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第 51 章 宋秩的小发明
白梨梨是个脚踏实地的姑娘。
她没啥野心、也没啥梦想, 就想一家子挤成一窝,热热闹闹的,相亲相爱的过日子。
可是——
现在她有了飞上枝头的机会, 还是妹妹让给她的。
梨梨特别的不安。
她觉得她不应该侵占妹妹的东西……
但她也知道, 傻妹妹恢复智力才一年, 虽然现在很聪明, 但某些地方还是很幼稚的。别是父母舍不得让桃桃远行, 就是梨梨自己, 也舍不得让桃桃去那么远的地方。
桃桃毕竟还, 万一有人欺负她可怎么办?
于是, 梨梨逐一看向自己的家人。
但见父母、嫂子,妹妹们全都朝她投以肯定、赞许、支持的目光?
尤其是桃桃,她瞪着一双美丽纯澈的眼,紧张地看着梨梨, 生怕梨梨不答应似的。
在这一瞬间,梨梨心头陡然生起了对未知未来的向往。
——如果一直呆在村里, 她会像其他的农家姑娘一样, 按部就班的嫁人、生子。可她太爱自己的家了, 并不想嫁出去, 也没兴趣融入别人的家庭。
可如果她去了城里工作……
至少在未来几年里、至少在工作转正之前,可以不用考虑结婚?
那么就让她在这几年的时间里, 好好闯出一片新天地!
梨梨心头生出了一丝企盼。
她深呼吸,朝着许经理点头,“许叔叔, 谢谢您给我这个机会,我、我愿意试一试!”
许经理欣慰地点点头。
冯科长和秦叔也交换了一个满意的眼神。
然后许经理和白正乾就开始谈起了供销合作。
白正乾想多推广一些村里产的各种山货、农副产品;许经理和冯科长一个儿劲儿的想压价。双方你来我往,讲到口水干, 又从晌午一直讲到天黑,真真儿是你方一斤一斤的磨,我方一分一分的压……
一直到讲到夜里十点多,双方终于敲定了未来三年的供销合同。
如意村按季度向松城火车站国营饭店提供生猪,和各种时令山货,如春天的菌子、甜竹笋、干香菇、干白菊、茶叶、和每季三种时令蔬菜等,国营饭店按照双方已经敲定的价格予以采购,并且按季度付款。
白正乾唰唰唰就写好了合同,递给了许经理,许经理认真仔细地看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这才压低了声音道:“白书记,您是个爽快人,我也就……不藏着掖着了的,那个炖肉香草?”
白正乾也压低声音,“这个咱们就不写在合同上了,总之,每个季度我给你发三斤干货过去……这玩意一块就够一大锅的,三斤管三个月一点问题都没有!要是你们用得快,也不要紧,捎个话给我就好,我再给你捎过去!”
许经理想了想,“那咱俩对个暗号……”
猛然看到面前的陶杯里又被续上了满满一杯菊花茶,许经理道:“如果我缺货了,就托人给您带话,我想喝桃桃沏的茶了,怎么样?”
白正乾大笑,“没问题!”
许经理又压低了声音,千万交代,“那这炖肉香草的事儿,您可得替我瞒着点儿,尤其是县委国营饭店……我不怕跟您,如意村距离县城太远,毕竟有个运输成本在,就我和您谈定的这价格,我在县城附近就能找到差不离儿的货源……”
“所以我丑话讲前头,万一县委国营饭店也用上了这炖肉香草,那我们的合作就……”
白正乾,“许经理您放心!我们也担心这玩意儿漏露出去被其他的村子知道了,以后我们就少了一条供销的渠道……所以啊,咱两边都把这个好好的瞒住,好不好?”
