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开门大难题

A+A-

    江晚歌于是同牛槽了六子来后的行径,先是找了姑苏市服装厂的负责人,以叙旧为名头请人家喝了酒,而后又得出姑苏市厂现在有一些单子正在寻人做,便毛遂自荐了自个现在正在接单子,既然这般明确点出,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姑苏市负责人也不好拒绝,便给了六一个竞争机会,而后又含蓄指出,这些单子是跟着江氏大单的,他们得到的可能性不大,六子又再次以叙旧为名头找上他,他那会儿还以为牛槽过了来,热情接待,结果这子竟然是跟他那批尾单的事。

    那尾单是是跟着一批大单子的,实话他也不想接,挺繁琐,还赚不了多少钱,有人能接走也无所谓,但一般人不敢来找他竞争,怕得罪了他。是以,六子此番作为还是颇能让他另眼相看的。

    不过,若单单是这事儿倒也罢了,不至于他江晚歌评价一句「明智」,主要是六子离开时瞧见了他废弃厂房中的一些破旧机器,正好是牛槽当时瞧见的那批工业缝纫机。六子是晓得这个的,当时在姑苏市上课时曾经学习过。

    他那会儿也不吱声儿,问了迎送他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没多想,老实告知这批旧机器是想要处理掉的,厂子现下要上一批新机器,正是牛槽在上海看的这批,那这些老的占地方,江晚歌便想将这些机器给卖了。

    六子二话不折了回去,同江晚歌表达了想买这些机器的想法。

    江晚歌当时有些奇怪:“你舅不是去买新的了吗?你还要这些干什么?”

    六子抿唇,良久才道:“我舅节俭惯了,我怕他舍不得。”

    江晚歌对牛槽印象一直是挺有魄力的,觉得六子这想法过于多余,便拍了拍他肩膀:“等等吧,你舅瞧着那新机器,我不信他能挪得动步子。”

    六子还是不欲离开,脚上跟生了根似的。

    江晚歌见他这般倒有些无赖相,笑了笑:“别担心,你舅若是不买,你们发个电报给我,我将这批机器寄给你们成吧?”

    这批机器其实挺老了,但是还能用,总归是比普通的缝纫机效率要高上不少,只是有些零器件可能有问题,得花不少精力去修。

    他现在有钱,是懒得操这份心,想直接给收废品的卖了,直接给六子他们也不算什么。

    江晚歌觉得六子的想法着实是多余的,哪里晓得,人家那可是比他有先见之明多了。

    “你……”江晚歌指了牛槽半天,“我可你什么好。”

    真的是,从高山市到上海,两手空空地回来,人家六子,拿到了单子,用废品价赚到了一批机器,还见了姑娘。

    牛槽对于江晚歌的玩笑倒不在意,六子厉害他也开心,毕竟是他一手带大的。

    这次回见便这般结了,牛槽同六子一道回了去,随身带着的还有一批浩浩荡荡的机器。

    江晚歌目送着两人走远,眯眼待璀璨的光下那一高一矮两道身影走远。

    不知道为什么,他有种预感,他以后还会同这两人有更多的交集。

    彼时,或者两人主次关系会颠倒过来也不准。

    甚至,同他的关系也可能会颠倒过来。

    罢了,长江破浪会有时,英雄辈出的年代,谁主沉浮,各凭本事吧!多想无益。

    那边江晚歌继续开拓冬衣市场,这边牛槽跟六子满载而归,而另一头的牟头都愁大了,因为他根本招不到人。

    “人哩,人哩,来个人啊……”牟抱着脑袋,一头鸡窝般的发型,整个人瞧着都快炸了。

    牟天真地以为,他不用像牛槽跟六子般出去东奔西走,在家门口便能招到人,哪里晓得何止是家门口,他最后都跑到广陵市了,还是招不到人。

    无他,因为现在人生活条件好了起来,选择多了,而他们厂子的牌子都没起来,根本不可能有人愿意过来。

    牛槽跟六子回来时,牟正抓耳挠腮地在厂门口转悠,瞧着便行色匆匆的,跟猴狲似的,颇滑稽。

    “唉吆喂,大兄弟,你们咋就回来了啊……”牟见着两人便开始抹眼泪假意哭丧,“我这,我这没脸见你们啊……”

    牛槽就静静地看着他做戏,至于六,则笑盈盈瞧着他。

    “林哥,你是没招到人啊?”六点破。

    牟一把将手指上那点挤出来的眼屎挥了,昂首道:“招到了,咋没招到,我林哥出马当然马到成功!”

    罢,指着厂门边探出来的那两颗头:“喏,那不是?”

    六扭头看去,居然是凤儿跟定子。

    “厂长,我想跟着你一起学缝纫!”凤子见牛槽看过来,鼓起勇气从门后跳了出来,“我干活可利索了!”

    定子倒是犹犹豫豫的,瞧着并不是太愿意,但因着凤子这样儿,他便也硬着头皮拍胸脯了:“我,我也可以。”

    “你妈会同意吗?”六瞧了定子一眼,他妈为人功利市侩,不大可能同意定子来这什么都没有的服装厂。

    至于凤子,他姑父马宝家里有学校,高家村本身厂子也好,凤子家人更不可能同意。

    两人只当孩子信口雌黄,也没当真。现下既然回来了,自然不可能将所有压力担子放在牟身上,便开始四处招人,这一招发现牟还真是为难,确实不好招。

    最后,六子不得法,开始扒拉着地图,找那些个刚发了洪水,遭了天灾的地方,这些地儿流民比较多,兴许能招来些,只是可能需要提供住的地方。

    凤子晓得后睁着一双好看的大眼睛:“找安徽的啊,我跟我爸妈逃荒去过安徽,就是因为那边发洪水才回来的。”

    牛槽忽而想起,在陈光那单生意的时候也是因为将那批「残次品」捐给了所谓安徽逃难回来的老乡,莫不成现在还有?

    凤子瞧出了牛槽的疑问,眉眼间染上了些悲切:“有的,那边一直年成不好,年年都发洪水,有时候大,有时候而已。”

    想到他们便是因为洪水将一年辛苦劳作的粮食淹了才回来,还被家乡人嘲笑「侉子」,她心中便有些难过,她可喜欢安徽了,尤其是躺在树上采果子吃的那些时候,当真美好。

    “对了,我有办法招到人!”凤子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