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看我不弄死你

A+A-

    一曲大实话,曲终人未散。

    按照节目组之前的流程,郭老师把特定的一批观众请了出来,让他们去投票。

    表演结束的师兄弟们,则在耐心的等待着投票的结果。

    今天这场节目如果火爆。

    那周浩跟大林两个人的表演肯定是一枝独秀,其他人连争抢的资格都没有。

    再加上他们两个人的粉丝。

    师兄弟们都能想象得出来,周浩的得分,一定到了一个恐怖的程度。

    不过,师兄弟们也已经习惯了。

    周浩的能耐在这帮师兄弟里,本来就是最顶尖的一批,这家伙又特别喜欢搞一些噱头。

    也就是,人家不仅能耐大,还会宣传。

    光是这两方面叠加在一起,其他的师兄弟就已经很难跟周浩竞争了。

    更不用,周浩还有庞大的粉丝团体。

    单论粉丝的支持力度,就算跟老秦比起来,周浩也毫不逊色。

    一开始师兄弟们不服气,是因为他们没有比较过。

    现在随着节目的播出,周浩身上的优势越来越大。

    师兄弟们也就渐渐习惯了。

    他们非常清楚,在这样的环节很难跟周浩竞争。

    尤其是在最后的总分上,他们绝对pk不过周浩。

    再加上周浩今天演的那么好。

    师兄弟们对第一已经不奢望了,他们知道周浩肯定要独占鳌头。

    可即便如此,师兄弟们还是想要知道观众投票的结果。

    这个综艺节目,对于这帮师兄弟来太重要了。

    观众的投票对于他们而言就是一面镜子,他们可以根据票数的多寡,来判断今天表演的效果如何?

    然后再进行分析和总结。

    今天,他们自己在表演中设计的包袱,有哪些没有响?

    这些包袱为什么没有响?

    是结构的问题?

    还是表演状态的问题?

    又或者是语气的问题?

    观众这面镜子可以直接把这些信息反馈给他们,然后师兄弟们也可以根据镜子反馈的信息,来调整他们表演的节奏,以及包袱的设计。

    除了观众对面镜子以外,他们还有两面镜子也特别重要。

    一个就是郭老师的批评,另外一个就是于老师的赞扬。

    郭老师的批评,往往能直指问题的核心。

    让师兄弟们豁然开朗。

    很可能就是这么一指点,让师兄弟们久久没有办法突破的瓶颈,一下子就突破了过去。

    哪怕这种概率不高,但万一呢。

    相声演员以及所有艺术门类的开窍,都是极为重要的一步。

    你这窍开了,从此就是一路的坦途。

    看看岳哥的表现就知道了。

    哪怕是差不多的技巧,差不多的语气,差不多的声音。

    他开窍之前和开窍之后的表演,都判若两人。

    即便很多人批评他不会相声。

    但是别忘了,人家可是在最高的喜剧舞台上,跟全国最顶级的喜剧大咖pk过。

    甚至里面还有一位国宝级的老演员。

    在跟那些前辈和行业大咖pk的过程中,岳哥不表演的多好,但他也绝对没有落在下方。

    这绝不是一般相声演员能够做得到的。

    句冒犯的话。

    就算是郭老师和于老师老哥俩亲自下场,在那样的舞台上,也不一定能比岳哥做得更好。

    这就是一个演员,开窍以后的能耐和变化。

    有了这个例子在前面,其他的师兄弟们自然也想开窍。

    开窍以后他们的个人艺术造诣可以更上一层楼,价值也会有不一样的变化。

    相声的演员,就没有一个不盼着自己能红的。

    用郭老师的话来,上去就是名和利,谁能不喜欢呢?

    而他们这帮师兄弟很多都已经在后台磨练了十几年,积累早已经到达了一个极限。

    就等着开窍这一关。

    跨过去,鱼跃龙门。

    短时间没办法跨过去,那就只能继续熬。

    正因为这个原因,师兄弟们都期盼着郭老师的指点。

    哪怕是已经开了窍的师兄弟,也希望借着这个会更上一层楼。

    毕竟演员开窍以后,还有很多能够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可以上升的门槛。

    他们这一行就是活到老,学到老。

    这些都是要一步一步跨过去的。

    至于于老师这面镜子,那对于现场的师兄弟来,也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

    如果郭老师关系到他们的开窍,于老师则关系到他们业务的提升。

    于老师给他们指出来的闪光点就是他们接下来要坚持下去的东西。

    他们在今天这场比赛里,表演的如何?

