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 章 激动
这天晚上, 罗青梅留在了梁家,她把带来的东西都从行李袋拿出来。
因为天气原因, 她带了自己做的比较好存放的肉酱和脆萝卜、酸菜,还有秦家的几样招牌酥饼。
这一些东西并不贵,特别是酸菜这些,梁师傅和梁师母都会做,但罗青梅带来的不一样,它们带有东梁市的味道,多少能抚慰两个老人的思乡之心。
梁师傅和梁师母夸赞了罗青梅的手艺, 酥饼也舍不得一次性吃完, 留了大半放冰箱里, 他们算好了, 第二天一起带罗青梅去品尝港岛这边的特色菜肴。
至于何在言,他吃过饭后, 就由梁家的司机送去了袁伍在港岛的住处。
袁伍见只有何在言过来, 他不由挑了下眉:“老板没一起来?”
“她留在梁家陪陪两位老人家。”何在言接过袁伍递过来的罐装啤酒, 在他的对面坐下。
“看来你的发展很不错, 才一年就要扩大生产了。”袁伍点了一根烟, 他果然没看错人。
“有机会就要抓住,若是错过, 以后就要花费更大的力气。”何在言灌了一口啤酒, “以后还要请五哥多多关照。”
袁伍翘起二郎腿,吐出几个烟圈:“我能照顾你的有限, 还是你自己的本事。”
他自然是愿意提携有脑子有本事的人, 这有助于自己在以后创立属于自己的人脉和集团。
何在言很清楚自己和袁伍之间的关系, 聊了几句,他拒绝了五哥要带他出去酒吧浪的提议, 算去逛港岛的商场。
他想知道,冰海露在港岛的销量、评价如何。
袁伍有些无语,但也能理解何在言的想法,就电话派了个人领着何在言去商场转转。
相比何在言,罗青梅就轻松多了,由齐家安开车,在梁师傅和梁师母带领下,她几乎转变了整个港岛。
港岛的沿海和乡村,其实跟大陆没太大的差别,这这里的高楼大厦、以及隐藏在里头的美食并不少。
她尝过盆菜,吃过栗米斑块,以及各种特色的粤式菜肴,更有国外传入的炸鸡、汉堡等等。
便宜的、贵的,各种风味,让罗青梅的味蕾经过了一番洗礼。
短短两天的时间,罗青梅吃了不少东西,整张脸都圆了不少,同时,她也收集了不少的配料,比如芝士。
等到要回去,罗青梅的袋子里就被塞得满满的。
基本都是梁师母准备的,护手霜、口红、裙子之类的,她希望罗青梅不要一直围着灶台转,多学会扮自己。
不过行李袋里最受罗青梅珍视的还是他们这一些天游玩的照片。
照片是齐家安找人加急洗出来的,还特地塑封过。
罗青梅特地挑了几张梁师傅和梁师母的合影,这是要给陈大先和林友谊的。
她来港岛都没跟他们两人,若是不帮着带点啥,她也有些不好意思。
梁师傅对于
两个徒弟的选择并不怎么意外,不过他还是写了两封信托罗青梅带回去。
走的时候,梁师傅和梁师母站在门口目送着车子走远。
罗青梅不停朝后看,看着两位老人家的身影,不知道怎么的,心里酸酸的,眼睛有点难受。
回到粤省,罗青梅还有些晃神,两边的城市发展程度差得有点远。
不过接下来她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想这一些,她跟着何在言在粤省好几个地方跑,期间还跟着吃了几次饭局。
有一些事情,只有去做去了解,才知道那里头的条条道道,这做生意还真的不简单。
花了几天的时间,生产线和机器都谈了下来,罗青松总算松了口气。
她在宾馆睡了半天,这才起来出去逛街,准备采购一些礼物,同时再进一批。
粤省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这一边的出版社很是繁荣,印刷的书籍种类最多,港岛、宝岛的书都不少见。
一番采购,罗青梅带出来的钱都花得差不多,回去的火车上,她开始琢磨赚钱的事儿,准备把串串摆起来。
现在卖串串的摊子并不少,不过罗青梅倒是不怕,做这种东西,重要的还是味道。
回到东梁市的时候,正碰上下雨,何在言叫了三轮车,帮着罗青梅把东西都送回店。
他婉拒了罗青梅留下吃饭的邀请,带上半只卤鸡、三条五香肉卷,赶着回家看两位老人。
今年两位老人的身体状况都不如往年,他有些担心。
王碧玉帮着罗青梅把东西搬进粗储藏室,然后张罗着给她煮面。
新请的帮工同样是个女孩,叫刘玲侨,刚满十八岁,是附近某一个知青在乡下的女儿,现在住在王碧玉家。
对此,罗青梅没什么,这个刘玲侨干活很勤快,就是跟那锯嘴葫芦似的,半天都不吭一声。
吃了面,罗青梅整个人暖和起来,准备把新买的书整理一下,再搬到陈婆子那。
结果刘玲侨力气大得很,一个人就把这些书一趟搬过去了。
白梦见罗青梅新买了书,连忙拿出标签贴、牛皮纸等材料来包书皮。
“白梦,你真的不去看看大夫吗?”罗青梅这次回来,发现白梦的脸色更差了。
白梦正在撕标签,听到这话,不由愣了下:“不用,我挺好的。”
罗青梅皱着眉:“你确定?”
