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二章
通灵第20季的线下海选,和往年并不是太一样。
太久远的事不提,就最近六季的通灵吧,每年线下海选的流程都一样,共有三个环节,放在第一集播出,分别是:
第一关,幕后感知。这一关是通灵的传统海选环节,最初的时候连00人都凑不齐,但到了第9季,拿到节目通告过来的参赛者已经增加到400余人。
节目组会在会场布置一个黑色的屏风或幕布,提前在后方做好陈列布置,参赛者们则各显神通,之后进入房间单独面对镜头,出以自己的能力察觉到的,幕布后面的人或事或物。
在这一关,节目组设置过诸如正在被水蛭吸血的人、给历届主人带来过不幸的人物肖像画、猪脸标本、术台及其上正在进行的宠物术
尽管线下海选的参赛者逐年增多,但这一关过后,就只有30-45人能够参与到下一个环节的选拔。
第二关,车尾箱寻人。这是自第3季新增的环节,规则每一年都在发生轻微的变化。
这个挑战安排在一个大车库里,30辆轿车分为两列停放,其中某辆车的尾箱里会藏进一个人,而参赛灵媒们有十分钟的时间,在不打开车尾箱盖的情况下,出哪辆车里有人藏身其中。
这一关的藏身者和所用到的轿车,自第4季开始,都是自愿参加的通灵的观众及其座驾,他们的参与度很高,既是见证人也是出题者——他们往往会给挑战成功的参赛者提出新的问题。
在这关后,只有20-30名选有资格进入最后一环。
第三关,x先生。这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环节。
参赛者们将逐一被蒙住双眼,由工作人员引进一个房间,房间中央坐着一个世俗意义上的名人,而灵媒们要在失去视觉的情况下面对他或她,出自己对面前人的观感或判断,无论是外貌、性格、经历
观众们爱这关,因为每季参加的名人对他们而言就仿佛一个彩蛋,还能通过灵媒们的口获知关于这人的一些八卦,而恨的人,则是觉得他们心中的名人形象遭到了破坏。
来参加的名人们爱这关,是因为有热度有讨论度,还有一些人是希望借此会向灵媒们打听一些事情,总之问题得到了解决,而恨的点自然在于,从未诉诸于口的**被披露了出来。
灵媒们爱这关吗?还真不好。毕竟很多名人要维持良好的形象,只要出来的东西可能会对此造成影响,哪怕灵媒们坚信自己的是对的,名人们也有可能极力反对,甚至以此质疑又或批判灵媒的实力,好处就在于,如果能够得到名人的认可,那对他们而言,就是一个大客户人脉。
无论如何,这线下海选的最后一关,最终能够闯过去,并迎来通灵正式比赛拍摄的,只有不到二十名参赛者。
但得益于互联的高速发展,以及一些明星选的加成,这几季通灵是一年比一年出圈。
更别提今年还有个第20季的噱头。
因此打从公布报名渠道那天起,就收到了大量的报名信件,数量比起上一季翻了一倍不止。
虽然随着通灵全球名气的逐步扩散,以及海外权的越卖越火,最近几个赛季报名毛熊的选越来越多,选国籍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是节目组还是没想到今年会火成这样。
哪样呢?
去年是4000多封报名信,今年直接翻倍到9000多封——这还只是自主报名的。
如果算上络上观众们推荐的,和其他国家本通灵内推的,节目组要筛选的对象直接突破了一万人!五位数!
