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荣誉

A+A-

    国外、国内。

    北京时间2002年2月19号晚上八点零三分, 中国花样滑冰国家队一行搭乘的飞机,在空中飞行了大约十七个时后, 降落在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飞机停稳, 安易正跟在自家老爸身后准备下飞机,意外出现。

    刚刚接到机场航站楼通知的空姐告诉众人,有人接机请做好准备,惹得安易灿然一笑没有多想,心里估摸着九成九是一些国内喜欢花样滑冰的冰迷。

    但是,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亦或者心生感应,随着他走下飞机、取了行李,距离出站口越近, 精神和情绪就绷得越紧。

    直至拐出乘客通道, 眼前视线一阔, 看到别人,别人也看到他的刹那, 那种莫名的感觉瞬息间攀上巅峰!

    同一时刻, 整个人也被数不清的照相机、摄像机拍摄的声响,黑压压攒动人群发出的, 震耳欲聋的尖叫呐喊声淹没。

    ‘安易!安易出来了!安易出来了!!!’

    ‘呀啊啊啊啊啊啊!安易!安易!安易————!!!’

    ‘安神!安神!看看这里!看看我们这里!!’

    ‘安!祝贺你获得了奥运会金牌,你要相信自己, 你的表现真的很棒!!’

    ‘安易!’

    ‘安!!!’

    ‘……’

    ‘……’

    人潮,声浪,前脚后脚, 亲眼目睹到眼前这一切的花样滑冰国家队众人,脚下一顿定在原地。

    身为在国外见过类似场景的过来人,他们当然清楚安易有多受欢迎。

    可是现在,在国内?这片花滑荒漠也终于‘沦陷’了吗,该是必然的结果还是意外,总之,他们心里真的有些不愿意承认。

    不过。

    他们承不承认又有什么关系,媒体、民众承认就够了。之前身处奥运村,四周围都是运动员他们的感触还不强烈,到了现在,双脚踏上祖国土地,才清楚的认识到他们的队友安易是奥运会冠军了,是史无前例的第一人了,是扬我国威的英雄,是冰雪运动这个圈子从上到下的宠儿了。

    他们呢?

    双人滑还好,女单、冰舞、男单,正是印证了那句老话,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an!!!’

    ‘路易斯!路易斯————!!!’

    ‘……’

    欢叫、高呼此起彼伏,宽敞的机场接机大厅挤满了人,粗看上去大约上千。

    拖着行李驻足不动,安易无声中跟父亲安泽贤交换了一道眼神,同样有些惊讶的安泽贤了然点头,走出几步找到花滑队领队沟通了一番,接着联系到机场工作人员,在他们的帮助下隔离出了一片空间,将以cctv为首的数家媒体集中在一起,举行了一场型记者会。

    背景是bcia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标志,中间是身着中国冬奥代表团队服与记者面对面的安易,最外围是以圆形队列将这一切包围的接机冰迷。

    一张张生动的面孔,因为见到心中偶像或高兴或激动的反应,看的面对这一切的安易百感交集心头激荡。越发肯定了奥运会冠军只是开始的想法,坚定了自己想要用更多滑行感谢这些最可爱的人的决心。

    “安易,这里是cctv5晚间体育新闻栏目组,我们听你……”

    采访开始,周围的呼喊声一静。

    头阵的cctv5记者明显消息灵通有备而来,按照惯例首先恭喜了安易一番接着话题一转,到了他在nbc专访时透露的休息传闻,毫不意外的引发出了四周初次听闻这件事冰迷们的骚动。

    反观安易,他在听到这个问题后并没有选择回避,而是直接的,毫不犹豫的,讲述了自己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话中隐隐透出的无奈与疲惫,听得在场众人唏嘘不已。

    心中就算再不希望安易暂离冰场,但仔细想想他刚才的话又觉得很对,感觉他或许真的需要缓一缓了。

    如果他不停下,如果他一直滑,一直拔高裁判员、冰迷们的期待值,最后什么结果真的很难。花样滑冰这项运动的技术动作总共就那么几个,他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把自己逼死吧?

    “……休息,然后考大学?很有远见的想法。”

    “那么安易,方便透露一下你的大学志愿吗?据我们私下了解,你的学习成绩非常不错。能不能你对未来人生的规划,相信你的支持者们也想更加了解你。”

    “对!!!”

    “安易!安易!!!”

    “……”

    八点三十、九点十分,耗时半个多时,配合着十数家媒体进行了一场采访后,安易在记者、粉丝们的护送下,登上了返回首都体育场的大巴车。

    一路无话,十点十五分,国家队一行人安全的抵达了当初集合出征冬季奥运会的地方,只是心情跟状态截然两样。

    除过安易这个新鲜出炉的亚洲冬奥首金不,双人、男单这次也算取得了相当大的突破,让花滑国家队上下对未来信心百倍。

    尤其是双人,这次第四,下次就可能前三,之后就是争第一,创造历史!