许经理点点头。
夜深了,其他的村干部和宗老们告辞离开。
白正乾则把许经理等人安顿在宋秩屋里地铺,毕竟他住的那西屋,当初起新屋的时候,就预备着是给一家子住的,十分宽敞。
第二天一早,桃桃姐妹早早起来,为许经理等人准备随时可拎走的一些东西。
——用布口装好的二斤晒干了又切碎了的炖肉香草,一大筐各式干货,如香菇、笋干、白菊、唐丽人新制的茶叶、另外还有七八斤刚从枝头摘下来的青翠葡萄。
那边桃桃和杏杏忙着准备东西,这边梨梨就忙着做早饭,同时还用陶罐蒸了三罐米饭,并且每一个陶罐里放几片半肥瘦的腊肉,等到米饭蒸熟,梨梨再煎了三个鸡蛋,也放进陶罐里,最后又放了一撮腌菜、一丁点儿虾子辣酱在陶罐里,最后盖上了盖子。
庭院里,许经理等人正在吃梨梨做的早饭。
——汤面条配素菜饺子。
汤是昨天剩下的火锅汤,鲜得很;面条是梨梨早起揉面做的,洁白肥软又弹牙;每人的碗里都有四只不同素馅的饺子,分别是:酸豆角荸荠饺、荠菜腐竹饺、木耳胡萝卜饺和腌菜丝瓜饺子。
一大碗面条连汤带水的,外加四个胖乎乎的饺子,虽然都是素馅儿,但搭配惊艳,味道各有不同,再佐以香醋、芝麻油、香葱粒儿和菌子辣酱,实是太好吃啦!
吃得许经理他们乐呵呵的。
当然了,能顺利拿到炖肉香草,才是他们一众最大的收获。
在临走的时候,梨梨又拿出了三个装着蒸饭的陶罐,用稻草给绑结实在,也放在那个大筐里,对许经理一众人道:“许叔、秦叔、冯叔,从咱们这儿回县城得搭一整天的车,这三罐饭你们留在半路上吃,总好过饿着肚子。”
秦叔看了一眼那三个陶罐,笑问,“梨梨啊你也太大方啦,这三个陶罐,我们就这么拿走了?”
梨梨笑道:“这陶罐是自己烧制的,不经用所以也不值钱……您几位吃完饭就扔了吧,不值什么的。”
——这种陶罐是如意村的村民自己烧制的,目的是外出远途做工时、因中午赶不回来而兜饭用的。当然也可以用桐叶包饭,但桐叶几乎没有保温效果。用这种陶罐兜饭,一大早弄点儿热饭菜进去,做工做到晌午时,还能吃上微温的饭,当然最好。
又因为土质不太合适、做工粗糙、而且是低温烧制,陶罐的质量不太好,最多只能反复用上四五回,它自己就会裂……
所以那村民每年都一次性做上一窑,烧上三四百只陶罐存放起来,然后与其他人以物易物。
平时有出远门需求的人,就拿一棵大白菜、半斤干辣椒什么的去和他换几个回来就是。
秦叔却再次受到启发。
他呆呆地盯着那三个陶罐,心想——他们饭店就在火车站附近啊!当然往来的旅人们想带饭上火车,多数都是自备铝制饭盒的。但不排除有人紧急出门,又不想吃火车餐车上的食物啊!临时买一个铝制饭盒、比一顿饭还贵!如果他们饭店能用很低廉的价格买到这种一次性使用的陶罐呢?
他用陶罐来蒸饭,一直放在蒸笼上,保证饭随时都是热的,然后炒上一锅菜、用锅盆装着,加在煤炉子上隔水温着。这样无论赶路的客人何时来买,只要菜添在陶罐里,立刻就能卖出一份热乎乎的饭菜。
上供销社去买一个铝制饭盒,最便宜的也要三角钱。
只要每一套陶罐的成本控制在两分钱以内,他就可以做出一角五分钱的一罐饭,一个素菜再送点儿腌菜;二角钱的饭菜一肉一素加腌菜;二角五分钱的饭菜二肉一素……
谁不想在临上火车前,上火车站饭店买一罐饭菜,然后舒舒服服、热乎乎地吃上一顿好的?而且这是火车站饭店独特的优势,县委饭店就是想跟风、也不会有人让他们那儿去买!
秦叔的眼睛再次变得亮晶晶的!
桃桃一看秦叔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了。
她及时道:“秦叔,这陶罐您就别跟我们买了,不适合!您啊,就在县城附近找人烧制吧。您也别我们傻,不会挣钱。实在是,该挣的钱我们当然想挣,但实在不合适的话,就不要勉强。”
——主要是这种陶罐的质量确实不行,如意村又距离县城太远。一是运费划不来、一是路上的破损率无法估计。
秦叔很是感动,道:“桃桃啊,你们……太好了!”
