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二十二颗星星

A+A-

    周一下午,三角口。

    又是新的一周上班上学的日子,临近寒假,学生们上学的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于东推着吃车往三角口的方向走去。他看着吃车柜子里放着的那些串冰糖葫芦,心中有点犹豫与担忧。

    双休日这两天,于东在家一直都在忙着他那些糖葫芦。

    除去将大串糖葫芦改成串卖外,于东这次听了喻白的建议和引导后,他以八宝饭为灵感,做了糯米山楂糖葫芦和豆沙山楂糖葫芦。

    于东和他的家人试吃了几串,都觉得味道不错,软硬适中。

    然而,即使糖葫芦味道不错,可于东心里仍没有底。

    于东刚开始在三角口摆摊时,也研究过几种新口味糖葫芦。可那时,大家更喜欢传统口味的糖葫芦,以至于东做出的新口味糖葫芦味道一般,销售量惨淡,所以于东之后再也没卖过新口味糖葫芦。

    虽然这次他尝试做出的两款糖葫芦,比他从前做的新口味糖葫芦好吃,但于东仍怕自己重蹈覆辙。

    万一学生们和以前一样,都喜欢吃传统口味的糖葫芦呢?

    万一学生们不喜欢山楂糖葫芦里夹带其它食材呢?

    即使有家人的鼓励和对新款糖葫芦的夸赞,可底气依旧不足的于东,最终选择两款新款糖葫芦串,一样只做十串——就算没人买,晚上他回家时,还能分给家人吃。

    于东今天比往常出摊出得早,他是第一个到达三角口、在三角口摆摊儿的摊主。

    早点到,不定能多卖几串糖葫芦,多赚些钱。

    持着这样的想法,于东停下车,整理起摊子。

    片刻后,又是一阵车轮声在他的吃车面前开过。

    于东侧头一看。

    嘿,居然是喻白。

    他还以为喻白今天还在家里忙着照顾他那正生病的儿子,不出来摆摊呢!

    喻白比于东晚到了一会儿,算是三角口第二个开张的吃摊。

    于东多看了两眼喻白的方向,没在喻白的吃车旁看到喻白儿子的身影。

    于东好奇地问:“喻白,星星呢?你没带他出来?”

    喻白一边理着摊子,一边对于东道:“星星病还没好透,正在家待着呢!”

    于东和喻白以前聊过几次,所以于东知道点喻白的大致家庭情况——喻白妻子早逝,喻白独自一人将儿子拉扯到大。

    于东惊讶地问:“他一个人待在家?”

    在于东看来,喻白对星星宠爱至极——当然,星星是个乖巧听话的可爱孩子,这种孩子多宠着点,也没什么。

    不过,喻白这么宠他的儿子,又怎么会将儿子放在家中,自己独自出来摆摊呢?

    喻白看向于东,笑着回答:“我找了个时工,帮忙在家看着星星。”

    “原来是这样啊”

    喻白看见于东装着糖葫芦的透明柜里,摆出了两款新口味的糖葫芦串。

    喻白:“你研究出新口味的糖葫芦了?”

    “是的。”于东道,“顺着你给我的那份八宝饭,我做了个糯米山楂和豆沙山楂口味的糖葫芦,也不知道好不好吃,能不能卖得出去”

    虽隔着层透明柜,但喻白看得出来,于东做的这两款新口味糖葫芦,一如既往地份量足且裹糖做工精湛。先不味道如何,光是这糖葫芦的卖相,便很不错了。

    察觉到喻白的视线,于东问:“我要不一样给你拿一串,你尝尝看?”

