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A+A-

    “所以王子胜要来给九当伴读了?”听着消息灵通的八皇子讲八卦, 贾敬索性连话本都不写了,直接搁下笔就开始听八卦。

    这可真真是话本都不敢这么写,贾敬心想, 若不是他当初横插一脚, 撺掇着那女子不写卖身契,可能就没有后面那一出了。

    贾敬记得, 上辈子的时候,王子腾貌似确实膝下无子,只有一个收养来的女儿。

    大家都只当是王子腾与妻子夫妻情深,这才在妻子多年不孕的情况下也没有纳妾。

    现在看来, 是上辈子也有这么一出的?

    只不过没闹得这么大而已?

    “是啊, 到底是王子胜的亲生母亲,如今这么一闹, 虽然错不在王子胜, 可到底他的弟妹们看他都如同仇人了。外头又是风言风语的,所以倒不如让王子胜来了宫中, 给九做伴读,将来也是一条出路。”八皇子分析道。

    “九,你可日后要对王子胜好一点。”八皇子这时候已经看出了王家的意思来。王家闹到了这个份上, 折损了一个当家太太和一个嫡子, 王子胜虽然看着没什么事情, 但到底也是受了不少的风言风语。

    到了这个份上,王家估计也是没什么夺嫡,挣什么从龙之功的想法了, 只想着能保全现如今的富贵和统管天下海运的肥差罢了。

    而坐上九的这条船,是王家最好的选择,好歹九皇子也是嫡出皇子, 只要他能够安安分分的,将来少不了一个亲王爵位。而王家站在九身后,既不用承受夺嫡带来的风险,又能有一位亲王庇护。

    王家能站到九这儿来,对九也有不少的好处,至少在钱财这方面,九肯定是不会再缺了的。

    鉴于九皇子之前对他的伴读,嫡亲的表哥都不怎么感冒,所以八皇子才有这么一个提醒。

    “知道知道,只要他是聪明人,不叽叽歪歪,我还能亏待他?”九皇子看着话本,头也不抬的道。

    他原先不喜欢表兄罗建林,更多的在于,外家实在是心思太多,罗建林还胆大妄为的劝谏他夺嫡。

    皇后原本是不愿意这种安排的,毕竟王家算起来也是太子一党的,伴读算是亲近的一系,可王家用起来,却不可能让人安心。

    毕竟谁知道王家到底是向着太子还是九皇子的,皇后可不想浪费这么宝贵的伴读名额。

    但是这事王家老太太亲自去求了皇帝的,皇帝年纪大了些以后,向来是对曾经跟着自己征战沙场的老臣们优待得很,王家这要求也不是什么为难人的事情,再加上这次王家实在是太惨了些,皇帝心一软就同意了下来。

    皇帝同意了的事情,皇后向来是没什么可以再迂回的余地了,只能捏着鼻子同意下来,还得帮着王子胜收拾屋子。

    王子胜也是高官子弟,也就进宫来的,又有贾敬这个世交家的兄弟,再加上八皇子和九皇子又都是和善的性子,王子胜来了宫里以后也算是安顿下来了。

    一下学九皇子就急匆匆的带着王子胜往八皇子的院子里奔,进了门也不跟主人八皇子招呼,直接就脱了鞋径直坐到了炕上,这才抱怨道。

    “哎呦,可算是下课了,念书念的我直发困。八哥,书呢?”

    “呐,这里可就这么些书了,你可仔细着些。”八皇子把书递了过去。

    王子胜看着这两位皇子的做派,实在是有些摸不着头脑,虽在宫外就听过□□两位皇子关系好,但实在没想到这么好的地步。

    再看八皇子递给九皇子的是论语?

    这书不就是上课的时候师傅们讲的么?九皇子不是一路抱怨过来的么?又何至于到八皇子这儿来看。

    见王子胜有些放不开,贾敬连忙拉着王子胜坐下道:“他们两本来就是这种性格,你只管喊他们八九便是。”

    “来来来,子胜,你也拿一本看看。”九皇子见状,也意识到自己得对自己的伴读好一点,于是拿起一本“论语”递给王子胜道。

    王子胜一脸懵的翻开那本“论语”这才发现内里自有乾坤,原来外头是论语,里面就变成了《二狗修仙传》。

    “没想到吧,为了能看话本,我八哥特意让人在外头包了一层书壳。”九皇子洋洋得意的道。

    “祖宗,你可声一点吧。”八皇子连忙拉着九皇子道。

    这些话本可是在经历了戴权扫荡以后,八皇子花了多少心力这才又集起来的。

    “对了,八哥,这些话本你是怎么夹带进来的。”九皇子好奇道。

    自从皇帝知道八皇子看话本不务正业以后,就严令侍卫们在宫门口要好好搜查,坚决不能让人给八皇子带话本进宫。

    这自家八哥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九皇子就有些好奇。

    “噗。”贾敬听到九皇子的这个问题以后,直接笑出了声来,“八皇子让运恭桶的太监,运进来的。”