他叹道:“真是不出门就不知道出门的难处,我们饭店还就在火车站旁呢,本来就占据天然的好条件,可惜在过去,我们一点儿都没有考虑到自己的优点啊!”
“这倒好,出了一趟门,从你们这儿学到了那么多的经验……桃桃、梨梨啊,真是多谢你们了!”秦叔感叹地道。
接下来,许经理又和梨梨约好了她去城里报到的时间——
姐妹几个和宋秩就送了许经理一众离开。
送走了许经理一众,姐妹们都高兴坏了!
桃桃杏杏兴奋地把梨梨围在中间,叽叽呱呱的——
“三姐,你可要好好干,争取早点儿转正呀!”
“三姐你上城里去的时候得把书带上,虽然有了工作,可学习也不能落下!”
“三姐你可以和竹子做伴儿了,我和竹子的那些合作,你要帮我多盯着点呀!”
“三姐三姐,你去了城里可别轻易找对象,得让爸妈替你好好把关……”
“要死了你们,我去城里干事业,可不是去找对象的!”
突然间,有人惊呼——
“什么?白梨梨你……你要去城里工作了?”
姐妹几个抬头一看,颜娜倩不知何时钻了出来,有可能把她们的话给听了个七七八八?
杏杏特别讨厌颜娜倩,就瞪了她一眼,道:“狗子,你干嘛偷听我们讲话?”
颜娜倩一愣,“你、你我是……”
“狗啊!”杏杏大声道,“你不是很想当我们家的狗吗?”
颜娜倩气急败坏,“你!”
她本想好好教训一下这个白杏杏,可转念一想,听白梨梨去城里工作才是要紧事,于是也就懒得理会杏杏,笑着问梨梨,“梨梨,你真要去城里工作了?你怎么办到的啊……”
结果桃桃和杏杏拉着梨梨就跑——
“三姐别理她,她是坏人!”
“我们快跑!”
颜娜倩眼睁睁看着白家的姐妹们嘻嘻哈哈地跑了……
正想去追,落在姐妹们身后的宋秩突然喊了她一声,“颜娜倩?”
颜娜倩咬唇站定,换上一副温婉的笑容,转头看向宋秩,笑颜如花,“宋秩哥,你总算是愿好好和我句话了。”
宋秩,“我只是想提醒你,别人不想理你的时候,不要犯贱贴上去,很掉价。”
颜娜倩:……
宋秩面无表情地走了。
颜娜倩气苦。
——要不是你迟迟不愿意走剧情和我结婚,我犯得着拿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吗?
却姐妹几个回到家中,唐丽人正在喜气洋洋地给梨梨收拾行李。
“这天气一天冷似一天的,我得去一趟吉祥村,找你们大舅母买点儿棉花,给我梨梨一床新被子!夜里睡得暖和、白天才有劲儿好好干活!红豆黄豆,这几天你俩有空还去捞点儿鱼虾回来呗,我给你们三姑做点儿虾子辣酱去……不过你俩也得注意啊,别下水,现在的水冷!你俩只能站在岸边捞捞……蕙儿啊你帮梨梨收拾一下衣裳,把家里没有补丁的衣裳全都给拿出来,让梨梨挑,她爱哪件就让她拿哪一件!哎桃桃你回来了啊,你再受受累,给你三姐裁两身好衣裳出来呗!杏子你给你三姐几样好看的头绳啊……”
众人啼笑皆非。
梨梨嗔怪道:“妈!我下个月才去!还有十来天呢!”
唐丽人,“你懂个屁啊,要早点儿准备才妥当!”
梨梨:……
虽然捱了一顿骂,但她心里甜丝丝的,既期盼又有些不安。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梨梨卯足了劲儿的拼命干家务活,只想着以后她离了家,想再帮家里一把也帮不上了,现在能多干点儿活,那就多干一点儿。
本村的主要粮食作物丰收过后,如意村陷入一片喜气洋洋。
如今天降一笔与国营饭店的供销合同?
村委贴立刻出了告示,宣布了一批劳作任务,并且让大家即日上岗!
有些脑瓜子灵泛的村民们听到供销合同的内容,再着盘算噼里啪啦的一算账……
乖乖!
