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与帝对弈

A+A-

    天道宗带百骑沿着南山深入敌腹, 将山川地势牢牢记住后, 将营地扎在布阵方便的地方, 以防不测。

    “若此次回去, 便让张总管一定要升你的官。”

    薛礼没有在推辞,此次能够顺利深入贼地, 也有薛礼的带领之功。

    算着时日,归期要紧, 因天子担心他的安危, 天道宗出来时和天子约定了返回的时间。

    “能如此顺利, 薛弟功不可没。”

    “王爷抬举臣下了。”

    正要拔营撤退之际,远处的斥候骑兵只回来了一人。

    天道宗与薛礼闻讯急忙出去, 归来的斥候遍体鳞伤血迹一路滴到营地之中, 这每隔一丈一滴的血,暗示着他的血差不多已经流尽,是被马驮着回来的。

    那斥候怒睁着眼睛, 想传递最后一丝信息,奈何地府不给他这个尽忠的机会。

    “这…”

    薛礼看着, 四处量了马背上这个死了的同袍, 又看了看地上的血迹沿着的线。

    “不好, 是高丽,王爷必须赶快撤退,营帐就舍弃了吧。”

    薛礼看到那人背上的箭羽上和自己所认知的武器是一样的,那是高丽所独有的。

    “高丽?”天道宗大惊,他们行事谨慎, 应当没有被发现才对。

    “现在他们肯定将回去的路切断了。”

    还没等做出后退的方法,高丽的一支队伍就沿着血迹寻来了。

    无奈只好抵挡,“王爷,我们掩护你撤退。”

    高丽只是来了一支队伍,但是也将百骑重创。

    “如何退,贼人已经切断了退路。”

    退无可退,天道宗自己死不要紧,他怕自己辜负天子的信任。

    薛礼手持着槊,与高丽军队厮杀着,他也不想死在此地,或者被擒住。

    这是第一次实战,也是他第一次杀人,之后来的是高丽的陆陆续续的军队,后面还有大部队,薛礼深知。

    战至最后,百骑都已经倒下,只剩薛礼与天道宗。

    今日薛礼手上染着数十条人命,他看着自己手中的槊,以及弓箭篓中空空的篓子。

    脸上,身上溅满了敌人的血,让他差点吐了出来,地上躺着狼藉一片的尸体。

    “王爷,礼知道一条路,先随我撤退吧。”

    杀尽高丽来的最后一人,天道宗跟着薛礼朝另外一条路走了。

    天道宗看着随他出来一百人,暗自发誓,不平高丽决不罢休。

    “你怎么样?”战马从未停过奔跑,他们在逃命,天道宗看着薛礼脸色不是很好。

    薛礼摇摇头,战场厮杀,这一点她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没有想到竟然是这样的残酷,在河东也见到过仗势欺人的斗,也见过刑场上的死囚行刑,但是都没有这样的残忍。

    从薛礼拿起弓,射向天道宗身后的高丽士兵头上时,薛礼全身都在颤抖。但是他知道,自己回不去了,手上已经沾了血。也让他知道,战场,是一个磨灭人性的地方。

    “你为何会知道这样的路?”

    “求学时,看过各方的兵书,所以来东征之前将辽东的地形也了解了一遍。”

    天道宗深深的叹了口气,似乎是在后怕,“幸好我将你带了出来,否则,那里就是今日我的葬身之地。”

    以萧瑀天孝恭等一干宗室留守洛阳为主的朝廷,如今气氛颇为活跃。

    张亮在平壤的捷报也传到了大肃朝廷之上。

    朝堂上,天子走前特意下旨,英王天哲年满十二,便让他参与朝政,从旁学习。

    那么这代理监国的人就成了一个十二岁的少年,不过主事的依旧是皇后,由河间郡王以及萧瑀坐镇,郑白两家辅佐。

    “张亮一事,意味着大肃攻高丽之事是必然,太子…殿下,您觉得此事如何看?”

    若将高句丽拿下,政绩上是帝王的一大功,接下来回来天子要做的事情,这些百官不会不知道。

    天子第一亲征,平定六诏,回来就处死了李玉,接着又砍了郑白两党的左膀右臂。

    那么这次回来,还不知道是要将郑白两家怎么办呢。

    天无痕走后没多久,郑州就私下联系了前些年被封为晋王的庄王。

    若天子要将皇位给天哲,那么削弱郑白是必须,而除掉天宇成是必然。

    朝堂上,多年不上朝的晋王,如今紫色玉带蟒袍站立于朝堂上,位列百官之首。

    天哲在明台之上,在华贵女子的身侧,满心不喜。

    在皇宫十二年,若不是有宫人起,他早已经不记得自己的生父了,而如今这个多年未谋面的生父突然站在自己眼前,他心里闪过一丝恐惧。

    所谓口中的皇叔,他早已经视作父亲,而且天无痕对他以及妹妹的疼爱,是可以看见的,他从心里感激。

    皇家的儿女,懂事得及早,天哲知道自己身处在何处,时刻记着皇帝对他的教导。

    面对晋王的质问,朝臣都知道这是不尊,但是天孝恭没有话,连萧瑀都是沉默的,两个老臣既然深的皇帝重用,那么他们也要看看这新储君,未来的太子殿下,会如何应对。

    天哲轻轻扯了扯皇后的衣角,恐惧是自然的,面对对自己一上来就凶神恶煞的父亲,多多少少内心都有触动。

    白沐雪摇了摇头,这孩子秉性纯良,太过儒弱了,他与她替他清理后患,在世家中挑了韦家这种朝中势微的女儿做妻子,是实在替天哲想了太多。

    “你切记住,你是储君,大肃未来的天子,天下没人可以左右你,威胁你!”

