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 履新
连着睡了好几天,这又要睡,唐臻躺在床上直烙饼,精神得两眼放光。
闲极无聊,把恩恩叫出来给她开了图书馆,她钻进去查了查月经带的制作方法,画好图样,撕了几块布自己笨手笨脚地缝,做得歪歪扭扭,但勉强能用,才洗了洗挂在屋里晾干。
没有姨妈巾太不方便,只能用老办法了!
折腾完了,躺回床上继续烙饼,几乎到了东方泛起鱼肚白,她才缓缓睡去。
没过几个时辰,听到别处院子传来的鸡鸣,唐臻几乎立刻就醒过来了。
撂倒的这几天,也不知道她的宝贝咖啡树怎么样了,得赶紧去问问!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有灵犀,唐臻起床后,正在用早饭,就听映月叶典史和程公子来了,等着和她一起去县衙。
她正迫不及待,扔下筷子一抹嘴就往外跑,到院子里便看见一副鲜活的画面。
叶庭轩正在逗焦玛玩,他第一次穿了典史官服,胸口是绣的是练鹊补子,衣袍暗绿色,与中衣的白色领子相和,衬得一张帅脸端方俊秀,腰间束了玉带,勾勒出宽肩窄腰的匀称身形,整个人看起来挺拔而又精神。
旁边程衍换了身干净的白袍,仍是那个翩翩公子的做派,缓缓摇着扇子与他笑,朝阳映在他们身上,给两人涂上一层淡淡柔光,两名青年看起来比在京城的时候都活泼开朗了许多。
开心真是金钱买不来的,若是白寒城一行能让他们觉得轻松自在,能放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也算不虚此行了。
程衍先看见公主,立刻拱手行了礼:“参见殿下。”
叶庭轩也跟着拱手作揖,正要开口,被唐臻断:“大家以后就别讲究这些虚礼了,咱们走吧!”
为了出行方便,她仍旧是男装扮,没叫映月和映心跟着,身边只有叶庭轩、程衍和两个护卫,听此处距离县衙不远,她也不要坐轿子,步行向县衙走去。
自己住的这个“公主府”在云间巷深处,没走几步,叶庭轩便指着一个院,介绍那是他的住处。
唐臻好奇心大起,想进去看看,叶庭轩便令福生开了门。
这种一进院特别简单,进了门绕过影壁,三正房两耳房一览无余,南边没有倒座房,只余一面墙,院子显得大了些。
这院虽然表面看起来破败,但现在被扫得干干净净,反倒有种民间烟火气的亲切感。
就是院子里没啥植物,缺乏绿色点缀,少了些生气。
“不错嘛!将来要是能种几棵梧桐什么的便好了,现在看起来光秃秃的,不好看。”唐臻背着手,认真点评。
叶庭轩笑:“那就依公主所言,等回头让福生移植一棵。”
程衍却突然插嘴:“公主喜欢什么植物?”
唐臻只当是闲聊,一边四下量,一边道:“我?以前见过有人家种的一种爬墙植物,种得好了能把院墙爬满,春夏会开满墙的花,秋天叶子变成红色,冬季挂了雪花冰花也很好看,四季都能欣赏——但我不知道那叫什么。”
那还是有次去云南旅行的时候看见的,后来天天在剧组待着,花草树木都是假的,再没有见过那么繁茂旺盛的花朵。
“无妨,回头我替子昂查查。”
“别啊,这是叶典史的家,他喜欢什么便种什么好了。”唐臻想,反正这些富家公子对花花草草多少都有些研究,也用不着自己给建议。
程衍却笑吟吟地:“非也,就像人穿的衣服,实际上欣赏更多的是别人。树自然是要种的,但外墙也得多添些色彩。那面墙与公主府相对,常常看到的是公主,自然要考虑您的喜好。子昂对花草没有讲究,种什么都没关系,反正他都不懂欣赏。”
“哈哈哈,你这是什么损友。”不过唐臻琢磨了一下他的话,觉得确实有道理,“那就随意吧。”
程衍摇了摇扇子,对旁边叶庭轩挤眉弄眼,收获了对方阴沉的面孔一张。
唐臻的“公主府”是四进院子,别人都觉得慢待了她,但她反倒觉得院子忒大,住在里头的无非是自己加上映月映心两人,还有使唤丫头和厨娘三四个——没有黄门随行,内院伺候的就只能都是女子,御医御厨都不能住在这里。
偌大的院子,就显得空空荡荡。
这种住宅要搁在现世首都,那真是有价无市!