这个供销合同可不得了,能让村里的每一户人家,每季度至少拿到十五块钱的收入!
一时间,人人干劲儿十足,个个恨不得天天都有12分工可做!
村民们再一次陷入忙碌之中。
有奉命去别的村寨买了猪崽儿羊崽儿来圈养的、有替生产队开菜地种菜的、有上密林里去拖朽木回来发香菇的、有去后山抢时间收野生茶叶的……
不过,这不是正经农活,岗位有限。抢到了岗位的,高高兴兴上岗挣工分去了,迟了一步没抢到的,哀声叹气。
白正乾没受伤之前,也是个干农活的好手。
他受伤以后,农活是干不了了,索性就一心钻研村里的一些事务。
正好上回桃桃在村干部和宗老们的面前提起试验田的事儿,所以在这些日子里,其他的村干部领着村民们抢收,白正乾就和宗老们一直在商量这些事儿。
现在秋收顺利完成,白正乾一早发函给有关部门申请垦荒的批复也已经下来了,看着申请函上盖着大红印下的“同意”二字,白正乾只觉得浑身是劲!
于是他拿出早就已经检查过不知多次遍的开垦荒山详细计划,再次和村干部、生产队大队长组长、以及宗老们开了会,然后又在村委门口张贴了开工通知,呼吁大家有时间就来上工。
因为垦荒尚未纳入征粮计划,工分标准由村委自定,也不需要太多人去上工,所以这个得看村民自愿了。
村里人又沸腾了!
那些没赶上第一趟岗位发布的,赶紧来报名参加垦荒,生怕错过。
这么一来,原本已进入农闲的村子,再次热闹了起来。
——人人都想着距离过年还有三四个月的时间,不如多挣点儿工分,也好过个肥年呀!
白桃桃最近也很忙。
看到她提议的垦荒开水稻梯田,混养鲫鱼、禾花鱼、泥鳅什么的得到了批准,她心里很是高兴,就想方设法的思考,还能为村子做什么贡献。
想来想去,她也写了一份“如意村开展精神文明建议纲要”,列举出她将要开展的工作,然后想递交给她爸……
想了想,桃桃还是先把自己写的东西给了宋秩,“宋秩,你先帮我看看呗!”
桃桃爱学习,还勤于职,这是宋秩乐于见到的。
他当然很乐意帮她看看,仔细一看……
宋秩笑了。
桃桃皱眉,“你为什么笑?”
宋秩更加想笑。
——因为桃桃实在太可爱了!
他就笑得更大声了。
桃桃愈发怀疑——是不是她写得不好呀?
一把夺过自己的稿子,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她还是觉得自己写得很好啊!
宋秩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忍着笑意,温柔地道:“你写得很好,已经完全不需要我帮你修改了,拿去给你爸爸看吧,他会同意的。”
桃桃是有些半信半疑的。
但被他摸脑袋摸得很舒服……
她就晕头晕脑地跑去找白正乾,把自己写的材料递过去,“白书记,这是我给我自己定下的工作计划,请您看一看!如果您觉得还可以,请您早点儿给我二十斤大米!”
白正乾有些莫名其妙,接过女儿递过来的“材料”一看,差点儿笑喷了。
原来,桃桃写的“材料”,特别的口语化,行文活泼可爱,很像一篇稚气未脱的童话,却又偏偏……
白正乾面上的笑容减淡。
他盯着这份材料,陷入沉思,右手手指在桌上嗒啦嗒啦的轻敲。
片刻,白正乾让桃桃拿了纸笔过来,唰唰唰就重写了一份材料,递还给女儿,和蔼地道:“你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桃桃接过一看,第一反应就是:哇,这不就是思政书上的模式吗?每一句话都……好像在喊口号?再仔细一看,其实爸爸并没有做大的改动,跟她的报告内容完全一模一样?!
桃桃很聪明,马上就知道宋秩刚才为什么笑了,“爸爸,我写得……是不是很可笑?”
白正乾又看了女儿写的那一版,忍不住大笑,“哈哈哈哈哈哈!”
“爸爸!”桃桃都有点恼羞成怒了。
白正乾死命地憋住笑,“好了好了……不笑你了,一点儿也不可笑,就是很可爱,桃桃啊你把爸爸写的那一份誊抄一下,这一份原稿,爸爸要留起来作个纪念。”
“纪念?”