    于东做的这两种口味的糖葫芦,统共只有二十串。

    喻白不好意思要,那头于东已经一样拿一串,给喻白装进了纸盒里。

    末了,于东又往里添了两串草莓冰糖葫芦。

    “钱不用给。”于东笑着将纸盒递给喻白,“你尝尝那两个糖葫芦,给我提提意见就行。剩下两串草莓的,是我送给星星的。”

    虽然一串糖葫芦没几个钱,但架不住于东左一串右一串地送。

    喻白从认识于东起,他前前后后已经拿了于东好些串糖葫芦了。

    于东是个耿直老实又热情的人,喻白贸然给钱,的确会伤到两人刚交下的友谊。

    不过,让喻白真心多提几个改进糖葫芦味道的有用建议,对上辈子是顶级厨师的喻白而言,不过是菜一碟。

    喻白接过纸盒,他拿起一串糯米山楂糖葫芦,放入口中。

    糯米山楂糖葫芦,是于东刚刚从冰柜里拿出来的,吃起来稍微有点硬。

    酥脆的糖壳应声裂开,内里酸甜的山楂肉如同冰沙般细腻,被山楂包裹住的糯米外层微硬。

    但咬开微硬的糯米外层后,清甜软糯的糯米口感与微酸的山楂混合于唇齿间,再加上舌尖漾开的甜甜糖壳

    喻白墨眸轻眯。

    糯米山楂糖葫芦的味道,是吃摊间的中上水准。

    喻白又尝了尝豆沙山楂糖葫芦,味道比糯米山楂糖葫芦略次一点点,但也很不错了。

    只要于东能将这两款糖葫芦顺利推销,未来应该不愁这两款糖葫芦的销量。

    “怎么样?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么?”

    一旁的于东,时刻注意着喻白的表情。

    “味道不错。”喻白道,“糯米山楂在出售前,可以先将它摆在冰柜外,等它稍稍化开时再出售,这样糯米的软糯口感会更明显。豆沙山楂里的豆沙,可以再减少一些甜度,因为豆沙山楂外层还要裹一层糖另外”

    喻白挑的几个点,都是对于东而言比较容易改进的点。于东如果都能改好,那么这两款糖葫芦的味道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至于于东其它需要改进的点,则与于东的天赋以及长时间的练习息息相关。

    于东毕竟只是一个卖糖葫芦的摊贩,他不可能闲得没事花大把的时间,思考如何将两串糖葫芦做到完美境界上。

    喻白和于东的摊开张了一会儿后,喻白的摊前,很快来了第一波客人。

    众多吃摊中,永远是肉类、油炸吃、香气十足的吃最受欢迎,像是于东这种光看着好看,但稍微站远点儿就闻不着味儿的冰糖葫芦摊,比较难吸引到客人。

    喻白今天来得早。

    青桥幼儿园放了有一会儿,青桥学刚开始放。

    几个来喻白摊上吃过铁板烧的熟客家长们,一眼瞧见喻白开摊了,他们便立刻忙不迭地拉着、抱着自己的孩子,跑到喻白的摊前。

    天知道,他们这三天有多馋喻白做的这一铁板烧了!

    上周,青桥中学的学生们,除了最后一天因为星星突然发烧,喻白带着星星去医院、提前收摊外,基本上天天都能吃到喻白的铁板烧。

    但青桥学和青桥幼儿园的家长们就不一样了。

    青桥学的家长们,只在喻白第一天在三角口摆摊时,尝到了铁板烧。

    而青桥幼儿园的家长们,也只在幼儿园搞活动的那天,尝到过铁板烧。

    无论是谁,第一次吃到好吃的东西时,总会萌生出再吃一次的想法。

    所以,这两所学校的家长们苦等了好几天,才终于等到了提早开摊的喻白。

    “老板,我要铁板豆腐和铁板年糕!串我都放到筐子里了。”

    “老板,我要加麻加辣!”

    有青桥学的学生,急切地拉拉身旁排着队的爸爸的衣袖。

    “爸!你过的,我要是数学测考前三,你就给我买三串铁板里脊串!我考前三了,你别忘了把我那三串里脊串加上!”

    “知道了!”

