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番外4

A+A-

    大四开学去了江南造船厂实习,进厂还不到一个月,沐云河就怀孕了。

    虽然已到了合法婚龄,大学生结婚怀孕还是比较少见,通常会休学个一年,把孩子生下来再继续学业。

    不过沐云河已经大四,学校基本没什么课,所以她没有休学也没有延毕,甚至都没有停止实习。

    到了预产期她还在赶论文,进了医院还在画图纸。

    年轻,生孩子快,生完一天不到就下地溜达了,又把论文捡起来。

    这次她生了个姑娘,六斤四两,皮肤和胎毛都特别干净,一点奶藓都没有,脸也很清秀,和有些新生儿长得像红猴子不同。

    沐云河忙于学业,把孩子扔给其他人带。所幸等着带孩子的人还不少,比如她那个生娃带娃经验都丰富却很不称职的亲妈,终于有机会当个称职的外婆。

    苏江宁第一次当爸爸,非常没有经验,非常不习惯。

    一开始他对这婴儿有点抗拒,似乎不太能接受自己与她有天然的某种联系。

    女儿躺在婴儿床上,苏江宁站在床边,皱着眉。

    沐云河知道他又犯病了。

    教他怎么抱孩后,把孩子放到他手里,这位就像揣了炸药包似的整个人都僵直了。

    沐云河:“你这是当兵还是当爹呢?”

    反正她很忙,她不管,她论文还没写完。

    亲妈和老公不够用的话,还有一堆月嫂保姆营养师跟在屁股后面呢。

    七月的时候她在体育场里参加毕业典礼,老公和女儿就等在体育场外的咖啡馆中。

    等到典礼散了同学们蜂拥去校园里拍毕业照,沐云河穿着一身学士服来找苏江宁,咖啡馆的服务员都惊讶级了。

    本来只看到一名年轻帅哥与一名阿姨带着一个婴儿,没想到孩子的妈妈居然是今天的毕业生。

    外头天气太热就不带宝宝出去了,让阿姨给他们一家三口拍了张纪念照。

    三年后参加硕士生毕业典礼,还是老样子,苏江宁带着三岁的女儿在那家咖啡馆等她。

    典礼散了她直奔咖啡馆,一家三口又拍了一张合影。

    虽然过去有读研读博的宏大理想,但本科期间沐云河犹豫很久还是觉得不读了,因为全日制有点浪费她的时间。她迫不及待要把她的公司正式运转起来,而不仅仅是当个出租船只的收租婆了。

    可是怀孕把这个计划给乱了。本科毕业孩子太,当妈的总不能一点不管,不如顺势保个研,等毕业孩子三岁左右就差不多了。

    毕业后的沐云河开始大刀阔斧改造她的船队。

    一些年数已久的船只该淘汰的淘汰,该维修保养的维修保养,到期拿回船只使用权的同时,也借着与日本人开合资企业卡国际航线。

    读书期间,沐云河也没少做倒船卖船的事,所以如今她的手里有一支非常漂亮的货运船队,既有走大宗货物的干散货船,也有能运高附加值商品的集装箱船。

    当然,沐云河没忘记,黄沙岛和竺浦岛竞争大桥的年份快到了。

    她一边鼓动公公到兄弟政府那里吹风,一边积极参股当地一家名叫融成集团的旅游休闲类企业。前生她在有关这座桥建成的豆腐干新闻里,读到过这家公司是参与建桥的民营资本主力。

    若是国家特大型基础建设项目,自然投资方众多,民间力量踊跃,银行抢着贷款。但这座桥不同,造出来后仅惠及东屿群岛的发展,建造资金从立项开始就比较紧张。

    黄沙岛和竺浦岛半斤八两,各有利弊,对省里来桥的另一头通在哪里都差不多。

    虽然很对不起竺浦岛人民,但沐云河花了两年的时间上下点,直接参与到项目融资中,最后可行性报告方案批下来,确认跨海桥联通的是贾门县县城与黄沙岛。

    若费大力气弄这座桥,目的是投资基建靠过桥费盈利,那显然不太现实,毕竟岛人口也就这些。

    但这座桥,将给岛带来跨时代的变化,把黄沙岛也变成大陆的“神经末梢”。给村民生活带来实质性改变的同时,也能将更多游客顺畅地带到岛上。

    最制约岛发展的交通问题得到了解决。

    建桥的同时,沐云河开始改造岛上的旅游设施,从村民手中收取不住人的老屋进行现代风格渔家乐的改建,并开设海鲜餐厅、奶茶店、酒吧、咖啡厅、漫画吧等等旅游服务配套店铺。

    大桥建成后,与沿海地区的旅行社合作,制定休闲旅游路线。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到海洋生态牧场和钓岛的建设中。