桃桃奇怪地问道:“纪念什么?”
白正乾又想笑了——纪念什么,以后等你长大了、结婚了、生了孩子了,我拿这个出来看看,回忆一下你的时候有多可爱……
不过,白正乾也不敢再轻易笑女儿了,就正色道:“这是我姑娘写的第一份汇报材料,那我当然是要留起来做个纪念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
桃桃释然,高高兴兴地拿着白正乾帮她改的稿子出去了……
走了两步她又想起来,赶紧问道:“爸爸,那你同意拨给我二十斤大米吗?”
其实白正乾是可以做得了这个主的。
但他主要是想在村干部和宗老们的面前晒一下他的宝贝女儿有多能干,于是就道:“得等你递交了材料给我,我再组织一下开会,大家商讨一下,如果大家都同意,这事儿就能定下来!”
桃桃有点担心,“那能定下来吗?哎,如果实在不同意的话……那我自己上山捡菌子吧,把菌子晒干了当成奖品也可以的。”
白正乾哪里舍得让女儿白做工!
“你赶紧誊抄去!”他催促女儿道。
桃桃赶快跑去誊抄了一份材料,重新交给爸爸,然后就忙自己的去了。
秋收过后,田地里的活计基本停了下来;有些特别勤劳的村民为了多挣工作,会继续上工劳作,所以割猪草、铲鸭屎这样的活计就成了香饽饽。
桃桃姐妹这几天都没有出去上工,她们在家处理当初唐丽人从城里捡回来的那些劳保手套。
——劳保手套上沾着或多或少的机油,看起来污秽、闻起来也有种让人感到很不愉快的机油味儿。
想清除手套上的这些油污,就得用苏粉先浸泡上一段时间。
至于为什么是使用苏而不是洗衣粉?
这是杏杏提供的妙招。
那杏杏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杏杏:死我也不会这是千禧年的世人发现的妙招呀!】
杏杏就支支唔唔。
桃桃很相信杏杏,就着唐丽人的名义,托人给镇上的赵医生带了话。没多久,赵医生果然请人带了一袋医用的苏粉过来。
姐妹们试着用苏粉稀释在水里,再浸泡那些染了重油污的劳保手套……
一两个时以后再拿出来搓一搓,污迹少的直接就洗干净了,污迹多的再多反复浸泡几次也能清洗掉!
一时间,院子里晾满了三四百双劳保白手套!
梨梨自知就快要离家了,每天都拼命的干活。
等到晒干了,姐妹们又仔细地将劳保手套拆了,挽成一束束的棉纱,再蘸湿水,晾在晒衣绳上——这么做,是因为刚把手套拆成棉线,这些棉线会卷曲得很厉害,再浸一次水,有利于让卷曲的棉纱线变得垂直一些。
等到浸过水的棉纱束被阴干以后,再检查一遍,如果还是卷曲得厉害、就再浸一次水,再阴干。
最后,就得到了雪白又垂直的白棉纱。
姐妹们又将一束束的白棉纱卷成线团儿,前期准备工作就完成啦!
接下来,就到了编织毛衣的过程。
唐丽人和谈凤蕙是会织毛衣的,梨梨也会,本来杏杏不会,不知怎么的又会了……
就桃桃一个人不会。
但桃桃的动手能力很强,盯着妈妈和大嫂用毛衣针结线、起针、扣圈、戳针,然后有样学样,居然也歪歪斜斜的开始了。
唐丽人给家里的女儿媳妇们都指派了任务:在一个月内,必须每人织两件毛衣出来。
——唐丽人为白正乾和南生各织一件。
——谈凤蕙先为自己和梨梨各织一件毛衣,回头等空下来再给冬生织一件。
——杏杏为自己和红豆黄豆各给一件。
——桃桃也要为自己和宋秩各织一件。
梨梨快要进城了,唐丽人没给她派任务。结果梨梨生了气,夜里关着门点了蜡烛赶夜工通宵不睡,三五天就给自己织了一件毛衣……还放话,接下来她要给妈妈再织一件毛衣,织不完就不进城了!