在这一万余人里,非毛熊籍选竟然占据了超过0%。
还是用去年,第9季的数据作个对比,一年前自主报名人数是4300多,推荐参赛是400多,共计400多人,其中毛熊籍选2500多,占比刚好超过50%。
另外就是,毛熊通灵,对外籍参赛者而言,语言关可不好过,尽管可以自带翻译,但用翻译也有可能导致信息流失和转换出错的问题。
所以历届毛熊通灵,除了本国选以外,外籍参赛者也多以外籍斯拉夫人及其后裔、毛熊国周边国民、还有前苏联国家国民为主。
在第9季报名海选的外籍参赛者中,若是去除掉前述三类,就只剩500多人,还不到总数的2%。
但是今年,这三类参赛者,加起来占了报名总人数的3%,也就是,生活在非毛熊语环境的外籍报名人数超过了总数的40%。
去年,节目组以为总数近50%,其中超过0%是生活在非毛熊语环境的外国籍选,就已经是通灵的上限了,还满心欢喜,因为通灵作为一个他们亲开辟出的冷题材节目,创下了毛熊国真人秀综艺外籍人士报名的纪录。
谁知道还是他们的目光太短浅了,今年的数据比起去年,那就是单方面吊打,而要是拿出去和别的节目做对比,那直接就是惨无人道的屠杀了。
报名人数的剧增,带来的第一个问题,自然就是随之而来筛选线下海选名单工作量的剧增。
这个问题是最好解决的,加班、临时工、从其他节目组借人,伤点儿钱——但这个报名人数也能让节目的广告赞助商心甘情愿地掏出更多钱。
第二个问题就是,原有的赛制可能已经不太适合这些选了。
为什么通灵这几年办的一年比一年更好?
因为报名人数增多,节目组选材范围变得更大,从中筛选出真有那些特殊本领的人才的概率也随之增加。
还因为节目名气增大,外国友们自发向节目组推荐的能人增多。
更有已经参加过其他国家通灵,并取得了一定名次,想要再来参加毛熊通灵以期更进一步的,可以算是被其他本认证过的真通灵者们。
双重因素影响下,自然就造成毛熊通灵进入正赛的选们,平均水平是一年更比一年高,而强强对决自然更受观众们喜爱。
但是,从一堆5分中选出-0分简单,若要从一堆分中选出9-0分,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再了,有时候分和分,乍一看上去还真没那么容易区分出来。
不过通灵正赛是一集淘汰一个选,有时候甚至两集才淘汰一个选,末位淘汰这种制度,无论如何都和难度大扯不上关系。
更何况正赛还在线下海选的三个月后,节目组有足够时间去构思、调整和完善赛制和比赛内容。
可线下海选哪怕就按9季的数据来算好了,可是区区三关就要从450余人里淘汰至9人,这可是24进的比例!
以前报名通灵的选没那么多,线下海选的选水平,有可能从3分起步,可随着络报名人数逐渐增多,来到线下海选现场的参赛者们基本都达到4、5分以上了。
而线下海选的任务,穿了就是快速刷人,只保留最高分的一撮儿——按照第9季的标准来,基本也就是、分以上的选。
但分和分、分和6分之间,实话区别真的不够大。更别提还有些参赛者,会因为紧张或兴奋而导致发挥失常又或发挥超常。
除此之外,还有那种发挥极端不稳定的选。
从节目效果的角度来,比起一个每场挑战都保持在5-分水平的选,一个在5分到0分范围内随波动的选,能制造出更多的娱乐效果,引起更大的络反响。
所以仅靠海选三关来筛选谁有资格进入正赛,特别是在海选第一关的淘汰率就高达90%的前提下,节目组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尤其今年的络报名不仅仅带来了翻倍后的量大问题,还存在量变终于引起质变的问题!
天知道当总制片人看到下属经过初步筛选,汇总过来的“重点关注”以上级别的参赛者名单后,被履历列那一大溜的“x国通灵第x季第x名/ins账号xx百万关注/师承xx/推荐人xx/xx通灵构任职xx”直接闪瞎了眼,下意识地大力揉搓自己的脸颊直到变形,确定自己没在做梦。
这还只是“最重点关注”和“重点关注”两个级别,还没算上“可重点关注”再看一眼“可重点关注”的报名参赛者资料汇总表格,比他头打印出来的这两页纸还要多。
他突然就有些怀疑,是否今年的汇总表做得过于宽松,所以才显得较之往年人数倍增,便干脆在资料硬盘里找出了前几年的海选后评级表格,点开和今年的做个对比。
然后他挠头的,就在受惊后下意识地收拢重重一拉,直接扯断了十好几根头发,疼得他直接就“嗷”地叫了出来!
