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四回城

A+A-

    离开汀洲的前一天,大家聚在倚梅斋的会客厅里总结这次的成果,唐臻等着程衍拨拉着算盘算了下这次的销售额,总共预定出去了九百五十斤苍桐咖啡豆。

    她预估了一下今年的产量,觉得去除残次品,肯定够这次的订单,剩下的咖啡豆,皇帝爸爸那里已经答应要买,再留些给白寒城用,今年就不会压货。

    真是太爽啦!

    这些钱带回去,按照比例发放给种植园的农户们,这帮人肯定要兴奋坏了。

    剩下的钱,自然要多开辟种植园,还要联系工匠们多生产手动磨豆机、手动烘焙机和咖啡豆去壳机,喝咖啡的潮流一旦兴起,这些东西一定供不应求!

    “臻臻,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你觉得如何。”叶庭轩突然道。

    唐臻道:“尽管吧。”

    “此前便觉得‘白寒’二字不好,不如这次回去,我就奏请陛下,将‘白寒城’改为‘苍桐城’如何?”

    唐臻想了想:“我觉得可以啊,古苍山和桐影山本就是白寒城的地标,以这两座山来命名,也很合适,确实比‘白寒’更吉利些。”

    程衍想了想:“‘苍’字还能通‘仓’,‘桐’也是吉祥的字,《文》中道,‘桐,荣也’,这预示着草木荣华、粮仓满溢的盛景,甚好。”

    “不知原住民怎么想呢?”唐臻笑眯眯地看向苏之湄。

    丫头方才听了叶庭轩“苍桐”还在思忖,这下听到程衍的解释,立刻眉开眼笑:“好啊!改个吉祥的名字,我们白寒,不,我们苍桐城将来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那就好。”唐臻笑道,“回去不用急,先贴个告示征询一下大家的意见,半数以上同意,咱们再给父皇写折子。”

    一切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大家怀着满满的收获,各自回屋,高兴地睡去。

    第二天一早,左横秋终于恋恋不舍地告别了老友,赶来和唐臻他们会合。

    游萧仍是亲自将他们一行送至码头,那里停着他特意准备的豪华大船,据是有船工在最底下一层船舱脚蹬机关催船前行,使得船行速度更快更稳。

    唐臻大概弄明白原理,才知这跟现世脚蹬船的意思差不多,没想到游萧这里竟然有如此先进的机械动力思维,十分震惊。

    左横秋倒是见怪不怪了:“我们以前领队关山便以制造机关闻名,萧儿不过是学了他些皮毛,只在汀洲这边使用。看来这次他并未给殿下展示。”

    “雕虫技,不足挂齿。”游萧笑道,“这次交易会人多眼杂,在下就不再众人面前露怯了,以后若有机会,再下再向殿下介绍不迟。”

    这人做事谨慎,这么做必然有他的原因,唐臻便学着江湖儿女一般向他抱拳,笑道:“来日方长。”

    “对了,游先生,我们有东西送你。”苏之湄从程衍手里接过一本册子,“这是我俩刚刚写完的话本,送给你和苗先生。”

    这本是他们在白寒城就开始写的新本子,旅途闲得无聊继续构思,陆路上想好了,上船继续写。

    这十余日在汀洲闲来无事时收了尾,正巧前两日写好了,便雇了两个笔墨先生迅速抄了一遍,把原版送给游萧和苗笙。

    游萧接了话本,表情十分欣喜,感动道:“内子一定高兴坏了,这叫我该怎么谢你们才是……”

    程衍笑道:“这本也很仓促,让两位见笑了。”

    “不不不,这是湄衍生的墨宝,我们又能做最先读到的人,何其荣幸!”游萧激动地弯腰作揖,“我代内子谢谢你们。”

    苏之湄不好意思道:“您快别客气了,我们叨扰多日,还要谢谢您的招待呢。”

    唐臻在旁边看着直乐,问叶庭轩:“这可怎么办好,咱们也没有这么好的礼物送给游先生。”

    “殿下客气了。”游萧笑道,“在下可等着来年分红利呢。”

    叶庭轩立刻抱拳道:“庭轩定不负游先生期望。”

    “怎么又称游先生?称师兄便好了。”游萧从怀中掏出一个的令牌和一张折起来的纸,递给叶庭轩,“师弟,这是我唤笙楼最高级的令牌,图上画的是唤笙楼各个分舵的位置,将来若有什么事,你尽管找到最近的分舵,让他们助你,或者向我传信,我一定竭尽所能帮你。”

    叶庭轩感动道:“多谢师兄!将来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的,庭轩义不容辞!”

