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第 61 章
八月, 双抢时节。
对于乡民来,这是全年最热的时候,也是最忙碌的时候。
七月的早稻刚收, 孩子们欢快地在收割过的田地里“捡漏”, 把那些掉落的零散稻谷拾起来,装进各种瓦罐布袋, 一下午少的能捡几两,多的半斤。
“盼弟今天别去捡谷子了, 瞧瞧都晒脱皮了,这几天你在家给做饭就行。”陈月英板着脸不赞同地,随后又缓和语气,“要是无聊,就和幺儿去晒谷场玩, 最近忙抢种秧苗,中午没时间回来, 午饭你俩儿商量着送。”
“嗯嗯, 我知道了, 陈姨。”徐盼弟乖巧点头,眉眼俱弯。
抢收刚结束,来不及歇口气,全村的壮劳动力很快又投入到抢种第二季水稻,关乎白雾生产队来年的口粮, 不到双抢结束, 谁也不敢松口气。
陈月英交代几句,扛着锄头匆匆出门了,顾夭夭拍拍同桌:“我妈那是心疼你~喏,你擦这个芦荟膏, 对晒伤好使。”
二人边往晒谷场走去边闲聊。
“我晓得啦,不会多想。”徐盼弟挽着好友胳膊嗔道,突然想起什么又问:“昨天来家里的那些人,我听大人们,好像是县武装部的,怎么会来家里问你情况?”
“大约是政审走访调查。”
“政审?这不是在学校那里就行么,怎么还来家里了呢?不会是……”
见同桌被自己脑补吓白了脸,顾夭夭哭笑,一个脑瓜崩过去:“别乱想,我自愿填报军校,或许是成绩达标了,人家下来政审的。”
“真的?太好了!”
往日里腼腆害羞的少女顿时一蹦而起,那高兴劲儿,比农民丰收还喜悦,拉着顾夭夭直转圈圈,好半天才停下来,追着问她填了哪所军校。
“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顾夭夭内里毕竟不是才十几岁的姑娘,对未来茫然不知所措,她早已确定了自己未来的方向和路,既是为了在将来的十年浩劫中不被波及,也是为了理想。
“诶?”
对高考了解不多的徐盼弟露出迷茫的神色,顾夭夭见状,细细与她了自己知道的一些信息,最后语重心长道:“盼弟,你还有两年的时间去弄清楚,自己喜欢向往什么,也许你还不明白这个的重要性,但切记不可随大流,到时候问问你的心再做决定。”
徐盼弟默然,以后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但,她瞥了一眼沐浴在阳光下的少女,心想:追逐光,算吗?
*
双抢结束的第二天,顾红秀也在这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出嫁了。
她的婚礼不像顾红雪那般高调,一辆精心装饰过的轿车,两辆系了大红花的拖拉机,却也足够轰动这个的村子,一般姑娘出嫁,能有拖拉机送嫁,已是极为风光,更别提轿车了。
“哇,新娘子穿的嫁衣好好看!”
“对啊,可能是县里百货商场买的吧?”
“婆家还舍得给买这么好的嫁衣,哪像我们啊,出嫁时穿了件红碎花衬衫就完事了……”
“也不知道陈月英收了多少彩礼?可真会钻营。”
来围观的街坊邻居七嘴八舌地议论着,顾家的院子挤满了人,有人羡慕,有人惊叹,有人酸言,有人嫉妒,但都不能影响顾家人的喜悦,一串串鞭炮点着,热闹又喜庆。
这时,顾夭夭不知从哪儿拿出一个海鸥牌相机,让别着新娘新郎字样胸花的姐姐和姐夫站在父母身后,然后她从相机后露出半张笑面如花的脸,指挥:“大家先让让,我姐要出嫁了,我向同学借来相机,想在姐姐出嫁前,让她在家里留影纪念。”
乡亲们善意的笑着让开了,全都好奇地站在她身后围观,场面那叫一个人挤人,沈西林门神似的守着,面沉似水,他的姑娘实在耀眼,那么多热切的视线贴上来,真想……把她藏起来。
这时,顾夭夭回眸,笑盈盈望向目光灼灼的某人,“西林哥,你帮我们拍。”
把相机塞到沈西林手里,她拉着熊弟弟,又叫上害羞的徐盼弟,一家人整整齐齐立在堂屋门口,随着几声咔嚓声,这喜庆又幸福的画面,永远定格了。
“幺丫头,能不能给我们拍一张啊?”
有人起哄问,却没人当真,都知道拍照贵,谁知道顾夭夭点点头,大大方方邀请道:“可以啊,这也是大家祝福的心意嘛,想和新郎新娘合影的婶婶姐姐们,还有大叔大爷们,都过来站在新人后面,我给大家拍一张。”
“姐,姐夫,快快准备,将来翻出照片还能看到谁来参加婚礼了,多有意义呀!”
