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5 章 搭桥牵线

A+A-

    罗青鸿回来的时候, 何在言带走了一只卤鸡,他神色略有些复杂地同对方了声招呼。

    此时店里几乎没什么人了,白梦和王碧玉、王桓州姐弟坐在桌前吃饭。

    “二哥, 还有点面, 你要吃吗?”罗青梅问道,“可以加卤蛋和豆腐。”

    “行。”罗青鸿把手里的资料放回房间。

    自从那一些书从他的房间里撤出去之后,房间并为因此空下来,反而被塞进了几张桌子, 桌下、桌上都是各种形状和大的陶罐。

    罗青鸿曾经开玩笑地想, 他要是半夜饿了,都不用起床,直接从床底下扒拉出一个陶罐就有吃的。

    他走到厨房,站在罗青梅的身后, 想了想问:“青梅,你和阿言最近怎样?”

    罗青梅把碗塞到罗青鸿的手中, 笑着问:“二哥, 你想问什么呢?”

    “你的年纪也不了,只要有合适的人,可以谈恋爱、结婚的。”

    罗青鸿拿着筷子直接就站着吃, “今天招生办那边有消息了,我要报考的专业和老师通过我的申请了,二月初考试。”

    “如果我通过考试,就要离开东梁市去海市读书。”罗青鸿看着罗青梅头顶的发旋,“我担心你。”

    他认识何在言那么多年,对对方的人品是信得过的。

    只是想到妹妹就要被抢走, 他心里就有点酸。

    罗青梅拿着碗,抬头看了眼罗青鸿:“二哥, 我并不急,二十几岁看起来好像很老了,可还有那么多的事情值得去做。”

    罗青鸿皱眉:“阿言不想负责?”难道何在言只想撩拨却不想明确态度?

    “我觉得他跟我一样的想法。”罗青梅扒了一口饭,“有些事情没必要得太明白。”

    “……”罗青鸿表示不明白妹妹的想法,如果是他自己,他恨不得把身份定下来,然后大肆昭告天下。

    “吃饭吧。”罗青梅在桌旁落座,今天是肉末炖芥菜,还有一大碗的烧萝卜。

    她做的烧萝卜,块头大,却炖煮得很烂,很入味,吃起来丝毫不比肉差。

    南方冬天的蔬菜种类其实并不少,并不需要像北方那样大量屯菜。

    不过每天依然有许多城外的农户骑着自行车送进城里,走街串巷地卖。

    许多人家都会大量买芥菜和萝卜,腌酸菜和咸萝卜,以待来年青黄不接的时候能下饭吃。

    罗青梅也不例外,她买的只会更多。

    光是一个萝卜,她就能做出几十种口味的,能不耗坛子吗?

    饭后,罗青梅就让白梦和王碧玉姐弟他们先回去了,然后她就留着门,自己拿了石臼开始捣香料。

    冬天的晚上没什么生意,罗青梅就有更多的时间来处理香料。

    这一些炮制过的香料,经过不同的配比,味道各异。

    不别的,光是一个五香粉,她就能无数种配方。

    上一次做的

    五香肉卷,罗青梅后来又做了几次,终于固定下了一种口味。

    她包的五香卷大一致,无论蒸还是炸,都特别的香甜可口。

    如今五香肉卷也是店里的招牌,不少人会买回去跟菠菜或芥菜一起炖煮。

    罗青梅不知道五香卷被煮烂了有什么好吃的,但是隔壁的乔娜显然非常喜欢,隔一两天就要买一条回去烧菜吃。

    罗青鸿给自己倒了一杯奶茶,蹲在罗青梅的身边:“青梅,我要是去了海市,再也吃不到你做的饭,那该多难受啊!”

    “之前我不在,你不也一样吃饭?”罗青梅头都不抬一下,罗青鸿太夸张了。

    罗青鸿哼了声,他的可是实话,吃习惯了罗青梅做的饭菜,再吃别人做的,就感觉吃饭只是为了填饱肚子罢了。

    正聊着,门口来了一对父子,两人局促地看着罗青梅和罗青鸿,“请问,你们还卖饭吗?”

    “有的,进来吧。”罗青鸿忙站起来,把客人迎进来。

    这时,罗青鸿才发现,这对父子各挑着四□□袋的东西,背上还背着一床破被子。

    他们一脸的疲惫,身上的衣服很破旧了,脚上的布鞋也破了好几个洞。

    “老板,给我们一碗白饭就行了。”年纪大的这个男人局促地道。

    罗青梅看了他们一眼,进了厨房,锅里还有剩饭,她各盛了一大碗,然后把各浇了一勺煮卤菜的卤汁。

    完后她把剩下的萝卜汤加热,也送了出去。

    “老板,我们没要汤。”父子俩很紧张,连连摆手。

    罗青鸿笑着:“不用紧张,这汤是送的不收钱。”

    他本就是开朗的人,见这父子俩挑着这么多东西,风·尘仆仆的样子,就好奇他们从哪来的。

    罗青梅的注意力却在父子俩拿出来的罐头瓶,里头黑乎乎的,但还看得出来,那是干菌菇。

    她不由挑眉,卖干货的吗?

