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贡院门外起纷争(二)

A+A-

    孙山循声望去,只见站在另一侧队伍中的一位书生,被考试用品压得呲牙咧嘴,口中却依然尖酸刻薄的诋毁孙山。

    就看他那一副眼细眉的狡黠模样,孙山一眼便可辨认出此人正是之前和韩续一起对付自己的王才。

    王才正因为久候韩续而心焦不已,又听到卓孙二人的客气叙谈,不由得心生反感,对孙山大肆嘲讽贬斥起来。

    他无非是想借助讥讽孙山不自量力参加院试,乘发泄自己心中的一股邪火而已。

    可是王才只顾得讥诮孙山家中贫穷,是个山村农家子弟,没有多少钱财却参加院试,无非是折损钱财而已,他不知道自己在无意之中引起了众怒。

    童生之中有不少人都是贫穷农家子弟,而且家境大多不太富裕,都是用家中亲人挣的血汗钱想搏取一下美好前程。

    他们听了王才的言语后,感觉到如同揭自己的疮疤,立时起了同仇敌忾之意。

    再古人极其讲究大吉大利,万事讨个好兆头,参加考试的众童生无论是出自真心,或者是虚情假意,见面都会互相祝福:“年兄今科必高中矣。”

    哪里有王才这般苛刻且刁蛮的对待孙山,此人嚣张跋扈的态度,也真够得上是一个莽撞口快的奇葩!

    一时之间四周有不少童生纷纷开口斥责王才:“姓王的贱商贾之子,你如此贬低孙年兄,到底是何用意啊?我看你子才是狂妄之徒,府试时的排名那么低,还有脸前来参加考试者是你才对?”

    也有人平时看不惯王才低眉顺眼的谄媚逢迎韩续,借助痛骂王才之际,也没有忘记顺囗诋毁韩续。

    “是啊,姓王的贱商人大清早自找不自在吗?谁不知道你是韩续那厮的狗腿子,平时像个哈巴狗似的舔着韩续话。就因为孙年兄得罪过韩续,王才子才敢如此放肆行事!”

    在胭脂楼时就看不惯韩续和王才嚣张跋扈的那名童生,言语更是犀利无比:“王才贱商,你的主子韩续呢?今天一大早怎么没看到他呀?这么存得住气,也不出来为你这个卑贱狗腿子撑腰打气。”

    临近沂水县队伍东边的邻县童生们也看不惯王才的嘴脸,一个个跟着训斥王才。

    “依我呀,王才、王才,亡掉钱财。今科院试王才你子必定考不进学,白白的折损了许多钱财。看你那尖嘴猴腮的模样,也没有什么福气,真是个不可理喻之人,滚远些,我等耻于你这样的人为伍。”

    临县童生们卖得开心起劲,只有一个衣衫有些破旧的三旬书生没有加入谩骂阵列,显得有些鹤立鸡群似的,受到其他童生的言语挤兑。

    “范年兄怎么不开囗骂王才贱商,莫非是打算博取王某人的好感,上赶着去蹭几顿宴席吧?告诉你,这姓王的势利的很,就看他如此贬低孙兄,他会真心与范年兄论交吗?”

    那姓范的三旬童生侧转身躯看向别处,根本不看向孙山处,好似故意躲避着什么,一直沉默不语。

    许久之后,他才言语有些模糊不清的回应道:“刘年兄的什么话,范某再没有志气,也不会为了区区几顿酒宴,就压低身价屈己谄媚他人吧?只是身在贡院龙门外,不敢大声喧哗而已。”

    其他人听到范姓童生的解释之后,才恍然似有所悟,一个个闭紧嘴巴不再话,无形之中让王才逃过众囗攻讦的危局。

    王才没有料想到自己非但折辱不到孙山,反而不等孙山开口反驳,自己就被不少同年骂得狗血淋头。

    他本来想厉声反驳几句,又听到临县诸多童生加入痛骂自己的战圈,情知自己已经在无意之中触犯了众怒,只得龟缩着头,不再开口讲话。

    王才的心中却一直在自怨自艾,一直懊恼自己犯了众人之忌,遭受到众人的围攻谩骂,哪里还有心思去关注韩续来没来参加院试。

    这时候前面传来一阵大声呼喊:“沂水县的考生进场了,沂水县考生快点进场,过时不让进喽。”