    在市政府主导的航运企业重组中,她又掺和到了客运上。不同于过去客运航线更多承担渡船的功能,她投资的客运方向着重于旅游体验,以兜风的快艇和适合海钓的高级游艇居多。

    前尘往事不作数,仅从这辈子算起,沐云河本是个讲究风光与荣誉的实干家,既然是她做的厉害事,那就欣然接受与之相匹配的名声与光荣。

    但自从嫁了苏江宁,被一种莫名的情绪感染,越来越躲避周遭闲杂人等的目光,也逐渐变得低调起来。

    比如暑假带着孩子回岛第一件事,不是回家,也不是拜亲访友,而是订了自家酒店的一间景观房。

    这家酒店,就是昔日相家造在半山腰上的别墅,几经转手,百无一用,最后被沐苏夫妇买了改造成别墅酒店。

    彼时单独二孩政策放开不久,沐云河再次怀孕。

    这一年,女儿扬扬已八岁,在三楼的露台上支了架子画风景写生。

    近处树冠如海,远处茫茫一片,阳光万里,大地被炙烤得热气腾腾。

    苏江宁奉沐云河旨意,上楼喊女儿写暑假作业,被拒绝。便不再言语,也不走开,叉着两只手站在女儿背后看她画。

    直到沐云河自己撵上楼来,扬扬才从椅子上腾地弹起,咻地钻回房间,装模作样在书桌前写了起来。

    沐云河从兜里摸出几块黑巧克力,放在女儿的桌上。自己则走到了外面露台上。

    看见苏江宁正在女儿的画作上接着画。他身材修长,执笔而立,从后侧方看去十分有艺术家的气息。

    沐云河本想叫他别捣乱,一看居然画得很不错,把话又咽了回去。

    结婚这么多年,她竟还不知道苏江宁会画画,也是平时忙晕了,很少有机会这样一家人很悠闲地相处。

    她想自己这辈子是与艺术无缘了。

    以前梦想开一家服装店,拥有自己的女装品牌,可总也没时间弄。女儿或许可以继承这个梦想。

    扬扬会画画,就可以搞服装设计,也可以搞珠宝设计,随她喜欢,大人都支持。

    兴趣最重要。

    但也未必有兴趣,孩子可能也有自己想做的事。

    至少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女儿喜欢的是画画本身,而不是把画画当成一门变现的技能或工具。

    优渥的家庭环境里长起来的孩子,没有任何金钱的概念很正常。

    家里也愿意宠着,让她自由生长。

    年底生了一匹“马”,还是闺女。

    这一回,苏江宁抱孩子奶孩子十分熟练,连换尿布拍奶嗝都会,手脚利索程度堪比月嫂,让沐云河很是欣慰。

    只有扬扬吃了醋,每天唉声叹气。

    苏江宁抱娃,她跑到苏江宁面前,歪着脑袋:“爸爸,你还爱我吗?你爱我还是妹妹?”

    当然,虽然问了,并不指望她爹回答。

    又跑到沐云河面前:“妈妈,爸爸以前是不是没有这样抱过我?他是不是更爱妹妹?”

    沐云河正在看书,头也不抬:“我更爱你就行了。”

    扬扬听了,假情假意地抽咽了一下:“谢谢妈妈。”

    九月里,二哥的孩子来读初中,家里更热闹了。

    扬扬不再对着她爸爸和妹妹使劲,转而和表哥要好。

    表哥浓眉大眼,圆脸蛋,看着很是老实淳朴。

    她站在表哥面前:“森森哥哥,你太土啦!我带你去买几套衣服好吗?”

    差不多同时,三姐带着孤身一人的李姑来申市,创办高端家政服务公司。

    自从听找到了亲妈,三姐是几个孩子中最激动的一个。毕竟亲妈离开时,她是家中唯一已懂事的女孩。

    她开高端家政公司,她妈作为前高端家政从业人员还能提供些有的没的参考意见,没事也走出家门,常到她公司里坐坐,和李姑聊闲天。

    若不是公职人员配偶不得经商,她都想捋袖子自己来。

    至此,沐云河身边的一切人都安好。

    虽然刚到三十,她已经想好了未来的养老计划。等她退休,她还是要回黄沙岛。那时候的岛,应该已经建设成了她理想中的样子。

    她的女儿们可能不愿意跟她回去。那就随她们去。

    只要苏江宁跟她回去就行。

    如今冬暖夏凉房住着二哥和嫂子,蓝屋久不住人又荒了。

    未来他们再回去,就把蓝屋给彻底地翻新扩建一下,做成岛上最美丽的房子。

    到那时,春天逐风,夏天踏浪,秋天观潮,冬天听海,一年四季都吃海鲜。

    --------------------

    作者有话要:

    正式完结啦。

    谢谢陪我到这里的天使们啦。也谢谢一直留评的在吗日个万吗同学。

    最初想签约的时候,感觉应该找个正能量的题材,想到了以前去渔岛旅游时的一个浅浅的灵感:这样静谧的岛上有个美丽的渔女,意外遇到来岛上的摄影师,摄影师为了她留下来,然后在岛旅游发展起来后开起了悠闲的夫妻农家乐……

    有这个内核在,女主就是个轻快精怪的少女,怎么也苦大仇深不起来( ̄▽ ̄)“今天冬奥会开幕了,下一篇写花滑。

    这次要试试看不同的写法。

    可以的话预收帮忙收藏一下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