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薛蟠 珩表兄我是文龙啊

A+A-

    华阴县

    午后时分,贾珩在锦衣府卫士的扈从下,骑着一匹枣红色骏马,缓行在县城街道上,目之所及,可见街道两旁的房屋,有不少都被前日的积雪压塌成一个个洞。

    果勇营的将校、军卒正在搬着木料、茅草、瓦片,上着梯子,帮着华阴县的百姓修补房子。

    临近华山的寒风,略有几分刺骨,扑打在少年峻刻、削立面容上,气质愈见英武、清绝,红色大氅随风而扬,恍若赤红锦锻,绚丽鲜艳。

    少年端坐马鞍之上,腰间悬着金龙剑鞘的天子剑,正要继续往前走着,前往城外的营寨,处置军务。

    然而,两旁正在忙碌的百姓看到贾珩,却是亲切地唤着“云麾来了”,从屋舍、商铺中走出,拦住了马队。

    贾珩见此,也只得翻身下马,将缰绳递给一旁的锦衣卫,笑道:“诸位父老乡亲,请了。”

    一个鬓发如银、脸上沟壑纵横的婆婆,带着一个扎着红头鬙的女孩儿,从人群中颤颤巍巍出来,挎着篮子,笑道:“这是俺家烙的油饼,还热乎着,云麾尝尝吧。”

    一旁腰间系着围裙的妇女也是面带微笑,挎着一个竹蔑编就的篮子,里面装有半篮子的土鸡蛋,道:“这是鸡子,云麾拿着炖羹吃。”

    另外一个荆钗布裙、水桶腰的中年妇人,笑道:“云麾娶亲了没有,我有个侄女,年方二八,长得俊得很。”

    其他妇人笑道:“翠花她娘,你哪来的侄女?你别是想你那闺女翠花吧,那二百多斤,能配上云麾?”

    众人都是笑了起来。

    看着这一幕,参将单鸣面有动容,瓮声瓮气道:“某家从军数十载,未见有兵卒为百姓修补房屋,解百姓之繁难,也未见百姓对军将爱戴、亲近一如邻里。”

    都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在这个时代,能做到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就已是有道王师,但现在果勇营的军将、兵卒,岂止有道二字?

    知县邓兴,牵着一匹黑马,闻言,同样感慨道:“单将军,下官辗转诸县,宦海沉浮近十载,也从未见过有军卒帮助百姓搭建房屋,百姓爱戴军卒如亲朋,亚圣有言,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如今看去,不过如是啊。”

    这位崇平初年,同进士出身的华阴知县,明显还未彻底为陈汉官场彻底污染、同化,见得这一幕,心头触动极深。

    曲朗清声道:“云麾先前所言,军卒许多来自百姓,是谓子弟之兵,家中子弟为受灾父老排忧解难,应有之义。”

    邓兴闻听此言,双眼一亮,朗声道:“好一个子弟之兵!云麾前有军民鱼水之情,后有子弟之兵,纵古之名将,也难见此对军民之情有纾之论,真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啊!”

    古之兵家,多在兵书上强调和论述庙算、军需、赏罚、计谋、用间对军争胜负的作用,而鲜少从政治角度去思考军队与百姓之间的依存关系。

    孙子曰:“上下同欲者胜。”

    然而这个“上下”,更多是指君与臣、将与兵,而非兵与民。

    贾珩这边儿应对完华阴百姓的热情寒暄,拱了拱,笑道:“诸位父老乡亲,我还需去城外大营中视察军务,不好多做盘桓。”

    众人闻言,都是笑着散开一条通路。

    车铮看着这一幕,转头看向陆合以及原果勇营的两位游击将军,面上隐见愧色,叹道:“先前少华山贼寇逃匿深山,多赖华阴父老帮助寻找寇巢,如斯兵民一体,互帮互助,我等不及也。”

    “是啊,以往想都不敢想,百姓哪一个不是避我等如蛇蝎!”一位名唤肖林的参将,点了点头,深以为然道。

    另外

    一位游击将军,道:“贾大人治军有方,让我等大开眼界。”

    陆合听着几人,暗道,老车你们以为拍那位的马屁,就能保住屁股下的位置了?

    那位治军、将兵皆能人之不能,只怕回京之后,果勇营再无我等之位!

    在华阴县驻军日久,贾珩麾下果勇营的将校,在这种军民和谐共处的场景下,多多少少受到一些感染,虽不敢受得灵魂洗礼,洗心革面,但也是多有触动。

    而就在众人感慨万千之间,城门洞处却传来一阵喧闹声。

    就是将贾珩和众将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只见一辆辆马车,自城门洞而入。

    却是有一辆押送着盛满箱子的车子,车轴断裂,侧翻看来,一个沉甸甸的木箱子“噗通”落地。

    其内金银、绢帛,就是洒落在一地,而正在城门洞守卫的果勇营兵丁,正要上前帮忙。

    那骑在一匹骏马之上,着黄稠衫的少年,一拉缰绳,面色一变,喊道:“我看哪个敢乱动!这是我们薛家的财货!福伯,快来人看着!”