    这下子众童生都安静下来,按照排列顺序依次搜检入场,孙山的年纪较轻,很容易的通过包括**检查,极顺利的进入考场内。

    迈进贡院龙门(龙门即贡院的正门,有祝愿考生就像鲤鱼跳龙门一样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之意。)便是天字号考房。

    贡院的号房以“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黄与子丑寅卯结合在一起为序号,第一个号房便是天字号,是考生们极向往的号舍。

    临县姓范的童生与孙山以及卓超的时运较好,一块儿分在了天字号舍,姓范的童生和卓超还是相邻的两个号房。

    提供考生的考舍很窄仄狭,只有上下两道砖墙,砖墙上面放置着两层木板,上面的靠向前方,下面的靠向后方。

    下面的木板便是简易的凳子,上面的木板就是简易的书桌,等到晚上时,两块木板并放在一起当作床板便于休息。

    简陋的书桌上还放着一盏油灯,油灯盏中的灯油都是固定的数量,用完后便不再续油。

    到了最后一天的傍晚,油灯中无油照明,无论你做完做不完试卷,都要交卷走人,否则处以惩罚。

    当然各地有各地的俗定规矩,也各不相同,比如富庶点的省份会准备三支大相同的蜡烛予以照明,等到三支蜡烛燃尽必须离开,只不过大同异罢了。

    孙山前来考府试时,他的经师便多次提醒过他,是以他虽是首次参加院试,却像个参加过多次的老童生一样。

    先用雨布挡在头顶上方,以免下雨或有爬行动物惊扰自己,到时候若玷污了试卷,会被号房中监考的考官直接黜落,严重者还会被中途赶出考房。

    接着孙山把笔墨、砚台、水葫芦等物品都拿出来,用葫芦在水缸中装满清水,倒下少许在砚台中,开始慢慢的研磨墨碇,并乘观察四周的情况。

    期间也无人打扰到他,等到一一收拾妥当之时,众考生也陆续进入考场,不久之后正式考试便开始了。

    首先是发放试卷和草稿纸张,之后衙役高举着一块贴有考题的木牌,围着考场来回走动。

    那考题牌上的题目用米汤粘在考牌上,而且字体极大,尽量让考生们看到和看清楚题目。

    孙山先用笔将题目记录在草稿纸上,这是二道“四书”题目和二道“五经”题目。

    其中四书题目是一样的,五经题则各有不同,让考生们自己挑选自己所习的那一经题目。

    明朝采取科举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但考试的内容和文体形式都与唐宋元三朝的大不相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考试题目都选用四书五经中的句子,考生必须按照呆板固定的格式写作制艺文章。

    所论述的内容也必须遵循南宋大儒朱熹所著“四书集注”的观点所阐述,不得发表自己的见解,制艺文章也就是后世人所谓的八股文。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要求士子们必须通读,能用之写作文章。

    五经则不同于四书,五经包括书经、诗经、易经、礼经、春秋,由于其博大精深,只要求参考士子们通读一经即可。

    八股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部分组成。

    破题点出题目的要求,承题进一步阐明题意,起讲开始议论,入题是起讲的入处,出题则是点出题目,落下是全篇的结束。

    起股至束股,议论层层深入,中股是全篇文章的中心,在这四股中必须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句子,加起来一共有八股,因此才称为八股文。

    八股文的内容僵化形式死板,即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又阻碍了文化的发展,是明清两朝统治者加强君主**统治的重要措施。

    它被现代人称其为“文化毒草”,令大部分读书人为了求取功名,只知道死读四书五经,不知道世事变通,即便当了朝廷官员,也没有能力造福于社会。

    这些死读书者被后人讥讽为即不通经史,又不了解实际情况,不过是愚蠢的读书虫而已。

    八股文的盛行,从而让已延用几百年的科举取仕改变读书风向,从而使儒家经书从修身养气节之典,逐渐蜕变为猎取功名富贵的敲门砖,成为一代文人儒士的厄运。

    当然也有一部分读书人的佼佼者,他们通读古今历史,遍阅各种文学著作,即博学多才,又能在呆板僵化的八股文拘束中大显身。

    这些佼佼者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成为朝廷官员,从而为天下士民谋取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