    有哪些优点,是他们自己都没发现的。

    或者他们发现了,没有意识到那么重要的。

    通过于老师的点评,师兄弟们完全可以做到自省。

    很快观众的评分黑板就被拉了上来。

    于老师在这场表演里赞扬了6个人。除了孟哥和九良以外,还有白跟老秦。

    老秦的进步所有人都能看得到,于老师自然也不例外。

    于老师给了他一票,作为鼓励,希望他接下来可以再接再厉。

    至于白哥跟孟哥的优点。

    他们在舞台上的能耐就不用赘述了,他们表演的,就是好。

    于老师也在专业水准上给予了肯定。

    反而是饼哥跟四哥。

    于老师认为这哥俩一如既往。

    不能他们表演的不好,只能相比于之前,他们两个的确是没什么进步。

    于老师也就没有给他们加票。

    至于给九良的那一票,当然是因为他跟孟哥两个人在舞台上的演绎,堪称完美。

    这两个人一场,珠联璧合,配合的非常到位。

    于老师自然也把这一票给九良加上了。

    剩下的两票当然就给了周浩和大林。

    就他们两个人在舞台上的演绎,拿到于老师的加分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因为大林不参评。

    他得到的那一票,最终就被浪费了。

    周浩加了一分。

    于老师给周浩的评语,是他思路清晰,表演真挚。

    一看就是用了心的。

    听到这样的评价,周浩非常感动。

    他直接冲着于老师鞠了一躬。

    这个节目,周浩当然是花了心思的。

    除了要让台下的观众以及未来看节目的观众满意以外。

    他还要迎合大林的需求。

    让这个节目成为经典,一炮而红。

    相声演员想要出名,相对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除了郭老师和于老师以外。

    最近这20年出名的相声演员,谁能拍着胸脯保证,自己能够想起某个演员的某段经典相声来。

    这其实很难。

    观众们能够记住对方表演的段子,那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指望把整个节目出来,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孟哥,白。

    这两位在舞台上的风采,所有人都有目共睹。

    稍微熟悉他们的朋友,就能出盘他,破鞋露脚尖这样的段子。

    这能明他们表演的不好吗?

    恰恰相反。

    正因为他们在舞台上表演的好,这些段子才能流传出来。

    那你要是让人这两个段子,分别出自哪个相声?

    不敢00%,估计90%以上的粉丝,都回答不上来。

    其他的知名演员也差不多,甚至还比不上他们两个。

    有些演员火了以后,你都不知道他是因为哪个相声的哪个段子火的?

    也就于老师和郭老师,他们表演的一些相声段子深入人心。

    而且那些相声段子大部分也都是很早以,前郭老师创作巅峰时期的作品。

    类似于西征梦,上春晚,下春晚,我字系列,你字系列等等。

    在那之后,即便是郭老师新创作的节目,也很少有达到那种水准的。

    由此不难看出,想要创作一段经典有多难。

    这甚至比捧红一个相声演员还难。

    郭老师到现在为止,捧红的徒弟怎么也有六七个了。

    但是他的这些徒弟,真正创作出来的经典相声段子。

    却是屈指可数。

    在这种情况下,周浩想要创作一个让人们记得住的作品。

    其难度有多高?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逼的周浩不得不兵行险招。

    好在因为特殊的人物关系,加上他跟大林两个人卖力气。

    这一段相声,大概率应该能保留下来,成为经典。

    即便最终没有会成为经典,应该也能火个几年。

    为了创造这样一个节目,周浩消耗了多少脑细胞?

    要知道从大林拜托他开始,到这个节目出炉。

    满打满算也就一天多的时间。

    周浩要在这一天多的时间里,将这个节目创造出来,并且填充包袱修改结构。

    他不用心怎么可能?

