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出征的那些事
p:等一下还有两章。
赵昕出征,大宋当今太子亲征。这个消息一经传出,朝野震动,连在汴京的各国使臣这些日子都变得活跃许多,想要探听此事虚实。
赵祯首肯此事后,两府宰执先后同意,至于反对的都是台谏官。
台谏官为什么反对,因为设置这些职位的目的就是异论相搅,要与主流法不一样才行。台谏官不看重俸禄这些,他们更在乎自己的名声,从众无法体现自己的“远见卓识”。所以他们从南方气候湿热,士兵训练不全,甲胄储蓄不足等方面提出反对意见。
当然,这些台谏官挡不住赵昕南征,不过话回来,赵昕真要是南征出现问题,比如禁军因为气候大量病故,导致交趾反攻。到时候这些台谏的建议就会被重拾起来,用来帮赵昕开脱,并且将朝廷现在任职的宰执们踢走换一批新的。
到时候的法,就会是太子赵昕为身边人蒙蔽,未曾听闻身旁正臣直言,导致兵败国辱。赵昕无罪,有错的都是宰执们,都是人,都是无能之辈。
是不是觉得这个套路挺熟悉的,嗯,当初元昊自立称帝的时候,朝中上下皆言可战,可还是有些人站出来不行不行,我们打不过元昊,要防守,要议和。等到几大战役真的惨败后,这些人就荣华富贵,平步青云。现在朝中不少高官当年就是靠这个套路上位的。
赵昕一点都不怀疑,就是赵祯在背后操控着这股舆论,为来日做准备。是不是觉得挺好,连未来的退路都想好了。可是尚未开战,就有一群人自诩为国为民,忧国忧民,此战前景不好,让寻常官员如何想,让寻常士兵如何想,让芸芸百姓如何想?
赵祯,玩弄的都是一些聪明罢了!
好在这些台谏官的话没有形成主流,也不可能在现在这个时候形成主流,反思是战败之后做的事情。
目前而言,因为赵昕即将南征,但凡汴京城内的禁军,都想要涉足其中,为自身博取一个功名利禄。
但凡此战随行之人,倘或在赵昕遇到危险时护驾,那就是天大的功劳。即便是没有遇到这样的会,以交趾之弱,军功还不是到擒来。这是绝大部分禁军的心思,可是赵昕最为担心的就是这个心思。
数十人主动请战,派哪些人南下,若是按照往常惯例,那就是比拼身世地位了。比如宋夏战争中的在定川寨之战中惨败的葛怀敏,那就是个交际好,赵祯在他出征的时候甚至送上曹玮(曾大败元昊祖父李继迁,镇抚吐蕃番部,此人不死,元昊断无独立的希望)穿过的战甲,但那又如何呢?
赵昕不管这些人身世如何,反正他的东宫侍卫里面哪一个不是家世勋贵,祖上鼎鼎大名,论家世再强难不成和赵昕比吗?
赵昕在东宫内设下重量不等的巨石,还有膂力不等的强弓。武无第二,不要和我熟读诗文,这场战争的大战略方面已经拟定,你们只需要负责具体任务就行。想要南下就举起巨石,拉开强弓。
赵昕亲自监考,狄青在一侧观看,同时负责点评人物,他毕竟是军中出身,眼光可比赵昕老辣地多。很多花拳绣腿看似表演性极高,比如挥舞石头转圈,脚踢举等,并无多少实用性。在狄青的火眼金睛下,尽数被淘汰。
就这样,赵昕筛选出来了一批真正的练家子,即目前武将世家中少有的一批还维持艰苦训练的人。
很多世家因武功而起,但是后辈往往转向学文,不仅仅是因为家族多元发展的要求,也是因为武学真的特别累人。就拿赵昕自家而言,要不是赵祯督促地紧,赵昕才不会天天练习骑射呢。
松一些,你看有几个皇族学武的,但凡修习一下武艺,混个实职将军还不容易。魏晋士族哪个没有军功在身,之所以衰落,最大的原因就是内部腐化,然后只能够靠修修族谱来圈地自萌。
除了挑选中层将官外,就是武器的分发了,这个步骤其实也很麻烦。很多人以为禁军每天随行都有甲胄武器,其实不然,也就是戍守皇城的那批人有罢了,每天换防之后武器就要上交,遗失损毁都要受罚。
所以,你如果去看史书就会发现,很多政变发生的时候,第一选择不是皇宫,而是藏放兵器的武库。因为只有抢夺武库后将自己的部下武装起来,才能够形成战斗力。冷兵器时代,一件铠甲的作用真的是不需要再强调了,更不要其他的强弓劲弩。
杂七杂八的事情有很多,比如狄青还向赵祯请命,从西北调了两千杂胡过来,就是宋夏边疆上的少数民族,是一流的轻骑兵,一人双马,俸禄是步兵的三倍有余。这批人也是南征队伍中唯一成建制的骑兵。
如果没有记错,原本历史上狄青剿灭侬智高的时候,就是调了杂胡过来,他们不适应南方气候,损失大半。赵昕这次南下,带了不少大夫南下,希望能够尽可能减少水土不服带来的损失。
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完成,三万大军在八月初正式南下。
是的,在赵昕的坚持下,人数被压缩到了三万,但是这场战争如果光从消耗来看,赵昕觉得还是亏了,三万大军从汴京劳师远征,光是沿途损耗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支人马分为两批,一批是以杂胡为主体的骑兵,包括部分善骑射的东宫侍卫们,沿陆路南下,作为先锋。
一批是以步兵为主体的军队,上船,沿汴河入淮河,由淮河一路沿大运河南下,至长江转支流赣江,到虔州之后下船步行,过韶关古道,进入广南东道,以广州城作为自己的指挥中心。
赵昕本来是想要走海路的,速度快,这个季节顺风顺水,中途更少停留。可是一群人不同意,毕竟这个时代风大浪急,赵昕落入运河还能够抢救一下,掉进海里可就一命呜呼了,到时候全军受罚。
当然,赵昕是在后一批队伍当中,虽然赵昕也想要驾马疾驰,奈何无人同意,真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前面赵昕提议走海路都有人同意来着。
总而言之,在路上晃悠快一个月,在八月末的时候,赵昕终于来到了广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