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重逢 “直接就能干没了半条命”

A+A-

    世界这么大, 如果任意一方离开共同生活的地方,两个人还能再见到吗。

    姜如棠一直认为,不能了。

    她的生日在春天的尾巴, 四月二十号, 谷雨。

    也就是她和陈诀分手后的第六天。

    这期间她和陈诀没有任何联系, 但他的影子总是无时不刻的出现在她身边, 比如近代史的选修课他也没来, 老师点到陈诀名字,她听着心里咯噔一下, 接着就有同学他没来,是病假。

    她知道陈诀不至于专门为了躲她做到这一步,应该是真的病了。

    姜如棠从前每年生日都在家,今年想着在学校就一切从简, 或者干脆不过这个生日了,她没这个心情。

    但老妈赵荣或许是因为离婚的事情觉得仍有歉意,还和王叔叔一起专程跑来江州给她过生日。

    用从前老爸的话,就是把她惯的不像话。

    她心藏好情绪上的低落,依然着笑着吹蜡烛吃蛋糕。

    在饭桌上她第一次大胆问赵荣,“妈, 我可不可喝一点酒。”

    赵荣愣了一下, “喝吧, 今天你生日, 我和王叔叔大老远来,就是为了让你高兴。”

    姜如棠还是对自己的酒量没点数,感觉没喝多少,就醉了。

    第二天赵荣和王叔叔一大早就拉着她问,想不想出国留学。

    她满头雾水没弄清, “嗯?”

    赵荣一脸认真道,“妈有钱,南川的厂子一直赚着钱呢,你想去哪读,妈给你拿钱,就你这一个闺女,钱都是赚来给你花的。”

    姜如棠稀里糊涂地吃着早餐,酒后大脑在慢速重启,或许是想逃离关于分手的这份混乱,她最后随手在地图上指了一个,,“这儿吧。”

    那日伸手一指,她便去了离家更远的地方,在美国读了四年。

    关于醉酒之后的事,她也是后来听王叔叔才知道的,生日那晚她喝醉了酒,抱着老妈哭得天崩地裂,认真读了这么多年书的好学生第一次。

    “妈,我不想在江州上学了。”

    所以才有了第二天赵荣问她想不想留学的话。

    但她还是恋家,哪怕是出国镀了层金,四年归国后就头也不回地钻回了聊城那个地方。

    凭着那份留学履历顺利进入聊城电视台上班,到现在也半年了。

    从四年前她离开江大的那一刻起,就觉得她和陈诀这辈子不会再遇见了。

    他从前过的,想离开聊城,随便去哪都行,再也不回来。

    不在江大,不在聊城。

    他们的生活轨迹从那一天起就再没了交集。

    联系方式一删,这个人就真的杳无音信,宛若石沉大海。

    直到四年后的11月14日,东江省多地出现暴雪,大风天气,在这个寒潮来临的深冬,她和他的重逢是一场面对面的采访。

    仿佛机缘巧合,避无可避。

    姜如棠掂着大包的东西左拐出区,外面的雪又飘起来了,手机里的车软件像是失了灵,她定位去电视台的单子很久都没有人接。

    她在下面站了多久,陈诀就在楼上看了多久。

    他住的这栋楼正好在区入口第一栋,开窗户就能看见下面等车的点。

    旁边乔斌看他像个雕塑似的在窗户边站了半天,没忍住凑过来,“诀哥,你再看,她可真就到车了。”

    陈诀回头淡淡扫他一眼,“用你。”

    他转身在茶几上翻了翻,找出车钥匙穿上外套出门。

    “……”

    姜如棠拿着手机,想着要不要取消订单再重新换个电视台附近的定位试试。

    跟前缓缓停下一辆车,是辆黑色的奔驰大G。

    车窗降下来,里面的男人冲她,“去哪,我送你。”

    那张脸她这辈子都不会忘,更何况今天还刚见过。

    姜如棠没话,陈诀在她“不用”之前就开了口,“这儿下雪不好走,车都不愿意来。”

    坐前男友的车,何其尴尬。

    但她拿这一大包都是电视台的东西,用完得赶紧还回去。

    空气中沉默几秒,姜如棠硬着头皮对他笑了一下,客气道,“谢谢。”

    她伸手去拉后排车门,拉了两下,没动。

    是里面锁上了。

    姜如棠又往前走了一步,眼神略带着询问。

    陈诀又在她“能不能开一下后面的门”之前伸手,把副驾驶的门给开了。

    他亲自上手开的门,姜如棠也不好让他再关上。

    她咬了下唇,掂着东西坐了进去。

    车门关上,陈诀又闲闲地,“安全带。”

    姜如棠“哦”了一声,迅速给自己扣好。

    然后车内再次陷入了沉寂。

    约莫过了半分钟,他又问,“去哪儿。”

    她才想起来,“电视台。”

    一路上他开的很慢,慢到后面的车超过去一辆又一辆。

    像是有话想但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开头,于是,拖延时间。

    等到了电视台楼下,她迅速掂上东西下车,并再次对他了声,“谢谢。”

