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往事(上)
眼前的姜采,既熟悉又陌生。看她这样不声不响的沉稳,姜柏感觉到的不是欣慰,而是愧疚。
梁氏走后,姜采一路被迫成长。一定是遭遇过什么他不知道的事儿,她才能像今天这样内敛坚强。
姜柏想问,可看着姜采沉着的目光又问不出。只得转移了话题,“明日我要出一趟门,府上这样乱,你还是和表弟去外祖家避一避吧。”
姜采眉心一跳,有些讶异的看着姜柏。她和梁表哥眼下似乎需要避嫌吧,这样就让跟着会外祖家,是要做什么?
一般长的好看的男孩子,性格都有些孤傲,又或者有些轻浮。这好像并不是什么绝佳的婚配对象啊。
这位姜大哥,你到底是不是真的疼妹妹啊。
姜柏大哥是直男思维,根本没有领会姜采的眼神。
关于姜采和梁奕,老太太和英国公各执己见,已争执了数日。在料理了姜后事之后,仍然持续进行战斗。
老太太执意,要将姜采嫁到梁家。冷着脸看向一旁持反对意见的英国公。“到底是姑舅亲,没有舅舅不疼外甥女的道理。况那梁大夫人我是晓得的,无非脾气暴躁些,心地是极好的。采姐儿性子柔顺又极懂事体贴,婆媳没有处不好的。那奕哥儿虽不甚上进,却是个人品端方的好孩子。也不求他们如何富贵,只平淡安稳度过一生便就好了。”
英国公端坐在下首,天气渐暖,已换了天青色云纹圆领直缀,他理了理衣袖,慢条斯理道,“母亲,儿子觉得这门婚事并不妥帖。采姐儿自幼长在京中,未必会适应登州水土。眼下局势,我们姜家也不该把女儿嫁出京。”
老太太听了这话,有些恼。可又不能轻易就给英国公下脸子。端了边的粉窑花鸟图茶杯,呷了一口茶。田妈妈非常敏的将屋内伺候的丫鬟婆子都清了出去,自己也轻轻带好门,留给英国公母子战斗空间。
“眼下局势如何?”老太太看向英国公,眼中隐隐怒意。
英国公沉吟,“圣上已无力掌管朝政,储君未定,人心惶惶。”
“这与我们府上何干?”姜老太太目光犀利,瞪视着英国公。
有些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啊,英国公有些为难。老太太是大长公主,如何不知局势与公府命运息息相关。她这么问,定然是对于近来发生的事十分恼怒。
英国公也恼怒,乱成这样他也不想啊。“母亲,太子妃和皇孙在宫中,总得需要帮衬。”
姜华是老太太的软肋,果然将姜华一搬出来,老太太的神色便软了下来,有了犹疑之色。“原本我们这府上已经足够荣耀,当年本不该让华姐儿入宫。如今他们母子已是度日艰难,你若再送一个女儿入宫,就能扭转局势了?”
英国公共沉吟半晌,而后道。“二皇子夺嫡之心日渐昭昭,他最先要扫除的障碍便是华姐母子。儿子近来观察采姐儿,发现她却有许多过人之处,若有她帮衬着华姐儿母子,兴许能扭转局势。”
老太太冷笑,露出几分不可置信和嘲讽。“男人们做不来的事儿,你盼着一个弱女子能做到?你要采姐儿入宫去夺嫡?”
英国公可以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父母身份尊贵,自己也出息能干。一路坦途,走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他不是没有城府和报复,只是少了些磨难的打磨。
英国公也是疼爱子女的,内心无不挣扎。只是姜采近来给了她太多惊喜,秦氏今日的败露,都是她状似无意的击打。扮猪吃虎,已近炉火纯青。“采姐儿心思细腻,又颇有段。当算女中诸葛。”
老太太拧了眉,“你已知道府内最先查出秦氏猫腻的人是采姐儿了?”
“是,”英国公点头,“包括她一步一步谋划将那乳母殷妈妈带回府中,儿子都已知晓了。另外,儿子也探知,她在府外自己置办了银庄生意,托给了廊下的庆哥儿,且搭理的井井有条。这半年恐怕就已进账几千两。”
这一点老太太却是不知的,“她再如何了不得,所做一切不都掌握在你中了吗?她到底年轻,堪不了你的重任。英国府的富贵已经够了,当知这世上凡事都是过满则溢,富贵也是不可贪多免有灾祸的。”
道理人人都懂,欲念可不是轻易能放得下的。“采姐儿如此敏,恐怕早晚会知晓当年梁氏为何早亡。若不以利益牵制,恐怕早晚祸起萧墙。”
提起梁氏,老太太便觉一阵心虚。
“你胡什么,哪有老子这样算计子女的?”老太太瞪着英国公,有些伤心。“当年梁氏之事,我和太后却有偏颇之处。可一切也都是为了大齐国运。当年已经做错了,难道今日你还想一错再错吗?采姐儿是你的女儿、我的亲孙女。你这般算计她,倒叫我心寒了。”
英国公也不忍心算计她啊,可眼前这个闺女怎么瞧怎么就不像他闺女啊。做事套路明显不一样,而且生命力顽强的令人咂舌。事有反常必为妖,英国公有个很荒谬的想法,此姜采非彼姜采。可他不能出来,这明显是给自己的狠心找借口。
他只沉默的低垂着头,不敢多加辩驳。
老太太叹了一口气,继续道,“牺牲了一个华姐儿已经够了,莫要再让采姐儿步她姐姐的后尘了。玉哥儿啊,你可知当年圣祖皇帝为何将我嫁给了你的父亲吗?”
英国公摇头。
老太太目光悠远,仿佛穿过岁月长河望向了人生的另一端。“当年中原与蒙古正值战乱,大齐连连溃败,眼看着蒙古铁骑就要踏入关内。我父皇十分忧虑,那蒙古大汗提出,只要大齐送出一位公主和亲,便可化干戈为玉帛,永世不进犯中原。当时,可婚配的公主,只有我一人。我本已做好了为国奉献的准备,请命和亲。可你知道圣祖皇帝与我了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