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章 决定办厂
大家并没有在红安食品厂上的事情多聊, 话题很快就转到了开元食品厂的广告上。
到广告,大家的情绪都有些高,那可是上电视啊!
这一个广告并不是很长, 主是蓝泡泡和肉酱,至于大牛牛和花生酱,只出现在末尾的两秒内。
这年头电视上的广告并不多, 电视和报纸的公信力还是比较强的。
过了一个年,一张张订单犹如雪花一般朝开元食品厂飞来。
因为这个广告,东梁市的领导班子对开元食品厂非常重视, 许多政策给开了绿灯。
若是开元食品厂能做出名声来,那他们东梁市总算有个比较能拿得出手的厂子了。
店里聊得热闹, 外头的街道上也热闹, 今年政府在南华寺、东华街两个地方办了灯会。
罗青梅也在店门口挂了一些灯笼,还跟其他店家一样弄了不少灯谜。
每一家的灯谜的奖品并不一样,大方点的奖品就好点, 气点的,奖品就抠点。
反正这个灯谜主要是挣个人气, 给元宵添几分热闹。
罗青梅弄的灯谜奖品是奶茶,里头加的是木薯圆子。
秦志杰自告奋勇来帮忙,王桓州吃得差不多,也跑出去帮忙。
整条街的孩子最先跑来罗青梅和秦家酥饼, 身为街坊邻居, 他们最清楚这两家的奖品是什么,那可都是好吃的呀!
秦家酥饼的灯谜奖品是一片面包, 有的孩子就抱着这个想法, 两家灯谜各猜中一个,一碗奶茶一片面包, 多美啊!
除了孩子,一些年轻人也忍不住驻足猜谜,毕竟奖品真的不错,自己不吃,带给家里孩也是行的。
大家吃得太饱,干脆就到街上散步,顺便看看其他家的灯谜。
罗青梅看了下,她准备的灯谜一共二十个,这才猜中了五个,猜中的孩子兴奋得满脸通红,准备再接再厉。
走着走着,大家就散开了,罗青梅回头一看,发现何在言跟在自己身后。
何在言抬头看着天上的那轮圆月,笑着:“今天真热闹,以前的元宵可没这样。”
一整条街上都是在看灯、猜灯谜的人。
“以后会越来越好的。”罗青梅笑着。
何在言看着她的笑脸,心里微微一动,又联想到这个节日的另外一层意思,他面上不由一热。
罗青梅了一个嗝,她捂住嘴,有些不好意思。
走到南华寺那边,人更多了,花灯也更好看。
不过为了以防着火,每个花灯的体积都不是特别大,没隔几步都会有个水缸或是水桶,里头装了满满的水。
“你觉得今年的政策会进一步放松吗?”罗青梅心地避开迎面走来的人,问一旁的何在言。
“会,而且上头鼓励创业,会给予一定的支持。”何在言点头,“你考虑好了?”
“今年我算再进一批生产线
和机器,若是你也有算,就一起购买,价格会更合算。”
现在工厂里的生产线已经不够用了,而且机器一直不停运转,损耗也大。
罗青梅有点犹豫,何在言的这个提议确实很诱人,但对于自己来,这确实是个比较冒进的挑战。
短短的一会儿,她想了许多。
“行。”罗青梅想,若是失败了,大不了从头再来呗。
她曾经也什么都没有,但只要她学会的东西还在,那就是自己立身的根本。
何在言听到罗青梅肯定的回答,高兴地咧开了嘴。
“我可以帮你联系上头,带着你跑一跑一些程序。”何在言,“如果速度足够快,不定还能拿到去粤省交流会的名额。”
何在言并不担心罗青梅自己办厂之后,对开元的事儿就甩手不管了。
“那就借你吉言了。”罗青梅笑着。
她想了想:“不过,我目前是不可能弄起一个专业的研究团队,或许跟市里的研究所合作是不是会更好?”
“这可以让开元的研究团队帮忙,我想他们很乐意多拿一份工资的。”
罗青梅诧异:“开元不需要他们帮忙吗?”
“开元暂时不研发新品,他们现在主要任务还是研究添加剂、检验成品,活儿很轻松的。”
何在言毫不在意地把丘少铭等人给卖了。
青梅出的谜语都是前世的,也跟厨房、食材有关,对于孩子来太难了些,倒是那些年轻人猜中了好几个,惹得几个孩子的瞪视。
等罗青梅他们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三个谜语了,还留下来猜的孩只剩下两个。
都是这街上的孩子,大家熟得很,罗青梅就没催他们回去。
元宵过后,罗青梅开始忙起来,跟着何在言跑了好几个地方,最后就在开元食品厂再过去几百米的地方买了一块地,另外盖厂房。
这就比预计要花的钱多了。
但这是前期的投资,是必须的,但同时,她也由“万元户”变成了“负翁”。
罗青梅这个事儿都没让其他人知道,她连续几天东奔西走,人瘦了许多,但是眼睛特别明亮。
正月底,李超越跑来美味店找罗青梅。
他点了一份肉卷面,然后缠着罗青梅讲话。
起初李超越都是一些不着边际的话,等到一碗面快吃完的时候,他叹了口气:“我过两天就要离开东梁市了,你真的不能赏脸出去玩一趟吗?”