    于老师的完,自然而然就轮到了郭老师。

    到了节目的后期,郭老师明显下留情了。

    当然,也可以是师兄弟们越来越适应节目组的节奏,他们创作的节目越来越经典。

    如果按照郭老师之前给他们挑毛病的标准,他们现在也确实没什么值得跳的点。

    当然以郭老师的艺术水准来,他非要在鸡蛋里挑骨头,也不是一点问题都挑不出来。

    但郭老师没有那么做。

    他也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理由要那么做。

    基于这样的原因,郭老师对大部分徒弟下留情,没有在他们的名字下面画任何的记号。

    唯有一个,底下划了两道杠。

    看到那个名字,所有的师兄弟都不厚道的笑了起来。

    他们原本以为周浩和大林两个人要看到师娘以后才会倒霉。

    现在看来,是他们想差了。

    也不用等师娘,郭老师就率先发火了。

    如果,周围师兄弟们的目光是幸灾乐祸。

    周浩跟大林两个人则是忐忑难熬。

    周浩还稍微好一点,大林直接把脑袋耷拉了下来。

    “知道为什么给你扣两分吗?”

    郭老师一脸严肃的问道。

    周浩哪里敢回答?

    他在舞台上调侃是一回事,真要到了台下,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周浩的脑子,又没灌水,他怎么可能回答郭老师。

    “刚刚你在舞台上的那些话,真的还是假的?”

    “假的!当然是假的!”

    周浩连忙开口。

    “那你这不是欺骗观众吗?”

    郭老师怒声问道。

    “那,真的?”

    周浩试探性的问道。

    “吆,你敢这是真的?”

    “当然不是!”

    “那不就得了,按理来你犯错,扣一分,现在你欺骗咱们的衣食父母,罪加一等,所以我扣了你两分。都台上无大,台下立规矩。我是绝对不可能因为你在舞台上的段子,就在台下给你穿鞋。你是不是?”

    郭老师兴致勃勃的问道。

    “是!”

    周浩的这个字,几乎是从他牙缝里挤出来的。

    郭老师满意的点点头,“我这么评判你服不服气,有没有什么委屈?”

    “服气,没有!”

    周浩这番话的时候,似乎已经是生无可恋了。

    师兄弟们全都幸灾乐祸的笑了起来。

    虽然脸上笑着,但师兄弟们看向郭老师的目光,却带着几分晶莹。

    他们都已经看得出来。

    郭老师是给周浩故意扣的这两分。

    周浩跟大林两个人在舞台上表演的这个节目,经典是不用赘述的,肯定是经典。

    而且不出意外,这个节目最后一定会留下来被人津津乐道。

    不光观众会议论,后台的演员也会议论。

    这的人多了,不同的声音是没有办法避免的。

    更不用还有人等着给他们找事儿。

    那些家伙一定会借着周浩表演的段子兴风作浪。

    这么多年郭老师都趟过来了,再加上他庞大的粉丝基础和路人缘。

    他本人倒是不怕。

    但周浩就不一定了,如果真的有什么负面的风向,这很有可能影响到周浩未来的发展。

    郭老师主动找周浩的麻烦,并且把台上无大台下立规矩的话出来。

    不敢能够堵住所有人的口。

    起码也能堵住绝大多数。

    而且真有人刻意黑周浩的话,有了郭老师跟周浩的这番配合,起码周浩的路人缘不会败坏掉。

    人家郭老师自己都不介意,而且还宠周浩,宠的要命。

    你们在上胡八道些什么?

    只要衣食父母们有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这件事情就不会影响到周浩的发展。

    郭老师默默的做了这样一件事。

    让师兄弟们不由想起郭老师以前为他们做的那些事儿。

    他们的师父,总是挺在前面,为他们遮风避雨。

    然而师父他,现在已经有些老了。

    就连他一直挺直的背,现在都微微弯了下来。

    周浩自己一个人扣了两分,其他人没有影响。

    可即便如此,周浩依旧以3票一枝独秀,成为了这期节目的冠军。

    他比第2名的老秦高了三票,比孟哥高了4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