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见绣对温见宁这几年的经历很感兴趣,故而接下来几日,两人晚上吹了蜡烛躺在床上谈天时,起的都是这些事,一个人讲,另一个听,就好像少女时她们常常半夜跑到对方的房间躲在被窝里悄悄话那样,直到夜色渐深,语声才渐渐停息。
等天亮后,新的一日又在空袭声中来临了。
温见宁到底是经历过北平沦陷的人,多少有了些经验。
当初从冯公馆离开时,她没有把那些精美的绸缎旗袍、大氅装进手提箱,所带的几件衣服多是夹克、棉夹袍,都是黑、灰、藏青这样耐脏老气的颜色,甚至还有几件男式的翻领衬衫,主要是为了方便她和见绣改扮男装。
温见宁还问修女们借了一把大剪刀,要把见绣的一头青丝剪成男人式的短发。
见绣和许多普通女孩子一样,一头乌黑柔软的长发是从留到大的,平日里几乎对每一根发丝都爱若珍宝,骤然听要剪了头发,立刻就红了眼。不过她也知道轻重缓急,此事攸关性命,她也只能咬牙任由温见宁拿起大剪刀,咔嚓咔嚓地剪下她的长发。
尽管温见宁事前信誓旦旦地,她在昆明时也曾拿同宿舍的几个女孩练过手,可她的手艺仍然非常糟糕。见绣在镜子中看到自己坑坑洼洼的短发,一时不知该哭还是该笑,只好转头跃跃欲试道:“这下该换我来帮你剪了吧。”
孰料温见宁低头摸了摸自己的发梢,微微笑道:“我……就暂时不剪了。”
见绣微微睁大了眼,有些难以置信道:“你、你怎么能这样?”
温见宁只是低头抿着嘴笑,乌黑的眼眸里难得流露出些许孩子气的狡黠来。
见绣呆了一呆,随即愤怒地扑了上去,把她压在身下,要为自己可怜的头发讨回公道。
闹过后,两人累得躺在床上时,见绣还是不免担忧地问:“见宁,我知道你不是单纯爱美才不肯剪头发的人,只是这种时候,你还是剪了吧。”
温见宁坐起身来,用手梳拢头发,飞快地给自己编了条辫子,又扭起来盘在头上,拿帽子一扣,嘴上还道:“你看,这样不就没事了?若是再有顶瓜皮帽,哪怕把辫子垂下来,人家还会拿我当拿我当满清的遗老遗少呢。”
见绣爬起来坐着,看着她笑:“干脆我帮你再多编几条细细的辫子,围在头边,睡觉也不用拆,听人码头上有些搬货的男人也是这样的呢。”
于是两姐妹又高高兴兴地琢磨起该怎么编辫子了。
笑归笑,外面的仗仍没有完,炮火随时会呼啸着落在往日繁华热闹的街道上。躲在建筑物里固然也不安全,可大家更不敢往外乱跑。
尽管修女们好心肯冒着风险收留她们,可两人寄宿在教堂里,还是闲不下来,主动提出要帮忙照顾教堂收留的孤儿。这些天整个港岛炮声四起,每天都不断有难民涌入城中,自然也有了越来越多走失或者被遗弃的孩子,都被安置在这里。
只是两人帮忙照顾孩子还没几日,温见宁出了趟门找到一份差使,是要去红十字医院当护工,帮忙照料伤兵。见绣如今成了她的跟班,她走到哪,见绣就下意识地要跟到哪,听后也想跟温见宁一起去。
可温见宁却坚决不允许她跟出去:“你身体还没好全,真要运气不好遇上什么事,只怕还要我拖着你跑。你就留在这里,多帮修女们照看孩子。”
见绣当然不想当她的累赘,只好留下来继续照顾教堂收留的孩童们。
接下来的十几天里,从每日早上送走温见宁起,见绣就开始了新一日的提心吊胆,每每听到外面传来声音,眼皮都会剧烈地跳动。这种担惊受怕的状态要一直持续到晚上,等温见宁拖着疲惫的身躯从外面匆匆回来,她才能松口气。若是偶尔碰上温见宁去医院值夜班,那么见绣一晚上都要睡不好觉。
等第二天到来,又要开始新一轮的等待与煎熬。
不过短短几天的功夫,她就越发苍白孱弱了。
见绣的健康状况本就不佳,之前那场几乎要了她半条命的戒断刚过去不久,她的身体尚未调养好,就赶上了战争爆发,再加上这些日子的劳累,让她更是疲倦不已。
不过出去做看护的温见宁也并没有轻松到哪里去。
医院大约是人间最接近地狱的地方,每天都会有大量伤患被抬进来,又有许多尸体被送出去。伤患中有受伤的士兵们,不过更多还是城内被流弹击中的普通人。病房里痛苦的呻吟声时时传到走廊上,哪怕在温见宁偶尔值夜时,微弱的惨叫声也不曾停止过。
港城内所有的学校都已停课封闭,临时来做看护的女学生们年轻而稚气,比温见宁还要上好几岁,她们由于暂时没有去处,只能来这里帮忙照料伤兵,以此换口饭吃。
或许是从未亲身经历过战争,大家都有些沮丧焦躁,与伤患间的关系也并不好,隔三差五就要吵上一架。只有在发呆或捡豆子时,从她们怔忡的神情上才能看得出麻木与茫然。
这天傍晚回来后,温见宁沉着张脸,去找了趟特里莎修女。
其实原本这间教堂里还有两位神父,可由于战争爆发后,他们也拿起武器去参加了防卫战,这里的负责人就成了修女中最为年长的特里莎嬷嬷。
等她们谈完后,见绣才问她:“我听到你在什么粮食的事,是出了什么事吗?”
