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5 章 试菜
培养一个徒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找到一个合适的徒弟更难。
虽然店里每天人来人往的,但罗青梅并算让这一些人帮忙介绍,但光靠自己寻找的话,也不那么容易。
在一次于春阳过来的时候,罗青梅就跟他老人家请教,如何找到合适的徒弟。
面对这个问题,于春阳不由沉默了,他好像也没有什么经验可以给罗青梅的。
他收想收徒弟就收了,根本就没有什么条条框框。
“收徒弟这个事看缘分吧。”于春阳咳了一声,“有的人要求严苛,没达到自己的要求就不收,我就没考虑那么多。”
罗青梅给于春阳添了茶:“您就
不担心收的徒弟学艺不精坏了您的名声吗?”
“反正能学多少是徒弟的事,我作为师父,也不过是领他们进门而已。厨艺这一道,要研习的路长着呢,哪有一直手把手教的道理。”
于春阳想到自己那几个馋嘴徒弟,不由哼了声:“他们自己不学,上哪吃好吃的?指望别人还不如自己做,是不?”
罗青梅不由笑了,于春阳这的也有道理:“您的也有道理。”
“反正你不要急,你还年轻,收徒的事可以慢慢来。”顿了顿,于春阳添了一句,“对于那些主动送上门的亲朋,你不必勉强自己收下。”
牵扯到亲戚关系,就会多许多没有必要的麻烦。
“多谢于师傅提醒。”罗青梅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就进厨房关了火。
于春阳吸了吸鼻子:“你做粉蒸肉。”
“是的,做的五香味的,您尝尝。”罗青梅把菜放到桌上,又进厨房拿了筷子和碟子。
“跟你的五香肉卷味道明显不同,你另外调的五香粉。”于春阳看着眼前这道粉蒸肉,一片片裹着米粉的五花肉有次序地交叠着,形成漂亮的半圆形。
罗青梅采用了扣蒸的方法,而且事先调好味,不需要在装盘前继续加工。
“是的,我本来算做蒜香蒸肉的,但试做出来的味道都不行,我就改成了这道五香蒸肉。”
于春阳夹起一片肉细细品尝,五花肉经过长时间的蒸煮,肥而不腻,鲜嫩可口。
“我觉得,你可以试着增加半分五香粉,少一分酱油,腌肉的时间可以再长一点。”
罗青梅自己也吃了一片肉,口中的味道再结合于春阳的建议,她心里就有数了,“我用的酱油并非自己调制过的,酱香味确实偏重了。”
也只有于春阳这样的老师傅才能给出这么仔细的建议了。
“一个大厨,他用的油、盐、酱、醋定然是调制过的,有时候越是简单的菜肴,于最基础的调味料反而要求越高。”
“您得是。”因着店的客户主要是普通人,所以罗青梅是不可能在这方面下很多功夫的,成本太高。
于春阳又吃了两片肉就放下了筷子,“后天
我要试做新菜,你有空就来东方饭店试吃。”
跟罗青梅交流,他感觉自己又找到了做新菜的灵感和乐趣。
“找个人结伴来,路上安全些。”于春阳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
罗青梅可不是他那群糙徒弟,还是注意点好。
“好。”罗青梅很是期待,于春阳的手艺,肯定在自己之上。
至于结伴的人选,不用想,肯定是何在言了,今年开元厂里新招了人,他也有了助理,就没那么忙了。
到了约好的时间,罗青梅和何在言骑着自行车就出发了。
初夏,东梁市的夜晚还比较凉,但人们已没那么早入睡。
今年的政策明显又宽松了,市里多开了一家电影院,曾经风靡一时的舞厅又光明正大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而从港台流入的音乐流传的范围更广了。
两人骑着自行车,绕了一段路到了东方饭店的后门,何在言上前敲门,门很快就开了。
“快请进,师父你们今晚会过来,一直在等着呢。”
董关好后门,带着两人进了后厨。
这时东方饭店的客人并不多,没有需要于春阳亲自做的菜,他正在专心处理食材。
罗青梅和何在言站在厨房门口跟于春阳了个招呼,就到一旁的休息间等着。
董给他们送了茶水和一叠点心,他声地问:“老板,你什么时候再做烤鸭?”
罗青梅笑了笑:“估计要入秋后了。”
董闻言一脸遗憾:“还得好几个月呢。”
“你知道于师傅今晚要做什么菜吗?”罗青梅有些好奇,她还真不知道于春阳擅长什么类型、派别的菜。
董摇摇头:“老板先喝茶,我做事去了。”
何在言看着人走了,给罗青梅倒了一杯茶,“你很好奇?”
