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有去无回

A+A-

    南国突袭余州城,起先占尽先风,等西溱反应过来,南国的势头又迅速被压下去。

    淮子玉授意军队用投火器烧了南国最南边的城池以作报复,自此两国边境彻底陷入混乱之中。

    西溱边境二十万将士枕戈待旦,战争一触即发。

    战火重燃,其后半年,西溱和南国都笼罩在战争的疑云下。

    从前是南国单方面碾压西溱,如今西溱却能与之战上数回而不落下风。

    可惜到底是缺少了数百年的根基,就算新帝才智双全,又有紫微星加持,西溱依然不能取得彻底胜利。

    胶着半年之后,已有耗损国力的迹象。

    无可奈何之下,淮瑾决定御驾亲征,速战速决。

    他登基不到一年就要亲自上战场,西溱上下既对新帝刮目相看,又怕他有什么危险西溱则失了主心骨。

    御驾亲征的事早上在朝堂上定下,中午,明飞卿就知道了这个消息。

    彼时他正把阿渊抱在怀里,喂他吃牛乳鸡蛋羹,天青风风火火地把这个消息带到他面前,明飞卿拿勺子的手也只是微不可查地顿了顿,继而继续喂阿渊,若无其事地哄孩。

    旁人听到这个消息,或多或少有些反应,他却稳如泰山。

    这半年来,他对皇帝的事,一贯是又冷又淡的态度。

    阿渊吃饱了,窝在父君怀里玩,嘴里奶声奶气地喊“爹爹”。

    明飞卿抬起一根手指,刮了刮阿渊的鼻梁,抱着他站起来。

    “今日该去看看太后。”

    他抱着阿渊去了寿康宫,却被告知太后今日一早就去了天机寺。

    “天机寺?”明飞卿不解,“为何忽然去那里?”

    那宫女毕恭毕敬地回:“陛下不日将御驾亲征,太皇太后想亲自为他求道平安符。”

    明飞卿:“......”

    没想到太后对要杀她的淮瑾还这般重视,竟然亲自来求他的平安。

    明飞卿抱着阿渊去了一趟天机寺。

    这座皇家寺庙他此前从未踏足,只知道这里和天机阁一样,对星象神学有一定领悟。

    据这里的神佛很灵验。

    至于有多灵验,明飞卿一无所知。

    他来得巧,太后一行人正好出了寺庙。

    阿渊一见到祖母就笑开了,到底是亲祖孙。

    明飞卿将阿渊放到地上,轻轻拍了拍他的背,阿渊屁颠屁颠地朝太后走过去。

    他走路还不太稳当,细春仔细地跟在身后虚扶着,以防皇子摔着。

    景太后一见到阿渊,立刻加快了脚步,上前将阿渊抱进怀里亲了又亲。

    淮渊既然已经被淮瑾认养到膝下,他自然不太乐意太后跟淮渊走得太近,太后每个月也就能见阿渊一两次。

    淮子玉虽然饶了太后,心里那根刺还在,总也不愿让太后过得太舒坦。

    太后看着阿渊比前段时间更大了些,眼里溢着对明飞卿的感激。

    她如今活下去的唯一盼头就是希望能看着阿渊再长大些,其他不做奢求了。

    把阿渊亲够了,太后才舍得把孩子交给身边人抱着。

    明飞卿这才问:“祖母是来为淮瑾求平安的?”

    景太后点了点头,从袖子里拿出一枚用红线缠着的平安符:“天机寺的平安符很灵的。他到底是哀家的亲皇孙,此番去战场上,刀光剑影,九死一生,哀家悬心多日,纵使他恨我,我也希望他能平安凯旋。”

    明飞卿沉吟片刻,道:“听天机寺的平安符很难求。”

    太后身边的大宫女忍不住插话道:“君后得极对,这平安符需得在佛前虔诚祈求三个时辰才能得到,太后今日天不亮就来了......”

    太后看她一眼,大宫女才闭了嘴,不敢多话。

    明飞卿觉得这平安符眼熟,拿过来仔细看了看,忽然想起来,当日成婚不久,淮瑾也送过他一个同样的平安符。

    太后要抱着阿渊回寿康宫吃好吃的,明飞卿没跟他们一道回去。

    他独自一人,进了天机寺。

    老住持胡子花白,见到明飞卿来,微微躬身:“参见君后。”

    明飞卿免了他的礼,瞻仰着慈眉善目的佛像,虔诚地拜了拜,继而问主持:“当日淮瑾还是太子时,可曾来过这里?”

    老方丈:“自淑皇贵妃离世后,陛下不曾再信过神佛,几乎没来过寺里...”他似乎想起什么,:“不过前年,陛下曾夜扣寺门,他做了个生死之梦。”

    明飞卿:“生死之梦?具体是什么?”

    老方丈:“还请君后恕老朽不敬之罪。”

    明飞卿:“无妨,大师直就是。”

    老方丈这才道:“陛下当日,他梦到君后坠下高楼,死于血泊之中,此梦令他心慌难安,百般无解之下,他竟在深夜到访天机寺,重新信了一回神佛,他虔诚地从凌跪到天亮,求得了一道平安符。”

    明飞卿:“......”