负责安保的几个铁鹤卫另有住处,只是换着班的在府内府外巡逻罢了,况且等后续的车队陆续抵达,大部分铁鹤卫还要返回京城,只给她留下一支八人队做日常防护。
他们毕竟是皇帝亲卫,精英拢共没几个人,这拨给公主几个,已经看出老皇帝的拳拳爱女之心了。
一行人从院出来,没走几步便拐出了巷子。叶庭轩主动向唐臻介绍:“这便是白寒城的主路燕飞大道,两端分别是城东门和西门。”
唐臻:“……”
她溜达着出来,是想顺便欣赏一下这城秀丽的风景,毕竟那天她是昏迷着被背进城的,什么都没来得及看,然而眼前的一切令她……十分无语。
大路光秃秃的连棵树都不种,道路两边都是破旧的房子,看得出曾经也有酒肆、茶楼、笔墨斋等场所,但目前基本是人去楼空的状态。
也对,没有物质文明,哪来精神文明?可不得荒废嘛!
叶庭轩一直觑着唐臻的神情,生怕她太过失望,见她嘴角向下一抿,便赶紧安抚:“只要解决这里百姓的吃饭问题,相信经济也能很快繁荣起来。”
是啊,道理我也懂,但叶公子,吃饭问题就很难解决的好吗?
但唐臻还是对他笑了笑,点头道:“嗯。”
这般风景她再也无心欣赏,只顾闷着头走路,走了不到二里地,便远远看见了县衙。
县衙就在十字路口北侧路边,一眼望去,没有想象中的巍峨肃穆,简直就是妥妥的老破,远看色彩灰暗邋遢,大门朱漆掉色斑驳,看起来就像一张麻子脸。
实在的,要不是它在这个关键的地理位置上,唐臻根本都注意不到这里还有个衙门!
王知县得了信儿,又被叮嘱不许去公主府接,便早早带人在门口候着,此刻见到公主一行人,便拎着袍角一路跑地冲唐臻他们过去。
行了礼,客套几句,知县便带着他们进了县衙。
唐臻不擅长官场的这些推来搡去,也不算跟王知县搞什么虚的,便先让他跟叶庭轩办职务上的手续。
这几天叶庭轩一直守着公主,没抽出功夫,今日也是第一次来县衙报到。
原本预测就状况不佳,现在问了几句便知果然是差中之差。
这白寒城人口不多,连上周遭几个村落,也只有只有三百多户,城里才一百多户,合起来拢共不到一千人,总的来政务不多,因此县衙只有知县一人,并未设县丞和主簿。
连这两种佐贰官都没有,就更没有什么属官了,所有的事情都是王大人一手抓,三班六房的人也凑不太够,大家也只是为了俸禄才来。
现在叶庭轩到了,至少要兼任县丞、主簿,看王知县的年纪,搞不好巡检、闸官、税课司等都要由叶典史一人承担。
不过这些事之前王知县能一肩挑,叶庭轩倒也是不怕的,而且现在程衍来帮他,文书刑律这部分,也算有了着落。
程衍在来投奔叶庭轩的路上就算好了,到了白寒城,他就来县衙做师爷,虽然俸禄微薄,但他也不指着这点钱过日子,这算是为了帮朋友,也能展现自己真正的实力,比之前在京城游手好闲可好多了。
叶庭轩把程衍介绍给王知县,知县不假思索地应下,有人乐意来帮忙干活,那真是求之不得!