倒是乱了唐丽人的计划,又好笑又好气又心疼的。
时间紧,任务重。
女孩子们每天做完家务以后,就坐在院子里飞快地织毛衣……
宋秩也没闲着。
他之前过要给家里做一个洗衣桶。
——洗衣机的原理,就是密封桶内波轮旋转,带动水流使衣料摩擦。
如意村还没有通电,无法使用电机芯的洗衣机,但他可以做个简易版的脚踩式轴承洗衣桶,只要靠脚踩蹬板,就能达到电动洗衣机的波轮旋转效果,解放双手搓洗的功夫。
不过,秋收过后,生产队送了好多需要修补的农具过来,宋秩的铁铺忙得很。
饶是如此,他也还是抽空做了一个过来,教导桃桃姐妹怎么使用。
桃桃姐妹围着这个怪模怪样的洗衣桶,很是好奇——这明显是一只比寻常水桶大、但又比浴桶的木桶。桶底有三页像电风扇一样的铁扇,上面罩了两层间隔距有点儿大的铁网,木桶的外边儿,各有一个脚踏板,后头靠近底部的地方还有一个塞子?
宋秩手把手地教她们。
先将水倒入洗衣桶里,再倒点儿洗衣粉,然后把脏衣服也投进去,然后他就搬了张椅子坐在桶前,一只脚踩一个脚踏板。
他先是左脚踩动脚踏板,踩到底、桶里的三个圆型铁扇页就开始转动,四五秒钟以后铁扇页缓缓停下;然后他再换右脚踩动脚踏板,踩到底、桶里的三个圆型铁扇页就开始反方向转动,四五秒钟以后铁扇页缓缓停下……
与此同时,宋秩又讲解道:“两个脚踏板不能同时踩下,只能一边踩一次,而且要等扇页完全静止了以后再踩另外一边。毕竟咱们用料很糙,里头的轴承本来就是个坏的,是人家丢弃不要的废品,我捡了回来修好的……”
另外他又交代:一是得注意衣料不能掉下铁扇页那儿去,免得缠住了铁扇页,衣料就毁了。一是在洗衣的时候,红豆黄豆最好不要靠近,万一跌进桶里去可不是好玩的。
最后他又告诉女孩子们,用完了以后把木桶后头的塞子拔掉,桶里的洗衣水就泄了出来。
唐丽人也看了一眼,宣布:以后这个桶,只能用来洗全家人的外衣外裤,布料比较轻薄的内衣裤衩就自个儿洗澡的时候搓了吧!
姐妹仨都很兴奋,都来试了试。
不得不,确实可以解放了双手,而且掌握了规律以后,可以解放双手,拿着书本来看、或者背课文。
洗完带洗衣粉的这一遍,把衣裳拎干了捞出来,泄掉污水以后把塞子塞回去,再重新接水继续清洗,反复两遍以后差不多就洗好了。
只是,机洗的好像还是不如手洗的干净……
于是姐妹们又想出一个办法——比较脏的衣裳先单独堆木盆里用洗衣粉浸泡一晚上,第二天再一块儿洗。
这样洗出来的衣服,既干净、又不费力气。
姐妹们兴奋得叽叽呱呱,讨论着家里最辛苦的几件家务:一是挑水、一是洗衣、一是拾柴火做饭,现在一下子给解决了两样,实在是大大地减轻负担,能腾出精力干点儿别的,或是学习。
宋秩在一旁听了,又上了心。
——白梨梨即将离家,家务活不可避免的会落到桃桃身上,拾柴火做饭很辛苦?
那他就为桃桃改善生活条件!
城里人大多都是烧蜂窝煤,放在农村不现实。拾柴火来生火做饭是不可改变的,但也许他能改造一下家里的灶?让更省柴火,这样的话,本来天天要去上后山去拾柴火的,不定隔一天去一次就够了?
宋秩又开始了默默的研究。
转眼间,就到了梨梨离家进城务工的日子。
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全家人也抽出时间来,给梨梨置东西。
——唐丽人去隔壁村里收来了今年新丰收的棉花,请人了两床新棉被,教梨梨垫一床、盖一床,另外又用红豆黄豆捞回来的鱼虾做了几罐辣椒酱。
——另外就是桃桃和谈凤蕙合力为梨梨量身做了几件衣裳,一黑一蓝两条裤子,碎花衬衣一件,黑色棉布拼大红花色的新棉衣一件。另外桃桃还做了两件罩衣,一件花布一件黑的,可以罩在棉衣外头,防脏用的。
——杏杏做了几双鞋垫,了百十根头绳,又做了几副花布袖套什么的。
林林总总的东西,最后竟然了五个大包!