    而在城门口的值守的是个旗官,一听这话,脸上一垮,就有些不乐意。

    抱起了,挑了挑眉,冷笑道:“哪个看上你这点儿破烂儿!老子前段时间破了山寨,好东西一箱一箱的,比这三瓜两枣见得都多,老子稀得你这些鸡零狗碎!”

    几个头戴范阳笠的果勇营军卒,闻言,也是哄笑了起来。

    不管是石鼓山的四伙贼寇,还是少华山的几伙贼寇,他们劫掠过往商贾,堪称富庶,剿灭之后,打破山寨,自是缴获了不少赃银、财物。

    比如石鼓山,四伙不愿打碎瓶瓶罐罐的贼寇,前前后后一共缴获了价值近四五十万两的金银、绢帛。

    少华山**伙贼寇,同样缴获了价值近百万两的金银财货。

    但这些财货,按着贾珩的军令,并着锦衣府以及亲兵筹建之宪卫巡视,都要统一充公、不得私匿。

    为此执行军纪,前前后后砍了几十颗脑袋。

    甚至,一名因为吃空额而急于搜寻银子填补亏空的游击将军,被纠劾风纪的宪卫逮着,送到中军,被贾珩二罪并罚,以天子剑“先斩后奏”!

    自此,果勇营为之上下警然。

    之后,贾珩派人抄检、计点财货,先是拿出一成垫发了拖欠两个月的饷银,又一成用来安置新募的流民之兵,再抽出半成用来抚恤果勇营麾下的伤亡士卒。

    此外,打算拿出半成,在凯旋回京前,于华阴城外,办一次表彰大会,对有功将校以及士卒予以奖赏。

    至于贾珩也好,还有分。

    一来,自是不能那边儿刚刚吃了空额还没有秋后算账,就给予赏银。

    二来,收买这些中高阶将校,没有三五千两,能拿得出?这样一来,投入成本就大了。

    来有趣,在这种特定场景下,这些游击、参将,大多数没有统战价值。

    反之,将节省下来的银子,七八两、三五两地,发给低阶将校以及兵卒,尽收军心。

    自此之后,果勇营军心所望,如臂使指。

    下层兵卒的风评,大致就是,贾云麾这人能处,军纪严归严,但有好处是真给你。

    这才是往日的京营***子、二流子,突然变成所谓“子弟兵”的真相。

    实兵实饷,不贪不占,赏罚分明。

    当然,最后剩下的近七成,近百万两的财货,则是由锦衣府清点造册,充入国库、内帑。

    而后者也是崇平帝看到奏疏(日报)的快乐源泉之

    一。

    否则,老妈子一样絮絮叨叨写随笔、感想,谁看多了都会腻烦。

    这边厢,端坐马上的薛蟠,听着城门几个军卒的嘲笑,一张大脸盘子一时间又青又白,心头暗骂,

    他娘的,被这几个丘八给笑话了。

    他薛家,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被人笑话都是破烂!?

    而薛蟠身后的一辆马车车厢中,容色丰美、肌肤莹润的黄裳少女,闭目假寐,少女脸颊白腻如梨蕊,妍美端丽。

    这时少女听着外间动静,轻轻睁开一双水润清澈的杏眸,隔着布帘子,问着坐在车辕前首的丫鬟莺儿,柔声道:“莺儿,车怎么停了,还有哥哥在外面和谁争吵?”

    莺儿隔着帘子,语气忧心忡忡道:“姑娘,大爷似是和官军吵起来了。”

    宝钗容色微变,柳叶细眉下的水杏眸子中,浮起忧切,问道:“没出什么事儿吧?”

    她一路过来,见得不少官军,几乎和拦路匪盗也没什么两样,好在她家自金陵上京,得了金陵知府衙门开具的路引,这一路上倒是有惊无险。

    莺儿轻声道:“车子坏了,箱子落在地上,一些金银洒出来了,那些官军倒没哄抢,抱着笑大爷呢。”

    宝钗闻言,先是松了一口气,而后诧异道:“这倒是奇了。”

    官军什么德行,她这一路也算见着了,哪怕有金陵府衙开具的路引,还有兄长不时拿出舅舅的名头,但也留了一些买路钱。

    这见着银子不哄抢,还是头一遭儿。

    香菱这时,也是揉了揉眼睛,睁开眼眸,好奇地看着宝钗。

    彼时,莺儿轻声抱怨道:“姑娘,咱们原一路不停的,直接上京,大爷非要在华阴歇歇脚。”

    宝钗闻言,却反过来宽慰着莺儿,柔声道:“天色已晚,想来一时也到不了神京,路上寻驿站住,人多口多的,不好安顿,不若明早出发,到长安县城休整一下。”

    宝钗着,就是伸出一只肌肤胜雪的玉,挑开马车车窗的棉布帘子,因还有着竹帘遮挡,就从里间见外面,外面却见不着里间。

    宝钗凝眸,看着不远处的一幕。

    果见,如莺儿所言,那些军卒看着洒落在地的金银财货,抱着大笑,人与马呼出的热哈气,将一张张军卒面容映得不大真切。

    “这些兵,似是京营的兵?”

