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廉政案发

A+A-

    “九月中旬发生的那起饭店服务员,在接受调查过程中跳楼案件市院批示彻查。此案在社会上影响极大,跳楼的是夜市街明辉饭店服务员,骨盆粉碎性骨折——重伤。你们要组织力量抓紧立案侦查。”

    王检察长跟叶林哲谈完后,叶林哲回到局里部署立案侦查;

    按照初查计划,侦察员调卷接触当事人询问事情经过,案件侦破工作就此拉开了序幕。

    “这起案件很蹊跷,根据当事人笔录判断,这不是一起简单查处「姐」案件,也不是简单的刑讯案件。“

    “按照惯例,类似一般违法案件,他们对当事人处理方式是以罚款为主。普通的罚两千元,特殊的罚五千元。

    那个饭店临街阳台的铁栏杆只有一米二,是露天的。对面就是步行街夜市。

    晚上八九点钟,正是最热闹的时候,根本不具备「姐」办事的条件。这对于有过刑警经历的廉政来,不会不清楚。”

    “种种迹象表明刑讯只是手段,而把饭店老板定性为组织介绍、容留,最终搞垮饭店经营才是目的。这起案件恐怕不那么简单,水很深。”

    听了侦察员的汇报,叶林哲带着几分复杂的心情,在办公室来回踱着步。

    思考良久,他坚定地道:“国家赋予我们的职责不就是干这个的吗?我们查过的哪起案子水浅呀?受到干扰,就把手缩回来,检察院一起案子也办不成。开弓是没有回头箭的,你只负责查,其他的事我顶着。”

    然而,被传唤到案的几名涉案人员,在面对伤痕累累躺在医院病床上的受害人,就是死活不认账,否认对她有任何的刑讯行为。

    叶林哲意识到了案情的复杂,找到检察长王英达。在向检察长汇报完案情后,提出:“为了加快办案速度,减少办案干扰,我提议让郜铣冰以本院纪检组长兼法纪局副局长的身份介入此案。”

    王英达在烟灰缸上弹了弹烟灰,简单思考了一下,同意了叶林哲的提议。

    接到命令后的郜铣冰迅速阅卷,调整了侦查计划:

    一、把办案干警使用过的警棍收缴,从警棍上查找毛发,通过DNA固定证据;

    二、立即到事发地周边的卖部、水果商店等商铺寻找目击证人;

    三、把那两个已经拘留的嫌疑人异地羁押,防止通风漏气;

    四、把其他涉案人带到检察院配合调查,不让他们在外面四处活动,和继续有机会订立攻守同盟。

    案件展开后不久,侦察员苏向郜铣冰报告了一个好消息。

    “领导,案发当晚一个在医院看护病人的目击证人被我们找到了。”

    “有目击者?真是太好了,他怎么的?”

    郜铣冰异常兴奋。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这位“姐“在被讯问中不肯就范。廉政等人为了尽快拿下案件,研究出一个攻坚计划,决定在夜深的时候给这位“姐“上点手段。

    因为他们的工作单位所在地,位于居民区,廉政担心夜深人静,弄出狼哭鬼嚎的动静惊动毗邻影响不好,定于晚上十点以后用挎斗摩托把她拉到城北菜地去收拾。

    吃过饭他们回到单位,等待着对于姑娘来是噩梦般的那一时刻的到来。

    大约十点一刻,姑娘铐着双手,被人带到楼下,铐在挎斗摩托的拉手上。

    姑娘因害怕,死命挣脱喊叫,那个瘦瘦的手疾眼快,随手拿起擦摩托的一块油布,把她的嘴堵上了。

    这一场景,恰巧被在医院护理病人,到卖部买卫生纸的一位年轻人看见了,这位好奇的年轻人想看看热闹,便偷偷地尾随在后面。

    五个人中有三个押着姑娘坐摩托,另外两个步行往北走。当然,还暗中尾随着一个神秘的。

    菜地刚收拾完,漆黑的夜晚显得无比空旷和恐怖,他们把姑娘拉到黑土地的深处,把姑娘按倒后扒开外衣,两个人踩脚两个人按胳膊,拿着电警棍随心所欲地击起来。

    一个时之后,姑娘被重新拉回来的时候,已经不成人形了。

    以上是从当事人和那位神秘尾随者得到的共同印证。

    就这样,姑娘于次日被发现时,已满身鲜血躺在了该办公室窗前的水泥地面上。

    当晚,姑娘趁着看守人员休息,挣脱了被铐在暖气管子上的手跳出了窗外。

    检察院两名女干警到医院拍照取证时,惊得目瞪口呆。浑身上下有五十多处被电击留下的斑痕,包括敏感部位和耳垂后面。

    案件突破口随即被开,案件就此告破。

    案子破了是值得庆幸的事,可接踵而来的麻烦也到了。主管副检察长和叶局长在关于对廉政采取强制措施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叶局长要求逮捕,态度是坚决的。