    喻白生意热火朝天,队伍尾巴都快排到于东的摊前了。

    于东稍稍将自己的吃车往旁边移一移,好让喻白那边的客人有地儿排队。

    在三角口摆了十几年摊的于东,见惯了大风大浪,心态特别好。

    所以即使于东现在生意略显冷清,他也不太在意。

    于东正一如既往地坐在椅子上休息时,有人撞到了他的吃车,于东的吃车稍稍晃了晃。

    于东的吃车虽用了好几年,但很牢固,所以被撞一下也没什么事儿。

    于东站起身,看向撞上来的人。

    矮胖矮胖的幼崽比气球还圆,像竹竿儿一样瘦高的父亲一时间没拉住走路不稳即将摔倒的幼崽,反倒自己被他的崽儿拉得往后倒了一步——

    于是,父子俩一起东倒西歪地撞到了于东的吃车上。

    于东走上前,将球球爹和圆气球崽儿拉了起来:“你们没事吧?”

    圆气球崽儿不负他圆滚滚的外表,体重很有分量。

    得亏于东有力气,不然他也得被这只幼崽拉得摔倒了。

    球球爹:“没事没事。这孩子肉厚皮实,轻轻摔一跤,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不好意思,撞到你的吃车了,不知道有没有把你的东西撞坏”

    瘦竹竿爹着,他边看向于东的摊位,一顿。

    瘦竹竿爹:“你是卖糖葫芦的?”

    “是的。”于东道,“我的车比较牢固,里面的东西没有被撞坏,放心吧。”

    瘦竹竿爹:“那就好。”

    他完,又拉拉圆气球幼崽的胖:“球球,你上次去医院打完针后,不是要吃草莓糖葫芦么?你妈双休日没买到,这里正好有个糖葫芦摊,我给你买根草莓糖葫芦,怎么样?”

    圆气球幼崽嘟起脸颊,他胖乎乎的脸蛋变得更圆了。

    “可我现在不想吃了!”球球道,“今天美和凯告诉我,这里开了家超级好吃的铁板烧!他们都吃过铁板烧了,我也想吃!”

    如果喻白见到球球,他肯定能认出来,球球正是周五那天,医院打针室外,询问星星草莓糖葫芦好不好吃的幼崽。

    除此之外,球球其实还是青桥幼儿园中班的学生。他上周生了病,好几天没去学校。

    今天球球好不容易身体恢复健康,可以去学校时,却得知在他请假、没来幼儿园的活动那天,这里开了家超级超级好吃的铁板烧!

    班里朋友的爸爸妈妈们都排队抢着买那家铁板烧,还顺便给幼崽们尝了一两口。

    萝卜头们毕竟还只是幼崽,他们平日里吃得最多的,都是清淡的食物。

    很少能吃得到像铁板烧这种“重口味”的吃,所以只尝一口,萝卜头们便觉得惊为天人。

    三四五岁年纪的幼崽,正是活泼爱话、爱夸张的年纪。在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描述下,将铁板烧活脱脱成不吃会后悔一辈子的绝世佳肴。

    球球长得像球球,与他爱“吃”脱不了关系。

    一听到幼儿园附近有这么好吃的东西,球球又怎会不去吃呢?

    但考虑到日渐横向发展的球球身体健康,球球的父母近日严格控制球球的饮食——球球一周只能吃一次零食或一份吃。

    倘若让球球在漂亮但没香气的草莓冰糖葫芦,与空中到处弥漫着的铁板烧香气中选择,球球毫无疑问,肯定会选择香喷喷的铁板烧!

    而且,他已经在排铁板烧的队伍里,看到好几个隔壁班的朋友和他们的家长了!

    听着球球坚定的语气,球球爹有些犹豫。

    球球去医院的那几天,他没来过这三角口,自然也不知道这里开了家铁板烧摊。

    听儿子想吃,他便没多想,带着儿子就过来了。

    但当他看到铁板烧飘出的阵阵辛香时,球球爹有点不太想给球球买铁板烧吃了。

    看着、闻着重口的铁板烧,肯定不能随便给球球这种体质在不健康边缘徘徊的幼崽吃呀!