“我会没事的。”白梦抬头朝罗青梅露出一个勉强的笑容。
罗青梅没再劝,回到店里,她想了想:“碧玉,今天你回去,看跟白梦家的人聊聊,她的情况我看不是很对劲。”
“罗姐,这个事儿不一定成,白梦家的人拗不过她的。”王碧玉皱着眉,有些为难地。
“反正你把话带到就是了。”罗青梅着进入储藏室开冰箱,看到里头的东西塞得满满的。
她一一翻出来,发现有两只乌鸡,两根排骨,以及若干的鸭胗鸭肠。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前面那些东西她走前都是没有的。
“罗姐,那乌鸡是一位同志送来,他是你堂哥。排骨是青鸿哥买的。”王碧玉忙解释道,这些可都不是她买的。
罗姐不在的这段时间,她可把账都记得清清楚楚的,绝对没有买其他的东西。
罗青梅闻言有些意外,罗文章给自己送乌鸡?他送乌鸡做什么?
罗青梅转念一想,就把这个事儿抛到了脑后。她骑着自行车,先往菜市场跑了一趟,把信和东西给林友谊送去。
林友谊听罗青梅去了港岛,羡慕得眼睛都红了,他也想去看师父啊!
罗青梅趁着两口子看信的工夫,骑着自行车先走了,她还得跑一趟开元食品厂,把另一份给陈大先送去。
在食品厂的食堂那,她碰到了金厂长。
金厂长见到罗青梅一点都不意外,还笑眯眯地招呼:“罗,好久不见。”
罗青梅有些诧异,她知道何在言不在的这段时间,工厂是由副厂长负责的,但没想到副厂长是已经退休的金厂长。
金厂长做事比较保守,负责生产的事儿倒是正好。
“金厂长好。”罗青梅把东西递给一旁的陈大先,“这是梁师傅托我带给你的。”
陈大先“蹭”的一下子站起来,圆乎乎的脸上满是激动:“青梅,你见到师父了?”
他着开始转圈圈,捏着信也不拆开,嘴里碎碎念着:“早知道你要去见师父,我弄点东西让你带去啊!我好想他老人家。”
金厂长笑眯眯地:“大先,你快拆开,看信上都了什么。”
“罗,梁师傅的身体还好吗?他们一家子团圆,可算是苦尽甘来了。”
“挺好的。”罗青梅挑着些事了下。
刚完,陈大先就捏着信纸又哭又笑:“师父还要考我的功夫,骗人,他都去港岛了。”
“等我们东梁市发展得好了,梁师傅就回来了。梁师傅可是了,你们要是退步了,他板子还在呢。”
金厂长哈哈一笑:“这确实是你们师父会的话。”他摸了摸口袋里的钢笔,突然想给梁师傅写信了。
他还以为梁师傅不回来了,看来自己也得好好活着,他还等着吃爆炒大肠呢。
陈大先很高兴,留罗青梅在食堂吃晚饭。
罗青梅拒绝了,下雨天,太晚回去路上不是很安全。
“行,你路上心,改天我请你吃饭。”
陈大先把罗青梅送到门口,回到食堂,就看到金厂长正拿着照片在看。
“看着真精神。”金厂长低声,“老天有眼啊!”
陈大先把照片拿回来,心地收进信封里,他奇怪地:“青梅都回来了,怎么厂长没来厂里?”
“刚才应该问下罗的。”金厂长也,他手头正好有文件需要何在言签字。
而此时,何在言却在医院里,他回家才发现,两个老人都发烧了。
何爷爷病得比较重,何奶奶有轻微的低烧,可她的记忆有点问题,这么多年又被宠着,压根不怎么懂得照顾人。
何在言急了,当即就把三轮车推出来,放进去两床被子,再把老人抱进去,急忙往医院去。
他一个人在医院里跑上跑下的,心里懊恼无比,当初他就不应该听爷爷的话,要坚持请个保姆的。
好在老人的病情不是很严重,并未发展成肺炎,不过在何在言的坚持下,依然是住院观察一晚。
另一边,黑八下班回来,见何家大门锁着,他吓了一大跳,下雨天,两位老人去哪了?
他着急得跟没头苍蝇似的,碰上许久没话的邱爱婷,忍不住向她求救。
邱爱婷听了也着急了,带着邱爱宏一家家邻居敲门去问,才知道两位老人生病了,何在言带着两位老人去医院了。
三人忙往医院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