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死人

A+A-

    “咳!”

    芳笑呛着了,赶紧别过脸。

    张草顿时想骂她亲娘。

    “聋了?赶紧接着!”

    高氏大声吼。

    张草掉头回这边。

    “又干嘛去?”高氏问。

    张草停下,回头大声质问:“我娘不心弄破的鸡蛋凭什么让我买?”

    “又没烂,就裂开一条缝,还可以吃。”高氏拿起来让她看看。

    张草看也没看,直接:“我家不缺这两个鸡蛋。”

    “那你去给我拿两个。”

    张草愣了。

    ——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

    芳忍着笑提醒她,“既然你家不缺,怎么不能拿几个孝敬你奶奶?”

    高氏点头:“大学生跟你这个中专生就是不一样。”

    张草顿时气个仰倒。

    真是她亲奶奶!

    “既然不一样,那你找芳好了。”张草完就回到她大伯身边。

    高氏想骂人,她找芳有用,还找她干嘛。

    可是一看还有不少外人,高氏怕影响以后的生意,把满嘴脏话咽回去,“我不算你了是不是?”

    “我可是‘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张草提醒她。

    这话高氏对她过。然而高氏过的话多了,早把这句忘了。

    “有能耐以后别回来。”高氏咬着牙指着她。

    张草抬起下巴,一副气死她奶不用偿命的模样,“张庄又不是你的。不让我去你家,我巴不得不去。”

    高氏抬就要砸她。

    张支书赶忙提醒,“鸡蛋。”

    芳问:“你是不是想拿鸡蛋砸人,砸到谁让谁赔?”

    高氏也是个爱惜东西的,真没这么想过。可是她里又攥着鸡蛋,也不好解释,干脆瞪芳他们一眼,收回视线把鸡蛋放篮子里,吼儿媳妇,“回家去!”

    廖桂枝就是想知道一篮子鸡蛋能卖多少钱,也好算算老婆婆里有多少钱。现在知道了,立马跟张老二走人。

    芳转向她爹,声:“老太婆的东西卖完了还不走,肯定是想坐车。”

    张支书:“坐就坐吧。这么大年纪了,还能坐几年啊。”

    张草想想前世,她奶奶可是活到八爷,就她这样,今天跟这个打,明天跟那个斗,越打越斗越精神,现在还能卖东西赚钱,指不定能活成老妖怪。”

    芳不由得看她一眼,看来高氏是个长寿的,“是的。爹,你想想是不是越有干劲的人越精神?就算死,那也是突然发病,或者年龄大了,一不心摔倒了摔死。”

    张支书想想村里那些人,好像还真是这样,“她最好别活那么久。否则老的儿子也能被她惯的不成样子。”

    张草笑了:“您这就不知道了吧。我奶奶的心气高着呢。他这还没满百天,就让四儿天天给他念诗,要培养个大学生出来。”

    方剑平牵着儿子过来,听到这话乐了,“大学生是这么好培养的?”

    “她觉得有用。以前瞳瞳时候,你不就是这么干的吗?”张草问。

    方剑平看一下儿子,“那是他太皮,我为了改改他的性子。”

    “谁呀?”孩抬起头来。

    方剑平:“你!”

    孩甩开他的,冲妈妈伸。

    芳抱起他,然后单搂住他,从脖子处摸摸他的身体,果然里面黏糊糊的,“玩累了在妈妈怀里歇会儿,然后继续玩儿?”

    孩伸出捂住脸,脑袋一个劲儿往她身后躲。

    张草一看他这么好玩儿,忍不住:“你儿子怎么这么逗啊?我家那个跟个傻子似的。”

    “你觉得他像傻子,他还不傻给你看?”芳知道她这个年龄的人,百分之八十甚至更多的人都喜欢打压孩子。好听点是挫折教育。可是孩子的心灵那么脆弱,哪经得起三天两头恶语敲打啊。

    张草不禁问:“你他故意的?”

