几袋粮食,那是实实地收拾得干干净净,刘二柱两口子,从来不在这上面耍滑头。

    坏就坏在,那袋掺了黄土的那袋粮食,一倒出来,几个差爷就变了脸色,直道:“你这粮,掺了几斤的黄土,莫不是当我们眼瞎?”

    那钟娘子平时在家耍横,对着隔壁刘家更是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对着这差爷却半声不吭了…

    那钟郎君忙解释道:“是半道上,不心撒了…”

    那官爷嘁了一声:“那你直接拿粮补上就是,拿这黄泥巴唬弄我们,当我们观音菩萨呢?”

    钟郎君满脸冒汗:“补补补,可我们现在只带了刚刚的粮食啊…”

    他们没经验,没多带点粮食,以防不时之需,这下麻烦了…

    差爷却是不理他们了,就这样干坐着…

    钟郎君擦了擦头上止不住冒出来的冷汗,拿了银钱让盼娣赶紧去粮店买二十斤粮食来,二十斤总有富余了吧!

    可等到粮往县衙准备的粮桶里一倒,明明冒尖儿了,那差爷一脚过去,那粮桶颠了又颠,方才还冒尖的粮食,瞬间撒了好些出来,差爷道:“不够!”

    粮店的老板,今儿刚收了粮,还没捂热,就有人来买粮,一斤两文钱进的,三文又卖了出去,这买粮的莫不是个败家娘们?

    钟郎君一时心里觉得娘子事儿办得不好,要是他们家没把事情做绝,今儿他们就不用来,那刘二柱一家,定然把这事儿办得妥帖,他们也不会白白损失了五十斤的粮食,那可要一百多文呢…

    但是不管他们多后悔,都无济于事了…

    …

    这边刘家一家人,吃饱喝足了,再回粮店买了几斤糯米,那糯米一斤四文,买的人却不多,如今新米又上来了,老板折价,两斤七文钱地卖,旁边的罗氏看她买四五斤就仿佛挖了她的心肝一般。

    要不是这是陈米,李稔想等着新米出来再买,可能一下手就要来个几百斤了。

    ——!还是得做出点成绩来,让这些瓜娃子们知道老娘的厉害,不然她以后买个几百斤的,能把罗氏心疼死。

    刘家人推着推车回家了,回去没有两车的粮食,又有三只虎三个壮力推车,比去的时候快多了。

    刘二虎没要到银钱,自己兜里又两袋空空,别是四两,他连一百文都拿不出来,家里的钱都是老爹老娘统一拿着。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并不是爹娘不疼爱他们,而是他们家的钱都是得用在刀刃上,半点也没法给他们的做私房钱了。

    二虎想着,要是实在没法子,只好他们搬到别的屋子去住了…

    他正惆怅着呢,白氏就悄悄把他拉到了他们的房里,复把自己的私房钱给了他。

    二虎又想起六的要哄骗他婆娘私房钱的事。

    但是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用女郎的嫁妆银呢?

    当初他不过了两句好话,带着些哄骗的意味在里头,他年纪大了,等家里给他安排亲事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所以就自己出手。

    荷娘太过于信任他人,这让刘二虎能得手,如今又让二虎有些恼怒。

    特别是她还拿那种亮晶晶的眼神看着他,里面有他的倒影,是清澈的,真诚的…

    白氏生怕官人像上次那般不要她的银子,之前她并不知道,官人没把钱给娘,但是现在她知道了,再一想前儿官人有段时间很高兴,是六成亲,今儿见了六又不高兴了,白氏在心里头一过,就知道是官人把钱借给六了。

    如今娘要他们房交银子,官人定然是交不上了,白氏不想让他为难,但是实话实恐伤了官人的面子:“这些银子我平时也用不着,你有急用你就拿去用吧,我可不搬到别的屋,到时候年底回娘家,没得被我家大姐笑话。”