罗青梅有些诧异,只:“那祝你一路顺风,前程远大。”
“我就知道。”李超越苦笑了一下,捧起碗喝汤,整张脸都被碗给遮住了。
过了好一会,他放下碗,笑嘻嘻地:“听你买了一块地要盖工厂,是算做什么?”
“你知道了。”罗青梅诧异了下,笑着,“总要拼一把不是吗?”
这个时代对女性的限制依然有,但好歹更有自由,不是吗
?
李超越点点头:“确实是,那我也要拼一把了。”
“青梅,希望我们交流会上见。”
李超越付了钱,双手插在裤兜里晃悠着出了美味店。
到了门口,他拿出□□镜戴上,抬头看着天上的太阳,心里有些酸,却罕见地有了一丝斗志。
人家一个女孩子都敢想敢做,他一个大男人怕什么,没了红安食品厂,并不代表他成了废物一个。
希望他们下次再见,彼此都事业有成,辉煌灿烂。
李超越后来的话,罗青梅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她太忙了。
店里的事儿她渐渐放手给王碧玉,在征求了她的意见后,决定再请个人帮忙。
王碧玉现在已经不是以往那个畏畏缩缩的女孩,她自信了许多。
得知自己要被任为店长,工资大涨,她不由深吸了一口气,发誓要好好干,绝不辜负罗青梅对自己的期望。
正月过去,进入了二月,罗青梅想起了大伯家的孙子满月,开始准备满月礼。
除了两块柔软的棉布,罗青梅还托人买了奶粉,亲手做了几个寓意很好的菜。
初四这天早上,罗青梅把准备好的食篮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其他东西放到前面的车篮里,开始往家里走。
罗大伯家非常热闹,他和大伯母脸上笑得合不拢嘴,毕竟这是他们家的第一个孙辈。
罗青梅跟他们了声招呼,拿着东西直接就进了许爱琴的房间。
屋子里的味道并不是很好,罗青梅微微皱了下眉头,见许爱琴已经洗漱,整个人看着精神许多。
“青梅,来就来,怎么还带这么多东西?”许爱琴着,但对那两块布却是爱不释手,这可是上好的精梳棉,价格高不,也不好买。
“这是奶粉。”罗青梅笑着,“等宝宝大了后,可以添着给他吃。”
“奶粉?过年你不是送了一瓶,那一瓶还没喝呢。”许爱琴奇怪地问。
罗青梅有些哭笑不得:“堂嫂,那不是奶粉,那是我做的糊糊,这么的宝宝不能喝的。”
“你堂哥的,我也没去看。”许爱琴有些不好意思。
罗青梅开食篮,指着里头的几个碗盘:“我特地给做的,希望宝宝健健康康长大。”
“哇,好漂亮。”许爱琴看着那几个碗盘,其中一碗应该是糯米饭,一样是用花生、莲子等做的,但颜色、形状就特别看。
罗青梅了一会话,见许爱琴娘家人过来,就回到隔壁。
不过很不凑巧,她碰上了罗青兰。
罗青兰看到罗青梅,脸色不由僵了下。
罗青梅权当没看见,看着扑到自己身边的两个侄子,干脆带着他们出去玩。
等满月酒喝完,罗青梅没有久留,带着大伯母给红鸡蛋和面线,匆匆忙忙地走了。
晚上,许爱琴跟罗文章罗青梅送的东西时,忍不住:“青梅送的的东西也太贵重了,要不我们另外再备一份礼给她?”
“不用,她的一番心意。过一阵子,我看有什么果子,给她送两筐。”
罗文章摇摇头,他想到自己得到的消息,不由有些神色复杂,没想到他们罗家最有魄力和胆色的反而是罗青梅这个女孩子。
“这样成吗?”许爱琴抱着儿子低声问。
“青梅喜欢的。”罗文章低声,“再了,青梅可是要干大事的人,不会计较这一些的。”
许爱琴诧异地看了罗文章一眼:“你是得了什么消息吗?”两人都是虽然同一体系,但是在不同部门,他这话,肯定是知道点什么。
“青梅要办厂子。”罗文章低声,他恰好经手了一点文件,“你可别跟别人。”
“放心。”许爱琴点头,这个别人指的是谁,他们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