    唐臻看见他接过令牌和地图的手都在颤抖,就知他心里有多激动。

    哈,这次来汀洲,真是不虚此行!

    话别之后,一行人便赶着时辰上了船,踏上了回乡之路。

    六月十六本是叶庭轩的生辰,去年被地震搅和了,今年又因为参加货品交易会,没有来得及给他过,上了船闲来无事,几人便亲自下厨,用船上简单食材各自露了一手。

    苏之湄从就帮着母亲做饭,炒菜什么的并不在话下,唐臻也会做简单的菜,程衍虽是文人,但也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除了烤肉之外,他还会做一些凉菜,于是这一顿,倒也称得上菜式丰富,琳琅满目。

    左横秋跟他们吃完饭,就回到自己的舱中休息,唐臻四个则坐在甲板上赏月——虽是已经六月十八,但月亮勉强还可以看做是圆的。

    即便不是圆的又如何,至少他们人是团圆的。

    回程没有去时那么多负累,虽然带了些汀洲的特产,但相比来时还是轻松了许多。

    换到陆路之后,大家伙儿都下意识地加快了速度,六月三十,一行人就回到了白寒城。

    守城门的衙役看见左横秋在最前边,高高兴兴地跟他们招呼。

    “左大叔,叶典史,你们回来啦!”

    “叶典史,叶夫人,路上辛苦了!”

    “程师爷,苏捕快,哈哈哈,怎么晒黑了那么多!”

    回到自己地盘,看到熟悉的笑脸,大家都很兴奋——只是苏之湄笑容有些勉强,程衍看起来也是心事重重。

    但两人对视的时候,也会情不自禁露出微笑,以免对方担心。

    他们先回了县衙,向王知县汇报此次收获,听闻咖啡豆已经卖出了大半,老头乐得眉开眼笑。

    这一年来他比以往高兴得多,山路通了,庄稼也长得好,还有那岩盐矿正在开采,现在还规划着等秋收农闲之后,开始修桐影山山北到山外的路,等修好之后,即便离那一侧的城镇比较远,但至少能够跑马车,也算便于运输。

    他唯一担心的就是今年咖啡豆的售卖,若是不开销路,农户肯定不愿意继续再种,这部分税收他就别想了。

    虽然公主殿下跟朝廷商议过,建议咖啡豆税收只象征性地五十税一,但苍蝇再也是肉,这也能算在政绩里,还是别处都没有的政绩。

    现在得知一切顺利,这块心头大石也终于能放下,王知县可真的称得上是心花怒放。

    至于叶庭轩提出要将白寒城改成苍桐城之事,老头完全没意见:“此事甚好,改一改名字,不定风水更好些,以后咱们这儿更加风调雨顺,就按殿下的,先张贴布告,征询一下百姓的意见,我相信大家都会赞成的。”

    “那便好。”唐臻笑道,“等来日腾出空来,就辛苦程师爷起草布告内容吧。”

    程衍笑笑:“现在就写都成。”

    “殿下辛苦了,各位也都辛苦了,暑热难消,路上更是疲惫,大家还是快些回家歇息吧。”老头关心道。

    他不,唐臻也不算久待,一路骑马确实又累又晒,不过她还不算立刻回家,想先去品咖楼看看。

    叶庭轩事业心重,要留在县衙看看这一个月来的公务都处理得如何,程衍理智上知道要回去看他娘,但是感情上有些不想面对,便也算留在县衙处理相关公务,或者先把这一路的总结汇报——唐臻要求的——给写了。

    其实这些在船上已经写了七七八八,他再汇总润色一下便好了。

    苏之湄要赶回家跟爹娘招呼,唐臻便让农学吏回桐影山,先把咖啡豆预售出去的事告诉大家,然后自己带着铁鹤卫直奔品咖楼而去。

    他们离开白寒城的时候,麦刚收割完,现在回来,玉米都已经窜出了地面,咖啡果也已经开始采摘了,这丰收的气象看在眼里,叫人如何不兴奋!