    二虎知道荷娘家因为有个大姐做对比,把她衬得一无是处,才和家里不亲近,听她这么一也消了换屋的念头,心道荷娘果然太过单纯,没得哪天被人骗了还要帮人数银子。

    他道:“这钱算我跟你借的,你可长点心眼儿,女人家的钱自己攒着自己花,别被哄骗了去。”

    白氏自然道:“旁人跟我借定然不借的,你又不是旁人…”

    …

    那头两口关起门来话,这边李稔也在忙着发家致富的事业。

    米酒其实也并不难做,最重要的就是制作过程中保证没有其他的细菌,破坏米酒的口感或者让它提前馊掉。

    因为这次只是尝试,所以不用旁人帮忙,她自己动手就行了。

    张老太给的酒曲,是好货,一框子就用了几丸,剩下的还有不少,好的酒曲是难得一求的,李稔也不想再大老远跑到县城去买,指不定县城的货都没有这个的好。

    她算过几天用这个酒曲做老曲,再自己做出酒曲来备着用。

    把糯米浸泡在盆里,再大锅煮一锅的开水,把做米酒要用到的器具都用滚水消毒一遍,这是最紧要的工作,很多人就是没有彻底地杀菌消毒,做出来的米酒才会变味儿长毛。

    把浸泡半个时辰的糯米放在蒸笼里,大火蒸熟,再把蒸笼拿出来放凉,糯米特有的清香一阵一阵飘出来…

    把那酒曲拿一丸来敲碎,这次做得不多,用不到一丸的量,只拿了一块,用凉白开冲泡,洒到晾凉的糯米上,再用手搅拌均匀,刘家也没有那也没多余的容器,李稔没法子,放到炖汤的砂锅里,如今这么热的天气,放个一两天就能喝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稻草垫子还是扎人的,那哐叽哐叽做响的窗户却不再作怪了,虎妞是今儿三哥回来就修的…

    李稔迷迷瞪瞪地想,这刘虎手倒是个巧的…

    …

    第二天一家人吃了晚饭,李稔拿出新鲜出炉的米酒,把盖子一揭开,那清甜的酒香就飘了出来。

    这下,几个的方才心底信了娘,不然咋会无缘无故会做这米酒了呢?

    特别是一人半碗的米酒下肚只觉得通身舒泰…

    白氏声道:“娘…这个可真好喝,这个天儿拿到镇上,肯定有不少人愿意买,女人家也喝得…”“

    罗氏昨日婆母做米酒的时候,她观望,婆母不叫她帮忙,她就不去。

    白荷见大嫂不去,自己也不好出头…

    虎妞则是觉得自己不能去…

    这会子罗氏就积极了,这个方子,以后定然要传承,她作为长房长媳,头一个有资格学习的呀!

    最重要的是,她男人不用出去短工了!

    她充满期待道:“娘,那咱啥时候再做,咱家别的没有,力气多得很!”

    其他人不像她这样大刺刺地出来,但是期待的眼神骗不了人…

    ——!这就对了嘛,大家齐心协力,实现共同富裕,没得为了两个鸡蛋起来!

    荷花镇半个月一大集,三天一集,这做出来的米酒也存不住啊,所以他们一家决定宜早不宜迟,早日去镇上。

    要酒感谢张老太,还要给酒铺的老板送样品去,这买回来的四五斤糯米,统共就出七八斤米酒。

    张老太那给的酒曲价格定然不低,不过是看在亲戚的份上不收钱,人家不收钱,李稔却不想占人家便宜,满满算给个五斤。

    下次新酿的酒出来了,若是张老太喜欢,就再送,若是不喜欢,就送别的东西。

    剩下的他们一家一人半碗,喝得只剩一两斤了,正好装给酒铺老板验货。

    但是装酒的过程中,又遇到的新的问题,老刘家能装东西的罐子,实在太少了,找了半天才勉强找到两个合适的瓦罐,堪堪装了米酒。

    这样一想,这次到镇上,要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酿酒的瓦缸,蒸米的饭桶,淘米的大盆…

    统统都是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