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A+A-

    萧家大门外的那些年轻郎君们簇拥着新郎杜五郎, 正齐声高喊着请人开门,这也是婚俗中的一个环节, 人多热闹的时候, 新娘家的大门口外能有百十号人围成一圈叫唤。

    隔着这么远的距离,萧燕绥都清楚的听到了那些人的声音,只不过萧家门禁森严, 这会儿里面的人正围着萧念茹团团转,还真就是没一个人肯去搭理大门外面叫唤的那些家伙们。

    萧燕绥拿着望远镜,重新把视线转到了大门口那里,除了时不时的齐声喊两声新娘子,杜五郎一个担任傧相的好友, 正同他凑到一起低声交谈着什么,离得这么远, 只有两个人的话声萧燕绥当然什么都听不到, 也就只能是从他们两人话的语速断句上猜测,可能是还在商量着催妆诗之类的问题。

    “催妆诗之前不是都定下来了么?”杜二郎就在杜五郎的另一侧,听见堂弟和傧相的念叨后,自然而言的转头, 轻声问了一句道。

    按照这时的风俗,请新娘从闺阁中出来, 是要新郎或者傧相口诵催妆诗的, 虽才子风流,不过,吟诗作赋这种事情, 除了要讲究灵感,其实也需要仔细琢磨,真正出口成章的终究还是少数,尤其像是婚礼这种特别重要的仪式上,都知道肯定要念催妆诗了,不提前做好准备才是傻的……

    毕竟是自己要成亲了,和新娘萧念茹也特别合得来,杜五郎这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会儿还被关在萧家的大门外,眼睛都是亮晶晶的。

    “刚刚又有了个新想法,”杜五郎笑着回答道。

    杜二郎:“……”

    原定的念催妆诗的人,其实是给杜五郎做傧相的那位年轻郎君,诗词之意本来大体上就是赞美一下萧念茹,然后再从朋友的角度委婉的表达一下新郎的急切。

    不过这会儿,刚刚傧相和杜五郎两人重新商量妥了之后,念催妆诗的人便变成了杜五郎自己,词句的意思,也从单纯的赞美,变成了表达杜五郎本人的倾慕之意。

    “我去了!”杜五郎下意识的看向周围陪着自己过来的这些亲朋好友。

    旁边一脸笑意的傧相便代表大家,主动伸手推了杜五郎一把,鼓励道:“去吧!吉时快到了!”

    虽然什么声音都听不到,不过,远远的拿着望远镜看他们表演,就和看默剧似的,其实也挺好玩的。

    萧燕绥的胳膊搭在栏杆上,手里还拿着望远镜。

    杜五郎朗声念完一遍催妆诗后,他身边围了一圈的年轻郎君们也都异口同声的跟着大声喊了起来。

    知道有催妆诗,但是不知道原来催妆诗也能“大合唱”的萧燕绥骤然听到一群人的朗读声,顿时嘴角一抽,突然就想起曾经大概是学还是中学的时候,教室里的同学一起背诵古诗词的场景了……

    萧燕绥拿着望远镜的时候,虽然视线主要还是落在了今天萧念茹的新郎杜五郎的身上,不过,因为杜二郎的缘故,赵君卓也站在旁边很近的地方,免不了便被萧燕绥多注视了几眼,

    或许是生性敏锐,萧燕绥还在优哉游哉的看热闹,赵君卓便突然抬起头,四处量了一圈,然后目光便落在了萧燕绥所在的楼上。

    隔着望远镜,萧燕绥正好看到了他疑惑的目光,两个人的目光有一瞬间的交错,只不过,赵君卓的眼中满是疑惑,依旧不曾寻到不妥之处便是了。

    毕竟,萧燕绥能看得到他的脸,但是,隔着这么远的距离,手里没有任何工具的赵君卓却是完全不可能看清萧燕绥这边——即使就她自己一个人在栏杆旁边站得格外显眼。

    察觉到赵君卓的动作,杜二郎站在旁边,面不改色的压着嗓子,用只有他们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低声问询道:“怎么了?”

    “无事,就是感觉刚刚好像被人盯着……”赵君卓轻轻的摇了摇头,猜测道:“或许是萧家的人吧!”

    杜二郎也抬起头来,尽量不动声色的张望着,口中却是赞同道:“差不多,等会儿应该就会开门,允许新郎进去了。”

    也是凑巧,杜二郎往萧家里面扫的时候,抬起头视线向上,越过萧家的大门,正好便望向了萧燕绥所在的栏杆处,再加上,萧燕绥这会儿正好收起了望远镜,算下楼去看看萧念茹那边的情况了。

    她若是站在原地不动,可能一时之间不管是杜二郎还是赵君卓都很难从一副静止的画面中找出人来,偏偏萧燕绥转身离开的时候,背后的一头墨色长发略微闪过,反而落入了杜二郎的眼睛。

    “那边!”杜二郎示意着赵君卓,伸手往楼上的方向一指。

    明明是根本看不清的背影,可是,就那一瞬,借着昏黄的晚霞余晖,隐约瞥见那一片宛若流泉瀑布的发丝,蓦地,赵君卓的心中却瞬间漏了一拍,近乎本能的告诉自己,那个人,便是萧燕绥了……

    萧燕绥手里还拿着望远镜,下楼走过来的时候,正好萧恒已经带人过去,笑眯眯的给杜五郎开了门。

    好歹算是见到一个认识的人了,即使萧恒今天的身份,其实是特别危险的娘家大舅子。杜五郎尚未出声,他身边的傧相已经满脸笑意的开口,长揖一礼,念着催妆诗讨好起新娘的娘家人来。

