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章 不贵
罗青梅铲了一铲子放到碗里,递给了乔娜:“今天半价,一毛五分。”
“给我一铲子。”
“我也要一铲子。”
两个人了要,其他人也纷纷开口,只要味道好,一毛五他们还是舍得的。
罗青梅接过乔娜递过来的钱,刚想别急,还有,一辆摩托车发出巨大的声响驶过来,原本围着的人顿顿时转过身去稀奇。
这年头摩托车还是非常稀罕,整个东梁市并不多,大部分都是从粤省那边进来的。
罗青梅也停下手中的动作看过去,就见那辆军绿色的摩托车屁·股冒着白烟停在了门口。
从车上下来两个人,司机穿着衬衫、皮夹克、喇叭裤,他的头发长到肩膀,嘴里叼着一根烟,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人。
于是本来看热闹的人又往两边站了一点。
罗青鸿忙站到罗青梅身后,盯着面前的两人看。
“卖的什么?”长发青年站到摊子前,看着锅里的猪肺,再看着其他人嘴里吃的东西,“那种没了?”--
这人话的语调很奇怪,明显就不是当地人,她回忆了下,之前她按梁思杰留下的电话过去,那个老人话也是这种口音。
所以这是粤省人?
“没了,只剩猪肺,要尝尝吗?味道会重点。”罗青梅记得粤省人口味是比较清淡的。
对她来,当知青也不是什么坏事,起码她认识了许多人,了解了其他地方的饮食,丰富了自己对食物的认识。
“要五块钱。”长发青年着,直接就到店里坐着了。
“诶,等等,老板,先把我的那份给我吧。”刚才要一铲子猪肺的俩人忙跳出来。
罗青梅点了点头,拿油纸折了下,卖了两铲子猪肺给这两个人,其他人见状只好遗憾地离开了。
她把剩余的猪肺全部装到大盘里,让罗青鸿拿了两幅碗筷,放到了两人面前。
五块钱都能买几斤肉了,现在要五块钱的猪肺,罗青梅也变不出来多的。
长发青年看着眼前的一大盘猪肺,不由愣了一下,这比他以为的还要多。
他尝了一块,又迅速往嘴里塞了几块,“老板,有没有酒?”
这个猪肺味道太足了,特别适合下酒。
“没有酒,不过其他店有卖汽水。”罗青梅看着外头的摩托车,骑着这个铁老虎还敢喝酒,怕不是嫌命太长。
这时,又一辆自行车停在门口,刘兆跳下来就往店里跑,“罗姐,我来了。”
他看着门口的车上空荡荡的,嘴巴一下子就翘了起来。
他转头瞪着刘超:“都怪你,都卖完了。”他知道今晚罗青梅试卖新吃食,催着刘超快点来,结果他还磨磨蹭蹭的。
刘超拍拍刘兆的头,上前拍了下罗青鸿的肩膀,“青鸿,你也在这,太巧了。”
罗青鸿最近不由抽了下,“这是我妹妹的店,我不在这在哪?你这子是不是压根就没来捧场?”
到后面,他就有些想咬牙,就知道刘超这子不靠谱。
刘超有些心虚地移开视线,揽着罗青鸿的肩膀走到长发青年那张桌子。
“涛哥,介绍下,这是我一位兄弟,罗青鸿,在机械厂上班,特别擅长改装。”
长发青年放下筷子,朝罗青鸿一笑:“你好,我叫陈涛,你叫我阿涛就行了。”
陈涛指了指身边的位置,“坐,一起吃。”他又朝罗青梅招手,“老板,再给炒几个菜。”
罗青梅不由挑眉,这是来了个土豪啊。
罗青梅拍了拍罗青鸿的手臂,示意他坐下来跟他们一起吃。--
能开得起摩托车的人可不多见,多认识一个人,对罗青鸿不定也有帮助。
罗青梅进了厨房,看了下现有的食材,今天卤料还剩一点,她把卤蛋切成四瓣,卤豆腐切块先送到桌上。
然后她从卤锅里捞起卤肉,切成爆薄片在盘子里摆好,又在盘子边缘放了一碟子酱汁。
她拿起今天早上买的韭黄洗净,鸡蛋入碗中,加入少许盐、水,迅速散。
蛋液加了水,炒出来的鸡蛋会更加嫩滑,不加水,则可以把鸡蛋煎得老一点,更有嚼劲。
韭黄切断,热油下锅爆炒,加入少许盐,待炒出些许汁水,倒入炒鸡蛋,翻炒几下,就能出锅了。
嫩黄的韭黄鲜嫩、清甜,陪着嫩滑的鸡蛋,好吃得让人停不下来筷子。
罗青梅把韭黄炒蛋送出去,就听到他们在谈何在言。
“言哥这次出去也太久了吧。”刘超皱着眉头,“路上不会有什么事吧?”