    不过,如果自己贸然提起让球球不要吃铁板烧,势必会引起球球的逆反心理

    球球爹弯下身,对球球道:“铁板烧估计要排半个多时才能轮到我们,不如我和你先在这买几串串的糖葫芦吃。等排到我们了,再买铁板烧,怎么样?”

    球球:“可是我一周只能吃一次零食”

    球球爹眨眨眼:“爸爸带你悄悄破例一次,你回去后,别告诉你妈妈,行不行?”

    又有糖葫芦吃,又有铁板烧吃!

    球球怎么可能不心动!

    球球睁大豆豆眼,他用力点点头:“好!”

    计划成功。

    球球爹松了一口气。

    球球虽然比同龄幼崽能吃,但是球球的食量终究有限。球球吃饱时,即使再好吃的东西摆在他的面前,他都不会动一口。

    幼儿园放得早,此时距离球球在幼儿园吃午饭,只过了两时左右,球球肚子里的饭菜肯定还没消化完。

    所以,球球爹准备买两三串糖葫芦,将球球塞得差不多时,再让球球吃铁板烧。

    到时候,球球最多尝两三口,就不想再吃了。

    球球爹在买糖葫芦时,立刻挑了糯米山楂和豆沙山楂这两款看着甜腻且饱腹感强的口味,然后又买了球球前两天想吃的草莓糖葫芦。

    “微讯收款”

    球球爹付完钱后,他牵着球球的,站在铁板烧队伍的最末端后,拿出一串糯米山楂糖葫芦。

    球球爹将糯米山楂糖葫芦的竹签扯下——球球吃东西狼吞虎咽,他担心竹签会伤到球球。

    然后,球球爹将糯米山楂放进于东给他的纸袋中,递给球球。

    “吃吧。”球球爹笑眯眯,“吃不完还有。”

    球球双捧着糯米山楂球,他没着急吃,而是抬头问:“爸爸,我能去前面找美么?”

    美和她的爸爸正在铁板烧队伍的中段。

    球球爹:“去吧,但只能去找美,不能跑去其它地方。”

    “好!”

    球球抱着糯米山楂球,奋力地迈开胖乎乎的短腿,跑到队伍中段。

    “美,美!”

    听到球球的声音,身穿粉红色裙子的美转过身。

    “球球?怎么啦?”

    球球的脸蛋一红,他将纸袋递给美。

    “这是我爸爸在隔壁糖葫芦摊买的糯米山楂糖葫芦,你要尝尝看吗?”

    被抽走竹签的糯米糖葫芦,外层那一圈晶莹剔透的玻璃糖壳被球球爹捏碎了些,看着不太美观,再加上糖葫芦没铁板烧闻上去那么香,那么地具有诱惑力

    美拧着眉毛,她看着糯米糖葫芦,犹豫了一下。

    “我我还是不吃了吧。”

    她还想留着肚子,多吃两口铁板豆腐和铁板年糕呢!

    听到美拒绝的话,球球胖猛地一攥糯米糖葫芦,他低下脑袋,豆豆眼水雾蒙蒙。

    呜呜呜!

    他特地想带着糖葫芦与美一起分享,怎么这么快就被美拒绝了!

    球球站在原地,眼眶里的泪珠摇摇欲坠时,一个幼崽的声音在他的耳畔边响起。

    “糯米糖葫芦?我没吃过诶!我可以拿这个和你换嘛?”

    扑鼻的酸甜香气钻入球球的鼻子。

    霎时,球球眼眶里的泪水立刻憋了回去,他两只豆豆眼一亮。

    有好吃的?!他闻到了!