    因舅舅王子腾就是京营节度使,宝钗这一路上,不动声色中还是做了一些功课,如今见着迥异于省军的号服、旗帜,情知是京营。

    见此,心下稍定。

    身后另外一辆马车上,薛姨妈却是吓了个激灵,对着一旁的同喜、同贵,吩咐道:“让蟠儿别和人家吵起来,若是要过路银子,赶紧给那军爷就是了。”

    同喜闻言,挑帘从马车上下来,跑着近前,唤着薛蟠道:“大爷,若是他们要过路银子,给他们就是了。”

    这边厢,从后边儿赶来的福伯,闻听此言,一边吩咐仆人收拾着翻倒在地的箱子,一边从袖笼中拿出一锭银子,笑呵呵地上前,递将过去道:“军爷,拿着和几位兄弟喝杯茶。”

    那旗官见得这状,却敛去了笑容,如避蛇蝎,瞪圆了眼睛,骂道:“老头,你这是要害老子不成?”

    这银子谁敢收!

    那飞碟盔上插着白翎的,正瞥了过来一双铜铃大的眼睛,盯着呢。

    自是贾珩在果勇营以亲兵筹建的宪卫,专司纠劾风纪,察察不法之事。

    而这边儿,薛蟠梗着脖子,嚷嚷道:“给他们银子做什么,我舅舅是京营节度使

    ,我们到了京畿脚下,怕他们这些兵做什么!”

    这话一,那旗官就是脸色倏变,目光惊异不定地看向薛蟠。

    见那旗官面色变幻,薛蟠心头一喜,正自暗暗得意,扬起脖子,趾高气扬地想要两句。

    而在这时,却听一阵马蹄细碎声响起,一个身着飞鱼服,身形魁梧的锦衣卫士,驱马近前,看着堵塞在城门洞的车队,面色冷厉,沉喝道:“尔等在这儿堵住路子作甚!赶紧搭把,将这辆车抬了,把路疏通!大人要至大营巡视军务。”

    却是贾珩身后的一个锦衣卫上前而来,驱散着人群。

    那旗官连忙吩咐着几个军卒,帮着推车。

    薛蟠见着衣服鲜丽的锦衣卫士,心头一怯,眼珠子骨碌碌转了下,胖乎乎的大脸上现出笑意,套近乎道:“这位兄弟,在下薛蟠,不知兄弟怎么称呼?对了,是哪位大人当面?”

    着,将目光投向在前呼后拥下的少年权贵,却对上一双冷峻、锐利的目光,心头一突,忙不迭挪开。

    那锦衣卫士打量了一眼薛蟠,沉声道:“后面是贾云麾贾大人当面,出营巡查军务!”

    薛蟠闻听此言,心头大喜,哈哈大笑道:“当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了!珩表兄,我是文龙啊!”

    此言一出,马车中的薛姨妈面色微变,掀开帘子望去。

    宝钗也是颦了颦秀眉,杏眸闪了闪,拨着帘子,徇声而望,但碍于视线角度,倒是一时看不到来人。

    却贾珩这边儿,闻听薛蟠唤着,不由皱了皱眉,面色旋又恢复平静。

    实际贾珩方才听到薛蟠在那喊着“我舅舅是京营节度使”时,已知道其人是薛蟠,心头一开始也有几分惊讶。

    倒是没想到在这儿碰到上京的薛家三口。

    其实,有些不太想搭理薛大傻子。

    这时,薛蟠已然打马上前,打量着被卫士前呼后拥、鲜衣怒马的少年,笑道:“珩表兄,真真是巧了,在这儿能见着珩表兄,我是文龙啊,宝玉兄弟的表兄!”

    实话,薛蟠自没见过贾珩,但看着几个人前呼后拥着一个着武官袍服,身披红色大氅,头戴山字无羽翼官帽的少年,再是大傻子,也能猜出一二。

    至于表兄之称,其实薛蟠与贾珩年龄倒是相仿。

    贾珩面色淡漠,点了点头,清声道:“原来是薛家兄弟当面,确是巧了。”

    清朗、铮铮的声音响起在冬日午后,飘至薛蟠身后的两辆马车上。

    车厢之中的薛姨妈,白净、富态的脸上就是现出喜色。

    宝钗听着外间传来的清冷的声音,凝了凝秀眉,杏眸中现出一丝思索。

    这就是那位珩大爷?

    听声音,年龄似乎不大。

    薛蟠得了贾珩确认,面上笑意更盛。

    然而,不等薛蟠上前攀缠,贾珩朗声道:“薛家兄弟,我尚有军务在身,不便多叙,薛家兄弟代我向姨妈和表妹致意问好。”

    恰在这时,军卒已抬着装有财货的车辆抬起,薛家车队重又顺畅通行。

    贾珩话,冲薛蟠点了点头,一夹马肚,错身而过,身后的锦衣卫、将校连忙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