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跌跌撞撞前行
可时代风口到处都是,能找得到风口还得有两把刷子啊,没有翅膀的猪,便是被风口带着飞起来,最后也会随着风力渐停被摔死。
六子自然是懂得这个道理的,当初看着傲牛起来眼红跟风的厂子,多少都已不复存在,湮灭于时代里,便是傲牛,现在也是改朝换代,原本的老根基算是他给舅舅养老的,也没什么业务了。
想要跟得上时代,不被社会所抛弃,能及时发现窗口只是最初的一环,后面步步都是惊心。
“目前国家对于环境越来越重视,重工业首先肯定是要被抛弃的产业,所以咱们旗下的所有工业机器都得换成无污染无排放的。”丁当拿着一沓调研资料同六子道,“但是除此之外,我倒是还有一个想法。”
“。”六子沉思。
他们目前是贷款到了,但是如何动用这笔钱,将高新科技产业发展起来,将这笔钱盘活起来,起到钱生钱的作用,是个技术性难题。
柳沉的投资公司也预拨了一笔钱给他,此外他还在四处奔波买地,准备大兴土木在高山市搞房地产产业,模仿「顶风雪国际」的模式,从内部员工推广开去,出房地产的江山。
彼时恰逢2011年,房地产行业已经不算是蓝海了,全国各地都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何止是投身其中的房地产商人以及各个地方的老板,但凡只要是在2008年买上一套房的,身家无不翻倍,赚钱可是非常容易。
大城市还由此诞生了不少的专业炒房客,比如上海、金陵等地。
随着房地产人的暴富,不少人眼红,跟风一涌而上,很快「房子」成了周围人口中不可缺少的话题,一切的一切都绕着房子转。
可是,也有不少人觉得害怕,毕竟房价已经翻倍了,指不定哪天会突然拦腰砍,隔壁老邻居日本90年代的房市泡沫便是鲜明的例子。
因为有着这个想法,所以六子的步伐相对保守,他只算发展高山市这一块的,外地便不再涉足。
顶风雪的风雪康却不这么看,大兴土木大刀阔斧地走向了其他城市。
对于风雪康的举动,江晚歌看的胆战心惊,风雪康却是洒脱一笑,也不多谈。
事实证明,风雪康的远见卓识确实是少有古人也疏来者。
之后啊,房地产还将轰轰烈烈地发展许多年,当然,此是后话了。
房地产好,顶多动用些高山市的人脉便可,当年一起出来的那批人多数已经尘归尘土归土,被大潮淘汰回归到寻常的生活,只有六子这边还在江口乘风,曾经的嫉妒竞争也成了惺惺相惜和自豪,大家都不吝于施以援手,再加上六子不贪心,没有跨大步子,自然也不会扯到蛋,因此房地产这一块走的还算顺利。
但是,高新科技产业确实一个难题。
丁当跟柳沉两人真知灼见,看到了国家对于保护环境、发展轻工业的决心,首先想到的是服六子换掉先前服装厂的那批老机器,可目前由于制造这块盘子摊开的太大,几乎丝毫没有割裂,手头的流动资金用不过来,因此这个事情暂缓。
正当几人发愁的时候,在姑苏大学念书,现在正在大苏顶风雪实习的伟诧异提了一嘴:“可以不换,然后把污染源给消除吗?”
伟念的正是环境工程,虽然大学学的都是纸上谈兵的东西,他毕竟还没经过社会的锻炼。但是,当纸上谈兵遇上经验之谈,那便是珠联璧合。
伟的提议让丁当灵光一闪,深思后同柳沉一并提议,为什么不做些同环境保护相符合的事情呢。
由此,锅炉工程彻底成了科技公司的发展新项目。
这是利用锅炉脱硫除尘器氨法脱硫,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技术,除尘器不仅能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还能生产出高附加值的硫酸氨化肥产品,如此便无需置换老旧设备,还能运转科技公司,也能用科技公司的化肥产品转售盈利,可谓实现一举三得。
方向明确后,丁当便开始快马加鞭地干起来,先将集团下的一些「虾兵蟹将」组织起来,开始敲敲组成最初的方向,其中又以丁二最能干,虽年纪大了,可这些年一直没放下过学习,经验同学识齐进步。
这个当初在服装厂派系斗争中的技术工人终于凭借着自己的上进抓住了机遇,成了科技公司的总负责人。
可是,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又开始去往学校校招。
此刻,牟一张利嘴便正式派上用场。
本来觉得自己属于傲牛派系的牟不大愿意过去,但是牛槽同他促膝长谈,让他不必拘泥于这些形式,为着家乡共同谋福利便是最好的,牟这才放心。
又因为看清了六子的一片赤子之心,牟现在是真真正正同六子开了心扉,算得上是真心诚意地佩服六子,因此心甘情愿地为着攀登能源公司奔波。
至此,吸纳人才再度摆上日程。
这一次,高山市的老员工再也不会外地的高等人才以及大学生抱有敌意和排斥之心了,毕竟人家是来建设自己的家乡的,家乡发展起来,造福的是一地人,先前那种狭隘的互相倾轧、彼此针对不会让他们有任何好处。
牛槽近来身体不好,时时昏昏欲睡,也无暇管理太多的事情的,傲牛那边都是牟跟凤儿在负责。
但是为着六子安置好大后方,宽慰众人心情还是能做到的。
他怕这些老员工心中不舒服,又担心他们惶惶不可终日,活在产业不再、被解聘的惊恐中,每日都撑着起来,一个个走访贪心。
这一次,他发现自己想多了,大家再也不同于几十年前那般惊弓之鸟,现在的高山市人活的通透、舒坦,而这份自如其实都是来自于他们这一代人给下的基础。
是他们,给了高山市人这份安全感。
挨家挨户问询的牛槽撑着拐杖站在村头时,看着伴随夕阳落下,迅速爬上树梢头的月亮,心中头一次这般亮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