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番外拆迁一
八年时光飞逝而过, 二十一世纪也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开始绽放光彩。
陆晓苗家那两个原本还嗷嗷待哺的家伙,也早几年就带上了红领巾,成为了京一的学生。
裴清林的事业也蒸蒸日上, 恒盛建筑旗下的恒盛地产, 在这几年的发展下, 已经是京市也数一数二的地产公司。
更不要,裴清林在电器城的启发下,没建一处房产, 都会在同一个区域建一处商城,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这一联动下,恒盛地产所在的区,一直都是人流量最大,同时也是基础建设最完善的区。
同时, 因为这样,恒盛地产建的区, 只要一开盘, 就被抢售一空,根本不愁卖。
同恒盛地产一起扩张的还有他们的超市, 因为地方选的好, 每个超市一经开业,都是生意兴隆。
除了超市之外,每个商城也都可以看见陆晓苗的婚纱摄影店,做为商城老板娘, 裴清林给媳妇儿留着的地方,那肯定都是人流量最大的地方。
再加上这几年下来,陆晓苗的手工定制婚纱, 做的越发出色,只要是进入婚纱业的人,都听过她们厂里的婚纱。
更不要,自从陆晓苗开放加盟授权之后,每天都有不少人联系厂里要加盟。
除了这个之外,陆晓苗的服装的生意也是越发红火,每次厂里新设计出来的服装,总是市面上最好卖的,同样厂里一经出产的衣服,只要一上市都会被抢售一空。
不止如此,MIAOMIAO专卖店也是从京市开始,一直到全国各地都全面铺展开来。
生意上节节高不,城市的发展也日渐迅速了起来。
裴家村也从一个三环开外的村庄,变成了城中村,并且拆迁的通知也下达到了村里。
这天,拆迁组才入村里,徐慧琳就忙不送的给陆晓苗了个电话,“二嫂,你们什么时候回来一趟,拆迁办进村里了。”
瞧这话里的语气,就知道徐慧琳是有多期待这次的拆迁了。
特别是这几年城市发展越来越好,拆迁开出来的条件也是节节增高。
村里自从传出要拆的消息之后,不少村里的人家都想着要把家里的房子加高加层。
但是前几年,政策下来,除了村里原先盖好点房子之外,后面的宅基地的审批,还有房子盖的层数更面积都是有相关规定的。
如果没有按照相关的程序加盖,或者审批买卖宅基地,那就算是违章建筑,就算是轮到拆迁也会扣出违章后的面积。
一开始,也没有多少人关注这个问题,但是这几年一听到要这里要拆迁,而且还要建地铁了,村里还没有加盖房子的人全都慌了。
有些更是当天就去买了材料,想要赶在拆迁办还没有下来之前,赶紧把房子多加盖几层,要不然就是在院子里多盖点房子那也是好的。
在这些忙着盖房子的人当中,有几户人家倒是一点也不显得慌忙杂乱。
其中,就有早就在村里坐拥四栋七层楼的陆晓苗,跟在知道陆晓苗一年能收多少房租后,直接把家里青砖瓦房给推翻了,也盖了两栋紧凑楼的裴清森一家。
而裴清森隔壁家的裴清木,这会儿已经整个慌的不行了。
要知道,以前,裴清木一家还碍于面子,当然其中也有钱不够的原因,一直没有把家里的房子重新加盖一边。
直到家里的两个孩子越来越大,特别是大的那个也都快要到娶媳妇的年纪,裴清木家里才着急的跟村里批地基,想要趁着拆迁还没有下来,赶紧先占一处地基盖房。
那知道,地基才批下来,政策已经下来,房子最高不能盖超过三层半。
不止如此,这几年下来盖房子都成本,也远远超过几年前陆晓苗跟裴清森他们盖房时的价格。
裴大嫂算了算盖房子都钱,几乎在那会儿都快要盖两栋七层楼了,而且还是全装好的价格。
可现在,同样的钱,只能盖一栋三层半的房子不,而且还什么毛坯房,连装修的钱都还凑不够。
这账一算,一直觉得自己精细算的裴大嫂差点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裴清木也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咬咬牙,直接跟裴清森他们一起盖房,这样这会儿在申请宅基地也不至于会这样。
可惜这会儿后悔也没用了。
