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吴娃(十一)

A+A-

    最后自然是朝卿坐在了沙发上。

    零点外面一阵欢腾。

    “外面怎么了?”吴娃没睡着问了一句。

    朝卿道:“新年快乐。”

    一天假期过去后又恢复了正常的上班生活。

    一个多月后朝卿要回家过春节,带着吴娃定会被东问西问难免会出什么事,如果把吴娃自己留在这里一定要事先交代好。

    “这里不是朝卿的家吗?”在朝卿和她交代时她问道。

    朝卿道:“这里是我的家一个没有我父母的家,但是在那个家里有父母。”

    吴娃点头表示了解,赵国也有许多士子常年在外不能侍奉在老母左右。士子们为了仕途为了光宗耀祖,朝卿差不多也是这样。

    “能真回家真好,朝卿不用担心这里好好在家几天。”如果有可能她也想回家。

    朝卿突然很犯傻地问了一句,“你想家吗?”

    “嗯。”吴娃声回应。

    “在我回家前带你去看一个东西。”朝卿道。

    吴娃问:“什么?”

    朝卿:“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吴娃有些期许问:“和我有关吗?”她想表达的是和她生活的地方有关吗。

    “一件来自于战国时期的东西。”朝卿道。

    又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朝卿提过很多次但依旧是让她陌生的词汇。

    “战国?”

    朝卿解释:“就是你生活的年代。”

    七国并立、金戈铁马,无尽的厮杀与无数新颖思想层出不穷的年代,君王想统一大业、士子想被赏识、隶农渴望自幼,一个充满人性呐喊声的时代就这样被‘春秋战国’四个字定义。

    把吴娃送回去这种事情他做不到,还好他学的是考古学知道一些战国时期出土的东西。

    放假当天晚上朝卿去了一趟刘老师家里。

    “怎么突然来了?”一个时前他才接道朝卿要过来的电话。

    朝卿手中带着礼物道:“过几天要出去一趟回来就直接回老家过年了,提前来给老师拜个年。”

    “快让朝进来。”师母在后面。

    朝卿进来后师母很热情的招待,师母一直是个很温柔的人或许是因为刘老师太过顾家就总是给人一种他很怕师母的感觉。这一点秦老师总是他。

    师母问:“朝你是哪里人?”师母的语音里掺杂着南方的口音。

    “河北人。”朝卿答。

    师母:“那还好不算远。”

    朝卿:“嗯,不远。”

    师母知道庄语的事就很自然避过了庄语的话题,以前都是两个人一起来。

    “我记得师母是南方人?”朝卿问。

    师母:“是。”

    朝卿:“现在交通便捷回家也很方便。”

    刘老师:“你记性还挺好。”

    朝卿笑笑回:“语也是南方水乡人。”

    师母:“语话没有口音。”

    “学语言学的原因吧。”朝卿答。

    “你知道吴娃是哪里人吗?”刘老师突然问。

    师母觉得自己丈夫情商不太高。

    朝卿:“赵国人。”

    谁知刘老师却摇摇头,他道:“一吴娃的父亲吴广是赵国的大臣,但还有一吴广是吴国水乡人士官任平成相。”

    朝卿早已不避讳这个话题,“或许一切都是冥冥中注定的。”

    “你要出去一趟去哪里?”刘老师问。

    朝卿道:“去转转博物馆。”

    刘老师笑道:“这么努力?”

    朝卿:“带吴娃去看看战国时期出土的文物,她也想家。”

    刘老师有些欣慰,朝卿永远不可能对着一个和庄语长的一样的人狠心。

    “有想法看什么吗?”刘老师问。

    朝卿:“很多东西不知道看什么。”

    “可以去看看编钟和轺车。”刘老师推荐。

    朝卿点点头。

    “朝想吃点什么?”师母问。

    朝卿站起来道:“不麻烦了师母还要去一趟秦老师家里。”

    师母:“这么着急?”

    朝卿:“年后再来叨扰两位老师。”

    “那可要多来叨扰一些。”师母笑着。

    拜别刘老师接下来就要去秦老师家里,路上他给吴娃了个电话让她不要等自己。

    前几天他忙着工作忘了时间没给吴娃电话,到家时已经晚上十二点了吴娃还坐在饭桌前等他。

    她的性格确实很好,她和庄语一点也不像,庄语就是事业型的人而她就是顾家型的。

    “秦老师好久不见。”

    “快快快,饭菜已经好了。”秦老师道。

    秦老师又道:“以后来再带礼物我可要翻脸了。”

    朝卿笑笑没有话,他没想过留下吃饭的。

    “朝卿哥哥。”招呼的秦老师的儿子今年也19 岁了。

    朝卿笑着问:“阳阳什么时候回来的?”

    阳阳回:“前天学校放的假。”

    朝卿:“那你们学校放假是有些晚。”

    “可不是,刚好考试排到考试周最后一天。”阳阳抱怨道。

    学生最能了解学生。

    “多和你朝卿哥学学。”秦老师道。

    朝卿:“比不得比不得,阳阳读的学校和专业都比我强。”

    “朝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咱们学校那可是排名前几的。”秦老师笑着。

    朝卿四下看了看家里好像少了一个人,问:“师母呢?”