    陈诀连头都来不及点,就看见她快速往楼里走了。

    “……”

    姜如棠回到工位上,她其实放了东西就能走的,今天本来也没她的工作。

    但是又怕太快下去他还没走,遇见了尴尬。

    她在椅子上坐了会儿,又去接了杯水,还顺手泡了个茶包。

    不知道处于何种心态,她开包,从里面拿出孟悠然的文件夹。

    这里面都是关于这次采访的,也全都是关于他的。

    上面有他得过的奖项,从到大,真的很多。

    聊城市青少年射击锦标赛口径普通步/枪冠军,东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射击比赛男子气步/枪40发项目金牌,第二届青年运动会射击男子气步/枪个人赛亚军,全国大学生射击锦标赛男子气步/枪冠军……

    种种奖项,其中最亮眼的是两年前,奥运会男子十米气步/枪射击金牌,成绩和史上最高记录持平。

    旁边附着他夺冠时的照片,画面里陈诀抱着花,戴着金牌,他身后是飘扬耀眼的五星红旗。

    算算时间,当时她还在国外。

    她不在的那几年里,他名利双收,满身荣耀。

    那年奥运会她只听谁提了一句陈诀夺冠,虽然世上重名的那么多,但她因为这个名字,没敢上网看。

    他的荣誉,好像就停留在这里了。

    报纸上写,半年前他受伤退役,住院住了五个月,最后还在康复中心待过一段时间。

    她看着这些文字都觉得心惊,这人是去干什么了能伤成这样。

    姜如棠像是有什么事知道了一半就很想知道另一半一样,她把这摞东西看了个遍。

    陈诀这二十多年的履历仔仔细细都在这儿,但没有任何信息是关于他这伤怎么来的。

    只写了句他本人不愿意透露。

    还真像他的作风。

    姜如棠磨蹭了一下就到中午了,正好下楼个车回家。

    她戴好围巾,绵软布料围过来遮住了她的下巴,嫌头发碍事还顺手简单扎起来。

    她以为自己拖延的够久,这聪明耍的很巧。

    可下楼就看见路边那辆大G,才知道他根本就没走。

    姜如棠假装没看见匆忙别开视线,低下头快速点开车软件。

    隐约听见车门关闭,里面有人走了下来。

    陈诀踏着白雪走过来,黑色大衣的衣摆被风轻微掀起,他开口,“回家吗。”

    “嗯。”她点头道,“刚了车。”

    那份客套疏离拿捏的恰到好处,像是一切都回到了原点。

    陈诀看着她坐上辆出租车离开,她背影和当年在巷跑掉时一样匆忙。

    ……

    陈诀回到家,乔斌在里面看电视,乔斌这几年变化挺大的,不再是那出狱风的寸头,姜如棠今天应该都没认出他来。

    他把在楼下饭馆儿买的午饭放在茶几上,乔斌就非常自觉主动地开始拆包装。

    陈诀脱了外套过来吃饭,刚吃了几口,乔斌那八卦心思就一点儿都藏不住,“那什么,你们去哪了,这么久才回来。”

    陈诀沉默了两秒放下筷子,起身就走。

    乔斌连忙道,“哎哎哎,别走啊,不问了不问了。”

    他倒也没走多远,去旁边沙发上坐着了。

    陈诀淡淡回答句他刚才的问题,“哪也没去。”

    “哦。”乔斌低头扒了两口饭,看了眼电视,又问,“那你怎么不吃了,是外面这天儿,旧伤又疼了吗。”

    陈诀默了几秒,没正面回答,“放着吧,我待会儿吃。”

    乔斌往他右肩的方向瞟了眼,“以前理发店有个人从楼梯上摔下来伤了腿,伤好了以后也是变天就疼,你这辈子真是跟天气杠上了。”

    陈诀右肩以前在体校跟人架那次就伤过,但不严重,再加上半年前那一出,新旧一起,就落下这么个毛病。

    变天就疼,堪比天气预报。

    陈诀没搭腔,乔斌到这儿,吃着吃着又忍不住想问,“所以你半年前那会儿到底干什么去了?直接就能干没了半条命。”

    陈诀看着他,最后只敷衍了两个字,“你猜。”

    乔斌“啧”了一声,转回头接着吃饭,“我猜不着。”

    陈诀坐着坐着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起身在茶几上找东西,找了两下没找着,耐心耗尽,“你这能不能收一下,东西都找不着。”

    这话听起来跟有那公主病一样。

    但事实是平常只有他这个“伤员”在动手整理,乔斌压根不觉得乱,他也是忍无可忍才会整。

    乔斌一边嚼着东西,一边翻着,“我待会儿整,你找什么?”

    陈诀,“名片。” LJ

    乔斌抬头,“人不是没给你吗?”

    这话的当真毫不留情。

    陈诀不咸不淡地扫他眼,又重复了一遍,“不是姜如棠,是电视台上次来那个,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