    那道平安符当日一早就送到了他手里。

    他只当太子殿下以权势施压随手得了一张平安符,没想到竟然真是虔诚跪求来的。

    明飞卿回到新梧宫,从书桌角落里找出这枚平安符。

    此前他没把这道符放进眼里过,甚至因为是淮子玉送的,一度想扔了。

    因为没怎么在意,后来丢到哪个角落里都忘了,如今再找出来,明飞卿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置这道平安符。

    这时细春领着一群宫女捧着衣服进来。

    “陛下出征时要带的衣物,一年四季都备好了,君后要不要亲自过目呢?”

    这些琐事明飞卿早就不管了,他自己是一点都不想再像前世那样事无巨细地操心淮瑾穿什么吃什么用什么。

    因此次毕竟是出征,细春想着君后不会如此心硬,便大着胆子把衣服拿来给明飞卿看。

    明飞卿手里摩擦着平安符,看到衣服里有几件厚实的里衣。

    他假意咳了两声,道:“把衣服放下,你们退出去吧。”

    细春面上一喜,忙让人照做。

    待屋里的人都散去,明飞卿从冬衣里挑了一件领子带狐狸毛的里衣,他找了把剪刀,把毛领剪了个裂口,而后故意叫来细春。

    “这衣服怎么裂了个口子?”

    细春一惊,忙要指责织造局的人,也急着要补。

    明飞卿把衣服攥在自己手里,道:“罢了,不必责怪他人,你拿些针线来,我来缝。”

    细春:“???”

    明飞卿的针线活,啊不,那就不是针线活,那叫拿针乱缝。

    等他缝好了,才把细春叫进来。

    细春拿到衣服一看,那衣领上的针脚,简直是一团乱麻,像是缝了个铁丝球上去,这铁丝球倒是把裂口给遮住了,不过看起来似乎更丑了。

    细春委婉地道:“要不,奴婢找绣工再锦上添花一下?”

    明飞卿颇为自信:“我缝得很好,不需要再添什么。你就这样拿给淮瑾,若他敢嫌丑,你就把这衣服扔了吧。”

    细春只好应下。

    这件里衣就被单独送到了淮瑾面前。

    淮瑾一看到那团乱麻,颇为嫌弃,可细春一那是君后亲自绣的线团,淮子玉立刻换了一副欣赏的嘴脸,真情实感地夸道:“这绣工真是脱俗。”

    细春:“...........”

    他期望冬日快点到来,他好把这件里衣贴身穿着。

    大军出征前,照例有祈福的典礼。

    不过有了先皇的教训,宫里不敢再设过高的高台,祈福典礼也不再追求过于繁杂的仪式,只讲究诚心。

    大军开拔前一日,明飞卿去了一趟军营,他为即将奔赴边境的十万将士祈福。

    底下的士兵整装待发,枪刃朝上,寒光肃杀,他们是西溱最坚实的一道护盾。

    明飞卿无法预知这场战役的祸福胜败,他虽然看淡了兴衰生死,但面对底下这群生机勃勃的年轻生命,重生以来第一次,他希望自己的紫微命格能起到那般玄乎其玄的作用。

    他诚心地为所有保家卫国的勇士祈福,期望他们百战百胜,凯旋而归。

    众将士仰望着玉台上的明飞卿,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位男后。

    关于他的诸多揣测与猜忌,在目睹他虔诚祈福的这一刻尽数消解。

    正如宋将军所,明皇后是皇室里少见的有血有肉有慈悲心肠之人,他不是遥不可及的神明,但他同神明一样,懂得怜悯世人。

    在祈福完成的那一刻,日光照进军营,眷顾每一个士兵。

    明飞卿的周身都被阳光镀上一层金,恍如神袛降世。

    西溱士气大振。

    祈福结束后,淮子玉把明飞卿拦在了主帅营帐,抓着他的手放在自己的心口处:“你刚刚祈福时,有顾到我吗?我也是要上战场的。”

    明飞卿见他衣领处露出一圈狐狸毛领。

    淮瑾循着他的视线看了一眼自己的衣服,抬头:“你亲手给我缝的衣服,我日日都会贴身穿着。”

    明飞卿:“随你,你就是想焊在自己身上,我都没意见。”

    淮瑾笑起来,他固执地问:“你今日祈福的时候,到底有没有算上我?”

    “没有。”明飞卿道,“我怕算上你,老天会迁怒其他无辜将士。”

    淮瑾并不生气:“卿卿愿意单独给我一句祝语吗?”

    明飞卿:“不能。”

    淮瑾:“哪怕只是一句平安归来?”

    明飞卿:“我只希望你有去无回。”

    淮瑾苦笑一下,已经分不清,明飞卿这是气话还是真心话了,他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来回应这句...近乎诅咒的祝福。

    这半年来,明飞卿对他一直是这副态度,看着亲软,却总能扎得他心疼。

    大军出征之日,朝廷百官和皇城里的百姓都出来相送。

    离开溱宫时,淮瑾不断地回头,期望看到明飞卿的身影,却是什么都没有。

    他骑着战马出了皇城,一再回头,往城楼上看去,依然不见明飞卿。

    淮瑾想起前世他出征,明飞卿就是被软禁也要逃出东宫大门,忍着腿上的痛跳起来,努力向他招手,隔空喊:“阿瑾,我等你回来!”

    前世西征险象环生,淮子玉数次咬着牙死里逃生,都是为了明飞卿这句“我等你回来”。

    而如今他的是,希望你有去无回。

    前世的明飞卿很少许愿,所以他并不知道,上天很愿意偏爱紫微星,他许的愿大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