    “呕…”九皇子想到自己当时看到新话本的时候太过于激动,还亲了话本一口,就差点吐出来。

    “你恶心什么,又不是放在恭桶里运进来的。”八皇子拍了一下九皇子的后脑勺道。

    ****

    皇帝终于在三年两次的县试前一个月宣布了四品以上官员子嗣可以在京郊县城科举。

    那些原本老家在京城之外,官员自然是十分高兴,尤其是那种本来就想让自家子嗣考科举,但是又怕自家子侄年纪,回乡不方便,所以才没有成行的。

    但是京郊县城那些学子们倒也没有因为有人跟他们抢名额而闹腾起来。

    毕竟甚至上了会增加五个名额,当学子的都是自视甚高的,他们都只会以为这些名额会属于他们。

    高官子弟嘛,在他们看来都是不学无术的,这些名额,那不是多给他们县的么,考中童生甚至秀才,那不是手到擒来吗?

    尤其是那些附近县城的,甚至还羡慕这个县城呢。

    贾家没有出过考科举的人,对科举上的事情也是一窍不通。

    自家儿子要去考试,贾代化紧张得跟个没头苍蝇一样乱转,但奈何他也没什么经验,倒是看起来比贾敷还要紧张上不少。

    哪里还能好好的给贾敷准备那些科考用得东西。

    但这不是有隔壁府的徐宜么?

    徐宜原本也就给贾赦定了要去科考,虽不一定能中,但见一见世面也好。

    而徐宜又是跟贾敷有半师之仪,准备贾赦的物品是准备,再多准备一人也是无所谓。

    所以,贾敷科考的东西,倒是都有徐宜和荣国府帮忙准备妥当了。

    史氏一直忙着跟贾代善的那两个瘦马斗,也没来得及顾上贾赦和徐宜。

    等她知道贾赦要去考县试的时候,这报名都已经结束了,贾赦就等着第二日上考场了。

    看着自己心爱的儿子贾政眼巴巴的看着贾赦提着考篮出门,史氏连忙安慰道。

    “我的儿,咱们这种高门大户,哪怕考中了秀才又如何,咱们又不靠这个营生。”

    这倒真不是史氏在酸,而是在她的概念里,哪怕中了进士也不过就是一个七品的芝麻官。

    七品算什么东西?句难听点,荣国府的管家,在外头,那都比那些七品的县令要威风上不少。

    读书好,那只是史氏给贾政营销的人设,只是为了突出自己亲自教养长大的贾政比贾赦更加上进,更加伶俐罢了。

    至于科举做官?

    在史氏的规划里,就没有这么一条。

    苦哈哈的去考科举,倒不如让贾代善上一本奏折,谋一个荫封,或是花上一笔银子,谋个职位。那至少也是一个五品官,岂不比那什么捞子的进士威风。

    但贾政好歹也是接受过正统读书人熏陶的,自然是觉得科举重要,史氏如此劝来,贾政自然也不会受到什么安慰。

    史氏原本就在为那两个瘦马心烦,见贾政不仅不替自己分忧,反而还耷拉个脸,反倒怪她不给贾政报县试,史氏自然是不怎么高兴。

    但好歹是疼爱了多年的儿子,史氏又耐下性子来安慰道:“你大哥你又不是不清楚,去考了又能如何,他还能考上?”

    这句话倒是安慰到了贾政内心,贾政这才放下心来。

    在贾政心里,自家大哥就是个没什么用的废物点心,哪里像自己一样,怎么可能考中?

    等将来自己过了县试,府试,院试,中了秀才,举人,进士,贾赦可能还在考县试呢?

    贾赦不过是比自己大了几岁罢了,早了几年考县试又如何,他还比不过自己的。

    贾政在心里安慰自己。

    至于贾敷,史氏和贾政都下意识的去忽略他。

    因为大家都知道,除了贾敷身体不太好以外,贾敷真的没有其他任何缺点。

    哪怕是史氏和贾政不愿意承认,但是在内心深处也未尝没有觉得贾敷肯定能中的想法。

    但是,史氏和贾政都没想到是,在他们眼里不学无术的贾赦,他考中了。

    虽然只不过是过了县试,连个童生都不是,但是贾赦…他…考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