梨梨哀嚎,“我的天哪这么多,这么多东西怎么拿得走……”
桃桃忍俊不禁,“那你把石头烛台放下啊!城里有电灯,你拿这个去干啥?”
梨梨,“万一停电呢?再了,我可喜欢这个石头烛台了,它真好看!”
杏杏,“三姐,那几件旧衣就别带了吧,你过年不还要回来么,放几件衣裳在家里穿啊!”
梨梨,“不行,这几套衣裳穿着最舒服了,我想随着带着!”
谈凤蕙失笑,“你就像个搬家的花狸鼠一样!”
梨梨伤心了,有点想哭,“要是你们什么也不让我带,我会想家的……”
众人也有些难过。
“带带带!我姑娘想带啥都行!”
“那石头烛台你就带着吧,我不你了哈!”
“三姐你要是想家了你就看看我给你的头绳呗!”
“梨梨想家了就写信吧,虽然慢点儿,可一个月也能收到两回!”
就在众人的安慰之中,梨梨的泪水慢慢涌出了眼眶。
“爸,妈,我不在家的时候,你俩可要注意自个儿的身子啊!爸你要好好养病,别逞能。妈你也别太要强了,毕竟上了年纪,实在干不动8分工的,就干7分工呗,从别的地方贴补过来就好了……”
“桃桃杏杏,我不在家了,你俩可要出大力气了……要是有什么活计实在干不动的,就放着,等过来我来家了,我来干!”
“大嫂,爸妈年纪大了,桃桃杏杏还,这个家,要靠你了……”
“红豆黄豆,你们可以听话呀,好好学习,有能力就帮大人们干活,知道吗?”
“宋秩哥,家里的事儿,也麻烦你多看顾着……”
所有人的眼圈儿全都红了。
大清早的,一大家子就依依不舍地把梨梨送到了村口。
村里人已经全都听了,梨梨要去城里做工去了。
当然有人嫉妒,但更多的人持敬佩的态度,认为梨梨是因为太勤劳太能干了,才会被国营饭店选进城里去当临时工的。
所以当大伙儿看到即将远行的梨梨的,个个儿都争先恐后的和梨梨招呼——
“梨梨好争气哦!去了城里好好表现,给我们村争光呀!”
“梨梨真是能干,加油哦!”
“我们村里的年青人就应该像梨梨学习……”
“梨梨啊过年要回来哟!”
梨梨哭成了泪人儿。
唐丽人也哭了,从裤兜里掏出一迭票子,往梨梨手里塞,“儿啊,去了城里……可不比在家了,在那个地方啊,你坐个车要钱、喝口水要钱,你干什么都要钱哪!所以这个钱……你拿着哦!”
梨梨连忙摆手,“不不不!妈你已经给了我五十块钱了……再了我进城是去工作挣钱的,你怎么还给我钱呀?”
“妈怕你不够用!你拿着!拿着……你钱够用你就留着呗,那万一不够用呢?你拿着!快拿着……不拿妈就生气了!”唐丽人佯装摆出一副生气的面孔。
梨梨这才眼红红地攥住了母亲递过来的钱。
进城的班车到了。
宋秩爬上车顶,帮着把梨梨的几件大行李捆在了车顶上。
桃桃拉着梨梨的手,反复交代,“三姐你行李多,等到了城里下了车以后,你就守着行李,哪儿也别去。秦叔和竹子会来接你的,他们没到,你就别动,知道吗?”
梨梨含泪点头,上了车。
班车启动。
白梨梨驶向了她的辉煌未来。
颜娜倩远远地看着那一大家子簇拥着白梨梨上了班车,心里那叫一个气……
她就不信了,她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还竞争不过这些土里土气的乡下人?
哼,回城是必须的!
刚这么想着,颜娜倩就看到宋秩露出温柔的笑容,摸了摸白桃桃的头?
颜娜倩攥紧了拳头。
哼,宋秩,她也要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