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沉冤昭雪1
结束后,楚娇随着楚墨临夫妇一起离开,三人走在御花园中。
楚墨临笑道:原本还,若是有什么是,瑾禾只管沉默就好,让我来,如今看来,倒是瞧了瑾禾了。
夏瑾禾笑道:娘娘们一言一语都是冲着我来的,便是我不想开口,也是不成的。
楚娇道:我如今倒是捉摸不透淑妃的意思了,她这到底是想让文娇莹进明德宫,还是不想。
楚墨临眸色微沉:只怕她的心思不简单,今日处处敲打我,文娇莹是文太师的掌上明珠,若是我求娶文娇莹,再加上兵部尚书的助力,这皇位便是唾可得。
所以,淑妃是看出了端王父子的心思了。楚娇道,转而一想又觉得不对,若是淑妃看出来了,皇祖父怎么会看不出来?
楚墨临摇摇头,夏瑾禾乍听之下眼中尽是震惊,不过短短的时间内就消化了兄妹二人的话。
你们是,端王父子也想抢夺皇位?出口,竟然十分平静。
楚墨临赞赏地看了夏瑾禾一眼:皇孙妃果真聪明沉稳。
夏瑾禾不好意思地笑笑,楚娇没好气地道:咱们先正事行不行?我知道二哥二嫂新婚甜蜜,可是这是外面,妹妹还在这儿呢。
夏瑾禾更不好意思了,楚墨临抱歉地笑笑。
三人正走着,楚娇却突然停下了。
我明白了!
楚墨临和夏瑾禾疑惑地看着她。
一定是文太师,要开始战队了,我就今日淑妃的态度奇怪,从前楚晚临定亲的时候,淑妃对许月如是极其厌恶的,今日的态度,是想让文娇莹进明德宫,却又不是非进不可,想来是文家派人与淑妃商量过了,若是二哥你不愿意,文家就要支持端王父子了。
楚墨临和夏瑾禾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出了沉重焦灼。
夏瑾禾想了想:殿下,你是否有心这个位子?
罢又看着楚娇问出了同样的话。
兄妹二人没想到她会这么直接,楚墨临一时沉默下来,无心,是假的。
可是楚娇回来了,他是父王的嫡出,大齐也是可以立女帝的,皇祖父态度不明,但是如今与妹妹相比,他的心性智谋都处于下风。
相信皇祖父也看出来了,若是妹妹有心皇位,那他便希望渺茫。
娇娇,你若是有心,二哥定会好好辅佐你。楚墨临似是下了极大的决心。
楚娇失笑:二哥,你不必如此,我无心皇位,只想天下太平,游山玩水,一生逍遥自在。
楚墨临有些惊讶。
二哥,我和大哥都无心皇权,继承皇位的,只能是你,必须是你,端王父子本就是皇祖父过继的孩子,他们心深沉,心狠辣,将来必定是不会为百姓考虑的,只有二哥你,既有皇祖父的仁慈,也有果敢。
楚墨临和夏瑾禾对视一眼,又看向楚娇。
楚娇笑道:二哥,我们不是夺皇位,而是拿到本该就属于我们的东西。
夏瑾禾道:皇祖父一定是支持我们的,我们就全力对付端王父子就好。
楚墨临告假两天就回到证道司,如今许家的案子,楚晚临的案子堆在一起,十分忙碌。
到次日上朝,楚墨临一宿未睡,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
按外婆的法,楚景临出,也就是这几天了。
齐泰殿上
楚墨临到的时候,楚景临已经站在前面了,正和工部尚书陆频低头话,见他来了,微笑着示意,随后又与陆频谈笑起来。
尚书令袁大人走了过来:
二殿下看上去气色不太好。
楚墨临笑笑:这段日子事情繁多,忙碌了些。
罗侍中上前道:二殿下新婚两日就回了证道司,岂不是太匆忙,怎么也得等到多了今日啊,今日可是二皇孙妃回门的日子。
楚墨临这才想起来,有些懊恼:若非罗大人提醒,本殿都忘了。
此时夏大人走了过来,楚晚临连忙上前谢罪:岳丈!
夏大人有些惊讶:二殿下怎的今日就来上朝了?
楚墨临惭愧道:许家之事未完,今日需禀报皇祖父,便来了,待下朝后,便带着瑾禾回去看望二老。
夏大人不觉得生气,反倒赞许地点头:不急,二殿下忙于朝政,想来也是前两日陪着瑾禾,将事情都堆积在了昨日,瞧着气色不好,想来是昨晚都没睡觉。
楚墨临笑笑:今日回门,就住在夏府,好好歇息两日。
正着话,元帝便来了。
待其他人报告了一些事情之后,楚墨临瞧着楚景临还没动静,正要上前,就听得门口传来一声高呼:皇上,端王求见。
元帝眼底闪过一丝暗色:宣!
