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第 14 章 大采购

A+A-

    一家人热热闹闹了一下午,到傍晚归家,果然如顾淮安所料,窗外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

    林晚清抱着顾安,看着窗外的雨,担忧第二天下雨没法去赶集。

    顾淮安在外面洗菜,顾泽看一眼窗外的天气道:

    “婶婶,明天雨就停了。”

    “嗯,泽乖看书吧。”

    林晚清温柔笑笑,顾泽点头继续安静读书。

    “赶集?婶婶我也去呀。”

    顾二在屋子里听见这话,眼睛一亮,蹬蹬蹬跑了过来。

    家伙最喜欢热闹,赶集什么的他最喜欢啦。

    顾二急切,顾泽也有些意动,自从哥仨从老家来了军区,可就再也没见过热闹的集市了。

    家伙们想去,林晚清自然点头。

    “带着孩子们去集市?”

    顾淮安端着洗好去皮的冬瓜进屋,听见这话挑眉。

    “嗯。”

    顾淮安点头,“明天张成进城送文件,让他带你们一起去。”

    这么凑巧?林晚清惊喜不已,她抱着顾安晃了晃:

    “那可就谢谢顾副团长了。”

    “谢谢,顾团长。”

    顾安有样学样,顾淮安勾了勾唇,接过家伙抛了几个高高,教训道:

    “叫顾叔叔。”

    “哈哈,顾叔叔,高高,高高。”

    这家伙儿,还当人给他闹着玩呢。

    林晚清莞尔。

    雨风袭来,一家人洗洗睡下,又是一个安祥的夜晚。

    翌日一早,顾淮安出门,林晚清听到门外的声响,还有淅沥敲在瓦片上的雨声,迷糊中觉的今天可能出不了门了。

    谁知七点起床,外面阳光普照,下了一夜的雨停了。

    顾二穿着睡衣,揉着眼睛出门放水,看到停了雨,蹬蹬蹬跑过来,“婶婶,雨停了?”

    “嗯。”

    林晚清给家伙扣好睡衣散开的扣子,应道。

    “太好了,可以去赶集喽!”

    顾二欢呼雀跃,踩着地板跑回屋。

    屋子里,顾泽正勤勤恳恳叠被子,听见弟弟咚咚咚进屋,就知道早上有好事发生。

    果然,藏不住话的顾二一进门就窜过来:

    “哥,外面雨停了,咱们能去赶集啦。”

    “这是好事儿。”

    “可不.....嘿嘿”

    “嘿嘿也不行,快点把你的狗窝被子叠好!“

    顾泽严肃脸。

    顾二:.......

    这场雨是早上停的,院子里湿漉漉的,一片泥泞,林晚清踩着雨靴,到菜园里摘了一把嫩韭菜、一把葱,回到廊下,看到粘泥的雨靴,心道该把改造院子提上日程了。

    请几个战士,给钱给票,在院子中铺一条石子青砖路,方便你我他。

    烧火起锅鸡蛋,林晚清和面烙了韭菜饼,热腾米粥,家中最后的一枚鸡蛋给顾安蒸了碗嫩嫩的鸡蛋羹,带着豆丁们吃了顿喷香早饭。

    早上八点,张大嫂带着满仓、粮仓兄弟俩上了门,身后还跟着个粗壮女人——韩金花。

    对于韩金花,林晚清可谓印象深刻,她刚来军区那晚,架的其中一个妇人就是她。

    “早上出门遇见金花了,听咱们要去赵庄赶集,跟咱们一道去。”

    张大嫂还怪不好意思的,本来跟清约好,她们两家一起去的,临时加个韩金花,不知道清会咋想。

    韩金花皮肤黝黑,背上背着竹筐,里面铺着荞麦壳,上头装着层层鸡蛋,她手里还抱只咕咕叫的老母鸡,对众人爽朗一笑:

    “自家养的老母鸡,土鸡蛋,老母鸡老了不下蛋了拿到集上卖了去。”

    继而把目光望向林晚清:

    “这是顾副团长家的吧,长的可真好看,跟画上的仙女一样。”

    ”嫂子你好,我是林晚清。”

    林晚清对人笑。

    “嗨,啥嫂子不嫂子的,我叫韩金花,前头跟王美娟那婆娘架的就是我。”

    韩金花大大咧咧的,林晚清被逗笑了,“嫂子性子真好。”

    “金花就是个炮仗脾气,刀子嘴豆腐心,看着厉害其实心肠好着呢,以后多走动就知道了。”

    张大嫂看林晚清笑,心里松了口气,也笑着上来话。

    几个人正着话,张警卫员开着军用吉普车到了门口。

    听见门口的车笛声,顾二、顾泽、满仓、粮仓几个子就嗷嗷叫着冲出了门。

    “张叔叔!”

    “车来了!”