“嗯,我听于师傅很厉害,在东梁市的厨艺界里都是数得上前三的人。”倒是梁师傅无声无息的,挺让人遗憾的。
“之前和客户应酬,我来东方酒饭店吃过。”何在言,“饭店主淮扬菜,刀工高超摆盘精致,味道咸甜适中,比较追求食物本味。”
“不过为了融合入当地,饭店里不少菜都做了相应改良,也做其他派系的一些菜。”
“我以前跟萱姐聊天,她跟我细数了我们华国的几大菜系,还有一些没什么名气的派别。”
罗青梅回忆起以前的事,满眼怀念,“那时候我就想,有没有一天,我可以吃遍所有的菜系,我这无门无派能否在厨艺界挤上一点位置。”
“你一定可以的。”何在言想了想,“下个月你不是要去海市喝喜酒,我正好也要去一趟,我带你去吃好吃的。”
“海市因为历史关系,曾经汇聚了各派菜式、无数名厨,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那边比东梁市还要繁华。”
罗青梅笑得眼睛眼睛都眯了起来:“这可是你的啊,到时可别忘了。”
“答应你
的事我不会忘。”何在言抬手摸了摸她的头,“这次去海市,也正式拜访下我爷爷奶奶吧,他们想见你很久了。”
罗青梅几乎没有怎么犹豫就答应了,在她看来,迟早要到这一天的,见了他的家长,也意味着她得带他见罗家人。
但一想到后面这一件事,她就觉得头疼,但愿不会再出什么幺蛾子吧。
两人着话,于春阳就出来了,他看了窃窃私语的两人一眼,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罗青梅了声招呼,她嗅到到了一股很细微的味道,有点熟悉,她不确定地问:“于师傅,您做的菜用了梅汁吗?”
于春阳抬眼看罗青梅:“你鼻子倒是挺灵的。”
罗青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也是瞎猜的。”
于春阳喝了两杯茶就走了,不一会,桌上的茶水和点心就被撤下去,送上来几副碗筷,几道凉菜,一个黑色的陶罐,最后是于春阳亲自端上来的两盘菜。
这两盘菜让人惊艳的地方在于他们的摆盘造型一模一样,但是一道是油炸的,一道是清蒸的。
何在言看着这一桌的菜,略有些惊讶,“于师傅,这都不是你常做的菜色吧?”
特别是他还看到其中一道菜含有辣椒。
于春阳眉头舒展了一些,点头:“确实是。”
“我的厨艺多年卡在一个瓶颈,此次与青梅交流,突然有所感悟,其他派系的菜依然有我能学习的地方,我不应该过于执着。”
罗青梅惊讶地看着于春阳,她是真的不知道于春阳陷入瓶颈,只以为对方喜欢品尝美食而已,两人的交谈也很平常啊!
“来,尝尝这两道菜,我还没给它们取名。”于春阳指着他最后端上来的两道菜。
罗青梅看了过去,这两盘菜的碗沿是荷叶状的青菜,底部用的不知是什么食材片成薄片,摆成荷花的形状。
油炸的这一盘正中间,是一朵朵撒着白芝麻的淡黄色荷花。
细看,会发现那些荷花都是用肉雕成的、油炸后定型的,酱汁并不那么浓稠,且清透,滚在荷花上,就像是雨水浸染过一般。
而另一盘清蒸的,正中间的荷花不知道是用什么植物雕刻而成,呈淡淡的粉色,漂浮在清汤中,几缕葱丝在汤中浮沉。
罗青梅无意间瞅了一眼,看到了隐藏在汤中若隐若现的红丝,她瞬间想到了锦鲤。
“于师傅,这两道菜做得真美!”虽然还未品尝,但罗青梅觉得自己的视觉已经得到了巨大的享受。
色香味俱全,摆盘放在最前面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罗青梅夹了一块肉,入口脆嫩,酱汁却是梅子的酸甜,她很惊讶,再去吃摆盘的花瓣,发现竟然是酸萝卜,酸甜可口。
两种不同的酸甜菜摆在一个盘里,竟然一点都不冲突。
罗青梅赞不绝口,极力推荐何在言尝尝这道菜,然后她把注意力放到了清蒸的这一盘上。
她夹起中间粉色的荷花,入口清淡微甜的滋味让她一些惊讶,这是山药?
她又去夹那白色的花瓣,发现这竟然是茭白。
她做茭白还真从未想过要用清蒸的,还是局限太多了。
于春阳看着两个年轻惊讶的神色,脸上的表情柔和了许多:“看来这道菜的做法是成功的。”
“无论是味道还是构思,都太精巧了,吃这样的菜,这才是享受!”何在言佩服地。
罗青梅笑了笑:“于师傅,我刚才想到了一个名字,名为白玉双莲,您觉得呢?”
于春阳垂眸想了想,拍掌道:“正合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