宣端王进殿——!太监高声喊。
紧接着,两道身影就出现在殿门口,端王高大的身躯倚在瑕奴身上,瑕奴吃力地扶着端王进来。
端王穿着天青色宽袖袍,里面是深绿色衣袍,走几步就要停下来喘口气,半盏茶的路程,生生走了两盏茶的功夫。
大殿里静悄悄的,所有人都在观察着端王。
端王拿着帕捂着嘴,时不时清咳一声,脸色虚白,看上去十分虚弱。
楚景临走上前扶住端王。
端王和瑕奴跪下给元帝行礼,元帝道:阿宁,你病弱至此,该在府中好好休息,有什么事让景临前来禀报就是,何须亲自前来。
着,便遣人给端王赐座。
端王吃力地谢了恩,便坐在了一边的座椅上。
夏大人看着端王身边的瑕奴,只觉得身影有些熟悉,群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
端王咳嗽几声,虚弱地道:父皇,儿臣有要事禀告,景临年纪还,此事事关重大,儿臣不放心呐。
元帝眉角微扬,道:何事?
端王环视殿內众人一圈,最后在江瑜的脸上停留了片刻。
江瑜心中一跳,有些不好的预感。
果然,端王叹了口气道:此事,是与南柏王府,江氏有关。
此话一出,许多大臣的脸上都出现了疑惑之色。
端王接着道:不知父皇是否记得,二十多年前的越州之乱?
此话一出,群臣顿时面面相觑,议论纷纷。
元帝的脸色也沉了下来。
大齐皇室经历几代君主,叛乱少有,这越州之乱,是大齐建朝以来最大的叛乱,主将明颂德所带领的军队,十五万人在越州起兵,端王受命镇压,士兵和百姓死伤惨重。
十五万叛军全部歼灭于越州,越州直到现在,似乎还蒙着一股阴森的气息。
当初涉及明颂德叛乱的一干人,有的被发配流放,就在前些日子,儿臣听到一些传闻,当年,明颂德的长子明鸿,当时出事时,他的妻子身在京城,留下了一个遗腹子。
这一下,朝堂上瞬间就炸开了锅。
明颂德之乱造成多少人流离失所,妻离子散,直到现在,许多人提起明颂德,依旧恨得牙痒痒。
阿宁,当初明颂德之案,已经全部伏诛,如何还会有什么遗腹子?元帝面色彻底沉了下来。
元帝一话,下面就安静下来了,众臣心翼翼地观察着元帝的脸色。
父皇,儿臣一时听到也是不信的,可是又心想,还是谨慎些好,于是派人去查,果真查出来一些东西。端王了几句话,似乎是体力不支,帕捂着嘴又是一阵咳嗽。
群臣看着元帝沉的几乎滴水的脸色,大气都不敢出。
当初明鸿的夫人,与现今南柏王妃,是帕交!端王接着道,儿臣查到,明鸿的夫人死前,拼死生下了孩子,将孩子交给了江家,南柏王妃抚养。
此话一出,江瑜怒气冲冲地道:端王爷,您话得有证据,你江家窝藏叛贼之后,可有证据?
端王慢慢道:江世子,不要着急,本王已经派人拿下了你二弟江珏,稍后就会有证据呈上来。
江瑜心一颤:你
阿珏被抓了,端王这显然是有意冲着江家来的,若是落到他里,江珏还有命吗。
江瑜悲愤地走到殿前跪下:陛下,江家虽是异姓,但历代都忠心于皇室,如今遭人平白污蔑,端王更是直接抓走了二弟江珏,若是查出来,江家是清白的,还请皇上严惩端王。
着江瑜便重重地磕了个头。
楚景临道:江世子,你别着急,我父王一定是搜集好了证据才出拿人的,你放心,江家历代都忠君爱国的,不会有事。
傅云归上前缓缓道:不如端王爷先把证据,人证呈上来,皇上一一查过再。
端王父子交换了一个眼神,有些拿不准傅云归此话的意思。
傅云归微微一笑:听王爷和世子的话,你们认为这遗腹子是江珏二公子,可是大家心中都有数,这么多年,江家一直都是兢兢业业,南柏王恪尽职守,江家从未出过一丝半点的差错,我想,若事情是真的,那么江珏二公子,必定不会坐以待毙,等着端王上门抓人。
楚景临父子交换了一个眼神,傅云归这话可就耐人深思了,江家早不出事,晚不出事,偏偏就在楚晚临出事,端王回京之后,窝藏反贼之子的事情被揭露,还是由端王亲自上殿揭露的。
傅云归接着道:何况端王的封地在秦州,而叛流放,则是去大齐北部边境的荒漠之地,叛乱又发生在越州,这种谣言怎么会千里迢迢传到秦州去,这实在奇怪。
端王咬牙,好一个伶牙俐齿的傅云归。
此时再看殿中,有些大臣的眸光之中已然带上了异色。
此事的矛头无疑是对准江家的,元帝的目光也逐渐耐人寻味起来。
端王叹口气:或许就是从哪里传出的谣言,一传十,十传百,来也不是在秦州听的,是在回程路上,略有耳闻,这才留了些心思。
皇祖父,我们在这里讨论,也没什么意义,不如穿上证据和人证来?
元帝眸色深沉: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