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爱的火焰在空中燃烧

A+A-

    郜铣冰知道,这位女生的自我批评并不代表着甘心失败,她是把自己置于代表别人话的立场,是为了解脱自己。

    他继续道:“事实上,卡列宁所代表的是没落的,腐朽的和虚伪的社会事物。安娜对她的背叛,他是摆脱不了责任的。

    安娜想摆脱爱情枷锁,追求爱情自由。但她挑战了那个时代的传统文化,她的悲剧告诉了人们,要变革、要挑战是要付出牺牲的,甚至包括生命。”

    女生听到这里,起身从外面座位挪到中间,仿佛是便于双方话,也可能是为拉近一些她和他之间的心理距离,也许是有意向着他的思维逻辑更迈进一步。

    女生不再话,摸着中间桌板上的一本书翻翻合合的。一会侧转头看看书的眉页,一会又转过头把目光落在郜铣冰的那份文件上。

    突然问道:“郜先生,您在黄田抚远集团做法务工作?您也是学法律的嘛?”

    她的“您也是学法律的嘛?”

    郜铣冰懂。她是在告诉他,她是学法律的。

    可是,她:郜先生,还明确的出他的公司。这让郜铣冰有些迷惑。

    于是反问道:“你怎么知道?”

    她展开那双弯月,甜甜地看了看他,然后一只手翻开桌板上书的眉页,又看了看他的文件。

    郜铣冰明白了,是书眉页上面的签名和文件最后一页的落款,让这个有心的漂亮女生发挥了她的聪明。

    “好聪明。”郜铣冰夸赞道。

    女生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继续摆弄着连衣裙上的裙带。

    郜铣冰接着道:“搞法务是真的,但我专业学的是哲学。”

    “哲学?”女生有些惊奇。

    “是的,那你是?”

    女生呢喃着:“我叫李依轩,西南政法九八届法律系大三的学生,暑假回家。”

    两个人简单询问了一下各自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因为对相互的环境不熟悉,缺少共同话题,就又转移到文学上。

    李依轩问道:“那除了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之外,你还喜欢西方哪个作家的作品?”

    郜铣冰不知道这位女生是真的想继续聆听,还是别有用意。

    无论怎样,她伸出了橄榄枝郜铣冰是没有理由拒绝的。这就如同一只猴子,见到树枝上挂着一个桃,够到够不到都必须试一试,也只有试过了才会知道。

    郜铣冰思索了一下,道:“你是学法律的,那我们聊一聊雨果的《悲惨世界》吧,通过它谈谈道德和法律的对立与统一。”

    李依轩一听,有些兴高采烈了,柔软的手抓住他的胳膊摇晃着:“对对对”,又自觉失态,赶忙撤回手,双手交叉放在腿上,端坐在座椅上。

    样子像极了虔诚的基督徒在等待牧师讲道,聆听圣经的真理。

    李依轩想的是:“聊《安娜卡列尼娜》知道了赵若冰有值得自己赞赏的爱情观和对悲剧产生时代背景的科学认知。

    接下来聊《悲惨世界》,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不但更有味道,对法律和道德的进一步认知大有裨益,或许还能抓住机会翻盘,把输掉的一次赢回来。”

    郜铣冰把《安娜卡列尼娜》还给女生,不慌不忙地拿起水杯举到嘴边,然而水杯竟是空空的了。

    李依轩会意地站起身前后张望,空姐一个也不见。于是端起了自己的水杯,一手端着,一手托着,恭恭敬敬地递了过来,生怕再出现闪失。

    女生轻声道:“你喝吧,我一口没动过。”

    郜铣冰接过杯子喝了一口,放回在桌板上,了声“谢谢!”

    郜铣冰清了清嗓子继续着他的讲座,他从冉阿让是道德的化身正义的象征,一直讲到马德兰市长。

    就这样,郜铣冰不知不觉地被李依轩在有限的时间之内,用知识和智慧这把尺子,把他的智商、情商,以及大脑储存器中的知识存贮量统统测量了一遍。

    经过一番对话,李依轩被身边这个年轻帅气,文雅谈吐不俗的青年所折服。

    凭她所学无法简单地用哲学、法律、文学甚至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来衡量这个人知识的渊博程度。

    他看问题的角度、深度和广度,体现了他思考问题的深邃。他语言的犀利反映出他的思想和各种社会丑恶不能兼容。

    李依轩的心如同静谧的湖畔因春风拂动泛起了波澜,周身热血一下子冲到头顶,胸中就像揣进了欢蹦乱跳的兔子,越想按住反而跳得越欢。

    这是萌动了芳心的少女目光柔情似水,脸蛋儿红彤彤像秋天第一场霜过的红高粱,从根儿红到了梢儿。

    姑娘忽闪着长长的睫毛,转动水汪汪的眼睛努力思考着。那条倒了霉的白色裙带反反复复被纤细手指揉搓着,缠绕了又开开了又缠绕上。

    然而,姑娘身边的年轻人和她一样,犹如春天松花江那尚待开封薄如锡纸的江面,也在期待一场细雨,以涓涓细流和岸边的柳绿鸟鸣宣告寒冬过去和春天到来。

    正当近在咫尺的两个人,因为一条并不宽的河把彼此隔离在对岸。

    一个白都伦公主,一个卡玛尔王子,期待在书中找到玛尔祖旺为两颗心架起爱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