    “时间长了可能就是真的。”芳不是吓唬她,即便孩子没变傻,也会跟父母离了心。

    张支书忍不住:“哪有嫌弃自己孩子的。孩子是你生的你养的,他长成什么样不都是你的责任?哪有怪孩子的道理。”

    “可是——”张草想起以前,几个孩子没一个跟她亲,“我错了?”不确定地问。

    芳摇头,“我不知道你家什么情况。反正如果我们嫌弃瞳瞳,除非是张瞳瞳不听话,故意调皮气我。”

    孩立马摇头保证:“我不气妈妈。我最喜欢妈妈啦。”完脑袋枕她肩上。

    张草看到孩跟芳这么亲,想想自家那个,一点不亲她,反而亲他奶奶,“那我以后注意点。”

    张支书:“你是得注意点。可别学你奶奶。”

    张草浑身一震——她好像还真有点向她奶奶发展的倾向。

    这是怎么回事啊?

    张支书见她神色不对,担忧地问:“咋了?”

    “啊?”张草惊醒,下意识摇头,“没,没事。大爷,先别我了。这些东西卖完是不是就没了?”

    张支书看一下街道两边的人,不论上午还是下午来卖东西的几乎都在,“差不多了。”

    “那以后还卖吗?”

    张支书想一下:“下周末来买鸡蛋鸡蛋和青菜。不出意外以后每周末都来。”

    芳:“下周末怕是不好卖了。”

    张支书点头:“今儿咱们一天卖四次,要不了几天就得传遍十里八村。到时候咱们要是来晚了,这些位置恐怕就是人家的了。”

    张草忙问:“那咋办?”

    方剑平:“他们不懂卖不长。”

    “卖不长?”张草不懂了。

    张支书:“有关部门的人不管不问,是因为咱们人多势众。别的村卖是可以卖,但也得组织这么多人。不然看你一个好欺负,他来问一句,她再来问一句,三问四不问就被问的不敢来了。”

    “问什么?”

    张支书笑道:“问东西哪来的,有没有涉嫌投倒把。”

    张草不禁:“这些人真是闲的。”

    “这也是人家的——”

    “支书大爷,走吗?”

    一道男声传来。

    张支书把余下的话咽回去,“都卖完了?”

    “还有一点菜,留着回去煮面条好了。”

    张支书踮起脚看看,菜市场限购的蛋没了,笼子里的鸡鸭鹅也没了,“咱们回家。”

    孩立即:“妈妈,上车。”

    “不急。”芳等等看老太婆上哪一辆车,“张草,你呢?”

    张草:“我回家。天都快黑了。”

    “那你快走吧。”芳朝高氏那边看一下。

    张草见她在跟同村的人话,立马从她身后绕过去。

    高氏上了年纪,有点老眼昏花,再加上她只顾跟人分享卖东西的经验,以至于到驴车边不见张草楞了一下,脱口就问:“草呢?”

    张支书:“早走了。”不待她开口,“上不上车?”

    高氏不想走着回去,立马爬上车。

    芳抱着瞳瞳去另一辆车。

    高氏见状,冷哼一声。

    芳装没听见,担心赶明儿她走了,老太婆三天两头挤兑她爹娘。

    由于她不计较,高氏得了个没趣也没再作。

    高素兰没过去,等芳到家她都做好饭了。用厨房的锅炖的猪大肠,用芳卧室外间的锅煮的猪肝粥。

    听到马车声,高素兰才下猪肝,在锅里打个滚就盛出来,以至于猪肝非常鲜嫩。

    孩吃的吸溜嘴:“妈妈,好好吃啊。”

    方剑平:“喜欢吃这个?”

    孩点头:“爸爸,贵吗?”

    方剑平乐了:“贵就不吃了?”

    孩抿抿嘴,犹豫片刻,“贵就用我的钱买吧。我有钱。”

    此言一出,四个大人都不由得转向他。

    孩使劲点头:“瞳瞳话算话!”

