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艰难的抉择
时候总是如此,年一过,春色便跟擦过的火柴似的,「嗖呼」亮了又灭掉,一切便又复归黑暗原貌。
牛家村的原貌倒是不黑暗,却也不算太过光明,大抵寻常的天。
高山市服装厂自从那次考核失败之后颓废了一阵子,却又挺快振作起来,照常接单子做衣裳,牛家村服装厂也能正常分上一点份额,做完后再正常拿钱,不用风吹日晒地到处扛布料找布票再卖衣裳,倒也安稳。
这日子这么无功无过地过着,很快到了三年联营的最后一年。
这三年里,牛家村服装厂众人由一开始的干劲十足恢复到后来的死水微澜,跟那石灰水池子里的青蛙似的,很快被煮的温温吞吞的,话都带上了几分傲气。
牛队长却是十分喜欢这个改变的,他就不是个热爱冒险的人,凡事中规中矩,可谓是中庸之道。
现在这日子,吃得饱穿的暖,不正是先前最渴盼的吗?
更何况,这三年他们成功挤掉了虎林村,他也如愿当上了大队书记,儿子五更是升上了高中,成绩也不错。
可以,他这日子过得十分悠哉。是以,他十分不理解牛槽的闷闷不乐。
“他这,还坐着?”牛队长抬眼,示意了一下窗外,朝着阿斌讲。
阿斌这两年过得也是挺好,花给他生了个大胖子,阿斌简直是要宠上天,可惜花恃宠而骄,脾气愈发娇纵,同阿斌他妈关系愈发地差,他夹在两边不得做人,受了不少气。
此番阿斌是来同牛队长汇报服装厂工作的,只是脸上挂了彩,正是他家那俩女人吵架,他劝架被挠的,瞧上去颇有些滑稽。
他却不当回事,嘿,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嘛,他已经过得算好了,这两年攒了些钱,还算学牛槽盖个洋房,同爸妈分家哩。
“嗯,这批货物开始一直这样子,也不知在愁什么。”阿斌老实回道。
牛队长鼻孔发出一声嗤,阿斌不晓得他在愁什么,他可晓得。
当即也不话,掀开铺就的白宣纸,蘸饱乌墨,挥笔落狼毫。
阿斌见牛队长这般模样,以为没啥事了,便准备走,却被叫住了:“将高山市厂送来的那份通知书给琴送过去。”
阿斌好奇凑过来,瞧见牛队长旁边书桌上那笔锋苍劲的字,呆了呆,抬起头瞧向牛队长:“这?”
牛队长扯了半边唇角,鼻孔发出声笑:“给他送去。”
阿斌于是照做,一路揣着那薄薄一张纸,心中五味陈杂的。
到了牛槽家,琴正在扯着大的芳芳,还要抱着的红红,累的头上全是汗。
阿斌瞧见赶紧拉过芳芳,好赖给琴腾了手。
却琴也是命苦,这些年生了俩娃,全是大姑娘,惹得牛槽父母看她愈发不顺眼,连俩姑娘也不帮忙带,琴只能成日在娃娃身上耗着,连厂子都不去了,本就不算好看的脸被岁月消耗了个七七八八,便是当年一身乡下姑娘难寻的书卷气也所剩无几,可算唏嘘。好在牛槽待她好,倒也不算白嫁。
“嫂子,吃过了没啊?”阿斌抱着芳芳,边拍边哄。
琴瞧着阿斌这熟悉的姿势,眼中闪过一丝落寞。他晓得阿斌是好好先生,成日里帮衬家务,花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快三十了瞧着还跟个姑娘似的。
婆婆跟乡人再看不顺眼又怎样,人家丈夫得力,谁能啥。
岁月的蒸腾里,琴渐渐也放下了一身清傲,开始羡慕起先前不曾入过眼的人和事。
“没呢。”琴完这话便不了,岔了话题,“阿斌你有事吗?”
起来,阿斌同牛槽接触多,她不在厂里后,阿斌倒是从未找过她,是以琴有些稀罕。
“嗯,牛队长让我来给你送东西的。”阿斌将揣了一路的那纸递给琴。
琴好奇接过:“这啥?”
话刚完,眼睛一下子睁大了。
居然是一张高山市服装厂学的入学通知。
“这是?”琴兴奋地举着入学通知。
“高山市厂的入学通知啊,好容易有个额子,牛队长让我送你的。”
阿斌有些羡慕,“也不晓得等我家以后捞不捞得着。”
便是阿斌儿子,他这羡慕倒也是有些道理,高山市现在正规好学校很少,基本上都是各个厂子办的,大多数孩子还是只能玩泥巴到八九岁找个村头的塞进去。
但是,正经学校到底有专门的老师,人们都觉得很洋气,孩子也能接受好的教育,家长还能腾出些手做别的,是以都挤破了脑袋想将孩子送去。因此,这个额子可是十分的珍贵。
“可是,这去了咋弄啊?”琴忽而又有些担忧。
阿斌晓得琴担忧什么,高山市毕竟远,他们在牛家村,孩子又,若是送过去便是见不着了,重点是城里也没个地儿安置。
可这话到一半琴便停了,她睁大眼瞧着阿斌,发现什么似的,阿斌重重点头:“嗯!”
“真的吗?”琴有些激动。
阿斌应和道:“自然是真的,否则市厂不可能单独给这么个学名额的。”
阿斌交代完便走了,琴则有些魂不守舍地忙着,喂鸡烧火,直待牛槽回来才恢复神智,「哐」地放下手上的柴火,将学的入学通知给牛槽。
“牛槽哥,你瞧。”琴将那大大的字朝着牛槽展示。
出乎她意料的是,牛槽竟然丝毫不当回事儿,只淡淡看了眼,“哦”了声,便转身进了堂屋。
琴不晓得他这是个什么反应,心里七上八下的,收拾好锅膛,将吃食全都端上去放好,才心翼翼地问出口:“牛槽哥,咋了?”
牛槽低头扒饭。
“你不愿意送芳芳过去?”琴试探道,给牛槽夹了一筷子韭菜炒鸡蛋,“我听,这意思怕是就要调你去高山市服装厂哩。”
没错,既然高山市服装厂给了芳芳学的名额,必然是动了将牛槽调过去的心思。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琴这般读书不少的女人必然是晓得个中道理的,当然是大力支持。届时他们一家四口悉数过去,不比待在这里强多了?
只是,琴没想到的是,牛槽并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