没有错!今年参赛的高质量选多得离谱!
第20季的报名人数比第9季增加了近2倍,那么按照比例来算,高质量选数量的增幅大概也是20%,再考虑个20%的误差好了,得出一个范围,取其高值,也就是去年数量的240%作为今年预期内理想状态下的高质量选数量。
可是如今汇总到他上,需要“重点关注”的选数量,可是比这个数字足足翻了两番不止。
翻了两番,不是两倍,是四倍!还更多!
呃,问题来了,线下海选淘汰面临的压力立时更大了
毕竟这就意味着,这些要搁在过往几季,基本都是前八强水准的选,在这一季,注定有人要当炮灰,在海选环节就被淘汰掉一部分。
不能杀鸡取卵呀!
这一季强过头了首先就会把观众的兴奋阈值提太高,不利于以后节目的发展,但这个问题还有至少一年时间去思考解决办法。
可要是浇灭了选们的热情,过早被淘汰导致人家下一季直接不来参加了,那通灵的水准不定就会直线下降,这一升一降的,观众们的落差就更大了。
那可就要了命了!
怎么在不刻意降低今年节目精彩程度的情况下,保存被淘汰选下次来参赛的热情,甚至更进一步激发选们和观众们对通灵的认同感和兴奋度?
这才是节目组必须在线下海选之前——只剩不到三周时间——拿出方案解决的当务之急!
而且总制片人在仔细翻看今年高质量选汇总名单时,又发现了一件特别糟心的事!这也是第三个问题所在。
那就是毛熊籍以及能把毛熊语得顺溜的外籍选,不仅是总占比下降了,这高质量选的数量也少得可怜啊!?
本来外籍参赛者报名人数占比上升,就很有可能导致最后通过海选进入到正赛的本地选——或者再扩大点,把能毛熊语的外籍选也算上,总之就是能让本国观众天然产生亲和与好感的参赛选——人数减少。
虽然出于慕强心理,真正实力超群的选除非人格缺陷特别明显和不讨喜,不然最后都能吸引到一大群支持者,但在节目刚开播,大家的实力差别还不明显的时候,那些在人种、国籍、语言方面占据了先天同类优势的选,才是促使观众们继续看下去的一个极大动力。
从某种角度上来,通灵里本国选的多少,是非常影响到节目在电视台的收视率的。
而节目收视率,直接就关系到节目的广告赞助费用,关系到节目组在台内的话语权。
所以看着头的“重点关注”选汇总表上“国籍”一列,总制片人伊普波利特先生真是愁啊,愁得没忍住又揪断了自己几根宝贵的头发。
必须思变!
作者有话要: 今天还有更新,十分不满意这章的断章,但字数真的要爆了,先发吧otl
因为是同一个梗开文,不想写重复的内容(本来就不满意旧文的节奏),等于给自己带上了镣铐,还要在框框里跳舞
是真的难到头秃,经常逐字逐句磨、改,找基友帮我看不同本有啥区别,基友看不出来,并建议我放置这坑一段时间,先换一篇不同题材的写完,不定就能摆脱旧文对自己的影响。但我心里过不去那个坎,觉得有始得有终,想要么我先存个几万字的稿子再开始连载,免得连载开始了卡文又开天窗,结果好不容易攒了一万多稿子
我、又、改、开、头、了。好的,稿子废掉了。
我觉得要是再不进入连载状态,那我就会继续改来改去,就更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了,也不选什么黄道吉日了,就今天吧。
不抱怨了,孩子是我的,是丑是美拉出来让你们瞅瞅,有什么建议只要是善意的、中性的尽管,因为真的我看着自己回炉重造n次的孩子我有点失去审美能力了(大哭),就是希望言辞不要太犀利,因为我的心脏还是有点脆弱(土下座)。
最后祝大家看文愉快!
929——微修。很不满意这章,找不到切入点,迟点可能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