    罗青鸿很健谈,很快就让这父子俩卸下戒心,才知道他们姓方,来自东江省一个很偏远的山区。

    他们从山里把东西挑出来后,坐火车到东梁市卖山货。

    最近的镇上供销社收货不管品质好坏全按最低的来,而收山货的商人压价太厉害,他们只能来城里碰碰运气。

    “你们卖的什么山货,方便看看吗?”罗青梅有些好奇。

    男人连忙放下碗,解开了其中一个麻袋,又掏出里头的油布。

    罗青梅一看,里头竟然是品相非常好的黑木耳,而他们数量最多的竟然是红菇。

    “品相非常好,你们算怎么卖?”

    “一斤三块?”男人有些紧张地着,他们挑的东西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更多还在火车站那边。

    如果不赶紧把这一些干货卖出去,他们就付不起钱了。

    罗青鸿不由皱眉:“这个价格太低了,你们不亏吗?”

    他不像罗青梅整天跑菜市场,但是对于一些干货的价格

    也是了解的。

    罗青梅品相好,那价格只高不低的。

    “你们本来算挑到哪里去卖?”罗青梅还以为这对父子要零散着卖,现在看来,应该不是。

    “我们想找一家收购点问问。”男人是紧张的,第一次到东梁市这种大地方,他们父子俩根本就不知道要怎么走。

    他们挑着担子,从火车站出来之后,就一直走,最后实在走不动了,才大着担子进店里买饭吃。

    罗青鸿看罗青梅:“青梅,要不你帮下忙?”

    他忙解释道:“山里很苦的,一年到头都没多少收入,山货在当地也不好卖的。”

    看到这对父子,罗青鸿真的很同情他们。

    难的碰到品相这么好的山货,罗青梅自然是想要的,但是她不可能全部吃下。

    因此,她并不排斥帮忙搭桥牵线:“我明天电话问问梁师傅。”

    “可梁师傅不是在港岛?你要不问问菜市场你常去的干货店?”罗青鸿觉得梁师傅离得太远,可能帮不上忙。

    “这些干货的品相好,没卖上价格,我都觉得心疼。”罗青梅都想翻白眼了,梁师傅要是知道她把这些好品相的干货卖到普通店里,肯定要生气的。

    方家父子听着罗青梅和罗青鸿的对话,已经懵掉了,他们口中的港岛是他们以为的那个港岛吗?

    他们碰上贵人了吗?

    父子俩有些恍惚,就听罗青梅问:“这样品质的干货,你们还有多少?”

    “四□□袋,现在寄存在火车站那边,如果不够,我们可以让人送上来。”男人语气激动地道。

    罗青梅给了罗青鸿一个眼神,示意他跟这对父子继续交流。

    罗青鸿拉着方家父子问东问西,才知道他们算晚上睡街上,就他们可以跟他挤一挤。

    这时候的人淳朴,父子俩也不觉得罗青鸿会害他们,感激不尽。

    第二天一大早,方家父子还想走路去火车站取货,罗青梅知道后,连忙告诉他们怎么坐公交车。

    真让他们步行,只怕到晚上都回不来。

    她从菜市场采购完,回来后跟王碧玉交代了下,就去邮局电话。

    不过她这次的运气不大好,花了快一个时才通电话。

    梁师傅一听罗青梅那得了好干货,见猎心喜,直言他都要了。

    罗青梅才模模糊糊知道,原来梁端为了让梁师傅高兴,特地开了一家酒楼,这不就需要干货吗?

    因为要加上其他的费用,干货的价格比不上港岛的,但是就大陆来,已经很高了。

    罗青梅有些羡慕,她的酒楼还没影子呢,梁师傅的酒楼就已经开起来了。

    她正想走到邮局门口,不由从方家父子身上想到了罗湾大队。

    她回来一年了,就跟大队长家写信联系过一次,要不发个电报问问?

    若是大队里也有农家产品需要售卖,她看能不能帮上忙。大队里多一点收入,大家这个年也能好过一点。

    方家父子把四□□袋的货搬回来,心里总算稳下来了,罗青梅心好,他们商量好了,走的时候,把最顶好、最少的货留给她。

    梁师傅那边的动作很快,齐家安先联系上了罗青梅,让罗青梅验货,完后列一张单子发电报过去。

    之后钱会邮寄过来,运输队会有人上门取货,运送到粤省,到了粤省,自然有梁家的人会接收。

    前前后后,罗青梅花了好几天把这个事儿办好。

    方家父子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他们拿到了比他们预想多很多的钱。

    他们把预留的干货给了罗青梅,还偷偷留了二十块钱红包。罗青梅留了他们的地址,若是港岛那边满意,以后他们就不需要担心销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