    站在品咖楼门口,抬头看着熟悉的门面,看见里头人头攒动,并没有门庭冷落的模样,唐臻彻底松了口气。

    真好啊,生意仍然那么红火。

    这会儿正值下午申时刚过几刻,里面书人正在讲湄衍生的《梅娟传》,来听的都是城里的姑娘婶子们,还有一些乡绅的家眷。

    天气正热,唐臻见每桌都有人点了冰饮,自己也想来一杯冰奶绿解解馋。

    套用网络上的一句话,没有什么疲劳是一杯甜水儿解决不了的,如果有的话,那就来两杯!

    “臻臻,你回来了?!”秦慕青就坐在柜台附近,一眼便看见了她,欣喜地冲她招手。

    唐臻拉住她的手,笑道:“刚刚回来,这一个月辛苦你了。”

    “这话得见外了。”秦慕青掏出帕子给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幸不辱命,最近这里客流还不错。”

    她一边一边从抽屉里掏出账本:“东家请过目。”

    “诶,秦姐姐又逗我,我又不是来查账的。”唐臻把账本塞回去,这些她才懒得看,而且也信任秦慕青。

    秦慕青笑道:“去年咱们自己产的咖啡豆被你们带走那么多,品咖楼这边用完了,开始用之前的那批贡品豆,勉强能撑到下下个月新豆上市,不过咱这儿卖得最多的还是奶茶,尤其冰奶茶,很受大家欢迎。”

    “那便好,真是减轻了我不少压力。”唐臻附在她耳边,悄悄把咖啡豆预售的盛况跟她了。

    秦慕青激动道:“真是太好了,看来今年咖啡种植园又可以扩张了。”

    “我也正有此意!”唐臻心想,除了预售的那些,剩下的咖啡豆也要用来搞宣传,看来给皇帝爸爸的也不能太多,要不然真该不够用了。

    两人正在窃喜,这会儿书人讲完了一回,下面的观众纷纷喝彩,然后唐臻便听楼上有一个女子的声音传来:“程夫人赏银三两!”

    接着便有一包碎银子从楼上的包厢扔了下来,正正扔到书人面前的桌上,书人拿起那荷包掂了掂,感激地冲楼上作揖:“多谢贵人赏!”

    唐臻看到这一幕,瞪大了眼睛,压低声音问秦慕青:“这程夫人……”

    “就是那位宇文秀。”秦慕青起她的名字,脸上浮现一副复杂的表情,“这妇人性格还真是,怎么呢,若你不入她的眼,她能阴阳怪气挖苦死你,若你入了她的眼,她能活活把你捧上天!这个月,这位书的从她手里一两二两地得赏,至少攒了有二十多两银子,听家里院子都换了个大的。”

    唐臻咋舌:“不至于吧,在京城她什么没见过,用得着这么不冷静吗?这里也没人跟她争风头。”

    “嗐,千金难买她愿意呢!”秦慕青突然声,“好的一面是,程夫人特别喜欢听湄衍生的话本,简直入了迷,你要是她知道这话本有阿湄一多半的功劳,会不会改变主意?”

    唐臻思忖片刻,摇了摇头:“我看悬。”

    喜欢作品是一回事,娶回家当媳妇是另一回事,为人父母的,脑子清醒着呢。

    另一边,苏之湄已经赶回了家,院中无人,她丢下行李便往家里的庄稼地赶去,父母果然戴着草帽正在地里忙活除虫浇水。

    苏之洋也在帮忙,老远看见了苏之湄,兴奋地大喊:“姐姐回来啦!姐姐回来啦!”

    苏之湄跑过去,一把将她弟抱起来,掂了一下又放回地上:“哟,又沉了,姐姐快抱不动你了。”

    “姐姐!你不在的时候,有媒婆来家里媒了!”苏之洋忍不住,一下子爆出这个大消息,忧心忡忡地看着她,“你可该怎么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