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神尊金屋藏娇
完了!
完了完了!
原先以为找来了一个靠山,没想到是找来了一道催命符!
沈芸音对未来的期望变得更加渺茫了些许。
只是先神后有些出乎她的预料。
“沈副教主,本宫还是会念在你多年为教中精心竭力,而立爷爷,你爹爹又对神界忠心耿耿,以身捐躯的份上,不计较你这次的一时糊涂,也不会把这件事告诉天儿”
“多谢先神后宽宏大量,仁心仁德”
“别高兴得太早,本宫还没有把话完!”
先神后凌厉的声音打断了沈芸音的话,“你给本宫记着,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往后再让本宫知道你背着天儿做这种聪明的事情,哪怕天儿给你求情,本宫也绝对会严加惩罚,不会姑息纵容你半分!”
“是!属下不敢了,属下以后再也不敢了!”
沈芸音居然被先神后严厉的话语震得‘噗通’一声就跪在了先神后的面前。
先神后见状,这才作罢,拂袖离去。
跪在地上的沈芸音一等到先神后感应不到她的距离了,就‘蹭’地一下站起身来,满脸都是毫不掩饰的盛怒之际的表情。
要知道,在教中当圣女的这些年,她可是从来没有再跪过任何一个人!
就连神尊,她也从来没有要她跪下过!
一股强大的屈辱感油然而生。
沈芸音脸上虽然还挂着谦卑恭顺的表情,但是她的眼睛里已经满是恨意。
这个先神后
早晚有一天要铲除了才行!
甚至可以,有这个老不死的给慕容羽然那子做靠山,她就永远不可能再有会靠近神尊,甚至往后的每一天都可能要被慕容羽然那个子压过一头。
如此一想,沈芸音内心对先神后的杀意就愈发明显了。
只是
眼下她也不能光顾着如何除掉先神后,她需要做的应该是兼顾着如何让神尊收心才对!
思及此处,沈芸音将自己身边的侍女召唤到了跟前。
“给神尊定制的衣衫,可完工了?”
“回禀圣女,已经做好了,是否要派人送去神尊寝宫?”
“这么珍贵的东西,是你们这些侍女的能碰的吗?”
“是,是奴婢越矩了,奴婢痴心妄想奴婢知错了,奴婢这就去戒律堂领罚!”
在沈芸音跟前伺候的侍女是个有眼力见的,看得出来圣女此刻满心不平,正是惹不起的时候,也不多敢顶嘴半句的就准备借口领罚远离她。
沈芸音不得不喊了一声:“慢着!本座准许你走了吗?”
侍女不敢再动弹,垂首,低眉,乖乖听令。
“把衣裳装好,本座要亲自给神尊送去。”
“是,奴婢遵命!”
半个时辰之后
沈芸音便像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中端着一个造型的奢华的大盒子,来到了帝瑀天的寝宫大殿门口。
抬,轻叩门扉。
没人应
再叩门。
还是无人回答。
沈芸音不得不找来宫殿的守卫问问。
“神尊现在何处?”
“神尊要去生灵馆看看有没有什么灵药可以让慕容公子的身体恢复得快一些。”
“又是那个慕容羽然”
沈芸音的表情有一瞬间的不受控制。
但
侍卫的眼神露出诧异的瞬间,沈芸音又很快恢复了若无其事的表情,温柔地笑了笑,端庄大气地端着木盒就走进了屋子。
“圣女!神尊有令,闲杂人等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神尊的寝宫”
“本座是闲杂人等吗?”
“可是”
“放心吧,这些年来,神尊何曾怪罪苛责过本座的决定?”
沈芸音的这番话,的是事实。
帝瑀天呆在教中的日子都屈指可数,圣女呆在教中的日子却是岁岁年年,时时刻刻。
如此一来,帝瑀天可不就是没有怎么苛责过她的决定嘛
碰面的会都少!
侍卫没想明白这个道理,只当是圣女的都对,他往后要拿俸禄什么也都是要经过圣女之,绝对不敢得罪。
“是卑职思虑不周,还请圣女恕罪!”
完,侍卫就让开了。
沈芸音顺利地进了屋子。
却没有如她自己所的等待帝瑀天回来,而是状若无事地在宫殿里游走,甚至用灵力在感应屋子里有没有别人。
她想知道那个莫名失踪了的风语姌到底去了哪里。
没错!
她怀疑神尊金!屋!藏!娇!
然而
沈芸音在屋子里来来回回的寻摸了好几圈,别金屋藏娇了,就连一点灰尘都没有发现。
更要命的是她稍微一低头就发现,神尊竟然在他屋子的地上弄了神踪粉。
神踪粉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在无色无味,无形无踪之中,黏在被追踪人脚底!在被追踪人什么都没发觉的时候,行程就已经被人看得一清二楚。
这种粉末只有通过融合特殊的药水,才能显现,一般人发现不了。
但这种神踪粉就是她命人定制采购的,她对这种药粉的气息再熟悉不过,刚刚着急进屋找人才没有第一时间察觉出来。
这下好了
这要是被神尊看见她的足迹,知道她胆敢在屋子里转去转去,一定不会轻饶了她。
本就印象不好的她,已经不想再给神尊的脑海里再添上任何一道败笔了。
前思后想了一番
圣女拿起了墩布,吭哧吭哧地开始擦地板。
与此同时,和帝瑀天一起去生灵馆的风语姌,正在药园里挑挑拣拣。
厉逸渲作为生灵馆的馆主,此刻居然像是一个守菜院子的老伯一样,愁眉苦脸地看着她,时不时地要提醒她几句。
“好啦,好啦咱能不能别这样挑挑拣拣的了?”
“我这草药园子里种的可都是上好的神品灵药材,随便拿出一周都是上百年的年份,就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被你嫌弃的”
厉逸渲不这句话还好,一这句话,风语姌直接拿着中的草药跟他掰扯了起来。
“你看这株剑灵草,看着是有上百年的年份,可是它最关键的叶子部分被虫蛀了一个窟窿,这谬效差之毫厘,谬之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