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180:孝城乱(二十)【请个假】
属官终于人忍不住。
凑上前低声劝。
“少将军,这不行的”
青年登时不开心地拉下脸。不想在刚认识的“知己”面前被下面子,于是拿出三分凶相,剑眉微拧,不悦地问属官:“怎么不行?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是将军我是将军?”
属官被问得哑口无言。若是换做旁人,他还能辩驳两句,但面前的青年不行。
也不知青年是什么来历,虽然看着蠢,但他年纪轻轻已实力不凡,被惜才的主将收为义子。
主将对这位半路认的义子相当纵容、宠溺,只要青年不是犯了原则性的错处,受处置的都是别人。受宠程度,甚至连主将几个嫡亲儿子都要靠边站,谁看了不嘀咕句有鬼。
属官被派过来也不是辅佐青年的。
更多是“盯着”、“陪着青年玩儿”、“顺着少将军心意”,甚至连押解粮草这个活儿,也是青年嚷嚷无聊让他出来散心的。
啧啧,得罪不起!
属官当即就不敢再吭声阻拦。
沈棠一个单撑跳上辎重车。
青年笑道:“玛玛,好俊俏的身!”
沈棠道:“这都算是俊俏?”
“我出来这么久,嘿嘿,只看到玛玛会这样,其他的”青年叼着狗尾巴草,坐着托腮沉思片刻,道,“她们不是坐轿子就是坐车厢,要不就干脆见不到,柔柔弱弱的”
来很难相信,他简单最多的女性居然是院中洒扫的婆子,其次是义父身边养的那群歌舞乐姬。每次宴客喝酒都要让她们出来跳个舞,或者给参加宴席的将领斟个酒
青年每每看的技痒。
他也想下去奏个乐、跳个舞或唱个歌。
但很可惜,此处风俗与故乡不同,他作为义子不能离义父的女人太近,是什么“避嫌”——话又回来,真要避嫌,为什么又让那些歌舞乐姬出来表演待客???
客人就不用避嫌了?
他始终想不明白这个问题。
没有表演才艺的舞台,没有欣赏他歌舞的知音,这让青年相当郁闷——要知道他十二岁之后,故乡每年举办的歌会舞会都能拔得头筹,上至八十,下至三五,无人不喜!
离开故乡出来,本以为能在辽阔天地找到更多知音好友,谁知把他憋坏了,只敢在四下无人的时候过过瘾。方才路过,便听林间传来宛若天籁的歌声,直击他的灵魂!
啊,这就是他要找的人!
这大概就是义父时常挂在嘴边的“棋逢对、将遇良才”,于是二话不发出了邀请!
沈棠道:“唉,我想她们也不想这样。”
若有更广阔的天地,谁甘心做一只受人摆布、被养废失去生存能力的金丝雀呢?
听了沈棠一席话,如听十年书。
一瞬之间,青年感觉灵感如火山喷涌。
于是引颈高歌,以歌相和。
青年的歌儿都是即兴创作的——这是他们那一族特有的习俗,想到啥唱啥,不管粗俗高雅。
调子千奇百怪,歌词五花八门。
祈善的脸扭曲了一瞬:“”
这一瞬的他非常想用“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言灵封闭听感,但又怕失去听感顾及不到突发状况,只能忍着狂跳的额角青筋,默念“清心咒”,试图涤荡心灵,获得灵魂上的平静。
奈何魔音入耳。
祈善觉得青年唱的狗屁不通、俗不可耐、放荡风骚,沈棠却觉得青年嗓音嘹亮清脆、质朴干净、澄澈透明,关键是歌的感情,那叫一个澎湃汹涌、热烈奔放、火辣真诚!
于是她也想到一首歌。
祈善:“”
双倍的魔音!
双倍的痛苦!
他暗暗用余光注意身边兵卒和伙夫的表情,见他们也时不时面皮抽搐,眉宇间写着“嫌弃”二字,祈善便知道自己审美还正常。不过青年和沈棠都没这自觉,关系快速拉近。
沈棠请教青年:“诶,你家乡怎么称呼‘郎君’?你喊我‘玛玛’,我也得礼尚往来啊。”
祈善闻言眉头细颤,唇角欲扬不扬。
果不其然——
便听青年笑着回答:“是‘嗲嗲’。”
沈棠:“”
沈棠:“???”
(‵′)┻━┻
她此时的表情和心情,唯有黑人疑惑脸以及地铁老爷爷看两个表情包能精确描述。若不是青年神情认真且坦诚,不见戏谑,她都要以为对方是故意占她的便宜了。
嗲嗲什么鬼啊!
沈棠迟疑地顿了顿,道:“这个啊,我想了想不太妥当——你用你家乡话喊我,礼尚往来,我也应该用我家乡话喊你”
青年神情期待地看着沈棠。
沈棠想了一圈也想不起来自己有啥家乡话,这对记忆所剩无几的她而言太难了,于是随便给自己按了一个家乡,回答道:“靓仔!”
“靓仔?”
沈棠睁着眼睛胡扯:“意思就是你长得很俊俏漂亮,是‘俊俏漂亮的郎君’的意思。”
鬼晓得,她差点脱口而出“兔崽子”。
庆幸最后关头改掉了,不然这会儿就得打起来。沈棠内心暗暗庆幸,端着无懈可击的笑容与青年笑笑,暗搓搓套他的话。青年热情好客,对难得的“知音”更是没啥戒备。
若不是一旁的属官时不时咳嗽两声或者搞出点儿动静,恐怕他连自己今天穿什么颜色的犊鼻裈都能交代出来。沈棠也会把握好度,试探一会儿就开始聊音乐歌舞。
气氛看着非常和谐。
不过,也只是看着而已。
祈善已经暗中摸清楚这支押送粮草队伍的位置布局,暗暗做着打算。若是能脱身,最好平安脱身,若是不能脱身,那便只能使用一定的暴力段。
还未决定好,接应辎重车队的人来了。
此处离孝城非常近,叛军在此驻扎。
虽是准备充分才动,但因为不能引起郑乔兵马的怀疑,一些大的动作不敢有,所以辎重粮草方面比较缺,还需要临时筹措。
青年押送的这一批粮草虽然不多,但拿下孝城也用不了多久,勉强算够,确实是解了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