    主管副检察长主张取保,尽管是商量的口气,但话的份量是不言而喻的,王检不好明确表态。

    如此一来,郜铣冰处境变得十分尴尬,他的态度则十分关键。

    面对良心,面对法律,面对他们的犯罪事实,郜铣冰应该坚持逮捕。

    不过,他面临着来自王晶及其家人的特殊压力。廉政是王晶的表哥,虽然在办案过程中她没直接干预,那是因为她清楚,谁也没有权力使检察机关已经立案的案件停止侦办。

    但案件到了处理环节,情况就不一样了。按照惯例取保候审和被逮捕,审判结果会有明显差别。

    凡是取保候审判实刑的很少,反之被逮捕的相对判缓刑的不多。

    采取哪种强制措施,表明检察院自侦部门查办案件的一种态度。

    廉政的案子现在到了关键的第一步。

    然而,内心饱受煎熬折磨的郜铣冰原本手中有多张牌可以,比如他在政工主持工作,已经不在法纪局任职,借故不接这个案子领导也没什么话好。

    也可以和王晶提前领证申请回避,这是法律赋予他最堂而皇之的理由。

    但采取如此猥琐手段逃避对案件侦查,不符合郜铣冰的做人做事原则,也相应玷污他的人格。

    他想让自己直接面对社会压力,冲破亲情这道关卡迎接考验。

    然而,郜铣冰还是低估了社会高估了自己,他将面对的社会压力远不止这些。

    王晶受表嫂的委托找到了郜铣冰。

    “表哥的事情你算怎么办?”

    王晶话的语气和态度异乎寻常的严峻。

    “我背负着国家法律,现在已经查实,我能怎么办?”

    郜铣冰摊开手表示无奈。

    “表嫂在决定捕和不捕,你的意见会十分关键。”

    “我不过是具体办案人员,最终的权力不在我这里。再这个案子在社会上影响极大,即使我有这个权力也不好办。我劝你不要过分参与。”

    郜铣冰不软不硬地把王晶劝了回去。

    当晶表嫂听了晶的回话后,立即火冒三丈。骂道:“这还没当检察长呢,就开始六亲不认了。不帮就不帮,我就不信一个的科长能一手遮天。”

    郜铣冰从晶那里得知了表嫂因此事大发脾气后十分苦恼。他给在市委担任领导的表大爷电话问询对策。

    “冰子呀,在检察战线上工作有时候就像下围棋,如果水平不高你面临的将是处处死眼,逐渐陷入抛弃朋友,和被朋友抛弃的尴尬境地,即便是高手也很难左右逢源。

    就拿你主办的这起案件来,某些领导找过我帮忙,希望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给予从宽。

    我知道案子是你办的,没插手。这是你能知道的,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双眼和双手,隐藏在离你不远的身后。

    所以呀,社会就是社会。在社会的大舞台上,不但五颜六色都有,同样也有生旦净末丑。你干脆到主干线去吧,那里同样会有你远大前途的。”

    表大爷一番苦口婆心的话,让他不能无动于衷。他痛苦地思索着,艰难地在正义非正义之间抉择着。

    “该怎么办呢?当年他甘愿失去高茹菡,也不肯在她爸爸的威逼利诱下,多等待可以改变命运的一分钟。而今……”

    他的思路回到了八年前的「十一」期间,他和同学一行五人前往井冈山,登临黄洋界。

    当他看到在那个特殊时代涌现出的一批铁骨铮铮的人,为完成特殊使命坚持信仰;

    为了国家能有个好前途,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不惜牺牲个人生命。

    而今,不需要我为了追求真理去牺牲个人生命。仅仅要求我认真履行职责坚守法律底线,为一个为己请命而躺在医院病床上的普通人投上正义一票。

    尽管这张票投出去,各种社会压力会像崩塌了的雪山一样压向自己,又能怎样?

    他无论如何没有理由服自己出卖法律;出卖和叶局长的情谊;

    出卖对这位刚直不阿的护法人的敬意;

    出卖那无辜的仍然躺在医院里的姑娘对正义的期待;

    更无法出卖胸前那金光闪闪的国徽。

    为此,他决定站在道德、良心、法律和正义的一边。他拿起笔在「提请批准逮捕决定书」上,签上了「同意」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