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A+A-

    清的第一缕阳光照入嘉定城时,身着绯袍黑金甲的秦亦瑶已经在城中巡视了。

    城中的百姓在嘉定上次失守后,几乎都死在了荣天钧手下,因此此时的嘉定城中,除了巡逻的将士,便只有街边摆摊的贩。

    眼看着如此冷清的嘉定,秦亦瑶一边巡视,一边轻叹了口气。

    “将军!秦将军!”

    熟悉的嗓音再次传来,秦亦瑶转头去看,果不其然还是那名传令的黑甲兵。

    她停下脚步,转身等他跑过来才开口问他,“何事?”

    “将军,东城门外来、来了一批兵马……”

    这兵不知是从哪跑来的,满头大汗,他见到秦亦瑶只了这一句话,然后便喘的上气不接下气。

    从昨日嘉定内乱开始,秦亦瑶就一直在担心郑军趁机发兵攻嘉定,现下听了他这句话,原本平静的面色立时严肃起来。

    她眉头先是一皱,然后不待他完,便快步向东门走去。

    然而等秦亦瑶终于站到城楼上往下望去一眼时,方才她脸上的着急神色顿时变为了怔楞之色。

    而这原因自然是……

    “阿瑶!”

    熟悉又陌生的沉稳嗓音响起,秦亦瑶望着城楼下一身银甲的俊朗男子,看着他脸上一贯温和的笑容,心中忽然平静了下来。

    此刻的东城门外,密密麻麻站了几千银甲兵马,而统率他们的人,便是银甲白马的神武将军萧云承。

    他神色平和的抬头看向城楼,望着秦亦瑶的眼神却是真挚而火热的。

    边境城墙高耸,城楼上下的两人就在这一方天地互相对望着,久久未曾言语。

    “竟然是萧将军!”

    闻讯而来的方泉与黄栋一同跑上城楼,见到城门外的萧云承,面色皆是一喜。

    之前庞维叛国,他二人身在嘉定人单力薄,只能听从庞维的指示。

    如今庞维已死,虽然他二人救了秦亦瑶,并合力诛杀庞维以洗脱罪名,但若能让皇上最亲近的安平王知晓此事,对他二人总归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有这一层思量,身为参将的方泉见到他自然十分欣喜,当下便命令士兵将城门开。

    “且慢。”

    秦亦瑶清亮的嗓音传来,拦住了喜出望外的方泉。

    面色如常的她向两人拱了拱手,平稳开口:“还是我亲自去罢。”

    他二人本就是夫妇,如今许久未见,提出这要求也属情理之中。黄栋与方泉对视一眼,连连应声。

    秦亦瑶见状,也不再多做停留,只冲他二人拱拱手,便径自走下了城楼。

    不多时,沉重的巨门便发出一声闷响,缓缓开的瞬间,秦亦瑶身骑赤影,一身绯袍黑金甲,从暗红色的大门中慢慢走了出来。

    “阿瑶!”

    见到了日思夜想的人,萧云承脸上的表情终于绷不住,笑容里带了些惊喜,眉眼也皆是笑意。

    他轻拽缰绳,让身下的玉追慢慢往前几步,待走到秦亦瑶面前,才让它停下。

    “阿瑶,你的伤可好些了?”他抬眸,目光温和的上下量她,忍不住倾身伸手,想去握她的手。

    然而就在他的手伸过去时,秦亦瑶握着缰绳的手却微微一顿,拿开了些。

    拒绝的意味十分明显,萧云承神情一顿,终是将停在半空中的手收了回来。

    气氛有些尴尬起来,一旁的元哲见状,赶紧让身后的将士们又退远了些,免得扰他二人。

    萧云承仿佛对这些毫无所觉,只定定的盯着眼前的人,一寸一寸的细细量她。

    多日未见,她身形越发消瘦了些,虽然眉目仍是清秀,但神色却有些淡漠。

    他眉头微皱,心中便是一痛,想对她的千言万语也悉数堵在喉间,一个字也不出来。

    “萧将军来此所为何事?”

    秦亦瑶见萧云承盯着她却不言语,心中有些无名的烦躁渐起,遂看着他开了口。

    清亮的嗓音十分平静,望向萧云承的眼神也如同他二人初见那日般淡定,让坐在马上的萧云承心中一颤。

    “阿瑶……”他眉头轻皱,眼中带了些伤感之色,“你还在生我的气吗?”