为了赶在拆迁的通知正式下达之前,裴清森等人还是要凑钱把房子给盖起来。
不止如此,原本让他自豪的老房子也要加盖起来。
不然,到时候按照房子的套内面积算赔偿的时候,就他们家的老房子,估计还赔不到隔壁家的一半。
一下想到这,裴清木跟裴大嫂就急了。
为了赶紧能把房子给盖起来,他们还从银行贷了些钱出来,这才赶在拆迁组进村之前,把房子给盖了起来。
而且,这还大多都是框架,里面的装修什么的都还没弄好,这还是经赶慢赶,还托人找来关系的情况下,要不然,裴清木这房子还盖不起来。
一想到为了这房子,裴清木还求着裴清林才盖起来的事情,裴大嫂都还心塞不已,但是这又能怎么样呢。
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要是没有裴清林的关系在,他们还能不能把房子盖起来都是问题。
而且,更让裴大嫂他们心塞不已的是,他们这两处宅基地盖起来的房子,按照面积算还是没能比得过裴清森,更不要陆晓苗他们了。
每次一算到这,裴大嫂就后悔当初为什么一定要咬牙把那两万块钱给拿回来。
要不然,也不会因此得罪了裴清林,不然就他们这会儿手底下漏点油下来,也够他们一家过上好日子了。
不过这会儿这些也晚了……
还不知道裴大嫂等人已经懊悔成什么样的陆晓苗,一听到拆迁,就是一个激灵,接着下意识的开始算起来,她家这几栋楼拆了之后大概能分多少套房子跟商铺。
一想到这,这几年下来已经被拆迁过好几套房子的陆晓苗,心情就十分美妙。
没错,陆晓苗这些年为了投资,买下来的一些院子也被拆迁几处。
正是因为这样,陆晓苗这会儿都不用上拆迁组了解,就已经能熟练的估算自己能分到的房子跟商铺了。
虽,自从裴清林在地产业混的风生水起之后,陆晓苗已经很久不会为多一套少一套分房而激动了。
但是一想到,这些分到的拆迁房基本上都还是在三环内,并且,这些房子在十来年之后的价值,陆晓苗还是会有兴奋的感觉。
陆晓苗在挂断电话之后,还有些感叹的道,“果然,房子还真是最好的投资啊。”
“房子?”刚刚从厨房里端出熬了一下午的花胶鸡汤的田姐,一脸期待的朝陆晓苗看去,“苗苗,你又想买哪里的房子啊?”
“啊?”陆晓苗有些没反应过来的朝田姐看去,“什么买房?”
“你刚才不是买房投资吗?”田姐期待的道,“你这次要在哪里买房啊,我这段时间存下来的钱,应该也能付得起首付了,到时候你要买房的话,也带我一个。”
只要认识陆晓苗的人,都知道她喜欢买房买商铺。
一开始,田姐还觉得陆晓苗已经有这么多房子,而且裴清林自己就是开发房地产的,买这么多房子根本没有必要。
但是这个想法,在田姐在陆晓苗家里做了一段时间之后,立马发生了改变。
特别是陆晓苗每次买的房子,或者被她看上的地方,不是修建地铁被发展到,就是被拆迁规划了之后,田姐才知道陆晓苗的眼光是有多么精准独到。
这不,在跟着陆晓苗做了几年,手上存了一笔首付的钱之后,田姐就在陆晓苗的建议下,买了一处京郊的院。
一开始还有人不理解,田姐有这个钱,干嘛不在市区买套房子,可是,没多久,田姐买房的那个地方,被规划到了四环内。
并且,地铁口还修建到了边上。
因为修建地铁的关系,那一片的房子都要被动迁到,田姐买的院也正处在那个位置。
这一动迁,田姐买的那套院子一下子被分了两套房,还有一间商铺。
不止如此,拆迁还赔了一笔钱。
这钱下来还完了贷款,还能存下一笔首付。
尝到了甜头之后,田姐跟着陆晓苗又买了一处房子,这会儿虽然还没有拆迁到,但是有消息传出,附近要盖商场。
这不,还没等到商场还是动建,那边的房价就已经开始上涨了。
自从这两件事情之后,田姐就更加热衷跟陆晓苗一起投资房产了。
不只是她,其他熟悉陆晓苗的人,在知道陆晓苗在投资房产的眼光之后,都喜欢在买房买商铺之前,找她问一问。
就连裴清林,在买地皮的时候,也喜欢让陆晓苗选一选。
还别,只要陆晓苗选择的地方,总是要比他们自己看上的地方要发展的快上一步,政府的措施也更加完善。
要不是他们知道陆晓苗在上面没人,都要以为陆晓苗是从哪里知道点内部消息了。
确实知道内部消息,但是是从上辈子那里知道的陆晓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