    芳摸摸他的脑袋:“这个东西不贵,但是卖的人少不好买。赶明儿叫爸爸去农场看看。要是没有,只能等到咱们回老爷爷老奶奶家了。”

    孩好奇地问:“什么时候回去啊?”

    张支书:“早点回去吧。”看向方剑平,“你爸妈住楼房,你爷爷奶奶年龄大了,上下楼不方便,你们早点回去,他们也能早点搬回去住。”

    高素兰点头:“你们现在还是学生,早点回去看看书,别等到开学了上学期学的全忘了。”

    芳:“行。回去洗洗衣服晒晒被子,歇息两天也差不多了。”

    孩好奇地问:“很快吗?”

    芳想一下:“放完鞭炮过两天咱们就回去。”

    孩猛然转向他爸爸。

    方剑平好笑:“明儿带你去买鞭炮。”着看向他老岳父,“可以置办年货了吧?”

    张支书算一下日子,离除夕还有半个月,“有点早。不过也可以了。”

    往年到年底置办年货,是担心办早了忍不住吃了喝了。

    现如今家里的东西都可以拿去卖,头宽裕,而供销社的瓜子和花生又不贵,买回来吃完了,大不了除夕前再买。

    方剑平见他犹豫,还是多嘴问一句:“明天去?”

    张支书点头,“我跟你们一块去。”

    “驾车?”芳问。

    张支书想一下,“先问问都有谁去吧。”

    高素兰想想王秋香、谢兰、一枝花,以及她别的妯娌,高兴的一个个跟捡到钱似的,“应该有不少人要去。”

    确实不少。

    翌日早饭后,一听张支书开拖拉去置办年货,昨儿赚到钱的都从家里出来,纷纷要跟他一块去。

    结果拉了一车孩,大人跟车走着去。

    芳昨儿站了近一天就没去,让方剑平跟过去。

    张瞳瞳个人来疯,一听喜欢管他的爸爸要去,嫌弃地挥挥:“爸爸回去吧。我和爷爷去。”

    方剑平问:“爷爷看得住你吗?”

    “看得住啊。瞳瞳这么乖,怎么会看不住呢?”孩反问。

    方剑平无语了。

    乖孩子可不会这样。

    王秋香道:“我们帮你看着。”

    方剑平很不放心:“他吃饱了,昨儿也没少吃糖,别再给他买好吃的。”

    王秋香知道他发起火来可不管对方是不是长辈,“放心吧。”

    张支书:“我看着瞳瞳。你们在家帮忙把鱼收拾了。”

    先前张支书、高素兰和方剑平帮忙捞鱼都挺累的,芳又得看着张瞳瞳,所以鱼一直在水里放着。

    昨儿又忙一天更没空。

    丈母娘差不多六十岁了,方剑平也不好意思让她一人忙活,“行,我这就去挑水。”

    芳不会收拾,以前试着帮她妈搞过,戴着塑胶套都能把扎的通红,于是就给她娘和方剑平打下。

    方剑平去鱼鳞,高素兰开膛破肚。

    三人合作,还是花了将近一个时。

    可是看到院里的绳子上挂门了鱼,芳心里很满足,而且很有安全感。

    “芳,芳,芳,干嘛呢?”

    芳惊了一下,收回视线,朝外看去很是意外,居然是张来富的媳妇,“你没去赶集?”

    “没有。又没有啥需要买的。”

    芳:“年货。”

    来富的媳妇摇头,“我们家那几个吃货,二十八再买都过不了除夕夜。”

    今年没有三十,二十九就是除夕。

    思及此,芳想笑:“太夸张了吧。”

    “一点不夸张。”

    芳:“那你找我什么事?”

    “咳,瞧我这记性。你大舅好像来了,你娘和剑平呢?”

    方剑平和高素兰同时从屋里出来。

    来富家的看看偏房门口的人,又看看堂屋门口的人,“你们都在家我就放心了。幸好芳也没去赶集。”

    高素兰确定她没听错,顿时急了,“到哪儿了?”