温见宁摇摇头,神色仍未见舒缓,低声告诉她今日的见闻。
原来这些日子她正在医院帮忙时,看到医院提供给伤员们的饭菜很糟糕。
其实不止是伤员,就连临时来帮忙的护工伙食也只能分到米与黄豆,不见一点油星,她不由得动了念头去找英国人们问问情况。
温见宁虽是个生面孔,可好在不久前还曾代表冯家给他们捐过一笔钱,总算找到了英国人的官员询问情况。对方官腔着客套话,表示看在那笔钱的份上,可以破例允许温见宁拿够足以让一家人吃的食物。
她当时虽在心中冷笑,可还是跟着去了趟政.府的冷藏室。
机关的工作人员很不耐烦,因为这几天不断有人拿着条.子来抢食物,可虽然这样,他们开门时,温见宁往里看了一眼,冷藏室和仓库里的物资粮食仍然堆积如山,可又有多少是真正能发到民众们手里的呢?
见绣听后也叹息道:“港岛这样繁华,英国人又在此地盘剥了那么多年,哪怕今日没有你亲眼所见,我也不信才围城几天,城内就要山穷水尽了。可围城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结束,若是城内真的断了粮,我们以后恐怕就要饿肚子了。”
温见宁安抚道:“我之前托了特里莎嬷嬷她们帮忙抢购粮食,也告诉过了钟荟家那边,短期内我们不必担心吃不上饭。可若日军以后真的进了城,以后只怕不好了。”
她经历过北平沦陷,知道日军进城后那种恨不得刮地三尺的架势。若是港岛沦陷,粮食短缺是早晚的事。饶是她做足了准备,买到的粮食能坚持多久也是个问题。
等到了十八日,温见宁在医院工作时,听人日军已推.进到浅水湾一带了,这让她不由得有些担心起周姨娘她们那边的状况。
起初几日,她们还能跟周姨娘那边通电话,后来城外的日军大约炸毁了线路,便再也联系不上了。尽管温见宁曾嘱咐周姨娘可以便宜行事,若真到了危急时刻,可以将她们带走的一些古董珍宝献给日.本人,以求保住性命。无论怎么,人命比死物重要得多。
可就是这样,温见宁有时候也会不安地想,当初她安排周姨娘她们离开,为了避免日后拖累她们,不肯与她们汇合,究竟是对是错。
然而此时此刻,没有人能告诉她答案。
在她不安的等待中,日军终于步步逼近黄泥涌一带。那里正处于港岛中央位置附近,无论是距离维多利亚城区,还是浅水湾等富人区都很近,很有可能会波及到周姨娘她们。
温见宁也不知她们能不能躲过这一次的难关,只能夜夜辗转反侧。
如此又过了两三日,在一次轰炸中,不知岛上哪里的油料库被炸毁了,浓浓黑烟冲天而起,整个港岛的天空都被灰霾所笼罩,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呛人的焦灼味,久久不散。
温见宁每天出门回来,头发上都落了一层灰。
到了这天下午时,日军的轰炸突然难得消停了一阵。
等温见宁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一个人匆匆赶回教堂时,发现见绣坐在教堂内的一架钢琴前,一边弹钢琴,一边教孩子们唱平安夜歌,修女和其他的帮工们也围在旁边。
教堂内显然已被所有人动手扫过一遍,到处都是整洁而明亮的,在孩子们悠扬的歌声中,温见宁慢慢走过去,这些日子紧绷的神经也渐渐舒缓下来。
——她这才发现,不知不觉中围城已经过了十几天,明日就是圣诞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