运输队的司机看着风光,实际上也苦,长途开车的疲惫就不了,最怕碰到那种路霸的,轻点的就是人受点伤,货物没了,重点就是连命都没了。
罗青鸿听了这话,推了刘超的头一下,“你这乌鸦嘴,好话不会吗?净些有的没的。”
刘超夹了一片豆干,反问道:“难道你就不担心?”
“我相信言哥,他做事有自己的思量。”
陈涛边上一直没话的男人突然开口:“你们的是何在言吧,他没事,目前还在粤省,在谈一批机器。”
“我来东梁前刚跟他见过面。”
刘超惊讶地看着对面的男人,其实
他们并不认识,陈涛也没主动介绍,他又不主动话。
“认识一下,我叫袁伍,是阿涛的表哥。”
罗青鸿听到这个名字,觉得有点耳熟,他想了一会问:“你是五哥?当初言哥让我帮你改了一份图纸。”
那份图纸也让他挣了不少钱,才有余力给乡下的罗青梅寄钱寄东西,自己还能过得挺潇洒的。
“没错,那套生产线改良后效率提升了将近一半,省了不少钱。”袁伍非常满意。
“五哥好,以后还有什么图纸要改的,多照顾照顾我啊!”罗青鸿马上道。
他听何在言过,这个袁伍是离开家族自己出来闯荡的,专门做外国人生意的。
袁伍笑了笑,看着桌上还冒着热气的韭黄炒蛋,没有动筷子。
陈涛专注于吃的,并没插嘴旁边的谈话,他夹了一筷子韭黄炒蛋,朝罗青梅竖了个大拇指,“卤肉好吃,酱汁很棒。”
“豆腐豆干跟我们那的有点不一样,各有风味,也好吃。”
陈涛的普通话是真的不标准,罗青梅听得很费劲,才听明白了。
“粤省的菜式多样,有机会的话,希望我能去转转,学几道菜。”罗青梅是真的希望可以四处走走看看,品尝各地美味的。
--
“欢迎你来。”陈涛点点头,筷子又往那盘子卤肉伸去。
罗青梅扫了桌上一眼,转身进了厨房,那个袁伍好像没怎么动筷子。
她想了想,从水缸的桶里拿出一碗腌好的瘦肉,准备做一道瘦肉面线糊。
她用的面线非常细,也很容易碎,煮好后略有点透明。
厨房里没有高汤,罗青梅清水下锅,切入一片姜两根葱头,煮了一会捞出。
面线丢进滚水中,罗青梅就换了块砧板和菜刀,把腌好的瘦肉剁碎,等锅里的面线滚了两滚,再把瘦肉丢进去,搅拌均匀,最后撒上一点葱花。
主要是有合适的青菜了,要不然这盆面线糊颜色还能更好看。
这盆热气腾腾的面线糊送上桌,袁伍看了罗青梅一眼,有些意外,没想到她竟然注意到自己没吃什么东西。
他在粤省也吃过面线,不过跟眼前的面线糊相比,完全是不一样的东西。
袁伍盛了一碗,喝了一口,胃里一下子就热乎起来,没有高汤调味,清清淡淡的,只有食材的本味。
但是其中的瘦肉末是惊喜,一抿就化开,淡淡的酱香滋味在舌尖爆开来,完全是这碗面线糊中的点睛之笔。
罗青梅回到厨房,开始清理用具,刘兆跑了进来,往她的手里塞了两颗巧克力。
“罗姐,请你吃糖。”刘兆伸手挠了下额头,“谢谢你请我吃米血糕。”
罗青梅看了眼手中的巧克力,一看就是价格不便宜的进口货,她揣进口袋,“有喝面线糊吗?”
“我吃饱了。”刘兆摇摇头,“罗姐以后都要在门口摆那个摊子吗?”
罗青梅点头:“是的,我定了竹签,以后就把食材用竹签串上,做好后拿在手里就能吃,还不会烫着。”
“那早餐呢?”刘兆最关心这个,如果罗青梅也做早餐,他就不用跑别的地方吃了。
“咸粥、面线糊或疙瘩汤之类的,也可能做馒头包子,反正每天不固定,看我心情吧。”
“真的?”刘兆闻言差点没乐得跳起来,“罗姐,你太棒了。”
罗青梅拍了拍刘兆的头,示意他出去。
罗青梅把厨房收拾得差不多时,外头的人也吃完了,陈涛过来付钱,直接就递了三张大团结过来。
她是很想把钱接过来,可诚信不允许。
罗青梅叹了口气,把每样的价格跟陈涛了一遍,“加起来一共四块五毛。”
陈涛不可置信:“那么便宜。”他拿了一张十元让罗青梅找。
“除了卤肉
和猪肺,其他都不贵。”罗青梅找了钱,笑着。
东梁市和粤省省会比,差的不是物价,而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