    秦老师:“去阳阳姥姥家了,他姥爷摔到了腿不方便走动就过去照顾了。”

    朝卿:“哦。”

    “庄语姐姐呢?”阳阳问。

    以前庄语在读本科的时候给阳阳上过很多节免费的家教课,阳阳学的是文科庄语刚好哪一科都能教。尤其是语文和历史,阳阳高考语问考了138的好成绩。

    朝卿和秦老师对视一眼都有些尴尬,秦老师道:“应该是有事。”

    “对,在家里忙。”朝卿道。

    阳阳笑着:“过几天我也要去给庄语姐姐拜年去看我的老师。”

    “好好好,过几天再。”秦老师道。

    这个话题不能再谈下去了,秦老师:“来吃饭。”

    饭桌上聊的大部分都是关于阳阳的话题,没过多久朝卿就起身要离开。

    “这么着急?”秦老师也是这样问。

    朝卿:“她自己在家。”

    大晚上的留下一个姑娘难免会出什么事。

    路过楼下便利店朝卿走进去拿了一些零食,这么晚了不知道吴娃有没有做饭会不会饿。

    “姐,你他和他老婆是不是和好了?”朝卿走后那个店员问。

    但他没有得到回答。

    客厅里的灯暗着,厨房的灯却亮着。

    “这么晚了怎么还在做饭?”朝卿问。

    吴娃道:“我刚刚在阳台看见你了,怕你没吃饭给你做点。”

    朝卿:“不用麻烦已经在秦老师家里吃过了。”

    他不再去一些伤人的话去推开吴娃。

    刚完他又觉得这句话好像也不是很好,又问:“你做了什么?”

    “粥。”吴娃回。

    朝卿:“还真是没太吃饱,麻烦你了。”

    刚才还在想这些粥要怎么处理的吴娃松了一口气。

    “明天我们出去玩。”朝卿道。

    吴娃:“嗯。”

    起编钟最著名的还要数战国时期曾候乙墓出土的,这在当时出土时使世界考古界为之震撼。因出土在湖北所以他们要去的地方就是湖北省博物馆。

    再一次坐上飞机吴娃敢从上面往下看了,原来人真的能上天,如果住在了天上是不是就可以和神明做邻居了?

    他们到的当天就去了博物馆。

    朝卿让吴娃闭上眼睛把她带到了编钟前。

    “可以睁眼了。”朝卿道。

    吴娃慢慢睁开眼睛编钟呈现在她的面前,她伸出手去触摸隔层的玻璃眼睛一瞬间就红了,手触上玻璃时在抖动,眼角挂了一颗很大的泪珠却没有落下。

    吴娃嘴角颤抖着上扬了一下泪珠顺着脸颊滑了下来。

    她本就生在富贵人家自幼善舞善乐器当然认识这个编钟。

    朝卿想些什么又觉得此时不应该断她。

    这里不止有编钟还有编磬、鼓、箎、笙、琴、瑟等等,文物只有在遇到懂得它的人时才会显得有生机,这里的每一件乐器吴娃自幼便学习如何使用。

    她盯着这里的文物看了许久。

    “可以带走吗?”吴娃问。

    朝卿:“不可以。”

    吴娃:“需要钱买吗?”

    朝卿:“有钱也不行。”

    如果这些文物用钱真的能买走的话,朝卿也许会盘算一下余额够不够。

    “我认识它们。”吴娃道。

    “巧了,我也认识。”朝卿道。

    吴娃笑了,她:“我自幼就和它们一同长大,日日学习如何吹弹敲。”

    朝卿:“我只知道它们叫什么做什么用的,算你比我强一点。”他回。

    他没有这是墓中出土的,或许吴娃并不能接受从别人墓中取出这些东西。

    外界一直对考古界有不赞同的声音,有人甚至这就是盗墓行为。但他们在这些话时却没有想过人们为什么进行考古?考古学在于保护文物发现文明。如果没有考古界出土的东西中国何来对古文化的研究?

    人类世界的文明需要传承。

    他们在博物馆一直待到了闭馆。

    走在街上吴娃道:“这里没有家里冷。”

    她的意思是湖北的冬天没有北京的冬天冷。

    “和儿时的家一样。”她又接着了一句。

    朝卿突然惊醒,问:“你是赵国人士还是吴国人士?”

    吴娃看着他答:“阿父到了赵国就是赵国人士了。”这就意味着她承认了自己以前是吴国人,但是吴娃并没有听懂吴国指的是不是自己时侯的地方。

    “朝卿可以回去过年了。”吴娃道。

    “啊?”他本来想带着吴娃多见一些文物的。

    吴娃:“足够了,看到这些已经很开心了。”

    “不逛逛吗?”朝卿问。

    吴娃摇摇头。

    她想回北京的家里,这里和北京还不一样这里让她更没有安全感。她不喜欢在陌生的环境待着。

    朝卿定了当晚回北京的机票,他们也就是湖北一日游。到达北京的家里时已经是凌了,吴娃直接回房中睡觉了。

    春节历来都是中国最热闹的节日,朝卿曾有一年没有回家过春节,当时大街巷都很安静人影稀少,他觉得莫名的孤单。

    夜里他买了两张回家的票,希望到家之后妈妈不要拉着吴娃东问西问。

    作者有话要:

    有一天我路过档案管突然有些感触,现在的东西都被完完整整记录下来,但是我们想要了解的人却只停在了史书上的一两页,有时候仅有一句话。

    2021的下半年开始啦,大家顺顺利利呀!我们的党一百岁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