    萧燕绥就站在院门外,看着萧恒挡在新郎的面前,便是萧恒正背对着她,萧燕绥都能猜到,自家兄长这会儿肯定是一脸笑眯眯的模样,只不过,这副笑脸在今天的威力,绝对是堪比铁面门神了。

    萧燕绥的身影只是一闪,唇边含笑的微微挑眉,就要转身离开。

    就那一瞬的时间里,赵君卓的目光已经落在了萧燕绥的身上,看到她这幅悠然的模样,再联想起当初萧恒和她之间表现出来的兄妹亲昵,不用猜也能想到,她在萧家一定过得很好……

    赵君卓的心下稍安,然而,想起萧燕绥对他一如旁人的平静疏离,心中却又油然而生一种怅然若失之感。

    陪着杜五郎的那个傧相却是个格外机灵的,虽然根本没看清萧燕绥的脸,不过,看她衣着扮——其实主要是身高,也能猜到,肯定是新娘的妹妹,再加上,徐国公府上的孙辈阳盛阴衰,萧嵩膝下就这么一个宝贝孙女,便是不认识萧燕绥的人,也知道萧六娘这个名字,当即便大呼道:“萧家六娘,请留步!”

    毕竟,在众人的潜意识里,一个未成年的姑娘,肯定要比笑得他们心理发毛的萧恒好话多了。

    萧恒闻声转过头去,萧燕绥则是又停步探过头来,站在月拱门前双臂抱在一起笑吟吟的问道:“谁喊我?”

    那个傧相满脸笑容,拉着难得露出了几分羞涩的新郎杜五郎,又是长揖一礼,特别诚恳的道:“劳烦六娘给新娘子带个话,请——”

    话未完,萧燕绥站在门边,侧过头来微微一笑,旋即却是伸手指了指正和妹妹相视而笑的萧恒,少女的声音清泠悦耳,还透着股揶揄的狡黠,“我这就去看看阿姐,你们还请问他!”

    完,萧燕绥眉眼间都是笑,便已经特别干脆的转身消失了,萧恒转过身来,看着话被憋一半的傧相和新郎,面上原本八风不动的笑容终于也松动了些,嗓音清越的笑道:“看来,我妹妹还是更向着我的。”

    杜五郎和傧相:“……”知道你很骄傲了!

    萧燕绥去了萧念茹处,也不知道萧恒又想了什么由头为难迎亲的那些人,不过,等到时间差不多之后,新郎当然也就被放了进来。

    萧念茹今日的妆容格外精致明丽,眉眼弯弯,手中则是以团扇掩面,刚好略微遮去了面上一抹绯红之色。

    等到新娘上车,娘家人还要挡在路上,谓之“障车”,等新郎给了红包之后,才能放行。

    萧燕绥同萧恒站在一起,一点不客气的从那傧相手中接过红包后,才终于笑眯眯的眨了一下眼睛。

    那个傧相也不在意,甚至还特别会趣的继续作揖笑道:“多谢娘子放行。”

    “好。”萧燕绥微微莞尔,“等下次回门的时候,我就不出来为难新郎了。”

    “多谢多谢。”那傧相又是一连迭的笑着道。

    新郎成功的接到了新娘,新娘的娘家人也放行之后,这还不算完,随后,新娘的娘家人是要跟在迎亲的队伍后面,赶在夜色将临之前,一同前往新郎的家中,换个场地,和众多亲朋一起,继续婚礼的后半段仪式。

    接下来的主场变成了新郎的家中,娘家人自然也不会再出题为难新郎了。

    萧燕绥的个头比起身边的大人们,还是矮了半头,不想站在他们中间,便自己寻了个机会溜出来,才一抬头,便看到李倓正站在不远处,笑着对她招手招呼。

    萧燕绥直接走了过去,看看李倓周围,多少有些诧异道:“又是只有你一个人?”

    李倓和萧燕绥一起,特别默契的走到了一个周围没什么人的地方,李倓才轻声开口回答道:“我大哥坐在里面,至于阿姐,怕是没心情了……”

    萧燕绥微微一顿,声的道:“是因为韦坚一事?”

    她上次便听李倓起过,太子妃韦氏乃是李文宁的养母,两人的关系比较亲近,最近,韦坚已经被贬谪,娘家兄长碰见这种事情,太子妃韦氏的心情显而易见,李文宁担心养母,没心情参加这种旁人的喜事也是自然。

    然而,李倓却微微摇了摇头,声音压得更低,“是太子妃韦氏。”

    萧燕绥有一瞬间的怔住,不明白这两个答案之间有什么不同。

    好在,也不需要她冥思苦想,这件事便是现在还不露声色,不过,用不了几天也得众人皆知,所以,李倓并不隐瞒,只是把声音压得更低,近乎耳语一般的轻声道:“太子妃之位——”语未竞,李倓便微微摇了摇头。

    萧燕绥认真的看着他的眼睛,自然也能领会到李倓不语的言下之意,不由得微微睁大了眼睛。

    以她上辈子从各种渠道获得的关于古代的有限印象里,虽太子和太子妃好像都是高危职业,不过,太子妃失势一般都是和太子被废绑定的,像是这种,东宫太子无恙,只有太子妃之位没了的,好像并不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