    平日里或温和或沉稳的嗓音,今日却透着一股无力的委屈、哀怜,让人心生不忍。

    神情淡然的秦亦瑶只抬眸看了他一眼,心中便微微颤动起来,阳川城外的那些话复又在她脑海中翻涌起来。

    踌躇片刻,她心知无法回答他的问题,轻拽缰绳,转头准备回城。

    然而她刚一动作,握着缰绳的手便被一只大手握住。

    温和的暖意瞬间传入她的手中,也传入了她的脑中,她身形一顿,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头望向身侧的人。

    敏锐如萧云承,发现了秦亦瑶这一瞬的动摇,本能的心中一喜,于是将她的手握的更紧。

    “阿瑶。这些时日我很想你。”他望着秦亦瑶,坦诚而迅速的开口:“当年你父亲与庞维之间的纠葛,我确实一直在瞒着你,但我绝不是为了包庇他,只是不想你再伤心。自从当年与你相识,我……”

    他到这,忽然神色纠结的顿住,片刻之后才继续道:“我对你之心,天地可昭、日月可鉴,绝无虚假。”

    英眉朗目中盛着满满的真挚与诚恳,端坐在马上的秦亦瑶望着萧云承微皱的眉头,略显着急的神色,终是心软了下,默默点了点头。

    一旁的萧云承见她终于有了回应,脸上顿时展露了笑意。

    “那你能否消消气?”嘴角微勾,他冲秦亦瑶温柔的笑了笑,温和的开口商量,“若还生气,能不能让我留在你身侧,供你骂驱使,也好让你消气。”

    方才还有些心软的秦亦瑶,看着萧云承转瞬的变脸,顿时明白过来中了他的苦肉计。惊诧的同时,只能哭笑不得的瞪他一眼,欲抽出手来回城。

    “阿瑶。”见她要走,萧云承自然不可能松手,只得哀叹着开口挽留。

    “你!”秦亦瑶倒是没想到一贯温和的翩翩君子萧云承,竟然也会耍赖,无奈他力气太大,她无法挣脱开,只得望着他恼羞成怒,“你先松开手。”

    远处的元哲原本正在欣赏嘉定城周围“美丽”的风景,听见身后有动静,微微侧头去看,却见萧云承与秦亦瑶两人光天化日之下,竟然在城门前拉拉扯扯的。

    他目瞪口呆的同时,终是看不过去,调转马头,策马朝两人飞奔过去。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你俩注意点影响啊!”看着“情骂俏”的两人,尚未娶妻的元哲十分无奈的叹了口气。

    秦亦瑶被元哲这话惊醒了些,赶忙抬头瞪一眼萧云承,飞快将手抽了出来。

    而她身侧的萧云承见状,只好勾起嘴角无奈一笑。

    元哲扫了两人一眼,又看了眼天色,神情忽然正色起来,冲萧云承道:“将军,是否先宣读圣旨?”

    萧云承闻言,神色瞬间恢复平静。

    “嗯。”他抬眸望向元哲,嗓音沉稳,“你去将其余将领召集过来,一同宣旨。”

    看着两人神神秘秘的模样,一旁的秦亦瑶眼中浮现一丝疑惑。

    “……经查实,庞维因繁琐事心怀不满,屡次行军怠惰,置众将士性命于不顾,后又不服管束而叛国,实属大逆不道。今武威将军秦亦瑶领兵斩杀,乃为民除害,加封为镇军将军,暂领嘉定兵马抵御外敌。”

    宣读完圣旨,萧云承便走到秦亦瑶身前,将圣旨递给她的同时,将她一把扶起。

    秦亦瑶被他这突然的动作吓了一跳,只能拼命用眼神示意他,周围还有其他将领在。

    然而萧云承却毫不在意的冲她一笑,俯身就要帮她拂去膝上的泥土。

    惊诧不已的秦亦瑶只能匆忙后撤几步,心中腹诽他的同时,不忘冲他拱手行礼。

    “我军主力尚在点苍山以北驻扎,还请大将军速速回大营安定军心,共谋对敌之策。”

    “……唉。”萧云承望着如此“公事公办”的秦亦瑶,终是忍不住叹了口气。

    元哲见萧云承无可奈何的模样,犹豫着开口道:“……秦将军,这几日我等快马加鞭赶至此处,尚未歇息,是否先让我等进城休息一晚?”

    这些话萧云承自然不会出口,便只能由他来。

    秦亦瑶闻言,心中果然有些动摇,然而算算时日,荣天钧恐怕已知道嘉定被收复一事,她不能意气用事。

    “如今天色尚早,将军还是先回大营罢。”她抬头望向萧云承,神色坚定,嗓音平稳,“还望将军以大局为重。”

    沉稳而坚定的双眸望进萧云承心中,他眉头微皱又松开,微微叹了口气,“好罢。”

    城门外的银甲将士列队已久,望向银甲白马的萧云承,蓄势待发。

    端坐在马上的萧云承望了一眼城门外的秦亦瑶,平静的脸上闪过一丝笑意,随即调转马头,率领身后的几千名将士飞奔而去。

    银色的盔甲在阳光下反射出银白色的光芒,秦亦瑶远远望着这流动的光芒,神色温和。

    作者有话要:

    12点左右还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