    张成刚下车,顾二就一马当先跑出来,抱住了他:

    “张叔叔,我可想你了。”

    想你的糖啦。

    家里也有糖,不过叔叔婶婶怕他们长蛀牙,不让多吃。

    两天才让吃一颗糖,他可馋了。

    顾二笑嘻嘻的,张成嘴角抽了抽,从兜里掏出半包糖来给家伙儿,“一天一颗,不能多吃了。”

    嗯嗯,顾二点头,拿出一颗塞进嘴里,又掏出两颗,给张满仓跟张粮仓兄弟俩一人丢了一颗,等到他想到顾泽还跟在后头,手里的糖已经被他哥毫不留情没收了。

    “顾景你行啊,前面牙疼的滚的不是你,还吃糖!”

    平时内敛的顾泽此时很有个大哥样。

    被大哥训了,顾二瘪嘴。

    顾泽见状,又是几声训。

    屋里林晚清听见了,只笑了笑,继续给顾安穿衣裳。

    顾二这个家伙儿,就是个欺软怕硬的,顾淮安在家的时候,他可乖,人一走他就翻天了,知道婶婶不舍得训他,就在家里无法无天的。

    顾淮安不在家,家里是得有人管管这个家伙。

    张大嫂和韩金花也都是当妈的,家里好几个臭子,知道子皮得有人管,平时子们闹狠了,孩子爹就伸手揍人,她们虽心疼却知道不能拦着,家里孩子不能太惯着,惯坏了长大没出息,遂俩人都很理解林晚清为啥不出声。

    等到顾泽把顾二训草鸡了,屋里的大才笑着出了门。

    张警卫员本来是一片好心,没想到好心办坏事,见到几个嫂子的时候,脸都热成猴屁股了。

    张大嫂拍拍他:

    “没事,家伙没事就好。”

    林晚清抱着顾安,冲顾二招手:

    “还躲呢,不去赶集了?”

    顾二期期艾艾从柴火垛后面出来:

    “婶婶,我牙不疼了。”

    “今天不疼了,等你吃了糖明天又要疼的滚。”

    顾泽白了他一眼。

    顾二脸皱了起来,林晚清揽着家伙:

    “吃糖可以,但要有节制,前头婶婶在省城有个邻居孩,跟你一样喜欢吃糖,家里人也宠着,孩要糖就给买,就这样那孩子抱着糖罐一直吃一直吃.....”

    几个孩听入迷了,顾二也着急,扯她袖子:

    “婶婶,后来咋样?”

    林晚清看他一眼,“那孩一口牙都烂了,补牙都补不了,一辈子只能跟个没牙老太太一样瘪嘴吃饭。”

    妈呀!

    几个孩齐刷刷惊呼一声,捂住了自个儿的嘴巴。

    顾二一个寒颤,“婶婶,我,我以后再也不吃糖了。”

    他才不要跟没牙的老奶奶一样,一辈子瘪嘴吃饭呢。

    林晚清笑了笑:

    “糖还是可以吃的,两三天吃一颗解解馋就好。”

    几个孩鸡啄米一样点头。

    张成还自责呢,林晚清和几个嫂子安慰了他几句,这才缓过来。

    吉普车发动,孩子们坐在车里叽叽喳喳,大人们坐在后面的车厢里。

    山路颠颠簸簸的,张大嫂和韩金花对着林晚清翘起大拇指:

    “清还是你有办法,几句话就把几个臭子的听话了。真棒!”

    “婶婶,棒棒哒。”

    顾安拍手。

    林晚清捂脸,有点害羞咋整。

    赵庄集在二十多里外,张警卫员开车把一回行人载到集市旁,想约好下午两点来接人,开车往城里去了。

    集市上不大,但是挺热闹的,虽现在不让自由买卖,但是这山沟沟的,天高地远,赵庄集还是保留了下来,只不过从五天一场变成了半个月一场,与其是集市,实际上就是个黑市。

    韩金花找了个空,放下竹筐,抱着老母鸡就开始叫卖。

    林晚清和张大嫂跟人告别,带着孩子们在集市上走走停停,花几毛钱给孩子们买一包炒花生米,孩子们吃的也是喷香。

    孩子们吃炒花生,大人就忙着采购。

    集上有位老大爷卖白面和玉米面,都是自家种的麦、玉米磨成的,不要票给钱就中,林晚清想着家里的面不多了,遂买了十五斤白面,张大嫂咬牙也要了十斤。

    看见卖肥猪肉的,林晚清要了三斤肉,三斤猪下水,卖肉的送了两根猪大骨,张大嫂只要了一斤肉,半斤猪下水,另外一人要了两斤猪油,回家炒菜吃。

    路上有老乡卖自家织的老粗布,结实耐用,就是不太美观,不过不要布票,也是很实惠了。

    林晚清想起家中一到清,就光亮亮的窗户,掏钱买了两匹布,算回家裁窗帘。

    洋洋洒洒买了不少山货和蔬菜,林晚清心心念念还想着买鸡鸭,在集市转了大半遭,总算在角落里找到位卖母鸡的大叔,张大嫂给看了,点头,“是正下蛋的母鸡,你咋舍得卖呢?”

    那大叔叹口气:

    “哎,家里娃摔了腿,需要用钱呢。”

    这可真是不容易,张大嫂唏嘘。

    林晚清掏钱买下了三只母鸡,见大叔还担着半袋子黄豆、绿豆,想起豆浆、豆腐脑的美味和绿豆糕的清香,也一块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