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0 章 结局

A+A-

    罗青梅离开东梁市之前, 见到了王碧玉。

    她是一个人过来的, 相比几年前的苗条姑娘, 王碧玉现在就跟吹了气球一样胖了非常多。

    实话, 要不是王碧玉自己开口, 罗青梅还真没认出她来。

    “罗姐,对不起。”一见面, 王碧玉就弯腰道歉。

    罗青梅眨了下眼, 拍了拍王碧玉的肩膀:“对不起我什么?”

    王碧玉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我离婚后,那锅卤水没能成功拿回来,还让那男人知道了每次要添加的配料。”

    罗青梅还以为是什么事呢,“这没事, 那只是个普通的卤味方子,能翻起的浪花也有限。”

    “我不甘心。”王碧玉低声,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仔细挑选的丈夫会包藏祸心。

    “你已经离婚了, 前面有更好的前程,何苦回顾那个泥潭呢?”罗青梅, “你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没必要为过去而后悔、怨恨。”

    “罗姐,我……”

    “不那些, 你有什么算?留在东梁市, 还是跟我去海市,重新开始。”罗青梅手下还是缺人的,王碧玉是做熟了的, 用起来比较顺手。

    王碧玉犹豫了下:“我可能跟桓州一道,他想出来创业。”

    罗青梅一听就明白了,心里有些可惜,没再多劝,“加油,未来的生活更美好。”

    从东梁市回海市,梁师傅的精神差了不少,听了以前的熟识的老友或早已过世,或受病痛折磨,他心里都不好受。

    罗青梅察觉到了,一颗心不由提了起来,生怕梁师傅郁结在心。

    她想了想,让飞飞和菁菁去逗他老人家开心,同时算找一点事转移老人家的注意力。

    于是,翡翠厨艺班就此成立了。

    这个厨艺班分了好几种,面点、西点、冷菜、热菜等。

    如今大家的观念开放,以前那种亦父亦母的师徒模式少见了,倒都成了师生关系。

    梁师傅被罗青梅弄起当老师,他想着自己没事做,挺无聊的,也就去了。

    然后他发现,这样的厨艺班,跟他想象的有点不一样,已经很少人能狠下心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联系基本功了。

    老人家失望的同时,却忍不住想在其中找几个苗子好好培养,不收徒,就是想为百味楼预备厨师。

    罗青梅看着梁师傅的精神头又回来了,心里不由松了口气。

    同时,已经离开有段时间的药膳,再次出现在餐桌上,有梁师母盯着,倒不怕梁师傅不吃。

    翡翠厨艺班里除了梁师傅、罗青梅两位老师,还有点心铺里的几个待了很多年的老师傅。

    如果百味楼里有厨师愿意授业解惑,罗青梅也是欢迎的,可惜的是,绝大部分厨师除了自己的徒弟,都没算当老师。

    不过罗青梅收的三个徒弟,有空就会来厨艺班上一两节课。

    丁蔓蔓擅长汤,海对面点,而艾元就会全面一点,三位老师年轻,有好处也有坏处,但不得不,给予了不少学员信心。

    百味楼的模式比较新奇,其他酒楼想要跟风,但是一算成本,又觉得偏高,值得作罢。

    倒是有那么两三家大酒店的,采用了这个模式,不过他们中西餐兼营,走的并不是平民路线,影响不那么大。

    百味楼生意好,其他酒楼的生意就要差,有的就在菜上下功夫,出名气,丝毫不必百味楼差。

    也有的人不知道上哪听到翡翠厨艺班是罗青梅开的,一些大厨就把自己的徒弟给派过来学习。

    一时之间,整个海市的饮食圈子都活泛起来,发掘出各种新的菜色,每家酒楼有每家的特色,并不去模仿别家的菜色。

    这样的结果,最高兴的莫过于海市的那一些老饕了,吃了这家还有那家,不是肚子装不下,而是口袋不允许啊!