    球球寻“香”看去,一个只有幼崽两个巴掌大的纸盒里,装着三四片卷在一起的面皮。

    金黄色的、凝固的鸡蛋液裹着洁白的面皮,面皮则裹着脆生生的蔬菜和一段火腿肠与里脊肉。

    微红的番茄酱与铁板烧秘制板烧酱交叠浇在面皮上,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球球情不自禁地咽下一大口口水,豆豆眼亮晶晶:“这个是什么呀?”

    那只幼崽奶甜的声音响起:“这个是爸爸单独为我做的烤冷面哦!其他人吃不到!”

    “所以,我用一块烤冷面,和你换一颗糯米山楂糖葫芦,好不好?”

    球球抬起脑袋。

    一只比他高一点点,瘦一点点的幼崽,正用双捧着碗,眉眼弯弯地站在他面前。

    球球的豆豆眼流露出一丝丝的迷茫。

    咦?他面前的这只幼崽,长得好像有一点点眼熟,他像是在哪里见到过

    ——

    于东卖了三串糖葫芦串后,其它的吃摊摊主,也陆陆续续地来到了三角口。

    这些吃摊摊主们,自然而然地注意到了于东和喻白的吃摊。

    一个生意红火,队伍长得不行。

    一个生意冷清,门可罗雀。

    对比明显又惨烈。

    那几个吃摊摊主们对视了一眼,互相交换了个眼神。

    他们都能读懂对方的想法——于东真傻,傻到透顶了。

    像喻白开的这种,光靠香气就能吸引顾客的、实力强劲的吃摊,即使是卖炸鸡柳的大妈也比不过。

    在这种摊子旁开吃摊,客流势必会被铁板烧的香气吸引,那无疑是自寻死路。

    这些吃摊摊主们看来,只有傻到冒泡的于东,才会在铁板烧旁卖糖葫芦。

    俗话得好,酒香不怕巷子深。

    但像糖葫芦这种连“香”都没有的吃,“巷子”一深,位置一摆不好,这更没人来买了!

    肉夹馍摊摊主摆完自己的摊儿后,趁着青桥中学生没放学、摊还没开张,他抱着半分看笑话,半分劝诫的想法,来到于东的糖葫芦摊儿前。

    “于东,你怎么不跟我一起去那儿摆摊了?往这凑干什么?”肉夹馍摊摊主下巴朝着喻白的方向轻抬一下,“你看看人家那生意,多旺!但人家生意能做起来,那是人家有本事、有艺。咱这普普通通做点成本生意,混口饭吃的,赚不了多少钱,又何必往人家摊子旁凑,自寻死路呢?”

    肉夹馍摊摊主又道:“你以为你能蹭得到人家的客流?呵,依我看,人家那铁板烧的香气一瓢哎呦,保不准反倒吸走了你的客人呢!”

    “你看着隔壁那么多人在排队,你这儿连个鸟都没有,你心里难道不酸得慌么?”

    坐在椅子上的于东抬头看了眼肉夹馍摊摊主。

    肉夹馍摊摊主眉头上挑,他以为自己的话戳中了于东真实的内心想法时,于东却开了口。

    “让让。”

    肉夹馍摊摊主:?

    于东站起身,他收起,戴上套,拉开冰柜。

    于东神色平淡:“你挡着我的客人们了。”

    他、挡着、客人们?这个点,于东的糖葫芦摊儿,还会有客人?

    肉夹馍摊摊主立刻转头向后看去。

    在他和于东话之际,他身后陆陆续续地来了四五名排队等着买冰糖葫芦的顾客们。

    队伍最前头一名长相五大三粗的男顾客,眉头紧皱地对肉夹馍摊摊主道:“你在前头站得这么久,到底买不买糖葫芦啊?”

    肉夹馍摊摊主震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我去?这么多人排队,他没看错?

    今天的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吗?

    平时和他一样生意冷清、无人排队的糖葫芦摊,怎么一下子有这么多客人排队了?!