顾红秀见妹妹是认真的,也深感认同,开开心心挽着爱人的胳膊,与身后凑热闹的邻居亲戚们扬起笑脸,拍完后又被妹妹拉进屋子里拍了几张,只听她那好妹妹低着头看相机,:“这你就不懂了吧,将来你拿出照片,还能看到自己在住了十几年的房间待嫁的样子,多有纪念意义?”
起来,这都是现代婚礼的套路,但确实很有纪念意义。
“堂姐,我听县城高中都来了好几封录取通知书了,你是不是还没收到?也没事,明年再接着考就是了。”顾红雪凑过来,声音不大不,四周的人正好能听到。
“对呀,不会是落榜没考上吧?还以为咱们村又要出一个大学生了呢。”王芳的母亲要笑不笑,声音尖尖的。
也有人真心安慰劝解,陈月英脸拉下,又不想在大女儿婚礼上闹不好看,忍着气翻白眼:“管那么多,考不上我养着!”
这时,院外传来动静,一个骑自行车,穿制服的年轻人喊道:“顾夭夭,顾夭夭在不在?有你的信!”
“在在在!”陈月英拨开看热闹的人群,一个健步冲上去,接过来便望见信封邮票上盖着京市的邮戳,整个人顿时呼吸都重了起来,她心跳加速地把信递给女儿,期待又紧张,轻轻道:“开看看?”
“啥呀,快看看!”众人再次起哄。
顾夭夭也不推辞,低头仔细拆信封,离得近的人伸长了脖子,但大多数不识字,便有人催神情尴尬的顾红雪,“哎,雪,你不是识字么,那红色的封面上写的啥呀?”
顾红雪抿了抿唇,僵硬地念出声:“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录取通知书。”
“月英,你家闺女考上军校啦?!”旁人激动不已,高兴道:“咱们村又出一个大学生啦!哎呀,到时候升学宴一定要喊我们啊,咱们也随点礼,不图别的,就想沾沾大学生的福气!”
“一定一定!”陈月英哆嗦着嘴唇,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旁人什么,她都点头称是。
“老顾,你们家今天双喜临门啊!”兵民队长晋阿虎一掌拍在顾永顺后背,把人拍得一个踉跄,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又指着周围几个相熟的兄弟:“永顺,晚上不醉不归,别想跑啊!”
“跑啥?老子才不会跑,谁怕谁啊,喝!”顾永顺性子温和,难得这么情绪外露的时候,众人倒也能理解,纷纷扬言要喝倒他,喜悦之情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顾夭夭也被村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围着为自家孩子取经,陈月英回过神来,满面红光地将女儿解救出来,“走了走了,红秀快上车,耽误吉时,一会儿大家方便的都来啊!”
“伴娘伴郎,上车嘞!”
新郎方的一个婶子朝顾夭夭和沈西林招手示意,等人上车了,她还跟同伴感慨:“瞧瞧,金童玉女似的,听那男孩子也是军校生,真般配!”
“确实,这是我见过最好看的伴娘伴郎,跟那电影明星似的,一会儿我让我儿媳多跟那伴娘接触接触,不定生下的孩子也好看又聪明呢!”大婶的同伴这般道。
“哎,我咋没想到呢!那我叫我家孩子跟她接触接触,不定就也会成才考大学,光宗耀祖。”婶子一脸向往地。
顾夭夭可不知道自己被人当成了吉祥物,直到第二天她才从母亲那听的,哭笑不得地想:难怪昨天一堆孩子和孕妇围着她话嘞!
她也总算能坐下来好好看看自己的录取通知书,背面写了四条注意事项,提醒转党、团关系,随带户口迁移证和粮油供应关系,入院后会按供给标准发放单军服、衬衣、棉衣各一套,棉被、棉褥、褥单各一件。
个人则可酌情携带棉被、衣物、书籍,但不得超过二十公斤,并且赶赴学院的路费均由招生组负责,到院后凭单据报销。
“哇,夭夭,军校也太好了吧~”徐盼弟赞叹,她与有荣焉地:“我听老师,其他院校可不负责报销路费,也不免费提供衣服棉被。”
顾夭夭笑笑,把录取通知书递给好奇的同桌,只听她大声念道:“顾夭夭同学: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你已被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录取,特此通知,并向你表示热烈地欢迎和祝贺。亲爱的同学,为了保卫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望你接到此通知后,迅速做好准备,如期报到,接受祖国交给的重要而光荣的学习任务,为建设一支优良现代化的革命军队,贡献自己的力量。”
末尾处,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招生工作委员会上盖了章,时间是一九六一年八月十五号。
“哎,报道时间是八月二十七至八月三十,今天已经二十五了,好久见不到你啦。”刚才还笑嘻嘻的徐盼弟,转眼就耷拉下眉眼,脸上万分不舍。
“没事啊,我放假就回来了,你也可以和我爸妈一起来首都看望我。”
半晌,徐盼弟郑重点头:“以后我也考京市学校。”
“行,我等你。”顾夭夭浅笑着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