    而随着翡翠厨艺班的学生结业,他们有的进入了酒店的后厨,有的自己开了家店,也有的为家里人烹调可口的食物。

    翡翠厨艺班渐渐有了名声,而海市的街头巷陌里,不断有新的馆子出现。

    若是有人问一句,就会发现,有不少厨师都出自翡翠厨艺班。

    然而让梁师傅和罗青梅遗憾的是,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吃苦,潜心来学习他们身上的所有本领了,只愿学上几手,能够生活就满足了。

    罗青梅翻看着翡翠厨艺班的流水,还有学员的情况,不由叹了口气,她真的不嫌徒弟多的。

    车子停在了齐家武馆前,罗青梅下了车,准备接了菁菁后绕去学接飞飞,最后去接正读高三的艾元。

    等罗青梅进了武馆,就发现菁菁无聊地蹲在墙角画圈圈,另一边是馆主和一位看着有些仙风道骨的老人家。

    “妈妈。”菁菁看到罗青梅,马上飞奔到她的怀里,“妈妈,你这回给我带的是什么好吃的?”

    她嗅着鼻子,想从罗青梅身上的味道,分辨出今天的点心。

    齐馆主朝罗青梅走过来:“何夫人,有件关于菁菁的事,能谈谈吗?”

    罗青梅心里有些疑惑,“是菁菁闯祸了吗?”

    到了屋里,齐馆主给罗青梅介绍他身边的老者:“这是我的师叔陈子木,目前在武当山修行,他见菁菁根骨好,悟性佳,想收她为徒弟。”

    罗青梅有些讶异地看了一旁的老者一眼,“这事比较重大,我没法为菁菁做决定。”

    不菁菁的意愿是什么,何在言的想法呢?当徒弟肯定是辛苦的,罗青梅自己都舍不得。

    陈子木轻声:“菁菁年纪还,大部分时间我会留在海市教她,以中医和武术为主。不过每年会有两到三个月,要带她到山上闭关修习。”

    罗青梅轻轻拍了拍菁菁的头,什么话都没。

    菁菁还无忧无虑的,对于有人看上自己当徒弟的事儿一点都没放在心上,满心眼都是吃的。

    等接了飞飞,他一上车,就敏锐地察觉到罗青梅的情绪,“妈,怎么了吗?”

    罗青梅摸摸他的头,“回去再。”

    等接了艾元,回到家里,罗青梅就进了厨房,阿姨已经把该准备的东西准备好了,没一会,几道热气腾腾的菜就摆上了饭桌。

    干煸四季豆、爆炒鸭胗、丝瓜酿豆腐虾仁、红烧鸡块、凉拌韭菜黄豆芽,以及紫菜蛋花汤。

    吃着饭,罗青梅就起了陈子木要收菁菁当徒弟的事。

    几乎是她一把事情出口,除了何在言,家里人都出声反对了。

    菁菁是家里最的孩子,从宠到大,被送去练武,梁师傅和梁师母已经心疼得不行了。

    现在再让菁菁拜师,那要学的东西不是更多、要求更严格了吗?

    罗青梅看了何在言一眼,她早就知道两位老人会反对,然而艾元和飞飞倒是出乎她的意外,竟然也是不支持的。

    何在言:“我觉得能学到真本事,就算吃苦又如何?不别的,就是厨艺,能不下苦功吗?”

    罗青梅看了眼拿着汤匙大口大口吃饭的菁菁,她估计还没反应过来啥事。

    梁师傅黑着脸没话,梁师母想了想:“让我们先看看那位先生吧。”

    总得聊几句,探一探底,毕竟现在骗子那么多。

    隔天,一家子就去了齐家武馆,见到了陈子木,梁师傅和对方谈了很久,最后是笑着走出来的。

    陈子木的医术高,梁师傅和梁师母都有吃药膳,但是对于两人的身体来,效力还是泰迪。

    他另外给两位老人开药,建议他们随他上武当山休养,正好也能看着菁菁。

    不过几天的工夫,本来最反对的两位老人,反而改变了主意,收拾了东西,带着菁菁随陈子木去了武当山。

    女儿去学艺,罗青梅心里是不舍的,心里也有点空落落的,毕竟这些年,她放在菁菁身上的注意力确实比较多。

    飞飞嘴巴比较挑食,好做并不只只有罗青梅做的他才吃得下,否则罗青梅更要苦恼了。

    百味楼和点心铺发展良好,工厂也有人专门负责,至于翡翠厨艺班,在罗青梅固定时间去一趟就行了,但感觉生活上一下子少了什么,变得无趣起来。

    何在言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私底下算了算,自从他们结婚后,除了那一回出国旅游,似乎再也没有单独出去的机会了。

    如今两位老人上武当山调养身体,还带走了菁菁,而留在家里的飞飞和艾元都是听话的,有阿姨照看着,他们两人完全可以把手中的工作放下,再出去玩一玩。

    再了,罗青鸿和艾怡婉都在海市,他们也能会帮忙照看的。

    何在言暗暗找人收集了一些有名的美食店家信息,算带着罗青梅全国走过一遍,品尝美食,切磋厨艺。

    他想,这应该才是罗青梅最喜欢的事吧!