    这事还要靠天哲自己处理,毕竟她与他不会在这深宫守他一辈子。

    天哲点头,“高句丽无礼在先,圣上亲征讨,拿下是必然,但这必然之中,是圣上安排之明,而非大势所趋!”

    从一个十二岁的少年口中出这样的话,让众臣惊讶。这倒有点像天子当年年幼之时了。一时间让众臣都差点以为英王可能是天子所出。

    天宇成剑眉一紧,抬着头怒睁着眼睛,他从心里是厌极了这个孩子。

    下朝后郑州找到了晋王,“王爷和相王走的近,如今朝中局势想必王爷也知道。”

    “急什么,你以为他真会除了你?”

    “不是,只是…”

    “放心,且不辽东能否拿下,就算拿下了那么西南这颗钉子她要该如何除,朝中,她是不会那么快下手的。”比起辽东捷报让朝堂活跃,那么西南吐蕃边境又死了个守官将领更让群臣震惊。

    天宇成捏着杯子,以往的颓废样似乎都飞走了般。

    郑州还是不安心:“也是他终究是要除掉咱们的。”

    天宇成看着郑州,这些个大臣们都是些求自保而能什么都干得出来的人。

    “相王那边就放心吧,不会失信于我们走到白家那边的。”

    郑州点点头,他一手遮天,却也是要防天子防白家。相王是天子都盯着的人,洛阳及长安有名的歌坊,妓院等其实大部分都是归皇家,而幕后人是相王。

    白家这边和郑州的顾虑也不会差太多,但是他们走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韦老弟!今日有空来我这太师府?”

    “白兄!”

    今日洛阳城来了不少从关中过来的人。

    “还要感谢白兄,以及皇后娘娘圣恩。”着韦弘毅抱拳朝着天摇了摇手。

    韦家与白家是世交,韦弘毅是上任家主韦弘表的弟弟,现在的家主是他侄子韦玄贞,也就是英王将来正妻的父亲。

    皇后看中了韦家的女儿,这少不了是白家从中鼓吹的。天无痕当然看的出来,所以他才会思虑多年,一拖再拖,直到出征前心软了下来。

    白段想的是将来韦家做大,念及旧情,白家还可以得已保存。

    “可是听闻韦公子,和相王走的近?”

    丽苑的东家是相王,这是朝中几个上层人都知道的,而韦玄贞在多年前就被白段盯死了,但是他自己还不知道。

    韦弘毅面露难堪,韦玄贞接触相王,也是求自保,朝中几个王爷中除了晋王,就剩下相王势力相当。

    只不过一个在明,一个在暗,而且韦家也极其会看人,相王的城府乃是晋王所比不上的。

    “我那侄子天性风流,管也管不住他,不过我回去会告诫他的,还请白兄放心。”

    天子亲口承诺,英王娶韦氏已经是板上钉钉之事,韦氏姿容才貌都在年轻女子之中为一绝,但是父亲却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若不是身后整个韦氏坐镇,就算他女儿貌若天仙都是不可能的。

    韦弘毅回去后并没有让韦玄贞立即与相王撕破关系,天子会看,他韦家也会看。

    郑白两党纷争数十年,都是势均力敌,因天子在平衡,但是天子更倾向文官一派的白家,不过韦家可不敢栽死在一颗树下,相王那边还有个庄王,这两个王爷的势力,和一个太尉的势力,也是足够笼罩半个洛阳城的。

    韦家这边的棋,还要看天子怎么下,他们才好应对着落子。

    白单从崇贤馆回来就被白段急急忙忙叫去了书房。

    “父亲!”

    “今日怎么回来的这么早?”

    “韦家的姑娘进宫了,殿下就被宣去了。”

    特意将韦家的女儿诏进宫,白段心想,这件事情看来是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单儿。”

    “在!”

    “你觉得英王怎么样?”

    “孩儿教导英王多年,不得不他有圣上之风范,殿下也聪慧,不过…”

    “不过什么…”

    “孩儿认为,英王殿下太儒弱,缺乏帝王的狠心。”

    帝王不狠,对臣子来是极好的。

    “天子不狠,外戚便会做大!”

    “所以陛下与皇后娘娘才会选了韦家这样的来辅佐。”

    “蠢材!”

    白段突如其来的大骂,让白单一惊,溜达社区,这是白单第一次见父亲这样生怒。

    “你以为韦家真没有野心吗?”

    “我看他们野心大着呢,算盘明白着呢!就等着天子为英王肃清朝堂,只要英王登基,他们韦家…”

    接下来的事不用白段白单也明白。

    “可是我和父亲都在三省任要职,陛下他…”

    白段摇摇头,韦家的事是他几年前就在女儿跟前鼓吹的,“是我走错了韦家这步棋。”

    “父亲,那眼下怎么办?”

    “英王,不适合做太子!”

    白单眼前一亮。

    名不副其实,一日未封太子,那么他终究算不上是太子。

    作者有话要:  谁家都想自保,尤其是世家。

    历史上唐朝的两大地方的氏族,势力太大了,中央一直都压的。

    辽东战争不会写太详细,大概中间会出现点插曲。

    新年快乐,我爱你们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