    同在一个基地里面训练,整日抬头不见低头见,双人组的陈建凯、王新月、刘沛泉师徒三人,又怎能‘容忍’男单安易专美于前?

    “哦~路易斯!妈妈的可爱,奥运会冠军!你赢得了奥运会冠军!”

    从大巴车上下来,与迎接众将士凯旋的胡振邦等人会和,安易如同从前,再一次享受到了来自乔安娜·沃兹热烈的问候。

    脖子肌肉绷紧,被眼角带泪,感性满足的母亲抱在怀里一阵猛亲,安易三分无奈七分羞涩的白了一眼站在旁边看热闹的老爸安泽贤,撇了撇嘴将视线投到了右前方,正在慰问双人滑师徒三人组的胡振邦身上。

    亲眼看到胡振邦一张国字脸笑变了形,周身气场洋溢着干得不错、老子很满意的信息,默默计算着时间,诧异的发现从十六号到十九号三天过去,这个往日威严沉稳的男人,竟然还没有从好消息之中脱离出来。

    包括那些正在与其他运动员、教练员,谈话握手的头头脑脑们也是一样。差不多都是这幅幸福来得太突然我不敢相信,你们快点告诉我这一切都是不是真的的狂躁感。

    看的安易啊,叹息一声心中暗道,是他们这次太争气,还是以往的运动员太不争气,瞧瞧都把老胡这帮人折磨成什么样子了?

    相信有了这一届冬奥会的好成绩底,他们终于能够过上一段好日子了。

    “安易!好子!有你的!这回真是给咱们长了大脸!”

    慰问过了刘沛泉师徒转战男单,胡振邦关心过另外两位男单运动员后注意力迅速集中,将全副精力都放到了安易身上。

    疾步走近,他看着面前的孩子,回想当初在加拿大流星冰场的初见。

    思考着要是那个时候他犹豫了,没把眼前的男孩儿带回国,这个世界上恐怕就不会有中国的安易,只会有加拿大的路易斯·沃兹。

    特别是再想到这孩子恐怖的技术实力,他就感觉国外评论员的,‘统治男单十年’都是少的,如果不出意外,这种统治力会一直持续到他主动退役。

    外界担心的伤病,竞技状态,了解安家底蕴的他听到后简直想笑。

    训练、比赛时受伤?真当他老当益壮,今年明明已经六十岁出头,却比许多年轻壮伙子还猛的老领导一家子的家传手段是假的呢。

    “来来来安易,今天太晚了,去训练馆进行一个仪式后回家好好休息,明天冰雪中心上下给你们接风洗尘。”

    “你是不知道,十六号老何那伙人在直播里头看见你获得金牌时有多激动!我?我也一样,高兴到大醉一场脑袋疼了一天,被家里那口子嫌弃的……”

    边边走,胡振邦搂着最大功臣安易的肩膀,招呼花滑队相关人员转战一号训练馆,十几分钟后停下时,出现在安易面前的是一堵荣誉墙。

    站在这堵,最上方用鲜红色字体写着‘刻苦训练,为国争光’大字的墙壁前,安易心情复杂,注视着此前最高荣誉仅限冬运会前三名,世青赛前十名,世锦赛数十名开外的前辈们沉默失声。

    心里感慨,意识到这就是中国花样滑冰国家队的现状,这就是胡振邦等人兴奋失态的原因。

    而他……

    也是直到这一刻才真真切切的了解到,他取得的这枚奥运会金牌对整个国家队的意义。就像他通过自己的表演,结束了别人的时代,开启了自己的时代一样,这枚金牌对整个花样滑冰国家队,对整个冰雪运动中心来,都代表了一段结束,一个开始。

    以前不行?不怕!我们今后一定会很棒!

    今天的这块儿金牌只是一个起点,今后、在未来、这种荣誉一定还会更多更多!

    “金牌呢?金牌呢?戴好戴好,站……站国旗旁边别动,拍个照!”

    由神情亢奋的胡振邦领头,其余冰雪中心老一辈帮助,安易这个新鲜出炉的奥运会冠军又一次带上了自己的奖牌,立于鲜红的五星红旗之前拍照留念。

    嘴角上翘,安静的看着,灿烂的笑着,安易一次次按照胡振邦等人的要求,摆出一个个姿势让相机将一幕幕留存。眼中的光,心中涌起的使命感、责任感,让他越发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坚持这项运动另外一重意义。

    认识到主教练詹姆斯·乔伊斯当初对他的,你以为属于你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并不仅仅属于你,这句话更深层次的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