    吃完晚饭,天气有点闷热,罗青梅无视了大厅里放着的电视,坐到花园里乘凉。

    不一会,何在言拿着一瓶花露水出来,递给了罗青梅一个笔记本。

    “这是什么?”罗青梅疑惑地抬头。

    “你看看。”何在言眼神飘了下,要是他了就没意思了。

    罗青梅翻开一看,竟然是一份美食地图,它记录了从海市往北边出发,途径的城市,有哪些有名的老店或是厨师或是特色菜肴。

    她惊喜地抬头,就捕捉到何在言眼底的不好意思,“我们两个出去玩?”

    何在言点头:“我们也很多年没有单独出游了,不如安排一下,我们去全国走一走吧,许多地方的饮食和烹调方式都挺有特色的。”

    “好。”罗青梅合上笔记本,高兴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她往椅子边上侧了侧,伸手拉住何在言的手稍微一用力,让他也坐到自己身边。

    藤椅比较宽大,但坐了两个人显得拥挤,何在言调整了下位置,把罗青梅抱在怀中,翻着笔记本,起了他的日程安排。

    罗青梅时不时问两句,两人和谐又亲密。

    飞飞本来要出来喊父母吃水果的,一看两人的亲密的样子,不由缩回了脚步,淡定地跟艾元他们现在不想吃。

    罗青梅和何在言安排得很好,然而他们没想到,艾元和飞飞听了他们的计划后,发觉时间在暑假,就想跟上。

    飞飞是想吃,艾元是想去长见识,他明年就高考,重心放在学习上,但并不代表他要把厨艺抛下了。

    何在言有些郁闷,但和罗青梅商量之后,还是拍板把两人给带上了,孩子确实需要出去长见识。

    他们从海市出发,坐上绿皮火车,一路往北,有时按着计划去想要的城市,有的时候随便找个地方下站,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饮食习惯。

    有一回,他们碰上了当地人举办宴席,这引起了艾元的兴趣,他开始手机起着方面的信息。

    两个月的时间,罗青梅他们到达最北方的城市,尝到了前苏国的异域风味,品到了隔着一江的邻国特色饮食。

    而后他们从东北出发,到了蒙区,见识了草原的辽阔、牛马成群的壮观,体验了马上驰骋的豪爽、品尝到原汁原味的肉食。

    从蒙区到京市,罗青梅他们特地去拜访了许言萱,再次品尝了一遍老京城有名的美食。

    许言萱如今已是三家公司的老总,日常忙碌,和罗青梅的联系不频繁,感情却不淡。

    叙旧之后,探索美食的步伐并未停下,罗青梅一行人继续朝西行。

    这一路上,放松了心情,又见识更多食材的处理方式,感悟自是不一般。

    变化最大的自然是艾元了,两个月的暑假一结束,他和飞飞先回海市,罗青梅和何在言自是继续他们的行程。

    没有了两个孩子,他们的旅程就不用考虑太多,完全随心所欲。

    等到冬至,何在言和罗青梅几乎把全国的所有城市都转了一遍,从粤省北上,路过杭城,他们特地去看了王碧玉母女。

    王桓州和秦志杰以前就合伙捣鼓做些生意,上班几年后,又一起辞职,如今合伙开了旅游公司。

    王碧玉也当起了老板娘,开了几家糖水店,专门卖冰饮,生意很是不错。

    卤味、做五香等手艺是还在,却已经生疏了。

    罗青梅并不在意这些,王碧玉生活得好,这就足够了。

    再回到海市,一切似乎没变,但似乎又有哪里不同了。

    艾元参加高考,以他的成绩,本可以去京大清大的,不过他选择留在了海市。

    此后,罗青梅和何在言外出的次数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两人的感情相比以前更好了。

    也许他们会因为看法不同而争吵,因为子女而烦心,为老人的离去而伤心,但这就是所有类似而普通的生活。

    日子看似一成不变,但合适的人,永远存在的美味可口的食物,在一起怎么也不会厌烦的生活,或许这就是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