他们商议这些事的时候,唐臻就在护卫的陪伴下在县衙里溜达,陆续了解了一下后边俩车队的情况。
她带来的部分农作物的植株和种子已经被分批运进城来,但她最关心的咖啡树还在翻山。
办事的衙役知道公主对咖啡树最看重,因此特意将它们留到最后搬运,据最晚今日傍晚就能够抵达。
这后续的安排都是叶庭轩一人布置,现在的结果很令唐臻满意,看来这位同学很有管理天赋。
树运到了,就会是另一个麻烦的开端。
唐臻心想,这批树从西域运到大曜,又从大曜运到白寒城,不知道还活着有多少,得赶紧栽进地里才成。
也不知道这里的土壤适不适合培育,还得弄出个对照组,往后改良育种一堆事。
要是这里气候不好,不定还得建大棚。
可古代没有塑料布,这可怎么搞大棚呢?实在不行,只能拿别的来替代。
不过最难搞的还是修路,要修一条便捷快速通往山外的路,是个大工程,光靠本地财政肯定没用,看老知县官服上的补丁就知道了。
因此,最好是写折子跟皇帝爸爸要经费,经费来了就能招募工人,当地农户要是这一季真种不出什么东西,去做开山工,至少还能保证生存。
唐臻抬头望着四周的巍巍大山,更加犯愁,这么厚的山体,可怎么开路?古代炸山雷无法实现定向精准爆破,控制不好可能会导致山体滑坡,最安全的是人力一点点开凿,可是这得挖到猴年马月去?!
来之前没考虑那么多,现在想想,她真是欲哭无泪。
愁啊愁,真是愁白了公主的头。
王知县是官场上的老人儿,他对叶庭轩的态度是尊重,但绝不会失了自己的体面,算是不卑不亢,叶庭轩对他是上级般的尊敬,因此两人你来我往,净瞎客套,正事儿还一点没。
程衍在旁边听得不耐烦,便岔道:“王大人,县衙的各种书册记录账本都在何处?烦请找人带我们去典史衙,再派个熟悉公务的胥吏帮忙介绍,也好让叶典史尽快熟悉事务。”
叶庭轩本也不喜欢这些虚与委蛇,见程衍替他开了口,正好顺坡下驴:“对,下官想尽快了解本县情况,也好尽快履行职务。”
“这个好,本官这就去安排!”
接着王大人便唤来一名衙役,带令叶庭轩和程衍往典史衙走去,唐臻在院子里看见他们出来,便欣喜迎上去。
典史衙这个词对她来有点新鲜,问过后知道是典史办公的地方,听起来还怪气派的。
这里县衙虽破,但毕竟是个衙门,麻雀虽,五脏俱全。典史衙就在县衙大堂的东南侧,其实是一组建筑,由四间拼成“口”字型的房子组成,其中朝南的那间就是叶庭轩将来办公的地方。
这里窗明几净,日光通透,虽然不算特别宽敞,但也还算不错。
三人正在参观,便有几个衙役陆续抱了一大堆册子过来,基本都是本地治理的日志、案件档案等等,还有一部分是未结案件,都等着叶典史亲自过目。
片刻后,王知县走进来,笑盈盈地拱手:“殿下、叶典史,对此处是否满意?”
“不敢不敢,干净整洁已是上佳,岂有满不满意一?”叶庭轩拱手回道。
唐臻坐在椅子上,笑眯眯地:“就是,咱们叶典史是来服务百姓的,又不是来享受的,哪里还能挑三拣四。”
叶庭轩颔首:“正是。”
王知县陪着笑,目光看向唐臻:“公主殿下此番前来,是否有事要与下官商议?”
“是有点事,那个……”
“烦请殿下移步二堂,下官也好伺候些茶水,令殿下话也自在些。”
唐臻:“……”
明白,这是典史衙,要跟知县话,得去人家的办公地,那就走着。
作者有话要:
之前对典史“未入流”理解错误,以为不是官,而是吏,后来又查了查,发现“未入流”是从九品以下,虽然品级非常低,但也是官,也有官服,因此修改了一下第五章的描述部分。这里写的官服(官员常服)颜色及补子绣纹依然参考明制。
另外县衙主要分三堂,大堂也叫公堂,是审案的地方,二堂是知县办公的地方,三堂就等于是内衙后院,是知县家人住的地方。
以上知识来自网络哈~
-----
噫……节奏是慢了点,估计原本计划的二十五万字肯定刹不住了,但好多事都得一点点来,感情线和事业线都得推……其实这不光是种田和基建,还涉及到一个城镇的管理,但咱就挑主要的吧(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