    来富家的朝西边看去,“有几个人在桥头话,被他们拦在那儿了。你快去看看吧。”

    高素兰下意识看闺女。

    芳:“我陪你去。”

    方剑平提醒:“要不要拿个什么东西?”

    来富家的摆:“不用。桥头上好几个大老爷们呢。”看到那一绳子鱼,“剑平,快把这个收起来。”

    方剑平立即把洗菜和面的盆都拿出来,鱼放盆里端屋里去。

    芳陪着她娘走出大门,就看到桥上的高大个,“是不是知道咱们昨儿卖东西赚钱了?”

    来富家的摇头:“你姥姥家离这边不近,应该没那么快知道。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芳:“这么冷的天,又快过年了,能出什么事?”

    来富家的想想:“孩子结婚?”

    高素兰微微摇头,她大弟弟的孩子都结婚了。

    芳好奇:“听谁的?”

    高素兰:“你堂舅。”

    “来过?”

    高素兰点头:“让我过去随礼。”

    来富家的不敢信,“逢年过节都不来,随礼让你去?还让你堂弟过来报喜?你没去吧?”

    高素兰转向芳:“她爹不许。也他们没诚意。我也不想去。”

    芳心里有个不好的预感:“过去问问吧。”

    高素兰走过去直接问:“你又来干嘛?”

    “来给你报丧!”高大个子的脸色非常不好。

    然而不是伤心难过,多是气恼。

    高素兰懵了,脚步踉跄了一下,“娘她,她咋了?”

    “你还知道自己有个娘啊?”高大个没好气地问。

    高素兰瞬间清醒,慌乱的心也静下来,“我不知道有娘,那你来干啥?”

    高大个噎住。

    芳很怕因此又跟高家那些吸血鬼冰释前嫌,立即问她大舅:“你娘有八十多了吧?也算是喜丧。”

    “你的这叫人话吗?”高大个瞪眼,“死的不是你娘?”

    芳呼吸一窒,转向她娘:“他咒你。”

    上了年纪的人很惜命,高素兰也没能例外。

    何况再坚持两年,她就可以搬去城里,可以看看首都,可以看看长城了。

    所以哪怕知道芳故意这样,高素兰也很不高兴:“今天是第几天?”

    高大个不想。

    芳故意:“可能已经埋了。他就是来通知你一声,你没娘了。”

    高大个忍不住吼她:“我没跟你话!”

    芳:“那你倒是啊。”

    高大个被她逼的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只能乖乖:“第一天。天蒙蒙亮没的。”

    “我知道了。”高素兰点头,“你回去吧。”

    高大个愣了愣,忍不住问:“啥意思?”

    芳心,啥意思都不懂,你可真是个棒槌。

    “埋的时候我们再去啊。”芳问来富家的,“是第四天埋吧?”

    来富家的点头:“这几天亲戚朋友过去烧纸钱,第三天傍晚拉去火化,第四天上午埋。”

    芳:“那我们后天下午过去。”

    “不行!”高大个脱口而出。

    芳奇怪:“今天?连纸和炮都没买,空着去?”

    “你们下午去。我们傍晚拉去火化。”

    高素兰心里咯噔一下,“这么急干啥?你给我老实,咱娘咋死的。”忍不住指着他。

    芳拉住她娘的:“敢来告诉你,肯定没大问题。否则你一看见不就露馅了。”

    “那这么着急干啥?”高素兰不懂,“你又不用娶儿媳妇,急着腾屋子干啥?”

    来富家的听出来了,“应该是不打算火化。埋到地里就算被上边知道,他们也不敢挖开。”

    高素兰不禁问:“真的?”

    高大个别过脸去。

    芳:“又不是横死,也不是他打死的。敢来找你肯定也不是饿死的。除了这些有啥理由这么着急?”

    高素兰忍不住问:“棺材也准备好了?”

    作者有话要:  晚上六点应该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